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立健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生猪良种是发展养猪业的基础。多年来,我省狠抓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高度重视种猪质量管理工  相似文献   

2.
大约克猪是我省在1984年引进的优良瘦肉型猪种之一。通过10多年的繁育和杂交改良,已成为我省广大群众欢迎的良种瘦肉型猪。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大约克猪的生产性能,又将大约克猪父系选育列入“八五”攻关课题,以满足全省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建设和各地生猪杂文改良的需要。在课题进行中,采取边选育边推广的办法,将选育出来的1、2‘3世代猪种陆续的推广到全省各地,与地方猪种和杂交1.2代杂交母猪进行杂交。5年来共推广大约克种猪1610头,其中公诸1015头,母猪595头。在与地方良种母猪和杂交母猪的杂交改良中,杂交优势较为显著,从与配的558…  相似文献   

3.
《四川畜牧兽医》2007,34(10):10-10
在扶持政策的推动和市场价格的拉动下,我省广大养殖场户发展生猪生产的信心日益增强,补栏速度加快。生猪生产形势良好。据畜牧部门月报显示,1~8月份全省出栏生猪4908.1万头,同比增长7.4%,环比增长18.3%:存栏5553.1万头,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5.6%。为加强对生猪生产的监测预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猪业》2013,(1):31-32
湖北三湖畜牧有限公司创立于1982年,是国内首批成功引进杜洛克种猪的企业。2007年被批准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0年被选为湖北省优秀种猪品牌企业和农业部生猪标准化示范场.2012年被评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公司主要生产销售杜洛克、大自、长白优良种猪,公司的种猪多次在种猪性能测定中获奖,多次在国家武汉种猪测定中心拍卖。销售市场遍及全国30个省市区。  相似文献   

5.
1 生猪人工授精的优点 1.1 人工授精可以引进优良的种公猪生产优秀的二元猪.人工授精能把引进的优良种猪的精液通过统一的人工授精站导入各个猪场和农户,充分发挥良种猪的遗传性能,提高优良种公猪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1种猪质量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种猪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商品猪质量的首要因素.我省围绕出口活大猪生产已初步建立了一批种猪基地,这些种猪基地与教学、科研单位协作开展了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的选育研究,质量均有所提高,其中长白猪、大白格选育已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选育后的种猪在活大猪生产和生猪改良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也为种猪选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宝贵资料,扩大了我省养猪业在全国的影响.然而广大面上的集约化养猪企业种猪质量还存在不少问题.1种猪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所到猪场约有一半属于自繁自养类型…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政府从1998—2002年先后启动实施了生猪、山羊、肉奶牛等良种工程 ,生猪生产围绕PIC配套系、洋三元(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新荣昌猪I系等主推品种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肉山羊生产围绕波尔山羊、南江黄羊、黑山羊、板角山羊等主推品种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肉奶牛生产围绕西门塔尔、海福特、利木赞、安格斯、荷斯坦等主推品种建立和完善良种冻精冷配生产推广体系。并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支持50个PIC配套系猪场建设(其中含1个万头祖代猪场)、50个外来种猪制种场建设(其中含4个原种场)、30个新荣昌猪I系扩繁场建设、…  相似文献   

8.
从培育优质种猪,组织良种猪配套生产与社会推广,开展推广与利用的全程技术服务三个方面的具体作法上,浅析了华中农业大学瘦肉猪产业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遵照毛主席“改良畜种”的教导,进一步加快我省猪种改良步伐,提高猪种质量,近几年来各地都先后引进了一些优良猪种。如何管好这些良种,并且进一步辅导社队大搞群众性的猪种繁殖、杂交改良、培育良种等各项生产工作,很需要科学的统一的管理资料。为此,我们印了一些有关种猪卡片、配种登记表、种猪档案卡片以及打耳号法等铅印资料表格,并经过我省几个猪场试用一段时间后,认为基本可行,供各地良种猪场参考使用。还可以写信与我队直接联系函购。  相似文献   

10.
猪业资讯     
《猪业科学》2006,23(7):94-95
湘虹猪配套系.湘益猪配套系通过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四川铁骑力士种猪三个品种包揽四川全省第一,广州:生猪交易网上监管,猪肉属于白肉的说法得到科学确认,  相似文献   

11.
云鹏 《中国猪业》2012,(11):I0001-I0001
种业是发展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突破口。自2000年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良种产业,通过优良品种引进、本品种选育、良种推广等手段,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良种覆盖率达100%。目前,全市共有种猪场87个,基础母猪存栏6.50万头,其中大白猪3.78万头、长白猪1.93万头、杜洛克0.56万头。年可提供种猪50万头,其中纯种猪15万头;公猪站3个,饲养种公猪500多头,年生产销售精液50万份。种猪销往除台湾、西藏、香港和澳门以外的所有省市区,是我国四大种猪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发展瘦肉型猪是方向,要研究价格政策和解决配合饲料两大问题生猪向瘦肉型发展是养猪业的发展趋势,是对外贸易、市场供应的需要。要办好这件事,得搞系列配套。“种”的问题,看来问题不大。我省已经引进、繁殖了不少良种猪。以后,当然还得陆续引进一些,更换血液。我省地方优良猪种也不错,经多项,多次杂交试验,效果都还满意。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也开始出现了好苗头。但从当前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是两个:一是价格。除了走外贸供港这条路,卖价较高以外,内销生猪价格都差不  相似文献   

13.
内江生猪产业现状如何,按照十六大精神怎样构建生猪强市?带着这个问题,我到县区和部分乡镇、农户、企业作了大量调查,作了一些思考和分析。1内江生猪产业现状的调查1.1种猪生产全市现有种猪场8个,其中外种猪场5个,本地猪场2个,配套系猪场1个。内江市种猪规模最大,现有生产猪达700余头,有纯度高、品质优的长白、约克、杜洛克和本地内江猪四个品种,已成为省政府批准的全省四大原种猪场之一,在全省种猪性能测定及拍卖会上,多次夺得同品种冠军;已被农业部确定为我国唯一的内江猪地方优良品种资源场;首期进入全国25个…  相似文献   

14.
《湖北畜牧兽医》2009,(1):40-40
为了有效降低20HD7年生猪蓝耳病疫情和2008年冰冻灾害对生猪生产的不利影响.湖北省秭归县畜牧兽医局积极采取措施.增加母猪存栏.恢复扩大生猪生产:一是突出主抓两个种猪繁育基地建设。2008年年初建成的县地方良种母猪繁育基地生产形势良好,全年选育“大荣”良种母猪550头。同时,县种猪繁育基地(省级标准化万头猪场)建设进展顺利,2008年10月底全面完成了全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验收投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畜牧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养殖业向着高技术、高品质的生产模式发展。对于养猪业来说,应以优良品质的商品猪逐步取代低品质的商品猪。为满足市场的需求,养殖户引进优良种猪生产高质量的商品瘦肉型猪。在引入优良种猪的同时,更要注重科学的饲养管理。目前,农村养殖户在饲养管理上存在着饲料营养水平低、圈舍条件差、繁殖配种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优良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作者就养殖户饲养优良种猪时,所存在的问题予以浅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猪的良种是现代化养猪生产的基础,我省始终把建立配套完善的猪良种繁育体系作为生猪生产的龙头工作来抓,积极培育、推广、利用猪的良种,提高良种化程度,促进了养猪业向高产、优质、高效、低耗转变。1猪良种繁育体系的现状我省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起步较早,从1954年天马种猪场创建伊始,就有计划地着手了猪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猪的良种繁育、推广、利用等方面已具有一定的基础。①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种猪场有省天马种猪场、省连江东湖种畜场、龙岩市瘦肉型猪场育种场等。这些种猪场构成了我…  相似文献   

17.
曲靖市是云南养猪优势和重点区域。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产业规模发展与种猪生产效率不高的矛盾突出,养猪生产的规模化程度尚需提高,繁育体系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种猪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大力推进生猪标准化养殖;合理规划生猪繁育体系,优化猪群结构;加强种猪生产经营活动监管;重视并继续加强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和选育力度;重视种猪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建立生猪良种繁育基地,完善人工授精网络。  相似文献   

18.
为了发展当地养猪业,实现养猪良种化,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员从外地引进一定数量的优良种猪.优良种猪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繁育,受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文旨在根据猪的自然繁育规律计算在这些特定因素作用下,区域内良种猪各年度的发展数量及其群体结构,为制定良种猪的繁育发展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在基层实践中,许多畜牧兽医工作者多凭经验按一定常数依逐年递增的方法进行计算,其实这是很不客观的二这里有一个“重叠繁殖”现象,往往在计算时考虑不周,尤其在制定较长年度的繁育计划时更为如此.所谓重叠繁殖,是…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规范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种公猪站建设,强化种公猪站管理,提升种猪精液产品质量水平,加快生猪遗传改良,制订本规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产业化的推进,全盟养猪业迅速发展,仅集约化猪场就有通辽四方集团养猪场、科左中旗种猪场、奈曼粮库种猪场、丰田镇养猪基地、通辽三元种猪示范场等较大型猪扬。生猪饲养量达20多万头。集约化养猪生产,猪群规模较大,而猪舍面积却较小。即使这样,生产者为追求更多利益,还要不断增加饲养量,并时常引入良种猪。以上诸多因素,就使猪群处于一种随时感染和发生传染性疾病的危险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