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玉娴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195-196
本溪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于2011年进行了“炮弹菌种”在香菇生产中的应用试验研究,目的是试验总结出在香菇生产中的最佳接种模式、培养基、出菇袋规格,更好地指导菇衣生产。通过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炮弹菌种与菌袋菌种相比,最明显的差别是降低了菌袋污染率,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出菇整齐度,缩短了食用菌香菇菌袋发菌和转色时间。由此可知,炮弹菌种可以在全市各类食用菌品种袋栽技术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平菇生产发展极其迅速,许多菇农先后向笔者提出了菌丝生长良好但不出菇、推迟出菇、长高脚菇等疑问。现笔者将解决办法介绍如下:一、用的是不育菌种。食用菌菌种制备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然而有许多单位及菇农看到生产母种、原种、栽培种有利可图,也办起了菌...  相似文献   

3.
步入福建省古田县农村,就会看到冬闲田里布满简易菇场(见图1)。菇床上排列一棒棒以木屑或棉籽壳配制成的菇筒,长满一朵朵紫褐色的香菇,这就是我县菇农新发明的田栽高产快速栽培的香菇。香菇人工栽培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沿用段木栽培法,耗材大,生产周期长达二年,而且单产低,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近年来我县菇农,认真总结段木砍花和木屑菌砖两种香菇栽培法,采用塑料袋装木屑或棉籽壳等原料,进行室内育菌,野外脱袋出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福安部分乡村开展反季节和菌草栽培香菇时,常常产生菇筒未转色先出菇现象,由于当地菇农缺少对香菇生物学特性的了解和栽培管理经验,因而对上述现象忧心仲仲,不知所措。为此本文根据香菇的生物学特性和未转色先出菇现象,谈谈其产生原因及补救措施,以供栽培者商榷。  相似文献   

5.
召陵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积极推广香菇袋栽技术.且袋栽技术日臻完善,但要进一步提高香菇的产量,出口创汇,增加菇农经济收入,重点要做好菌筒制作、转色、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补水催蕾等关键环节,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反季节栽培香菇或菌草栽培香菇时,常常产生菇筒未转色先出菇现象,如果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会导致菌筒发软或霉菌爆发,对香菇产量和质量带来极其不利影响。笔者结合多年的栽培管理实际,谈谈香菇菌筒未转色先出菇产生原因及补救技术措施。一、香菇菌筒未转色先出菇的原因代料栽培香菇,当菌丝长满菌筒后,在适宜的通气和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表面菌丝分泌红棕色酱液并逐渐倒伏,使菌筒表面菌丝由白色转为粉红色、红棕色,最后形成一层具有保温保湿隔热避光、抗杂菌增韧性的棕褐色菌被,称之为转色。转色是香菇代料栽培的正常生理现象,也是袋栽香菇菌丝  相似文献   

7.
袋栽香菇春季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各地袋栽香菇多以秋季生产居多,前期生产往往与农忙相冲突,后期又遇低温菌袋转色困难、出菇推迟等问题.相比之下,春季栽培具有菌袋适宜制作期长、接种成功率高、转色容易、菌袋越夏后出菇整齐、菇形好、花菇率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为便于其推广应用,现将我们根据近年的实践所总结出的袋栽香菇春季生产技术简述于后,以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菇菌产业的蓬勃发展,各种菇菌栽培菌种(三级种)需要量随之增加,菇农若能掌握菇菌菌种生产程序和制种技术,因地制宜选择培养基配方,实行自行制种,逐步发展成制种专业户,既方便了周围菇农,又给自己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总结香菇大棚层架周年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大棚与层架建造、栽培菌种选择与温型搭配、栽培季节安排与备种备料、培养料配制与拌料装筒、灭菌消毒与冷却接种、养菌翻堆与刺孔、菌筒转色与脱袋、菌筒催蕾与出菇管理、适时采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兴起的平菇塑料袋栽培法,都是在塑料筒的两端用棉塞(或用报纸包着棉籽壳代替棉塞)和绳子扎口.此法棉塞和绳子用量大,扎口速度慢.发菌时间长,出菇时间晚.山东枣庄市山亭区菇农经大量试验.研究出平菇提早发菌、提早出菇的料袋扎孔新方法.即先将塑料筒的一端用绳扎口.然后从另一端向袋内装入菌种和培养料,一层料一层菌种.当培养料将要装满时才放菌种.用菌种封口.最后用绳扎口.另做一个长30厘米、宽3厘米、厚1厘米的木板,在木板的一端钉上3个直径2.5~3毫米的元钉(钉透).钉的间距4厘米.用木板上的钉子向扎好口的塑料袋两端有菌种块的位置上扎孔.但袋中间的菌种块上不要扎孔,以防袋中间出菇.栽培袋的每端扎9~15个孔,孔分布要均匀,数量视菌种块的多少而定.  相似文献   

11.
南方菇区代栽香菇菌棒安全越夏是长菌龄当家品种培菌过程中一个重要技术环节,而常规越夏技术措施对近几年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已表现出其技术的局限性,不能有效地控制夏季高温引起的菌丝自溶、菌棒腐烂(俗称烂棒或烂筒)。如2003年浙江省丽水市遭遇夏季持续高温天气,菌棒腐烂率高达30%以上(利用常规技术管理),直接经济损失达一亿多元。笔者自2000年以来开展越夏技术调查研究,形成了以“搭建标准菇棚,菌棒菇棚越夏”为核心的代栽香菇菌棒越夏新技术,经在庆元县优质高效香菇生产示范基地等应用实践,取得显著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县大规模推广香菇241—4品种,由于该品种菇盖大、菇柄短,菇型圆整,肉质肥厚致密,商品价值高,颇受菇农的欢迎。然而,该品种分解培养料的能力弱,菌丝生长速度慢,达到生理成熟的时间较长,在栽培管理方面有其特殊性。常因管理不当而出现烂筒或畸形菇现象,直接影响到菇农收入。作者经过多年来生产实践,总结了一套香菇241—4品种栽培技术,现将该品种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香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传统的栽培方式以椴木为主,椴木香菇质地紧密,品质优良,但是生产周期长,产量低,成本高。袋料栽培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大等优点,成为目前香菇栽培的主要方式。一、菌种的选择由于香菇是低度、变温性真菌,对温度、水分、光线、要求较严,故选择香菇菌种时,首先了解菌种的性状,例如温型、出菇时间、朵型、颜色、产量等,根据当地气候情况选对路的当家菌种,安排栽种季节推算出菇时间。海拔高的山区,应该选高温型,如果选了低温型,虽然栽培季节提前,菌筒转色好,但菇蕾一出现,遇到低…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1999,(7)
益菇粉系浙江省缙云县食用菌生产办公室研究成功的高效食用菌栽培辅料,1997年通过省科委鉴定,同年10月被浙江省科协等4个单位联合推荐为“省高质量科技产品”。1997~1998年已在全国17个省57个县市食用菌产区推广应用,菇农一致反映使用效果明显,尤其在夏季使用益菇粉栽培香菇效果更为突出。益菇粉的特性、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1.特性益菇粉可加快香菇的发菌速度,使菌丝粗壮有力:有利于菇筒转色;能抑制杂菌生长,减少  相似文献   

15.
“处暑”过后 ,食用菌进入自然气候栽培的黄金季节 ,而且秋、冬又是国内、外国庆、圣诞、元旦、春节 4大节日的菇品旺销时期。然而今年秋、冬菇品市场趋势如何 ,这是广大菇农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这里就关于 3大类 2 4种菇菌市场行情进行分析 ,供栽培者掌握并顺应市场变化 ,因地制宜地安排生产 ,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1 传统的“五菇三耳”1 1 香菇  去冬、今春价跌 ,低于成本 ,大部分菇农亏本 ,南方主产区“退菇还林” ,出现了“菇县不出菇”现象。今年秋栽香菇数量将比上年减少 2 5 % ,出口货源也将相应减少。而世界香菇市场主要依靠中…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菇菌产业的蓬勃发展,各种菇菌栽培菌种(三级种)需要量随之增加,菇农若能掌握菇菌菌种生产程序和制种技术,因地制宜选择培养基配方,实行自行制种,逐步发展成制种专业户,既方便了周围菇农,又给自己带来经济效益。菌种生产程序,通常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三个层次,也就是  相似文献   

17.
刘再民  陶永恩 《新农业》2011,(11):53-54
在东北地区香菇栽培主要包括熟料生产和半熟料生产两种模式。春、夏季出菇的香菇菌种生产时间一般自10月至次年2~3月份结束,尤其是半熟料香菇生产,一旦冬季菌种生产出现问题,对出菇菌棒生产阶段造成巨大损失。根据近十年来对香菇半熟料生产调查,其中绝大多数为三级菌种生产管理不善,出现"伤热"缺氧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出菇菌袋菌种不易萌发、活力不强从而造成生产失败,严重的"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18.
香菇菌袋栽培秋管技术要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菇出菇期长,经秋冬春三季,约10个月。一般8~9月接种,11~12月出菇,12月份以前生长的香菇叫秋菇。香菇菌袋栽培,秋季管理十分重要。其关键技术如下:一、室内发菌香菇从接种到生理成熟需60多天。接种后,应及时移入发菌室进行培养。菌袋呈“井”字形排放,高8~9层,室温控制在25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出口香菇菌筒模拟冷藏运输及其科学出菇管理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37℃冷库中分别冷藏0、20和30d,其菌筒成品率的差异不显著;菌筒冷藏30d后进行刺孔增氧(刺5、15、35孔)和调控透光(1100、800、500 lx)处理,刺35孔与500 lx散射光处理的转色率均较高;3种出菇方式(脱袋、不脱袋、全封蜡出菇)中以不脱袋出菇方式的综合评价最高;选长第1潮后的98-1菌筒分别注射3种营养液试验,以补充三十烷醇营养液的菌筒生物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温湿度均适合香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此时菇蕾盛菇潮集中,是香菇长菇高峰期。但春季气候多变,时晴时雨,温度时高时低若管理不当,产量和品质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造成霉筒烂菇。因此春季香菇必须精心管理,做到“六要六防”,才能达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