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黄俊杰  张榜 《畜禽业》2008,(5):11-12
<正>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出血性和致死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对养猪业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2.
<正>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猪是该病唯一的自然宿主,可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和不典型的病程。此病在全球各地广泛分布,严重威胁着养猪事业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猪瘟感染的新动浅及其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自峰 《畜禽业》2006,(2):32-33
猪瘟是猪的一种烈性传染病。19世纪30年代在美国大规模发生。因此病使猪只死亡率极高,人们曾误认为是由某种细菌引起的,直到1904年才被证明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猪瘟病毒是一种小RNA病毒。属披盖病毒科、瘟病毒属。尽管历经了半个世纪的努力,从中央政府到地方部门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来控制和消灭猪瘟,但猪瘟在我国仍然存在,有的地方甚至很严重。  相似文献   

4.
陈平  罗淑琴 《畜禽业》2006,(8):30-36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也称Hog cholera,HC)是一种接触性和高度致死性疾病,其病原体是黄病毒科(Family Flaviviridae)瘟病毒属(Genus Pestivirus)的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严重危胁着养猪业的发展,常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法定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当前猪瘟感染的新动向及其防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瘟是猪的一种烈性传染病.19世纪30年代在美国大规模发生.因此病使猪只死亡率极高,人们曾误认为是由某种细菌引起的,直到1904年才被证明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猪瘟病毒是一种小RNA病毒,属披盖病毒科、瘟病毒属.尽管历经了半个世纪的努力,从中央政府到地方部门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来控制和消灭猪瘟,但猪瘟在我国仍然存在,有的地方甚至很严重.  相似文献   

6.
陈平  罗淑琴 《畜禽业》2006,(16):30-36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也称Hog cholera,HC)是一种接触性和高度致死性疾病,其病原体是黄病毒科(Family Flaviviridae)瘟病毒属(Genus Pestivirus)的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严重危胁着养猪业的发展,常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法定传染病。关于CSF的发现,有学者认为CSF最早于1822发生在英格兰,随后扩散到欧洲各国。1833年,在美国的俄亥俄州有猪瘟流行的记录,南美、南非分别于1899、1900年报道了CSF。我国CSF最早发生在何时何地,没有明确文字记载,仅知道东南大学农…  相似文献   

7.
班志刚 《畜禽业》2009,(8):98-98
<正>犊牛病毒性腹泻又称粘膜病。该病毒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尤其是养牛较发达国家。1980年以来,我国从丹麦、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引进奶牛  相似文献   

8.
<正>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变性引起的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抗病力降低,极易并发或继发猪肺疫。尤其是天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4,(3)
<正>猪瘟(Hogcholera)俗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Hogcholera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特征。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传染病。猪口蹄疫以患病猪只的口、蹄部出现水疱性病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其特点是起病急、传播极为迅速。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在15个A类动物疫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5,(5)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由于我国养猪以散养、中小型猪场居多,综合防疫措施不到位,使得猪瘟成为威胁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之一。因此,猪瘟的治疗及预防在猪的养殖上及其重要。文章综述了有关诊断和预防问题。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6,(3)
牛病毒性腹泻是因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传染病性疾病,这种病也被称为牛黏膜或者是BVBD。黏膜病毒在被感染的牛体内大量生长,破坏了牛本身的免疫机制,造成牛群之间的恶意传染。综述了牛病毒性腹泻病原、流行特点、发病机理及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12.
<正>犊牛病毒性腹泻又称黏膜病。该病毒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尤其是养牛较发达国家。1980年以来,我国从丹麦、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引进奶牛和种牛,将本病引入我国。牛、羊、鹿、猪均可感染本病。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带毒量较高,康复牛可  相似文献   

13.
<正>猪瘟俗称"烂肠瘟",又称猪霍乱,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的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是:高热稽留,实质器官变性、出血、坏死和梗死,急性呈败血性变化,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流行广泛,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性,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法定报告疫病,我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笔者长期在基层一线从事防疫工作,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体会,就猪瘟的诊断要点及其防控与  相似文献   

14.
钟崇伟 《畜禽业》2013,(5):93-94
<正>猪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常发生在炎热季节,主要特征高热、流产、死胎和公猪睾丸炎症。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而且病毒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感染猪可长期带毒,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猪乙型脑炎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粒子为二十面体对称的球型,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RNA病毒。  相似文献   

15.
猪瘟的流行特点及防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玉梅  陈平 《畜禽业》2006,(1):38-40
猪瘟(Hog cholera,HC)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一种A类烈性传染病.因其致死率高、危害严重而受到各养猪国家的关注.我国对猪瘟的防制工作十分重视,并提出当前应采取以免疫接种为重点的综合性防制措施.本文就当前国内猪瘟流行(发病)特点,疫苗现状及防制对策等方面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传染病,它具有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的特点,一般表现为实质性器官坏死、出血,功能紊乱、甚至衰竭,直至死亡,该病没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全国各地,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可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对中草药防治猪瘟进行试验研究,为中草药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草鱼呼肠孤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是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呼肠孤病毒属的病毒中毒力最强的病毒,严重危害着我国淡水渔业的养殖。基因组由11条分节段dsRNA组成,编码11种结构多肽。GCRV能够合成内源性RNA聚合酶,在体外转录。总结了近20年来我国在GCRV形态结构、理化特性、培养特性、分子生物学以及预防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GCRV的重要酶类作为RNA干涉靶基因的思路。由于中和效价最高的蛋白基因M6在毒株中具有相对保守性,初步确认了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开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雷炤良 《畜禽业》2010,(5):26-27
<正>随着规模化养猪产业的迅速发展,各类动物疫病在不断的变异与传播,严重威胁着养猪业,其中猪瘟对养猪生产来说是最致命的急性烈性传染病。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  相似文献   

19.
目前RNA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在新城疫病毒得到应用。本文简述了新城疫病毒感染性分子克隆构建的基本机理,以及采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利用新城疫病毒制备标记疫苗、研究病毒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制备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病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猪瘟的实验室诊断中,主要有针对病毒抗原、抗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测三大类方法。病原检测方法有免疫组化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免疫金标记技术等;抗体检测有免疫荧光中和试验(IFCNT)、间接血凝试验(IHA)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