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储备禽腺病毒病疫情防控技术,应用DNAStar软件分析GenBank中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全基因序列,选取Hexon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合成1对PCR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建立FAdV-4 FQ-PCR检测方法,得到相应的标准曲线,并应用该方法对临床病例和人工感染动物进行FAdV-4核酸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FAdV-4 FQ-PCR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和临床应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禽腺病毒血清 2 型(FAdV-2)的发病模型,为评价 FAdV-2 的免疫原性和疫苗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对疑似禽腺病毒感染的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对分离株 Fiber 基因和 Hexon 基因序列进行遗传演化分析,使用 DNAStar 和 MEGA7.0 软件对分离株和其他 FAdV 代表株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在确定分离到的病毒为 FAdV-2 后,通过动物实验分析分离株在不同感染途径和不同感染剂量下对 6 周龄 SPF鸡的致病性,筛选出建立 FAdV-2 血清型发病模型的最佳感染方式和最佳感染剂量。【结果】从发病鸡组织样品中成功分离得到 1 株 FAdV-2 血清型毒株,命名为 KM 株。遗传演化分析表明,KM 株和 GX01 株同属于禽腺病毒Ⅰ群 D 种中的 FAdV-2 血清型;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KM 株和 GX01 株的 Fiber 基因和 Hexon 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8.9% 和 99.3%,推导出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 98.9% 和 98.8%。KM 株静脉注射感染途径的致病性高于肌肉注射,试验鸡出现明显的心包积液 - 肝炎综合征;KM 株发病模型的感染途径为静脉注射,感染剂量为 108.0 TCID50,感染后鸡群死亡率为 50%,剖检病死鸡可见明显的病理变化,鸡群感染后 1 d 泄殖腔排毒阳性。【结论】首次验证了 FAdV-2 能引发心包积液 - 肝炎综合征,建立了 FAdV-2 感染 SPF 鸡的发病模型,可为药物研发和疫苗评价提供一定参考,将有效预防和减少 FAdV-2 传播。  相似文献   

3.
制备禽腺病毒4型(FAdV-4)Fiber2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将重组蛋白FAdV-4 Fiber2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分离脾脏中的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筛选得到10株能稳定分泌抗FAdV-4 Fiber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1B5F1、1B5G11、1B5C1、1B5D2、1B5E3、1B5F3、1B5E4、1B5G4、1B5A8、1B5G8,取分泌抗体水平最高的1B5F1细胞株制备腹水,利用斑点杂交(Dot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成功制备10株杂交瘤细胞株;制备的腹水能与FAdV-4 Fiber2蛋白及FAdV-4攻毒后的鸡肝组织产生特异性反应,证明成功制备了FAdV-4 Fiber2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4.
为研制禽腺病毒血清4型(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FAdV-4)亚单位疫苗,本研究对FAdV-4的Fiber-2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首先根据酵母密码子偏好性优化Fiber-2基因,并且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PIC9K-Fiber-2.将该质粒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菌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快速地鉴别鹅细小病毒(GPV)、番鸭细小病毒(MDPV)和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3种病毒,建立一种特异强、敏感高、重复性好的三重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MDPV、GPV和FAdV-4的基因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以提取的核酸为模板,进行PCR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采用所建立的方法能够扩增出GPV、MDPV和FAdV-4特异性片段,且不能检出鸭黄病毒(DFV)、鸭I型肝炎病毒(DVH-Ⅰ)和禽呼肠孤病毒(ARV);GPV、MDPV和FAdV-4核酸模板的最低检测量分别为20、2、2 pg;对8份阳性临床病料进行检测,可见MDPV、GPV和FAdV-4的检出率均为100%.[结论]建立的三重PCR检测方法能够对MDPV、GPV和FAdV-4这3种病毒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cGAS作为一种新型的胞质DNA受体,在宿主抵抗DNA病毒而触发的天然免疫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清4型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FAdV-4)是无囊膜的一种双链DNA病毒,可引起鸡肝炎-心包积液综合征。为明确鸡cGAS(chcGAS)基因功能,探究在鸡肝癌(LMH)细胞中过表达chcGAS以及FAdV-4感染前后细胞定位的变化情况。本研究针对chcGAS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分析该基因序列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同源性以及预测该基因的结构域,构建重组质粒pET-32a-chcGAS进行原核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利用激光共聚焦观察FAdV-4感染LMH细胞前后chcGAS细胞定位变化。结果表明,本试验克隆得到大小为1 317 bp的chcGAS基因,与其他物种同源性为50.5%~84.4%,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chcGAS蛋白主要以可溶性蛋白质的形式在上清液处表达,目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75 000,与预期大小相符。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FAdV-4感染可导致定位于细胞核膜上的chcGAS蛋白转移到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和鉴定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五邻体(penton)蛋白单克隆抗体,为深入探究penton蛋白在FAdV-4感染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为抗原检测试剂研发提供抗体材料。【方法】以原核表达的FAdV-4 penton重组蛋白免疫6~8周雌性BALB/c小白鼠,加强免疫3次后,取鼠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细胞融合,通过penton-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和FAdV4 virus-ELISA方法分别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对筛选出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进行亚类鉴定、特异性和广谱性鉴定及间接免疫荧光和稳定性试验。【结果】亚类鉴定结果表明,筛选获得7株能稳定分泌抗FAdV-4 penton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1D11、2B3、2C4、2C9、6B3、8F12和8G11),其轻链均为Kappa链,重链3株为IgG1,4株为IgG2b;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7株单克隆抗体只与FAdV-4反应,不与其他11种血清型FAdV及NDV、ARV、EDSV和IBV等常见禽病病原体发生交叉反应;广谱性鉴定结果表明,7株单克隆抗体均可与19株FAdV-4分离株结合,广谱性好;间接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流行株的分子特征及其感染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集安徽省某禽类养殖场疑似心包积水 肝炎综合症的鸡肝脏组织样本,用鸡肝癌细胞(LMH)对病原进行分离,采用PCR、透射电镜(TEM)观察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分离的毒株进行鉴定。采用分段扩增后拼接的方法克隆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和序列重组分析。基于柯赫法则,用分离毒株接种无特定病原体(SPF)鸡,检验其致病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分离毒株对LMH细胞天然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环鸟苷酸-腺苷酸(cGAS)、干扰素刺激因子(STING)、白介素-1β(IL-1β)、IL-6、IL-8、干扰素-α(IFN-α)、IFN-β、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α、MHCⅡ-β等11种细胞因子的诱导作用。【结果】分离鉴定到1株FAdV,其在LMH细胞中培养未出现明显细胞病变效应;病毒粒子直径为70~90 nm,符合FAdV-4的结构特征;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在接种分离毒株的LMH细胞内可观察到亮红色荧光,而对照细胞没有荧光;将该毒株命名为FAdV-4-AH-F41。采用分段扩增后拼接的策略获得了FAdV-4-AH-F41全基因组序列(43 708 bp);遗传进化分析和序列重组分析发现,FAdV-4-AH-F41与FAdV-4株核苷酸相似性为99.6%;存在3个重组事件,第1个重组事件发生在30 453-30 674 bp,第2个发生在36 884-36 988 bp,第3个发生在43 401-43 715 bp。致病性试验显示,FAdV-4-AH-F41是导致鸡心包积水-肝炎综合症的病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DMEM/F12处理)相比,用FAdV-4-AH-F41处理后LMH细胞中11种免疫因子的表达量水平均有提升,其中cGAS、IL-6、IRF7、MHCⅡ β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IL-1β、IFN-α、MAVS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STING、IL-8、IFN-β、MHCⅠ-α差异不显著。【结论】成功分离1株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感染LMH细胞会诱导强烈的天然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
初步鉴定一株高致病性4型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 FAdV-4)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应用PCR、动物实验、免疫印迹技术和激光共聚焦鉴定其致病性和传播途径,分析fiber2蛋白的表达特性及其在细胞内定位。结果显示,所分离的毒株为FAdV-4型强毒株,对鸡的致死率达100%,对鸭无明显致病性;病毒可以经过滴鼻点眼感染而非经过口腔感染;PCR扩增的fiber2基因的大小为1 440 bp,所构建的含fiber2基因的重组真核和原核表达质粒均可正确表达;共聚焦结果显示,fiber2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安徽省地区高致病性禽腺病毒的感染和疫苗制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安徽流行株的基因组遗传变异特征及其感染途径与致病性的关系,选择2015-2020年6株FAdV-4安徽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并以CH/AHMC/2015株对10日龄SPF鸡进行不同感染途径(皮下注射、口服、点眼、滴鼻及其分别同群混养)的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6株FAdV-4安徽分离株的基因组全长均为43 719~43 723 nt,其核苷酸同源性达99.97%,与国内FAdV-4主要流行株同源性为99.56%~100%,与国外经典毒株ON1、KR5、MX-SHP95同源性为98.45%~98.78%;6株病毒与国内代表株HB1510具有13个核苷酸位点差异,并导致5个位点氨基酸变化,与国外经典毒株存在特征性差异。氨基酸分析显示,Hexon蛋白aa188、Fiber-2蛋白aa219和aa380 3个氨基酸位点存在一定的特征性,致病株主要为R、D、T,非致病株主要为I/V、G、A。进化分析显示,国内FAdV-4流行株与巴基斯坦、印度分离株的遗传关系最近。感染试验显示,皮下注射、口服、点眼、滴鼻4 组人工感染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00%、55%、50%、60%和90%、20%、40%、50%,各组同群混养鸡的发病率为20%~40%,仅皮下注射组混养鸡出现死亡,死亡率为20%。结果表明,2015-2020年FAdV-4安徽省流行株具有国内主要流行致病株特征,其不同感染途径的结果进一步揭示该病的临床流行特点,为该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获得截短表达的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 Fiber-2重组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为建立快速灵敏的病毒检测方法提供基础材料。【方法】对Fiber-2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截取Fiber-2蛋白抗原性集中片段, PCR扩增其基因序列,连接至pET-32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将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验证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情况。将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筛选阳性细胞株,再利用秋水仙素裂解法、间接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Fiber-2基因截短片段的原核表达系统,获得大小约为67 kD的 Fiber-2截短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出现,经纯化后可获得单一的特异性条带,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证明其可与FAdV-4阳性血清结合从而产生一条特异性条带。经过4次亚克隆后筛选到5株能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C2、 4F6、 5A5、 6G10和10B5),其抗体分泌稳定性、特异性好,诱生的细胞上清液抗体效价为1:1600~1:6400,腹水抗体效价为1:320000~1:1280000,秋水仙素裂解检测染色体数目为94~110条。2C2、 4F6和10B5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重链为IgG2b亚型,轻链为Kappa链; 5A5和6G10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重链为IgG1亚型,轻链为Kappa链。5株杂交瘤细胞株与感染FAdV-4的鸡肝癌上皮细胞系 (LMH)进行IF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结论】制备的Fiber-2截短重组蛋白及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FAdV-4病毒检测试剂盒研发。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禽腺病毒疫苗株和制备亚单位疫苗提供科学依据,探明高致病性禽腺病毒C亚型4血清型(FAdV-4)毒株在传代中的毒力变化以及不同感染方式对雏鸡死亡率的影响,首先制备2 ~ 15代的高致病性FAdV-4尿囊液,用LMH细胞检测第2、4、8和15代尿囊液的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其次选取的4个代次尿囊液分别通过黏膜(点眼)和颈背部皮下途径接种SPF雏鸡,观察动物的死亡率;最后应用PCR方法扩增主要结构蛋白Fiber2基因序列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制备的2 ~ 15代FAdV-4毒株均在5 ~ 7 d内致鸡胚死亡(100%),4个代次毒株的TCID50为106.5±0.2/0.1 mL,不同代次毒株间的毒力差异不显著(P>0.05);选取的4个代次毒株经颈背部皮下接种雏鸡的死亡率为100%,死亡雏鸡出现典型的心包积液综合征。而经黏膜接种的雏鸡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80%、50%、30%和30%;不同代次毒株Fiber2基因序列没有发生变化。总之,不同代次毒株通过皮下接种后对雏鸡的致病力没有差异,但黏膜接种的死亡率则逐代下降,而主要结构蛋白Fiber2基因则没有出现碱基变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含PCV2ORF1和ORF2基因的串联重组腺病毒,并对其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扩增PCV2的ORF1和ORF2基因,串联克隆入pMD18-T载体后亚克隆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阳性穿梭质粒经PmeⅠ酶线性化后与骨架载体pAdeasy-1在细菌BJ5183内完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将重组腺病毒质粒用PacⅠ酶线性化后转染293细胞,包装成重组腺病毒,然后从致细胞病变、荧光检测及PCR检测等方面对该重组腺病毒进行了鉴定。以该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对免疫鼠血清中PCV2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得到了PCV2的ORF1和ORF2基因,pMD18-ORF1-ORF2和pAdCMV-ORF1-ORF2载体构建成功,获得了含有PCV2ORF1和ORF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该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后,在小鼠血清中可检测到PCV2的特异性抗体。【结论】成功构建了含PCV2ORF1和ORF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此腺病毒可诱导机体产生针对PCV2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4.
对狂犬病毒G+N双基因复制缺陷型腺病毒穿梭载体进行转染,以获得融合表过狂犬病毒糖蛋白和核蛋白重组腺病毒,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学研究.结果表明:将含有狂犬病毒G+N的重组穿梭质粒pAdTrack-CMV/G+N与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同源重组,可获得带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G+N,经PacI酶切后转染HEK-293细胞,可获得带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重组腺病毒在HEK-293细胞中连续传代15代次后,在细胞内的病变时间缩短为20 h以内.经测定,重组腺病毒对HEK-293细胞的TCID50为10-8.0.mL-1,用RT-PCR法可检测到狂犬病毒糖蛋白和核蛋白基因片段;重组腺病毒经口服免疫小白鼠,对狂犬病毒CVS毒株的免疫保护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鸡DDX41(chDDX41)的原核表达蛋白,探讨chDDX41的细胞定位及其在禽腺病毒4型(FAdV-4)感染引起的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根据GenBank中chDDX4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LMH细胞cDNA为模板扩增,将扩增序列连接至pET-32a、pCAGGS-HA、pCMV-3×Flag和pmCherry-C1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将pET-32a-chDDX41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表达。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hDDX41在鸡肝癌细胞(LMH)和鸡巨噬细胞(HD11)中的亚细胞定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在LMH细胞中过表达chDDX41对IFN-β等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克隆得到1 854 bp的chDDX41基因,共编码617个氨基酸。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pET-32a-chDDX41主要以可溶性蛋白的方式在上清液中表达,经Western Blot鉴定,在90 ku左右有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chDDX41在LMH和HD11细胞中主要定位在细胞核;FAdV-4感染过...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快速检测鹅星状病毒(GAstV)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GAstV ORF2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构建重组质粒pMD19-T-GAstV,以其作为标准品建立了GAstV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优化其反应条件及体系,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以及临床样本检测。试验结果显示,除GAstV外,禽白血病病毒(ALV)、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和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等常见禽病病原利用该方法检测均呈阴性,表明其特异性良好;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检出的最低模板含量为1μl 3.75×10~1拷贝,敏感性较高;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利用该方法对来自安徽地区的32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43.75%,常规PCR方法阳性检出率为18.75%,阳性检出符合率100%,表明该方法可用于临床样品检测。该方法的建立为临床样品中GAstV的快速高效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腺病毒pAdEasy-1表达系统构建含山羊Δfosb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在原代细胞中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扩增山羊的Δfosb基因,与pAdTrack连接构建pAdTrack-HA-Δfosb。用pAdTrack-HA-Δfosb转化含有pAdEasy-1的BJ5183细胞,同源重组后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pAd-HA-Δfosb,用其转染HEK293细胞,包装得到重组腺病毒。对重组腺病毒进行PCR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酶切鉴定、绿色荧光蛋白观察及PCR均证明,重组腺病毒质粒构建正确;Western blot检测到了Δfosb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获得了可表达Δfosb蛋白的重组腺病毒rAd-HA-Δfosb。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腺病毒载体以操作方便、滴度高、安全性好等优点,已经成为基因治疗研究的热点。介绍了腺病毒的结构特点,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进行基因治疗的原理,腺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等。并对腺病毒载体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快速检测血清4型禽腺病毒病(Fowl aviadenovirus serotype 4,FAdV-4)的基于TaqMan探针的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Hexon基因序列,设计相关的qPCR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经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以及反应程序等系列优化后,最终建立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样品的病原检测。FAdV-4的qPCR结果表明,优化后标准曲线决定系数(R2)为0.998,扩增效率(E)为95.226%,该方法效果良好。利用该方法,除FAdV-4外其他禽类常见病原均未检测到,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该qPCR方法检出阳性的最低拷贝数为100个拷贝,而普通PCR方法检出阳性的最低拷贝数为10 000个拷贝,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0.22%,该方法的重复性较高。对180份从江苏、安徽、江西和广西等省份采集的临床疑似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qPCR方法检出率为51.1%,而普通PCR方法检出率为32.8%;同时基于qPCR引物的检出符合率为100.00%,而基于普通PC...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猪Viperin蛋白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复制的抑制作用,通过RTPCR方法扩增猪Viperin基因,并克隆入腺病毒穿梭载体p Ad Track-CMV,经菌液PCR、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将PmeⅠ内切酶线性化的重组穿梭载体质粒(p Ad Track-s VIP)电转化大肠杆菌BJ5183,与腺病毒骨架载体p Ad Easy-1进行同源重组,提取重组后的腺病毒质粒,经内切酶PacⅠ线性化后转染HEK-293A细胞,装配成完整的病毒粒子r Ad-s VIP。重组腺病毒r Ad-s VIP感染细胞后,可见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腺病毒r Ad-s VIP可正确表达猪Viperin蛋白,且表达的猪Viperin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对PRRSV的复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