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充分利用地方猪种资源,培育优质、高效的专门化母本新品系,以长白猪、梅山猪、通城猪和湖北白猪为遗传资源,进行了湖北白猪新品系的选育。经过6个世代持续选育,各品种在品系的血统比例分别为45.15%、23.39%、7.08%和24.38%。湖北白猪优质系初产母猪产仔数达12.13头/窝,经产母猪达13.52头/窝,经产母猪产活仔数12.74头/窝;肥育期平均日增重达到621.39 g,达90 kg体重日龄为179.26 d,料重比3.15。90 kg体重阶段屠宰率为74.96%,屠体背膘厚为2.64cm,瘦肉率为58.69%,眼肌面积为38.02 cm2,肌内脂肪含量3.05%。  相似文献   

2.
永新加系种猪选育与配套组合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经6世代选育,大约克体重达100kg背膘厚为12.7mm,30~100kg平均日增重841g,料重比2.4,体重达100kg的校正日龄为159d,经产母猪窝均产仔数11.4头,窝均产活仔数10.8头;长白体重达100kg的背膘厚为12.5mm,30~100kg的平均日增重为821g,料重比2.4,体重达100kg的校正日龄为161d,经产母猪窝均产仔数10.3头,窝均产活仔数9.9头;杜洛克体重达100kg的背膘厚12.5mm,30~100kg平均日增重844g,料重比2.3,体重达100kg的校正日龄为162d,经产母猪窝均产仔数10.2头,窝均产活仔数8.5头。3个品种胴体瘦肉率在65%以上。加系种猪适应强,在广西高温高湿条件下具有较强优势,其体形好,四肢粗壮,后躯丰满,繁殖力强,生长快,耗料低,健康程度高,肉质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利用山东地方黑猪莱芜猪为育种素材,采取常规继代选育技术,经过6个世代选育,培育出优质肉猪配套系专门化母本新品系。6世代与0世代比,初产母猪产活仔数提高1.64头、经产母猪提高1.04头;初产母猪70日龄育成仔猪数提高0.96头、经产母猪提高1.79头。瘦肉率提高2.74个百分点,肌内脂肪达7.70%。无应激敏感基因的阳性个体,肉质良好,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湖北省优良地方猪种,满足优质种猪需求及多元化优质猪肉消费市场需求,本研究以地方品种恩施黑猪为基础,引入梅山猪和培育品种湖北白猪血缘,开展了硒都黑猪新品种培育。通过杂交亲本选择、杂交育种、基础群组建及6个世代的持续选育,新品种初产母猪总产仔数11.29±2.16头/窝、产活仔数10.74±2.06头/窝,经产母猪总产仔数12.67±2.43头/窝、产活仔数11.71±2.27头/窝;达90 kg体重日龄178.3±14.16 d,育肥期日增重646.77±47.16 g、饲料转化率2.84±0.22;体重达100 kg左右时屠宰,屠宰率70.63±2.14%,瘦肉率52.96±2.45%,肌内脂肪含量3.42±0.34%。硒都黑猪新品种的培育完全利用国内自有资源,充分发挥了亲本优势,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适中、肉质优良,且耐粗饲、适应性良好,其育成将给我国地方猪的开发与利用、发展优质猪生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小型梅山猪育种中心2007-2012年间繁育记录进行研究,结果可知:(1)母猪初情日龄平均为73.4±7.5d,初配为6月龄;公猪第一次射精日龄为78.6±4.2d,初配为8月龄。(2)初产母猪总产仔数为10.31±1.44头,产活仔数为9.85±0.2I头;经产母猪的总产仔数为15.3±1.82头,产活仔数为i4.87±0.60头,育成13.38±0.48头,经产母猪产仔数、初生重、20日龄窝重及45日龄窝重较初产母猪均显著提高(P〈0.05)。(3)以经产梅山猪作为母本与大约克和长白杂交,平均产活仔数12头以上,仔猪平均育成数达ll头以上,45日龄窝重达1i6.71±6.97kg和100.77±5.86kg。  相似文献   

6.
《养猪》2016,(2)
文章统计分析了湘村黑猪初产0~5世代660窝、经产1~5世代415窝繁殖性能测定数据,以分析其繁殖与哺育性能。结果表明,湘村黑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21日龄育成仔数、21日龄窝重、70日龄窝重等主要繁育性状,初产和经产分别11.11头、10.32头、9.86头、42.03 kg、172.29 kg和13.18头、12.86头、12.14头、56.06 kg、232.91 kg;经方差分析F检验,70日龄育成率以及初生、21日龄、70日龄仔猪的个体重和窝重等7项性状初产、经产母猪世代间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70日龄育成仔数、21日龄和70日龄育成率等性状经产母猪世代间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总体反映出湘村黑猪是具有较高繁殖性能的培育猪种。  相似文献   

7.
梅山猪、通城猪与湖北白猪的杂交猪生产性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先文  华升  梅书棋  张健 《养猪》2006,(6):49-50
此试验以梅山猪、通城猪为父本,测定其与湖北白猪的杂交猪肥育性能、胴体与肉质性状及繁殖性能。结果表明,梅湖杂交猪肥育期日增重514.39g、料重比3.56、瘦肉率56.53%、肌内脂肪含量3.91%,初产母猪产仔数12.36头、产活仔数11.73头,二胎母猪窝产仔数15.67头、产活仔数15.17头;通湖杂交猪肥育期日增重511.47g、料重比3.72、瘦肉率53.72%、肌内脂肪含量3.51%,初产母猪产仔数10.32头、产活仔数10.24头,二胎母猪产仔数12.20头、产活仔数11.80头。两组合料重比、初产产活仔数差异显著;瘦肉率、肌内脂肪含量、初产及二胎产仔数差异极显著。说明杂交猪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和胴体与肉质性状,且梅湖杂交组合效果优于通湖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8.
从西藏引入到广东省的藏猪,根据三年饲养管理、观察记录的结果发现,后备母猪初情期为120天龄,初次配种时间为123天龄,初产母猪平均总产仔数为4头/胎,产活仔数4头/胎;经产平均总产仔数为8.3头/胎,产活仔数8.2头/胎;初生仔猪体重为0.45 kg/头,30日龄断奶仔猪体重为2.5 kg/头,60日龄体重为7.4 kg/头;阉割后的肥育猪8月龄上市体重为33.5 kg.各项指标均比原产地有所提高,适应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
鲁烟白猪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烟白猪是采用不完全闭锁的群体继代选育、利用综合选择指数进行继代猪选择的新品种.通过7个世代选育,初产母猪产仔数10.49头,产活仔数10.24.头;20日龄窝重57.68 kg,比1~6世代的43.27 kg增加14.41 kg,提高了33.30%.7世代同胞肥育性能为平均日增重782 g,料重比2.57,胴体瘦肉率62.76%.与0世代相比,日增重提高71 g,料重比降低0.37,瘦肉率提高3.8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纳雍糯谷猪,经过3个世代初步选育,纳雍糯谷猪母系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瘦肉率均有大幅提高,纳雍糯谷猪妊娠期短(平均112.3 d),母猪乳头平均6~7对,选育后的纳雍糯谷猪母猪繁殖性能的产活仔数,第3胎以后达到9头以上,第6胎达到12头以上,初生重随着胎次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断奶重除第一胎外,二胎以后均达到10 kg以上,同时,经产母猪比初产母猪有更强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大河乌猪原种为基础,并按大河乌猪原始血缘比例,引入部分杜洛克与大河猪杂交,利用开放核心群的育种方法组建大河乌猪Ⅱ系育种群,开展大河乌猪持续选育。通过5个世代选育,母猪窝均产仔数,初产10.28头,经产12.21头,分别提高0.81头(P>0.05)和1.81头(P<0.01);窝均产活仔数,初产9.97头、经产10.91头,分别提高1.30头(P<0.05)和1.21头(P<0.05);同胞肥育日增重683.32 g、提高53.90 g(P<0.01);料重比3.26,降低0.1(P<0.05);达100 kg体重校正日龄182.42 d,减少19.00 d(P<0.01);肥猪100 kg体重屠宰,眼肌面积32.46 cm^2、瘦肉率56.50%,分别提高4.55 cm^2(P<0.05)和3.76个百分点(P<0.05);胴体背膘厚3.46 cm,降低0.66 cm(P<0.05);主要肉质指标、肌肉氨基酸、脂肪酸构成,6世代与0世代相比,没有本质上的差异,仍保持大河乌猪原始的优良肉质特性和风味特征。  相似文献   

12.
滇陆N1系猪选择D1系(长白、太湖各半血)公猪和约乌二元杂母猪组成基础群,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历时7年,完成了0~5世代6个世代的选育,5世代核心群参配母猪99头,24d内受胎97头,情期受胎率97.97%.初产仔(11.00±2.11)头,产活仔(10.18±2.25)头,经产(12.54±2.83)头.同胞育肥猪达90kg体重日龄184d,料重比3.251,胴体瘦肉率51.25%.与英系大约克杂交,杂种优势显著,杂优猪151日龄体重90kg,料重比3.211,日增重842g,杂种优势率36.25%,胴体瘦肉率57.45%.产仔数和瘦肉率主选性状遗传性基本稳定,体型外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胎次与配种季节对丹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彭兴  赵云翔  江科  朱琳  江威 《猪业科学》2018,(6):109-111
通过对广西扬翔某猪场1 314头丹系大白母猪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并从不同配种胎次和不同配种季节对繁殖性能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丹系大白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随着胎次的增加逐渐增加到一个最大值后减小。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在第4胎达到高峰,总仔为17.98头,活仔为16.06头,之后随着胎次增加繁殖性能逐步下降。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在第3胎达到高峰,初生窝重为20.95 kg,初生个体重为1.37 kg。冬季配种的母猪产活仔数最多,初生窝重最重;夏季配种的母猪产活仔数最少,初生窝重最轻。  相似文献   

14.
2007年9月,重庆市种畜场从英国引进了80头新英系大约克种猪,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精心饲养和科学管理,顺利产下第1胎,母猪和仔猪状况极好.各项指标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料重比为2.5:1,瘦肉率为69%,日增重为1080 g,达100 kg的日龄为135日龄,达100 kg时活体背膘10.07 mm,初产活仔数为11头/窝,初生个体重达1.51 kg/头.其中耳号为9564的初产母猪产活仔数为17头,初生仔猪状况极好;初生窝重18.4 kg,个体均重1.08kg.笔者现将相关的防疫措施和生产经验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可乐猪繁殖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毕节地区可乐猪的研究结果发现,初产可乐母猪的各项繁殖性能指标均有随着选育代数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且第1胎的初生重与产活仔数呈反比关系.其产活仔数、断奶头数、断奶重、育成率分别从第一世代的4.60头、3.20头、8.59 kg、65.97%提高到第五世代的5.89头、5.16头、9.10 kg、87.61%,提高幅度较大.经产可乐猪的产活仔数、断奶头数、断奶重也分别从第一世代的8.12头、7.20头、10.26kg,提高到第四世代的8.61头、7.62头、10.42 kg,提高幅度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20头妊娠90d的初产母猪(长白×大白)为试验动物,研究日粮中使用5%Nutri-Pal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分对照组及5%Nutri-Pal试验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的采食量略有提高(P>0.05),窝产活仔数增加0.55头、初生窝重增加1.57kg、断奶后7d内发情率提高了22.3%,弱仔、死胎、木乃伊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母猪窝总产仔数、断奶到发情的间隔无显著差异(P>0.05)。仔猪15日龄窝重、断奶窝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53kg和5.56kg,死亡率下降了37.57%。结果显示,日粮中使用5%Nutri-Pal能促进夏季初产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7.
初产母猪隔离饲养,能有效阻止疾病的垂直传播,有利于初产母猪的生产管理,与常规饲养相比,隔离饲养初产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头分别增加0.89和0.3头,哺乳期死亡率下降2.14%,配种分娩率提高了2.9%。经产母猪的返情率、死胎率、木乃伊胎率分别下降了3.15%、2.62%、0.52%,窝产仔数和年产总仔数分别增加了0.89头和2.4头。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气喘病的阳性率分别下降了28.1%、43.1%、7.8%、22%,仔猪断奶及猪群腹泻率下降了26%。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太湖猪半血的3世代苏钟公猪和乌金猪半血的新乌二元杂母猪组成的基础群进行了杂交合成理想型,横交选育滇昆(N2)系.经过5个世代的群体继代选育,第5世代初产仔(10.32±2.32)头(n=47),比基础群0世代(GO)9.71头和本地良种乌金猪5.7头提高0.61头与4.62头.90kg屠宰胴体瘦肉率50.51%,比1世代47.62%和乌金猪42%提高2.89与8.51个百分点,皆超过初产仔9头与胴体瘦肉率50%攻关指标.用加系大约克(Y)与N23世代母猪杂交,仔代杂优猪窝均活仔(11.30±1.49)头(n=10),35日龄断奶窝重(80.38±11.22)kg,70日龄保育窝重达(214.80±39.31)kg.体重达90kg日龄(155±13.33)d(n=23),80日龄至90kg日增重893g,料重比为2.891.瘦肉率达55.06%.至2000年3月底已向社会推广滇昆新母系猪4350头,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仔猪黄、白痢病一般没有很理想的预防方法。笔者在新建县某猪场使用仔猪大肠埃希氏菌三价灭活苗预防该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发病情况1996年某猪场存栏初产母猪96头,经产母猪150头,1996年l~2月产仔56窝,其中初产22窝,产活仔196头,窝均产活仔8.9头;经产34窝,产活仔380头,窝均产活仔11.2头。发病情况如下:1.122头初产母猪的仔猪大部分出生后3d左右拉黄色水样粪便,有的数小时或l~Zd后死亡,用抗菌素、磺胺类等药物治疗均无明显效果。经江西农大化验.病源为大肠杆菌,确诊为仔猪黄痢。22窝初产母猪的仔猪有16窝发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川藏黑猪高繁殖力新品系繁殖性能世代选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川藏黑猪高繁殖力新品系(F01系)的繁殖性能,对F01系04世代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F01系产仔数和活仔数均比较高,04世代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F01系产仔数和活仔数均比较高,04各世代初产产仔数均在10头以上,经产产仔数12头以上,第4世代初产、经产产仔数分别为11.19、12.37头,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随着世代选育逐步提高;新品系的发情周期为21.26 d,持续期为4 d,妊娠期为114.21 d。数据分析结果,F01系经过5世代继代选育后,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繁殖性状已趋于稳定,是一个理想的母系种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