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和响应面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酵母菌CGMCC2.119发酵玉米加工副产物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发酵产物中酵母菌数。首先通过二水平PB设计对影响酵母菌发酵的6个因素进行筛选,得出影响发酵产物菌数最大的3个因素:发酵时间、接种量和初始pH;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3个因素,得到最优发酵条件:发酵时间60 h、接种量7.93%和初始pH为7.42。经过试验验证:其发酵产物中酵母菌数达1.90亿个/g,比理论预测值高1%。  相似文献   

2.
王巍杰  王胜春  尹丹 《饲料工业》2012,33(17):11-14
以树叶为原料,利用地衣芽孢杆菌发酵产纤维素酶降解树叶中纤维素,提高树叶饲料的利用率。为优化地衣芽孢杆菌发酵产酶的培养基,选取碳源(玉米面)、氮源(硫酸铵)、K2HPO43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产酶培养基,提高纤维素酶酶活力。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0.84%,硫酸铵1.79%,K2HPO40.14%,地衣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酶活力为6.73 U。  相似文献   

3.
以柑桔皮渣为发酵原料,利用黑曲霉(A)、米曲霉(B)、扣囊腹膜胞酵母(C)三种菌种进行固态发酵,根据Plackett-Burman和Box-Benhnken实验设计,运用SAS和MATLAB软件,以发酵产品中可溶性蛋白和粗蛋白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麸皮、玉米芯、玉米皮、秸秆、豆饼粕、废水、尿素、Na2HPO4、K2SO4、NaCl等十种辅料对发酵产品中蛋白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优辅料及其配比。结果表明,在发酵时间为3d、发酵温度为29℃条件下,当柑桔皮渣:麸皮:秸秆:尿素的质量比为20:3.25:4.97:0.04时,发酵产品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大,为3.119mg/g。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法优化地衣芽孢杆菌A2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地衣芽孢杆菌A2(Bacillus licheniformis A2)发酵液的活菌含量,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先用Phckett-Burman设计从8种原料中筛选出对活菌含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再用最陡爬坡试验及Box-behnken设计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MgSO4·7H2O、酵母粉和尿素是影响发酵液活茵含量的显著因素,优化后的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5g/L,尿素1.29 g/L,K2HPO4 6 g/L,KH2PO4 3 g/L,MnSO4·H2O 0.2 g/L,MgSO4 ·7H2O 0.41 g/L,豆粕10 g/L和酵母粉0.99g/L.在此条件下,发酵液中A2的活菌含量可以从优化前的4.73×1010CFU/mL提高到1.30×1011CFU/mL.  相似文献   

5.
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对地衣芽孢杆菌S6产角蛋白酶的培养基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表明:(K2HPO4/KH2PO4)、NaCl和MgSO4最佳水平分别为1.4/0.7、0 3和0.1 g/L,响应面优化地表芽孢杆菌S6培养基最佳组成为麦芽糖0.03 mol/L、半胱氨酸0.02 mol/L和生物素28.17μg/L,与基础发酵培养基相比,角蛋白酶活力最高值提高了2 822 4倍,为210.55 U/mL.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素筛选试验对酵母菌CGMCC2.119种子液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种子液培养基的组成为麸皮15%、葡萄糖9%、MgSO40.2%、K2HPO40.5%和(NH4)2SO40.5%时,酵母菌菌数可达2.917亿/mL,高于麦芽汁液体培养基培养的酵母菌数(1.983亿/mL)。由此可见,该培养基可以替代麦芽汁液体培养基用于酵母菌菌种活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方案,研究了微生物10GD发酵工艺,以满足该菌工业发酵生产的需要.试验结果表明:其最适的培养基是麸皮50 g/L,蛋白胨2.5 g/L,尿素2.5 g/L,Nau 5 g/L,K2HPO4 1 g/L,MgSO4·7H2O 0.2 g/L;最适培养环境是接种量1%、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36 h、培养方式为摇床培养(转速为130 r/min)、pH为8.0.  相似文献   

8.
副干酪乳杆菌L1可与淀粉特异性结合,采用酸浆法生产淀粉也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文章采用响应面法结合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从12个因素中筛选出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为葡萄糖、K2HPO4和温度。通过Minitab16.0软件进行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对乳杆菌增值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获得絮凝甘薯淀粉的最佳条件,以絮凝率为响应值。结果表明:葡萄糖添加量26 g/L、K2HPO4添加量8 g/L及温度31℃时絮凝率最高,达到86.39%。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对路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 MY271)液体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基进行优化。在前期单因素试验对培养条件及培养基优化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产酶的3个显著性因素:魔芋粉、Na2HPO4和Mg SO4。在此基础上,运用最陡爬坡试验找到中心复合试验的中心点,然后研究不显著因素的最低添加量来降低生产成本,最后利用中心复合设计确定显著性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最佳组成。结果表明,魔芋粉14 g/l、蛋白胨18 g/l、Na2HPO4 0.7 g/l、KH2PO4 0.5 g/l、Zn SO4 0.15 g/l、Mg SO4 0.01 g/l,β-甘露聚糖酶酶活可达到62.76 U/ml,与模型预测值相近,且与单因素优化后的酶活(30.02 U/ml)相比,提高了109.06%。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组分,酶活得到了显著提高,为该酶制剂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冰糖橙皮固态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响应面法对冰糖橙皮固态发酵产菌体蛋白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2水平设计的Plackett Burman法分析7种因素对橙皮固态发酵产菌体蛋白的影响,确定培养基含水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为影响发酵的主要因子,然后通过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利用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条件:发酵时间4.56 d、温度30.43℃和含水量51.79%。考虑试验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4.5 d、发酵温度30.5℃和含水量52%。优化后真蛋白含量由19.93%提高到23.85%,提高19.67%。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对一株纳豆芽孢杆菌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培养基成分:蔗糖29.42 g/l、酵母粉8.13 g/l、柠檬酸钠1.0 g/l、MgSO4.7H2O 0.2 g/l、K2HPO44.0 g/l、KH2PO46.0 g/l、初始pH值7.23;最佳培养条件:装液量50 ml/250 ml、接种量3%、发酵温度40℃、转速200 r/min、发酵时间11 h,纳豆芽孢杆菌活菌数达到7.5×109cfu/ml。  相似文献   

12.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泰乐菌素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对弗氏链霉菌发酵产泰乐菌素的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法对11个培养基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发现,三个对泰乐菌素效价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分别为鱼粉、黄豆饼粉、油,然后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Expert V8.0.5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浓度,并验证响应面预测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鱼粉10.64 g/L、黄豆饼粉14.69 g/L、油58 g/L的最优培养基下,泰乐菌素的产量可达14915 U/mL,实测值与响应面预测值拟合良好,说明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对泰乐菌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是有效的,比优化前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13.
吴明霞  陈锡雄 《中国饲料》2012,(20):28-29,36
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对发酵生产蛋白质饲料的培养基进行优化。选取发酵时间、水分与底物比例和酒糟与豆粕比例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设计,以真蛋白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50 h、水分与底物比例0.9∶1、酒糟与豆粕比例1.5∶1,在此条件下,获得的真蛋白质含量为41.66%。  相似文献   

14.
江成英  刘晓兰  王松 《中国饲料》2021,1(21):123-125
为提高玉米蛋白粉饲料的利用率,本试验以添加一定比例麸皮的玉米蛋白粉为原料,按一定接种量接入混合菌种(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以1∶1∶1的比例混合)制备发酵饲料。以可溶性蛋白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固态发酵玉米蛋白粉饲料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工艺为玉米蛋白粉与麸皮比例7:3、料水比1:1.3、接种量6%、发酵温度33 ℃、发酵时间87.08 h。采用该条件进行发酵试验,发酵饲料中可溶蛋白含量平均值为13.77%,达到预测值的99.14%,具有良好的拟合度。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多菌种|固态发酵|饲料|可溶性蛋白|响应面  相似文献   

15.
用响应面法对弗氏链霉菌发酵产泰乐菌素的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法对11个培养基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发现,三个对泰乐菌素效价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分别为鱼粉、黄豆饼粉、油,然后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Expert V8.0.5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浓度,并验证响应面预测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鱼粉10.64 g/L、黄豆饼粉14.69 g/L、油58 g/L的最优培养基下,泰乐菌素的产量可达14915 U/mL,实测值与响应面预测值拟合良好,说明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对泰乐菌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是有效的,比优化前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16.
通过正交试验对鹅源草酸青霉固态发酵产果胶酶的发酵条件及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每15 g基础培养基中葡萄糖0.9 g、(NH4)2SO4 1.2 g、KH2PO4(或K2HPO4、MgSO4、CaCl2)0.07 g;最优发酵参数为:起始pH 4.5,发酵时间60 h,发酵温度30℃,接种量1.5 mL.果胶酶的最适浸提剂为1% NaCl.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B-2菌株产木聚糖酶的固态发酵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发酵最佳培养基为麸皮50%、玉米芯50%、硫酸铵2%、尿素3%,发酵温度为30℃,料水比1:1.2,自然pH值,培养48h,木聚糖酶可以达到8500U左右。  相似文献   

18.
益生凝结芽孢杆菌AHU1366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低pH和高胆盐耐受性能优良的凝结芽孢杆菌AHU1366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研究,考察碳源、氮源、种龄、接种量、装液量和发酵时间的影响,并通过添加MnSO4和木屑来优化菌株产芽孢的能力。优化后的培养基为麸皮4%、豆粕粉1.5%、NaCl0.5%、K2HPO44%和MnS0430.8mg/L,pH7.2~7.4。250mL三角瓶中装液体积为15mL,接种量4%,37℃,180r/min,摇瓶培养56h,生物量OD600达到19.68,芽孢形成率为80%。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分别对影响植酸酶产生菌L2-2培养基主要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经响应面分析,得到培养基中的3个因素葡萄糖、硫酸铵、植酸钠的最佳组合为:葡萄糖2.57%,植酸钠0.24%,硫酸铵0.30%;培养条件中的3个因素pH、温度、发酵周期的最佳组合为:pH 5.6,温度31.1℃,发酵周期112.8 h。经优化后,黑曲霉L2-2的植酸酶酶活可达15.73 U/mL。  相似文献   

20.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枯草芽孢杆菌L-23产细菌素的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三个显著因素:豆粕粉、硫酸锌、豆芽汁,在此基础上通过最陡爬坡试验、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出3个显著因素的最佳浓度。通过验证试验得出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74%、豆粕2.44%、豆芽汁4.97%、硫酸锌0.06%,混合磷酸盐0.34%,氯化钙0.016%,硫酸镁0.43%,枯草芽孢杆菌L-23摇瓶发酵抑菌圈直径达到41 mm,抑菌圈直径提高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