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舒泰与速眠新Ⅱ对绵羊进行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试验以绵羊为试验动物,按体重1 mg/kg静脉注射舒泰同时按体重0.5,1,2 mg/kg肌肉注射速眠新Ⅱ,记录试验绵羊麻醉前后呼吸频率、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及诱导、镇痛、麻醉时长,对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并进行临床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按照舒泰1 mg/kg静脉注射、速眠新Ⅱ1 mg/kg肌肉注射的剂量进行麻醉时,可以达到(52.67±1.53) min的完全麻醉时间,说明舒泰与速眠新Ⅱ复合应用于绵羊麻醉效果良好,可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速眠新Ⅱ和舒泰是目前小动物临床常用的复合麻醉剂,效果确实,安全范围较大.很多研究对速眠新Ⅱ和舒泰在心血管动力学、呼吸功能和血气指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二者对心脏大小的影响却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用椎体测量系统(VSS)评估速眠新Ⅱ和舒泰全身麻醉后犬心脏大小的X线影像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将小型猪特异性麻醉剂(XFM)、氯胺酮复合安定及速眠新Ⅱ联合戊巴比妥钠三组麻醉药,对小型猪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将18头中国试验用小型猪随机分成3组,第一组肌肉注射猪小型猪复合麻醉剂(XFM)0.15 mL/kg体重;第二组氯胺酮(8 mg/kg体重)复合安定(1 mg/kg体重),肌肉注射;第三组速眠新Ⅱ0.1 mL/kg体重、戊巴比妥钠10.5 mg/kg体重,联合肌肉注射.试验结果表明,XFM组和速眠新Ⅱ组与氯胺酮组相比对体温和呼吸影响小;XFM组与其他两组比较麻醉诱导时间短,麻醉时间长,苏醒期短;氯胺酮组和XFM组与速眠新Ⅱ组相比麻醉镇痛、镇静、肌松效果好.综合评价XFM组与其他两组比具有对小型猪体温(T)、心率(HR)、呼吸频率(RR)影响小,麻醉时间适中,麻醉效果确实,镇静、镇痛、肌松效果均衡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速眠新Ⅱ与舒泰50联合用药的最佳混合比例及用药剂量,试验将6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11组,3种不同的用药比例(速眠新Ⅱ与舒泰50的比例分别为3∶7、5∶5、7∶3)与3种不同的用药剂量(0.05 mL/kg、0.07 mL/kg、0.10 mL/kg)组成9个试验组,同时设两组单纯用药的对照组,每组试验兔6只,对11组兔分别用不同混合比例及不同剂量的速眠新Ⅱ与舒泰50混合液进行麻醉,比较各组兔在不同用药比例和剂量下的麻醉相关时间(诱导时间、维持时间、苏醒时间、麻醉总时间)、相关生理指标(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及眼睑反射)和疼痛程度等。结果表明:6组相比于其他8个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麻醉相关指标最好,生理影响最小。说明速眠新Ⅱ与舒泰50混合体积比为5∶5,按0.10 mL/kg剂量麻醉时可以达到理想的临床麻醉要求,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通过使用速眠新和异氟烷两种常用全身麻醉剂对缅甸蟒的麻醉效果进行了研究。对15条蟒蛇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0.1、0.2、0.4 mL/kg)速眠新麻醉剂和对6条蟒蛇使用异氟烷吸入性麻醉后,进行麻醉效果的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动物2~4倍的速眠新Ⅱ注射剂对蟒蛇的麻醉效果不明显;4%的异氟烷吸入性麻醉剂可用于蟒蛇的诱导麻醉,2.5%的异氟烷可用于蟒蛇的维持麻醉,其麻醉效果显著,具有诱导麻醉迅速、维持麻醉稳定、肌松作用好、安全性高、可控性强、苏醒快、副作用小等优点。结果显示,异氟烷吸入性麻醉剂可运用于蟒蛇的临床麻醉保定中。  相似文献   

6.
犬氯胺酮和异丙酚复合静滴麻醉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索犬施行长时间维持麻醉方法,选用6只4.0~6.5 kg小型犬,并以2周间隔分别进行氯胺酮及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静脉滴注麻醉试验。结果表明,以0.05 mL/kg速眠新肌肉注射诱导麻醉后,再以20 mg/kg异丙酚+10 mg/kg氯胺酮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00 mL中进行静脉滴注维持麻醉,可以产生3 h以上的理想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3种常用复合麻醉剂对小型猪循环、呼吸影响,将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分成3组进行比较.第1组肌肉注射小型猪复合麻醉剂(XFM)0.15 mL/kg体重;第2组联合肌肉注射氯胺酮8 mg/kg体重、安定1 mg/kg体重;第3组联合肌肉注射速眠新Ⅱ0.1 mL/kg体重、戊巴比妥钠10.5 mg/kg体重.试验结果表明,氯胺酮和速眠新Ⅱ对小型猪麻醉后的循环、呼吸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使用速眠新Ⅱ进行麻醉的小型猪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明显.XFM麻醉后小型猪循环、呼吸系统无明显影响,SpO2、血压(BP)以及呼吸系统各指标均在生理正常范围内,比较之下更适合用于小型猪的麻醉.  相似文献   

8.
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应用对小型猪麻醉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探讨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应用对实验小型猪的麻醉效果。将氯胺酮与速眠新Ⅱ等量混合,采用肌肉注射法(0.28mL/kg)对12头实验小型猪(11.33kg±0.83kg)进行复合麻醉,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及镇痛效果,并监测麻醉过程中体温、呼吸、心率等生理指标及有无呕吐、流涎等不良反应。小型猪成功麻醉12例,占100%,肌肉注射后(4.2±1.6)min进入麻醉状态,麻醉状态维持(87.3±15.4)min以上,麻醉期间肌肉松弛效果好,动物呼吸和心率平稳,无不良反应。结果表明,采用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效果好,麻醉过程平稳,生命体征稳定。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应用是较为简便、安全的小型猪麻醉方法,适合于耗时较长的手术或试验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速眠新与氯胺酮复合麻醉对犬呼吸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速眠新、速眠新与氯胺酮复合麻醉时犬呼吸循环的影响,20只成年健康犬分为速眠新组和速眠新与氯胺酮复合组,各10只.速眠新组诱导时肌肉注射速眠新0.1 mL/kg;速眠新与氯胺酮复合组采用速眠新与氯胺酮肌肉注射,速眠新与氯胺酮配比度为1:2,给药量为0.2 mL/kg.术前监测诱导前、后呼吸频率(RR)、通气量(VE)、血氧饱和度(SpO_2)、呼气末二氧化碳(P_(ET)CO_2)、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等参数.结果表明,速眠新组诱导后1 min RR、SpO_2比诱导前显著下降(P<0.05),VE下降非常显著(P<0.01),MAP、HR均低于诱导前(P<0.05).速眠新与氯胺酮诱导前、后呼吸循环参数之间无显著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0.
为完成马全身麻醉下的去势手术,使用舒泰复合陆眠灵对5匹马进行全身麻醉:2.2 mg/kg舒泰+1 mg/kg陆眠灵,静脉注射。麻醉诱导期1~3 min,麻醉过程平稳,麻醉时长约60 min,术中痛感小、无挣扎,术后2~3周均痊愈。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舒泰与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复合对新西兰兔麻醉效果,将12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分为2组,每组6只,其中舒泰右美组静脉注射舒泰50(15 mg/kg)和盐酸右美托咪定(0.02 mg/kg),舒泰丙泊酚组静脉注射舒泰50(15 mg/kg)和丙泊酚(6 mg/kg),对2种麻醉方案进行麻醉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监测。结果显示:麻醉时期,舒泰右美组诱导期(2.6±0.4)min,麻醉期(31.2±5.2)min,苏醒期(8.5±2.6)min;舒泰丙泊酚组诱导期(3.6±2.24)min,麻醉期(50±5.48)min,苏醒期(3.8±1.31)min。镇静镇痛肌松效果显示,麻醉中舒泰右美组好于舒泰丙泊酚组。舒泰右美组体温、心率下降明显,舒泰丙泊酚组呼吸抑制明显;2组肝功能指标无显著变化、肾功能指标有一定影响。结果表明,舒泰右美复合方案麻醉诱导期短,对新西兰兔体温和心率有抑制作用,对肾功能有一定影响;舒泰丙泊酚复合方案麻醉期长,呼吸抑制明显,对肾功能影响较小。2种方案麻醉效果良好,均可用于兔的麻醉。  相似文献   

12.
正速眠新Ⅱ是一种临床常用小动物麻醉剂,具有诱导迅速、麻醉维持与苏醒平稳且副作用小、可控性好等特点。血液常规指标是反映机体组织器官发挥正常功能的重要指标,本文研究应用速眠新Ⅱ麻醉对犬血细胞含量有无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试验犬选择1岁以上杂种犬5只(3只雄性,2只雌性),体重4.2~6.1 kg,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均  相似文献   

13.
1主要原因 动物复合麻醉及平衡麻醉的研究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药物进行复合,如犬眠宝、鹿眠宝、速眠新和舒泰等,这样无形中就加大了,动物过敏的几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对西藏小型猪安全、高效、稳定的麻醉效果,创造良好的外科手术环境,试验采用肌肉注射速眠新Ⅱ(0.1 mL/kg)行诱导麻醉和吸入异氟烷行维持麻醉的联合麻醉方法对10头行氩氦刀冷冻术的西藏小型猪进行麻醉,观察以速眠新Ⅱ作为诱导麻醉对西藏小型猪的麻醉效果以及异氟烷在手术过程中的使用量、镇痛效果、呼吸频率和心率变化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表明:速眠新Ⅱ应用于西藏小型猪可达到诱导麻醉的预期效果,手术过程中异氟烷平均吸入浓度为1.78%,西藏小型猪平均心率为69次/min,平均呼吸频率为19次/min,氧饱和度范围值是95%~100%,麻醉过程中未出现麻醉死亡。说明异氟烷联用速眠新Ⅱ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可应用于长时间的手术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讨静脉注射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对犬手术镇痛作用,继而探索出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犬的可行性。本试验共分为两组:丙泊酚复合硬膜外利多卡因为Ⅰ组(丙泊酚麻醉诱导量6mg/kg体重,维持剂量0.4 mg/kg/min,麻醉稳定后,硬膜外注射6mg/kg体重的利多卡因);静脉连续输注丙泊酚为Ⅱ组(丙泊酚诱导麻醉6mg/kg体重,麻醉维持剂量0.71±0.6mg/kg/min),进行腹腔探查术,评价麻醉犬的镇痛效果及疼痛指标。结果显示,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较好,疼痛指标变化幅度小,麻醉时间适宜,可以完成腹部手术,未见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麻醉过程中的心电图进行监测来比较3种复合麻醉剂对小型猪心电图的影响.将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分成3组,每组6头,第一组肌肉注射小型猪复合麻醉剂(XFM);第二组氯胺酮和安定联合肌肉注射;第三组速眠新Ⅱ和戊巴比妥钠联合肌肉注射,在麻醉后对心电图进行动态监测.氯胺酮组和速眠新Ⅱ组中的动物心电图波形发生了明显变化,XFM组动物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未出现波形异常.3种药物麻醉后小型猪的心电图都发生了改变,与氯胺酮复合麻醉剂和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剂相比,XFM对小型猪心电图影响轻微,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噻拉嗪复合舒泰对长白猪的麻醉效果,试验选取10头长白猪,肌肉注射噻拉嗪1.0 mg/kg和舒泰50 8.0 mg/kg,连续监测全麻过程中猪只的麻醉状态、镇痛、镇静和肌松效果。结果表明:给药后(6±1)min全部猪只进入麻醉状态,麻醉可维持(23±1) min,苏醒期为(32±2)min;在麻醉期全程中猪只的镇痛、镇静和肌松效果良好。说明给予1.0 mg/kg的噻拉嗪和8.0 mg/kg的舒泰50对长白猪麻醉时诱导迅速,维持时间长,苏醒平稳,可用于猪外伤处置、脐疝、腹壁疝等中型手术的麻醉保定。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连续输注丙泊酚配合硬膜外麻醉,研究其对犬的麻醉效果和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选用成年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阻滞为Ⅰ组(丙泊酚诱导量6 mg/kg体重,镇静维持剂量0.35±0.4 mg/kg体重·min,向硬膜外腔注射6 mg/kg体重的利多卡因);静脉连续输注丙泊酚为Ⅱ组(丙泊酚诱导麻醉6 mg/kg体重,麻醉维持剂量0.71±0.6 mg/kg体重·min).评价犬的麻醉效果和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单纯连续丙泊酚组镇痛、镇静和肌松效果良好,但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大.丙泊酚配合硬膜外麻醉镇痛、肌松和镇静效果良好,对呼吸系统影响较小.连续注射丙泊酚配合硬膜外对犬进行麻醉过程平稳,麻醉效果良好,对呼吸系统影响较小,苏醒较快,未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现今用于山羊的麻醉剂较多,常用的有静松灵、846合剂(速眠新)、眠乃宁、戊巴比妥钠、盐酸氯胺酮、MD合剂等[1-7].静松灵对山羊具有较强的镇痛和肌松效果,麻醉深度也较易控制,但抑制呼吸和心肌收缩,并且很难缓解,还能使体温略微升高[2].846合剂麻醉山羊时诱导时间较长,麻醉深度容易控制,对呼吸的抑制小,但是镇静、镇痛、肌松效果一般[2];眠乃宁对山羊有良好的镇静、镇痛、肌松效果,且诱导时间短,作用时间长,但是对呼吸系统有明显抑制,麻醉深度也不易控制[3].并且846合剂和眠乃宁中的盐酸双氢埃托啡在1998年被我国列为毒品而禁止使用[1].安氟醚麻醉剂、速眠新Ⅱ麻醉剂对山羊肝脏和肾脏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且安氟醚吸入麻醉对肝功能的影响大于速眠新肌肉麻醉,但是后者对肾功能的影响大于前者[4].因此,山羊的复方化学麻醉制剂的研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7,(9):1748-1752
24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对照组、麻醉组和催醒组,对照组注射二甲基亚砜,麻醉组注射舒泰(13.81mg/kg)和噻啦嗪(5.21mg/kg),催醒组在给予麻醉剂10min后注射阿替美唑(0.522mg/kg),试验组大鼠分别于给药1h(即麻醉期)即刻,断头处死,冰面上分离丘脑和大脑皮质,利用免疫印记技术测定Fos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舒泰联合噻啦嗪注射后引起麻醉期大鼠丘脑和大脑皮质脑区Fos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阿替美唑注射后显著地抑制了舒泰联合噻啦嗪诱导大鼠丘脑和大脑皮质脑区Fos蛋白表达(P<0.01)。结果表明,阿替美唑可抑制舒泰联合噻啦嗪麻醉引起大鼠中枢脑区Fos蛋白的表达,对神经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