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高黄牛情期受胎率体会江苏省连云港市畜牧兽医站籍安民自1978年以来,我市一直从事耕牛改良,共人工冷配黄牛24500头,受胎率由50.3%提高到84.7%,在如何掌握母黄牛的发情时机,做到适时配种,提高情期受胎率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正确掌握...  相似文献   

2.
提高黄牛冻精配种受胎率的研究张成印(安徽省灵璧县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234200)灵壁县自1984年以来,全面推广牛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坚持以西门塔尔牛为当家品种来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共冷配黄牛27.9万头,繁殖杂文改良牛23.1...  相似文献   

3.
秦川牛是我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它以体格高大,毛色紫红,役用能力强,产肉性能好,遗传性稳定,适应性良好而闻名于国内外。我区白开展黄牛改良工作以来,始终以秦川牛为主要父奉改良山地黄牛,引进辜川种公牛及其玲冻精液颗粒,坚持本交与人工授精相结合,截至1990年底,全区累计引进辜川牛250多头,各种牛改良配种累计1371万头(次),其中秦川牛配种改良占95%以上。秦川牛改良面覆盖全区7县(市)。1990年底,辜川牛种公牛存栏60头,改良配种点120个,其中秦川牛奉交点60个,冷配点60个。  相似文献   

4.
《中国牛业科学》2012,38(3):88-88
1确保黄牛改良工作到位 健全完善县级供精中心、乡镇配种站、村配种点三级黄牛改良服务网络,规范操作规程,增添改良设施设备,配齐配强技术人员,提高冻配技能,不断扩大改良面和提高配孕率,满足群众需求,保证全年黄牛改良5万头,配孕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5.
卢龙县燕河营乡兽医站配种员贾庭弟同志,从1982年开始搞黄牛改良工作。配种范围涉及到四个县的12个乡,改良黄牛989头。1985年单罐冷配475头,准胎率达81%。他  相似文献   

6.
自1995年,吉林省前郭县实施黄牛开发工程以来,东三家子乡以改良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养牛业,现有黄牛2631头。两年来,东三家子乡已产改良犊牛956头,在乡公路两侧的牛群里,新生犊牛和两岁育成牛,几乎全部为西门塔尔改良牛。今年,东三家子乡在巩固原有改良成果的基础上,又掀起了黄牛人工改良热潮。全乡铺罐11个,有黄牛冷配技术员11名,设冷配点9处。这个乡从5月1日开始铺罐配种,现已配种母牛356头,受胎201头,受胎率达到56.5%。发牛财从何处入手?东三家子乡党委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以繁促养、以改提质、以质增…  相似文献   

7.
我国黄牛改良的效果与方向雷雪芹,陈自刚,徐廷生(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1我国黄牛的种类我国黄牛遍布全国,头数最多(1993年末为8716.7万头),约占全国各类牛总头数的(12613.64万头)的69.1%,居世界第四位。关于中国黄牛类型的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区黄牛改良工作从1976年开始,经过试验、示范、推广,十年来,改良配种复盖面已普及到全区七县230个乡,累计改良配种7.8万头,产活改良牛5.1万头。全区人工授精受胎率由1976年的平均29.1%提高到1986年的75.48%,出现了一些受胎率在90%以上的配种网点。改良牛在牛群中的比例增加,牛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据测定:杂交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畜牧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群众养肉牛热又悄然兴起.又给黄牛改良工作带来新的机遇。我市多数黄牛人工授精站点受季节的约束。只抓4—9月份温暖的6个月开展冻配工作.而黄牛属于常年发情的家畜.就人为地忽视了寒冷的10月一翌年3月份冬春6个月的黄牛改良.降低了黄牛的繁殖率。为了加快黄牛改良步伐.扩大覆盖面.l〕1994年选择了常年黄牛冻配站点10处.进行了不同季节黄牛冻配效果的观察。!材料与方法1.互站点选择配种员经验丰富,黄牛冻配200头以上的站点10处。1.2牛体选择八…  相似文献   

10.
我省自70年代以来,各地普遍进行黄牛改良工作,结束了黄牛单一役用的历史,开始向乳用、肉用和兼用多用途的生活资料型转化,改善了牛的品质,提高了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1988年牛存栏231万头,比1987年增长6.5%。黄牛改良面扩大到10个地(市)70个县(市),累计改良配种80余万头(包括秦川牛改良),  相似文献   

11.
加速黄牛改良步伐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李继忠,王敬宇,平俊成,张太玉(齐齐哈尔市家畜繁育指导站161006)养牛业的现状从1977年开始全区掀起了发展奶牛的热潮、广泛地开展了奶牛冻精配种改良黄牛,逐年扩大配种头数,并有计划地进行奶牛的级进杂交,提高改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区养牛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因此认真研究肉牛集中育肥的综合配套技术,以提高肉牛生产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必要的。1发展肉牛生产的资源与优势1.1丰富的肉牛资源1.1.1几年来,我市黄牛改良工作进展很快,据统计,改良的杂交肉牛约占全市存栏牛总数的48.5%,1993年末全市的肉牛存栏12.5万头,冻精常温配种5.4万头,每年可产肉牛犊4.7万头供育肥。1.1.2黄牛14.7万头,能繁母牛每年可产犊5.2万头。1.1.3成年母牛每年按10%淘汰计算即1.02万头。1.2充足的草料资源。我市年产10亿kg的秸秆饲料粮20万t。1.3健全的繁育改良体系…  相似文献   

13.
黄牛冻精配种改良技术推广是我区启动早、覆盖面大、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效益显著的畜禽良种工程技术内容之一。经过20多年的示范推广,建立健全了以地县乡三级畜牧站为依托,以冻配输精点为基础而组装配套的三级黄牛冻配改良体系。累计授配母牛23.5万头,产活杂种牛15万多头,占黄牛存栏总数的54.5%。  相似文献   

14.
在畜牧业发展的今天.黄牛繁殖改良技术已成为!提高肉牛品质的关键问题,如何提高繁殖改良技术,提高配种率,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使我们在黄牛繁殖改良技术上有了新的学习与认识。  相似文献   

15.
建三江分局从1985年开始,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在全局15个农场先后开展了黄牛改良工作。到1996年末,冻精配种共计71356头次,受胎58316头次,受胎率由1985年的43.6%提高到84.4%,累计产活犊牛34768头,现存栏27687头。为了全面了解全局黄牛改良效果及掌握杂交牛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1997年6~9月我们对全局黄牛改良效果进行了调查。1西杂牛的体型及外貌特征西杂牛在体型上明显倾向于父本。表现出父本良好的兼用型:头短、额宽、体格健壮。体型匀称紧凑,肌肉丰满、后躯发达,四肢粗壮,蹄质坚实,行动迅速。母牛乳房发育良好,毛色多…  相似文献   

16.
界首市黄牛不孕症调查报告王宾王同仁(安徽省界首市畜牧站236500界首市位于皖西北边陲,辖18个乡镇办,总面积66.7平方千米,人口68.5万,耕地62万亩。界首农民素来喜爱养牛,1996年黄牛存栏98684头。但母牛不孕症严重影响母牛的繁殖率,阻...  相似文献   

17.
合阳县是陕西省黄牛改良基地县之一,路井镇是黄牛改良的基点。要提高黄牛的质量,开展黄牛改良,就需要一位一心扑在牛改事业上,奋斗在畜牧生产第一线的配种员。合阳县路井镇范家洼村的个体配种员范兴林就是这样一个热爱事业、坚持战斗  相似文献   

18.
湟源县黄牛改良工作主要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经过了试验、推广、发展和提高几个阶段。到2003年底,全县共11个乡镇,有11个改良站点,黄牛存栏3.19万头,其中改良牛1.41万头,占黄牛总数的44%,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黄牛改良的现状1.1湟源县自然生态条件湟源县深居内陆,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我区牛品种改良工作进展很快,全年杂交配种母牛46.53万头,同比增长130.96%,完成全年50万头配种任务的93.06%;其中,人工授精配种37.37万头,优良种公牛自然配种9.16万头。全年产杂种牛仔9.09万头,其中,人工授精杂交产仔5.82万头(水牛2.63万头,黄牛3.20万头)。优良种公  相似文献   

20.
1应用肉用牛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在超低温条件下,将精液制成颗粒或塑料细管精液剂型,通过人工授精方法为发情母牛输精配种,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18个月龄的改良牛体重可达300多千克,比同月龄本地黄牛提高50%以上,每头改良牛比本地牛增加收入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