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马立克氏病毒(MDV)疫苗目前分为如下5类:血清I型马立克氏病毒疫苗,血清Ⅱ型马立克氏病毒疫苗,血清Ⅲ型马立克氏病毒疫苗,马立克氏病毒多价苗,马立克氏病毒基因工程苗。马立克氏病毒疫苗的应用,应结合鸡马立克氏病(MD)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马立克氏病毒疫苗的特性进行合理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2.
鸡马立克氏病毒(MDV)疫苗目前分为如下5类:血清Ⅰ型马立克氏病毒疫苗,血清Ⅱ型马立克氏病毒疫苗,血清Ⅲ型马立克氏病毒疫苗,马立克氏病毒多价苗,马立克氏病毒基因工程苗。马立克氏病毒疫苗的应用,应结合鸡马立克氏病(MD)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马立克氏病毒疫苗的特性进行合理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3.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及其相关病毒可分为3个血清型,其中血清2型MDV是自然非致瘤性毒株。近年,此类毒株在国外已获准用于MD多价疫苗的生产。Z_4毒株是我国分离到的唯一一株血清2型MDV(黄仕霞等,1986)。研究表明,它是一株理想的疫苗侯选株。为了进  相似文献   

4.
应用羽囊琼脂扩散法检查鸡马立克氏病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大体剖检和组织学检查确诊为马立克氏病的病鸡,采其羽囊与确诊为马立克氏病病鸡的血清作琼脂扩散试验,筛选出阳性反应显著的血清,作为鸡马立克氏病阳性血清。用此种阳性血清与其他受检鸡的羽囊作琼脂扩散试验,以检查鸡的马立克氏病。在三批试验中,第一批由马立克氏病鸡群中剔出的病鸡,检出的阳性率为60%(61/102个);第二批四群发生马立克氏病的鸡群共检查284个,阳性率由10%(5/151个)至58%(26/54个);三群无马立克氏病病史的鸡群,共抽查80个,阳性率由0%(0/20个)至6.3%(2/30个)。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此法大部分马立克氏病鸡可被检出。二、阳性反应鸡可确诊为马立克氏病。但由于有少数马立克氏病的病鸡应用此法检查并不出现反应,所以呈现阴性反应的鸡则不能完全排除无马立克氏病的感染。本法除可检出有症状的病鸡外,不少无症状的感染鸡,亦可被检出。三、在发病的鸡群中,用此法检查以剔除阳性鸡,初步表明可以减少本病传染的机会,起到缩小或阻止疫情发展的作用。于对防制本病起到显著作用。四、用羽囊浸液或直接用羽囊作琼脂扩散试验检查马立克氏病,敏感度高,方法简单易行,且毋须特殊设备,在基层兽医单位和鸡场内均可进行。因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查鸡马立克氏病的血清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将鸡马立克氏病毒血清Ⅱ型Z4毒株500个空斑形成单位与MDV血清Ⅲ型FC126毒株1000PFU组成鸡马立克氏病二价疫苗,免疫对MD高度易感的P系SPF白来航鸡,设301B/1+FC126二价疫苗,Z4,301B/1和FC1263种单价疫苗免疫组做对照,以MDV超强毒MD5毒株攻击,结果表明:Z4+FC126和301B/1+FC1262种二价疫苗均能给免疫鸡提供较强的免疫效力,而3种单价疫苗则不能  相似文献   

6.
1鸡马立克氏病的分类 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常见和重要的肿瘤性疾病,由血清1型疱疹病毒(MDV)引起,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病变发生的部位,可分四种类型: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  相似文献   

7.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常见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是由马立克氏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肿瘤疾病,主要危害3-5月龄的鸡,死亡率可高达80%,尤其是未经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的鸡群更易爆此本病。  相似文献   

8.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分析马立克氏病鸡和健康鸡血清 LDA 同工酶酶谱变化。试验表明,马立克氏病鸡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活性明显地比健鸡高,并出现了健鸡所没有的 LDH_4和 LDH_5两条酶带;病鸡的血清蛋白电泳带比健鸡少,前清蛋白带消失,触珠蛋白带不清,清蛋白和转铁蛋白带染色变浅,r 球蛋白扩散性增强。这些变化可作为鸡马立克氏病诊断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马立克氏病(MD)肿瘤细胞系 MDCC-MSB-1免疫家兔制成的高免血清,经正常的来杭鸡淋巴细胞完全吸收后,获得针对 MD 肿瘤表面抗原(MASTA)的特异性抗血清,它与 MSB-1反应的间接免疫荧光效价为1∶32。以MD 京-1强毒株接种1日龄雏鸡诱发的实验性肿瘤和某鸡场疑似马立克氏病的内脏肿瘤制成细胞悬液,用 MASTA 特异性抗血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测得内脏肿瘤细胞的 MASTA 阳性率分别为2%和15%,并从疑似 MD 的病鸡血液内分离出 MD Ⅰ型病毒。羽囊和血清琼扩 MD 阳性,但无肿瘤病变的鸡未能测出MASTA 阳性的肿瘤细胞。用荧光抗体染色检查 MASTA 抗原的 MD 诊断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将鸡马立克氏病毒(MDV)血清Ⅱ型Z_4毒株500个空斑形成单位(PFU)与MDV血清Ⅲ型FC_(126)毒株1000PFU组成鸡马立克氏病(MD)二价疫苗,免疫对MD高度易感的P系SPF白来航鸡,设301B/1+FC_(126)二价疫苗,Z_4,301B/1和FC_(126)3种单价疫苗免疫组做对照,以MDV超强毒Md_5毒株(vvMDV-Md_5)攻击。结果表明:Z_4+FC_(126)和301B/1+FC_(126)2种二价疫苗均能给免疫鸡提供较强的免疫效力,而3种单价疫苗则不能给免疫鸡提供对vvMDV-Md_5毒株攻击的有效保护力。  相似文献   

11.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性疾病,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毒在鸡体组织内和细胞结合,病鸡皮肤的羽翼上皮内病毒含量最多。不同毒株毒力差别很大,毒力强的毒株引起急性型马立克病的比较多,毒力弱的毒株一般引起神经系统病变。近年来,由于超强毒株的出现,鸡群免疫状态不良和免疫操作不当等因素,该病免疫失败情况较多。由于该病破坏法氏囊、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发病鸡群容易感染新城疫、禽流感、鸡白痢、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等,  相似文献   

12.
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常出现在鸡群中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马立克氏病病毒诱发,病鸡主要特征是淋巴肿瘤出现在病鸡皮肤、肌肉、性腺、外周神经等部位。虽然畜禽养殖目前有多种疫苗可用于预防鸡马立克氏病,但现实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常导致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本文就一起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应用扫描电镜,对健康雏鸡和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雏鸡的外周血液淋巴细胞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观察到:健康雏鸡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的形态和哺乳动物的相似,但缺乏典型的绒毛型淋巴细胞;接种马立克氏病强毒后30~40天,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几乎全是光滑型淋巴细胞;鸡马立克氏病毒对鸡外周血液淋巴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立克氏病毒Z4株培养特性和免疫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鸡马立克氏病毒(MDV)血清2型Z4毒株第10代(Z4-10),在对鸡马立克氏病(MD)高度易感的P系SPF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单层上连续传代至第30代(Z4-30),Z4毒株空斑形成速度和空斑形态均未发生显著变化,分别以Z4-11,Z4-25和Z4-30细胞结合毒作单介疫苗,将Z4-11,Z4-20和Z4-30细胞结合毒分别与FC126细胞结合毒组成二价疫苗,免疫P系SPF鸡,用MDV强毒  相似文献   

15.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健康和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雏鸡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形态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健康雏鸡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形态和哺乳动物的相似,但缺乏典型的绒毛型型淋巴细胞;接种马立克氏病强毒后30~40天,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几乎全是光滑型淋巴细胞;说明马立克氏病毒对鸡外周血液淋巴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对马立克氏病毒(M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保护效果,探讨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体外抗马立克氏病毒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均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可以减轻病毒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7.
鸡马立克氏病广泛分布在全球各个养鸡国家当中,鸡马立克氏病的临床表现比较明显,主要有神经损伤和内脏淋巴瘤两种,依据临床表现可以将该病分为神经型、眼型、皮肤型和内脏型四种。在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控过程中,最为有效的方式是接种疫苗,且目前通过对MDV不同血清型研究,已研制出几款不同类型的MD疫苗。除了接种免疫以外,养殖人员通过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也能够降低马立克氏病的发病几率,通过优化现场饲养环境,保证鸡只舒适度,做好日常消毒等等能够消灭养殖场内的潜在风险源,进而降低疫病引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2018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某肉鸡场80日龄左右的肉鸡出现疑似马立克氏病,患病鸡消瘦、精神沉郁,剖检病理为肝脏、心脏显著肿大,并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胃肿大,PCR检测为马立克氏病阳性。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PCR检测结果,确诊该场发生的疾病是马立克氏病。本文进一步提出了防控措施,分析了病因,即该批鸡感染马立克氏病,是由于该批次的鸡苗马立克氏病疫苗接种不当(包括疫苗失效)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B型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淋巴样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传染病.该病引起瘫痪、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淋巴瘤病、灰眼、虹膜炎、眼色素层炎、内脏淋巴瘤病和皮肤型白血病等.鸡马立克氏病引起鸡群免疫抑制和高死亡率,给养鸡户带来巨大损失,马立克氏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是严重危害养鸡生产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克隆马立克氏病鸡MDV血清基因,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从潜伏期感染马立克氏病鸡淋巴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梯度PCR扩增马立克氏病毒的L-meq基因。将其插入pMD18-T克隆载体并进行测序,并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获得的DNA片段的序列与已发表的L-meq基因序列相一致,表明该试验成功获得了目的基因。[结论]该研究可为鸡马立克氏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