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禽营养学家的任务不是提高家禽生产性能W.A.Dudley┐Cash著王征摘译冯定远校1995年在阿尔巴尼亚Eamonton的非正式营养会议上,当一名代表发言说近30年来肉鸡生产性能的提高只有20%归功于营养,遗传起了80%以上的作用时,观众席中响起...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家禽遗传资源与家禽育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中国具有丰富的家禽遗传资源,育种工作走过了一段漫长而富有成效的道路。但是,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落后,育种模式单一,已成为制约我国家禽育种发展的突出因素。优质肉鸡育种随市场需求应运而生,已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未来几十年仍将保持上升势头,并将在生产性能和肉质标准方面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育种理论在肉鸡育种中的应用 ,肉鸡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肉用仔鸡的生长速度每年递增 1 0 %~ 1 5 % ,肉鸡从出壳到上市的生长周期逐渐缩短。但伴随着肉鸡生长速度的提高 ,肉鸡胴体品质出现了下降问题。影响肉鸡肉质的因素很多 ,如 :遗传、营养、屠宰、保鲜、运输、烹调等 ,其中遗传和营养是影响肉鸡胴体品质的主要因素。1 遗传对肉鸡肉质的影响1 1 不同品种对肉鸡蛋白质代谢及胴体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国内外研究证明 ,品种对鸡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有重要影响。研究报道 ,不同品种胴体氨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主要是与鸡肉风味…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育种理论在肉鸡育种中的应用,肉鸡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肉用仔鸡的生长速度每年递增1.0%-1.5%,肉鸡从出壳到上市的生长周期逐渐缩短。但近一时期以来,大多用户感到肉鸡生长缓慢.对此,国内外研究者从遗传育种、饲料营养、饲养环境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仅对影响肉鸡快速生长的原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1前言过去50年家禽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禽肉生产成为最成功的养殖产业。肉鸡和蛋鸡生产标准持续提高,目前33~35日龄肉仔鸡活重可达2.5 kg,52周产蛋期内蛋鸡可生产330枚蛋。遗传育种是肉鸡生长改善的主要原因(占85%~90%),营养管理进步的贡献占10%~15%。实现和维持遗传潜能改善的需要推动了家禽营养的发展,使商业化家禽营养及饲养持续改善。在  相似文献   

6.
家禽育种公司不断通过改变肉鸡的生理和代谢特性,来提高其生产性能。作为动物营养师和饲料配制者面临的艰巨任务是重新配制饲料,以满足不断改变的营养需要。由于饲料配方日益复杂,有关营养对生长速度、胴体组分和免疫力的影响研究资料正迅速增多。 除了遗传特性不断改变外,不同的饲养环境和管理条件也会影响肉鸡的日粮需要量。肉  相似文献   

7.
肉鸡管理技术的提高以肉鸡生产效率的提高为前提。处于领先地位的育种人员把一些肉鸡生产目标,如饲料转化率、低脂肪和高胸肉产出等融入育种选择程序中。而肉鸡生产者把肉鸡管理技术同饲料配方技术结合为一体来使家禽的遗传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家禽腿病泛指一系列运动障碍,包括不愿或不能行走,分为软骨营养障碍、软骨发育不良、佝偻病、关节痛风症、腿扭转、病毒性关节炎和滑膜炎等。近几十年来,随着遗传育种和大规模集约化生产的发展,家禽的生产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与之相随的是家禽的腿病发生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影响家禽腿疾发生的因素很多,诸如遗传、营养、饲养管理(如垫料潮湿等)、疾病等因素均可导致家禽腿病。本文仅就其最主要的因素——营养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肉鸡具有家禽的共同生物学特性。近百年来,由于人们的不断培育和改善其环境条件,尤其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遗传育种、良种选育、科学配料、营养调控、电子物理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性能大大提高。熟悉肉鸡的生物学特性,可以帮助养殖场(户)为肉鸡提供更好的饲养管理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肉鸡的生产潜力,提高饲养效益。1代谢旺盛,生产周期较短肉鸡生长迅速,代谢旺盛,生产周期较短,一般成年鸡的体  相似文献   

10.
伊莎明星肉鸡早期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莎明星肉鸡早期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李婉平,刘东明孙治雄(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兰州华陇家禽育种公司)法国伊莎明星肉鸡(纯系),因其能节约饲料,降低成本,且生产性能优良而享有一定的声誉。1987年兰州华陇家禽育种公司引进伊莎明星肉鸡曾祖代,A、B、C、...  相似文献   

11.
随着肉鸡养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及遗传育种的选择,肉鸡的生产性能越来越高,在肉鸡42日龄,肉鸡体重可以达到3kg以上。肉鸡的饲料成本约占养殖成本的60%~70%,只有保证肠道健康的前提下,肉鸡才有良好的饲料转化率,才能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肠道功能是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发挥肉鸡生产潜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养殖生产中,疾病、环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遗传育种的改良和高效营养技术的发展,环境因素对家禽生产的影响愈发突出。在众多环境因子中,高温环境是影响家禽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位于热带、亚热带的华南地区。肉鸡由于被羽较厚,汗腺缺乏,代谢旺盛,对高温环境极为敏感,在生产中易出现热应激。热应激会显著影响肉鸡的生长、代谢、肉品质以及生理机能,给肉鸡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热应激对肉鸡采食行为、脂肪沉积、肉品质和血液指标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肉鸡热应激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向萍 《中国家禽》2012,34(17):4-10
2012年8月5~9日,第24届世界家禽大会在巴西萨尔瓦多召开,来自全球93个国家的2300多名代表参加了盛会,讨论了"营养与饲料科技"、"家禽健康与生物安全"、"肉鸡生产"、"家禽福利与环境"、"屠宰与加工"、"遗传育种"、"食品安全"、"鸡蛋生产与加工"、"经济与市场"等11个主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应用研究是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家禽研究的发展趋势。由会议报告和墙报内容可以看出:家禽福利、环境和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营养与饲料技术以及生产仍然是家禽研究的重要领域,利用高通量测序等新技术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已成为家禽育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家禽生产中遗传育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我国家禽生产中遗传育种的作用是通过先进的遗传学理论,科学的育种学方法和丰富的家禽遗传资源来实现的,家禽生产中育种体系的建立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型育种场和家禽育种公司持有系谱群种禽,按照育种方案进行选种,广大商品场和养禽专业户通过饲养良种家禽获利。本文简要介绍了隐性有利基因的选择,全同胞、半同胞混合家系,肉用种禽的早期选种,蛋用种禽的“先留后选”以及优质肉鸡和节粮小型蛋鸡的选育。  一.基本情况  根据已有的统计数字估计,1998年我国家禽的存栏数达到40亿只。其中31亿只鸡,8亿只水禽,1亿只其…  相似文献   

15.
热应激是指处于高温环境下的动物机体对热环境刺激所作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它涉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等的一系列反应.热应激对整个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还未达到一致的观点.现代肉鸡生产养殖的特点是生长速度快、饲料吸收和代谢能力强、内部产热高,这些因素都加大了其受外部温度影响的可能性,并使其对多种代谢问题例如酸碱平衡等的敏感性和易感性增加.体外的高温环境阻碍了体内热量的散失,导致肉鸡身体温度的升高,进而影响食欲和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低),呈现高死亡率.基于热应激对肉鸡生产带来的影响,研究者们从营养、遗传、生理等各方面对降低热应激进行研究,在通过多种营养措施来改善热应激反应的同时,从遗传上培育耐热应激的鸡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2011年2月14~16日,由悉尼大学家禽研究基金会和世界家禽科学协会(WPSA)澳大利亚分会联合组 织的第22届澳大利亚家禽科学年会在悉尼大学举行.大会分别对家禽营养、福利、热应激以及疾病等进行专题研讨.热应激专题中来自巴西、以色列、澳大利亚的研究者分别从生理、遗传和营养的角度对热应激 状态下电解质平衡对鸡生产性能的改善、降低肉鸡热应激敏感性的遗传方法和日粮脂肪酸改善热应激潜力的重新评估进行探讨.本专题对以上三个报告进行刊登,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肉鸡具有家禽的共同生物学特性。近百年来,由于人们的不断培育和改善其环境条件,尤其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遗传育种、良种选育、科学配料、营养调控、电子物理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性能大大提高。熟悉肉鸡的生物学特性,可以帮助养殖场(户)为肉鸡提供更好的饲养管理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肉鸡的生产潜力,提高饲养效益。1代谢旺盛,生产周期较短肉鸡生长迅速,代谢旺盛,生产周期较短,一般成年鸡的体温可达41.5℃,脉搏可达200~350次/  相似文献   

17.
用脱脂米糠作为肉鸡日粮的稀释剂据《应用家禽研究杂志》(JournalofAppliedPoultryResearch)1995年第四期(170~180页)介绍,可用脱脂米糠作为日粮稀释剂从而减慢肉鸡的早期生长而不影响肉鸡总的性能。美国阿肯色大学家禽科...  相似文献   

18.
刘向萍 《中国家禽》2012,34(18):63-67
2012年8月5~9日,第24届世界家禽大会在巴西萨尔瓦多成功召开,来自全球93个国家的2 300多名代表参加了盛会.会议讨论了"营养与饲料科技"、"家禽健康与生物安全"、"肉鸡生产"、"家禽福利与环境"、"屠宰与加工"、"遗传育种"、"食品安全"等11个主题的研究内容,由报告和墙报内容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9.
自从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应用于家禽育种,蛋鸡的重要生产性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蛋数从1939年的平均130枚/羽,提高到1950年的175枚/羽。近年来,世界蛋鸡抽样测定的成绩已突破300枚大关。蛋鸡现代生产性能的提高,除了饲养管理因素外,主要来源于选择和杂种优势的利用两个方面。家禽产蛋量的遗传学研究大约始于1900年,早期蛋鸡育种主要是根据产蛋性能的表现值,估计其育种值。本世纪70年代末,育种学家们开始将家鸡血液的某些生化指标应用于蛋鸡的育种。  相似文献   

20.
世界鸡种主要起源于中国,因此遗传育种资源非常丰富.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黄羽肉鸡产业化水平迅速提升,2011年出栏活鸡43.29亿羽,上市鸡肉量达到400多万t.目前我国家禽育种公司近100个,几乎都是在非标准下重复传统科研性探索性的家系育种方法,根本不满足我国乃至全球的商业产业化遗传育种任务需求.为开拓国内外市场,必须优先提升产业化遗传育种这一核心竞争力.由此,应采用产业遗传育种的新理论、方案、方法,如“双选育种法”、“品群系核心群选育技术”等.我国一些大的育种公司采用国家科技攻关的研究新成果,即用含dw基因的矮脚肉鸡参与三元配套系繁育,种鸡经济效益提高40%以上.我国家禽产业化育种新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