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水温(18±0.5)℃、盐度27‰的环境下,研究了重金属Hg~(2+)、Cu~(2+)、Cd~(2+)对渤海湾卤虫无节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Hg~(2+)对渤海卤虫无节幼体24h、48h的LC50分别为201.01mg/L和0.05mg/L,安全浓度分别为2.01mg/L和0.000 5mg/L;Cu~(2+)对渤海湾卤虫无节幼体24h、48h的LC50分别为197.17mg/L和7.50mg/L,安全浓度分别为1.97mg/L和0.08 mg/L;Cd~(2+)对渤海湾卤虫无节幼体24h、48h的LC50分别为331.30mg/L和8.13mg/L,安全浓度分别为3.31mg/L和0.08mg/L。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Hg~(2+)Cu~(2+)Cd~(2+),但Cu~(2+)与Cd~(2+)的毒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β-胡萝卜素强化对卤虫(Artemia)体内类胡萝卜素组成和含量的影响,以渤海湾卤虫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β-胡萝卜素强化剂梯度(1、3、5、7、9 mg·L-1),并设1个不添加β-胡萝卜素的对照组,分析添加不同浓度β-胡萝卜素强化剂对卤虫无节幼体和成虫体内类胡萝卜素组成和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强化后,卤虫体内检测到β-胡萝卜素、角黄素和海胆酮3种类胡萝卜素;卤虫无节幼体和成虫体内β-胡萝卜素含量随着强化剂量增大显著上升(P<0.05);无节幼体体内海胆酮和成虫体内角黄素含量变化大致上与β-胡萝卜素强化剂梯度变化表现出显著相关性(P<0.05)。饥饿12 h后,强化组体内β-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下降,但依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现出较好的富集效果。因此,通过营养强化的卤虫,不仅可以作为外源类胡萝卜素的生物载体,还可以利用其体内代谢转化,为养殖苗种提供多级类胡萝卜素营养。  相似文献   

3.
5种饵料动物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种饵料动物(卤虫无节幼体、强化后的卤虫幼体、中华哲水蚤、短额刺糠虾、强壮藻钩虾)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旨在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采用生化分析手段对5种动物饵料的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氨基酸、脂肪酸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种动物饵料水分含量为87.83%~92.89%,灰分含量为1.69%~4.12%,粗脂肪含量为0.55%~1.36%,其中卤虫无节幼体含量最高(1.36%湿重);粗蛋白质为4.25%~8.74%,含量以短额刺糠虾最高(8.74%湿重)。均含有20种氨基酸,结构较为合理,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综合氨基酸含量及评价来看,5种饵料动物中营养价值最高是短额刺糠虾,然后依次是卤虫无节幼体、强化后的卤虫幼体、中华哲水蚤、强壮藻钩虾。检测到23种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脂肪酸总量的23.21%~41.03%,中华哲水蚤短额刺糠虾强壮藻钩虾卤虫无节幼体强化后的卤虫幼体(P0.05);其中EPA和DHA,除卤虫无节幼体含量较少(3.96%、0.22%)外,其他4种饵料中含量丰富,其中中华哲水蚤(13.89%、21.88%)和短额刺糠虾(17.79%、15.97%)最为丰富。由此可见,5种饵料动物富含蛋白质、脂肪,均符合作为饵料动物的基本营养需求,其中中华哲水蚤和短额刺糠虾营养价值最佳。  相似文献   

4.
植酸酶对金鳟体成分及金鳟椎骨中钙、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喷涂法和预处理两种方法,在豆粕型金鳟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植酸酶,通过90 d的饲喂试验,研究植酸酶对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 Walbaum)体成分及其椎骨中钙、磷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喷涂法和预处理法添加植酸酶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均有所下降;喷涂法添加植酸酶的处理组的鱼体粗灰分、磷和钙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喷涂法添加1500 U/Kg植酸酶组鱼体磷含量、灰分含量和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此组鱼体磷高于其它试验组;喷涂法各组椎骨中粗灰分、磷含量较对照组提高显著(P(0.05),2500 U/kg植酸酶组椎骨磷含量最高,椎骨中钙含量除D1和D8组外,添加植酸酶的处理组均较对照组提高显著(P(0.05)。预处理法添加植酸酶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鱼体和椎骨中粗灰分、磷和钙含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但植酸酶试验组间椎骨中粗灰分、磷含量和钙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金鳟饲料喷涂法添加植酸酶1500~2500 U/kg浓度最适,预处理法添加植酸酶500 U/kg浓度较为宜。  相似文献   

5.
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为分析平台,选用ACQUITY UPLC? BEH C18 1.7μm(2.1 mm×150 mm Column)色谱柱,通过调节流动相比例及流速等参数,构建了检测卤虫(Artemia)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角黄素、海胆酮、玉米黄质和虾青素)含量的方法,测定了青海、内蒙古和渤海湾产的卤虫去壳卵、初孵无节幼体以及在盐度25和水温27℃~28℃的人工海水中饥饿48 h的无节幼体体内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三产地的去壳卵及初孵无节幼体内均不含有β-胡萝卜素、玉米黄质和虾青素,仅含有角黄素和海胆酮。内蒙古产卤虫去壳卵角黄素含量最高(4.78μg/万个),渤海湾产卤虫去壳卵海胆酮含量最高(0.10μg/万个),青海产卤虫去壳卵角黄素含量(3.36μg/万个)和海胆酮含量(0.08μg/万个)最低。内蒙古产卤虫初孵无节幼体内角黄素含量最高(6.65μg/万只),但其海胆酮含量最低(0.07μg/万只),而青海产卤虫初孵无节幼体角黄素含量(4.17μg/万只)最低和海胆酮含量(0.11μg/万只)最高。饥饿过程中三产地卤虫无节幼体角黄素和海胆酮的含量均...  相似文献   

6.
稀土元素镧Ⅲ对海水卤虫孵化率及变态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单一稀土镧元素对海水卤虫孵化率、变态率、成虫率的影响及卤虫对镧元素的吸收.实验发现:1.8mg/L镧元素实验组比对照提高孵化率16.5%,且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0.3~0.9mg/L实验组可提高由无节幼体变为蚤扶幼体的变态率57.3~57.8%,它们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1.5mg/L、1.8mg/L两实验组比对照组提高成虫率12.0~13.0%,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一种新型的聚维酮碘制剂对卤虫卵及无节幼体的消毒杀菌效果,研究了该聚维酮碘制剂对卤虫卵和无节幼体的毒性以及对3种不同产地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卤虫活体和孵化水的灭菌试验。结果显示,该聚维酮碘制剂在极高浓度(20000 mg/L)下,长时间(60 min)浸泡对市售卤虫卵孵化率无影响,并且未引起卤虫无节幼体死亡,毒性极低;试验分离到市售卤虫携带的4种优势细菌,分别为Vibrio tubiashii、V.sinaloensis、V.anguillarum和Uncultured V.sp.,以浓度500 mg/L的该聚维酮碘制剂处理30min后,可将孵化水中的细菌几近全部杀死(细菌存活率为1.67%);在试验浓度(2 000 mg/L)下,聚维酮碘对渤海湾盐田卤虫卵和巴里坤盐湖卤虫卵的孵化率无影响,但浓度在500 mg/L及以上时,俄罗斯进口卤虫卵的孵化率显著下降。试验结果表明,该聚维酮碘制剂可以作为优良的卤虫消毒剂,建议生产上使用浓度为200~500 mg/L。  相似文献   

8.
用3种营养强化剂强化的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投喂牙鲆仔鱼,研究牙鲆仔鱼的生长、成活、体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用强化的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投喂牙鲆仔鱼,成活率、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其中V号强化剂的效果最好,成活率为29 34%,比对照组提高100%;增重倍数为217 90,比对照组提高68 61%;这是由于V号强化剂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体内含有较多的AA的缘故,饵料中AA含量的提高,可以提高牙鲆仔鱼的成活率、促进其生长。牙鲆摄食强化过的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后,其EPA、DHA、n-3HUFA、PUFA的含量随着饵料中含量的升高而升高,这也是牙鲆仔鱼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卤虫的营养强化及其对罗氏沼虾幼体培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小球藻强化培育卤虫,研究不同时间后卤虫体内脂肪酸的变化,并用此卤虫投喂罗氏沼虾幼体,研究其对罗氏沼虾幼体发育及成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卤虫在强化12h后EPA及HUEA含量最高,强化时间延长至24h,EPA和HUFA含量反而下降。卤虫经营养强化可明显地促进罗氏沼虾幼体的生长发育并提高育苗成活率,而且在24h内随着强化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卤虫的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旭雄 《水产科学》2007,26(11):628-631
卤虫(Arem ia)是水产经济动物苗种生产中重要的活饵料之一,卤虫营养价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苗种生产的成败与效益。笔者拟就卤虫的营养价值研究作一综述,供学者参考。1卤虫粗蛋白及氨基酸的研究卤虫一直被水产界认为是高蛋白的生物饵料。不同发育阶段、不同产地和不同投喂条件下的卤虫,其体内的粗蛋白含量不同。随着卤虫的生长,粗蛋白的含量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国内文献报道卤虫卵粗蛋白含量为45.44%[1],卤虫去壳卵的粗蛋白含量为43.03%~57%[1-3],以新疆巴里坤盐湖卤虫卵粗蛋白含量最高(57%),卤虫初孵无节幼体粗蛋白含量为54.61%~59.92%[2],养…  相似文献   

11.
卤虫具有滞育模式(卵生)和非滞育模式(卵胎生)两种繁殖模式,而光周期可能是影响其繁殖模式的重要的环境因子,因此明确其临界光周期和感知光照度对于有效地调控卤虫滞育、繁殖等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艾比湖卤虫的临界光周期和感知光照度,结果表明,在常规养殖盐度(80)和温度(25℃)条件下,艾比湖卤虫的光反应曲线与典型的长日照反应型滞育昆虫类似,在非极端光周期下,艾比湖卤虫的临界光暗时长为(8.38±0.37)h,相应的临界日长为15.62h;在极端光周期下,24h光暗时长,滞育率为(32.42±6.70)%,极显著低于邻近长光暗时长滞育率(P0.01);0h光暗时长,滞育率为(19.01±5.98)%,较邻近短光暗时长滞育率略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感知光照度试验表明,艾比湖卤虫感知光照度可能处于10~50lx。本研究为卤虫的滞育诱导和繁殖模式的光控化养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水温10.2~12.4℃、p H 7.8~8.0、盐度24~28条件下,将平均体质量为(45±5)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饲养在室内养殖池的网箱中,投喂蛋氨酸硒添加量分别为0mg/kg、0.2mg/kg、0.4mg/kg、0.6mg/kg、0.8mg/kg和1.0mg/kg的6组饲料。饲养60d后,测定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和体壁中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当蛋氨酸硒添加量为1.0mg/kg饲料时,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粗蛋白、粗灰分含量最大,较对照组分别高155.56%、5.65%和2.9%(P0.05),而仿粗脂肪含量最低,较对照组低10.61%(P0.05)。  相似文献   

13.
紫海胆黄基本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定紫海胆黄中的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系统分析及合理评价,采用国家标准的生化测定方法以及美国化学分析方法(AOAC)检测海胆黄中的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总糖、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结果显示:海胆黄粉中水分含量(5.29±0.02)%,粗灰分(8.69±0.03)%,粗蛋白质(60.36±0.04)%,粗脂肪(25.32±0.09)%,总糖含量(0.044±0.002)mg/100 g;共检出18种氨基酸,总含量(46.50±0.89)%;谷氨酸含量最高,为(5.57±0.11)%;必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7.75±0.01)%;主要的限制氨基酸是色氨酸和亮氨酸;药效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6.86%;蛋白质氨基酸评分(AAS)0.8,化学评分(CS)0.5;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7.86;共检出30种脂肪酸,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2.43±005)%;海胆黄富含钾、磷、钠、镁、铁、锌等矿物质元素;常量元素中,磷元素含量最高,为(1 432.27±8.91)mg/100 g;微量元素中,锌元素含量最高,为(13.13±0.09)mg/100 g。研究表明,海胆黄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多、比例合理,脂质含量高且富含EPA、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14.
硒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温(29.0±1.3)℃,将初始体质量(0.41±0.01)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及在此饲料中分别添加硒含量相等(0.30mg/kg)的亚硒酸钠、酵母硒和蛋氨酸硒的4种饲料,养殖56d,比较了不同硒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蛋氨酸硒组对虾的生长性能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组(P0.05)。外源硒可显著影响对虾体蛋白和脂肪含量(P0.05),蛋氨酸硒组对虾机体营养成分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添加外源硒组对虾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氨酸硒组对虾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添加0.3mg/kg的硒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抗氧化能力,蛋氨酸硒优于酵母硒和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15.
Taurine is a component that tends to be deficient in fish diets that contain higher plant‐derivative proteins. 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juveniles (IBW ? 11.28 g) were fed nine diets containing SPC levels (SPC40, SPC60, SPC80 and SPC100), or supplemented with 5 g/kg of taurine at each replacement level. Our results showed higher WGR and SGR in SPC60 + TAU (WGR; 224.67, SGR; 2.10) followed by SPC40 + TAU (WGR; 221.75, SGR; 2.09). Phosphorus retention efficiency was significantly raised as the SPC increased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diet. Taurine addition showed an incline in the nitrogen retention efficiency. An effect was observed within FR between fish and the SPC content. ADCs of dry matter, crude lipid and phosphorous were affected by SPC, while taurine addition affected only crude lipid. A significant effect was seen in ash and phosphorus by the SPC and taurine. TAU supplementation showed an increased T‐AOC activity in the SPC80 + TAU (1.90), while malondialdehyde and catalase activity were reduced except in completely replaced fish meal groups.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black sea bream can accept the substitution of FM with 60% of SPC while at the inclusion of dietary TAU (5 g/kg) growth could be improved.  相似文献   

16.
使用质量浓度1mg/L的二氧化氯对循环水养殖池进行月1次、分2d进行的直接泼洒消毒试验,从杀菌效果、对生物膜的损害程度及对养殖鱼体生活状态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二氧化氯消毒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影响评价。在第一次消毒前及消毒后24h时,第二次消毒前(即第一次消毒后48h时)及第二次消毒后24h时分别进行水样采集,测定养殖水体的异养菌总数变化,结果显示,第一次消毒后24h时水体的异养菌总数较消毒前有极显著降低(P0.01),而48h时降低不显著(P0.05),第二次消毒后亦变化不显著(P0.05)。同时分析了消毒前后2个月内的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氮含量的变化情况,以间接评价二氧化氯对循环系统生物膜的损害性大小。结果显示,在消毒工作完成后7d时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有明显上升,分别由消毒前的1.0mg/L、0.30mg/L升至1.25mg/L、0.36mg/L的水平,持续约10d才开始降低恢复。在消毒前后观察鱼体生长状态及摄食量结果显示,水体消毒对鱼体状态及摄食量无明显影响(P0.05)。研究表明,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质量浓度为1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可极显著降低异养菌总数,对鱼体生长状态及摄食量无明显影响,但对生物膜有轻微的损害作用,在养殖生产中应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斑尾刺虾虎鱼与纹缟虾虎鱼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龙珍  宋超  庄平  赵峰  闫文罡 《海洋渔业》2011,33(3):304-309
采用生化分析的方法,对长江口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和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两者的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纹缟虾虎鱼(P<0.05),而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  相似文献   

18.
大口黑鲈“优鲈1号”选育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Lacépède)]"优鲈1号"(以下简称"优鲈1号")与非选育群体(简称对照组)的肌肉营养成分及营养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3.63%和74.35%、19.34%和19.42%、4.45%和4.67%、1.09%和1.12%,统计分析表明,"优鲈1号"肌肉中水分和粗脂肪含量低于对照组,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6种矿物质元素进行检测,"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钙(Ca)、镁(Mg)、铁(Fe)、锌(Zn)和硒(Se)含量分别为428.34 mg/kg和424.57 mg/kg、252.63 mg/kg和259.77 mg/kg、6.92 mg/kg和5.76 mg/kg、7.73 mg/kg和5.77 mg/kg、0.40 mg/kg和0.41 mg/kg,统计分析显示"优鲈1号"肌肉中铁(Fe)和锌(Z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元素差异均不显著(P>0.05)。"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均测定出17种氨基酸,其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和鲜味氨基酸(DAA)含量分别为18.10 mg/100 g和17.17 mg/100 g、9.46 mg/100 g和8.72 mg/100 g、8.00 mg/100 g和7.80 mg/100 g,统计分析显示差异均不显著(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计算结果,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Met+Cys)。"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均检测到2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为13.96 g/kg和14.68 g/kg、13.66 g/kg和14.72 g/kg、16.37 g/kg和16.58 g/kg,其中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SFA/UFA)均为0.47。综上所述,"优鲈1号"仅在水分、粗脂肪、铁(Fe)和锌(Zn)含量上略优于对照组,其他肌肉营养成分和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深水网箱和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深水网箱和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网箱养殖对虾肌肉粗蛋白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5),而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2)肌肉中检测到18种常见氨基酸,网箱养殖对虾肌肉氨基酸总量(TAA)、天门冬氨酸(Asp)、异亮氨酸(Ile)、精氨酸(Arg)和脯氨酸(Pro)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5),而必需氨基酸(EAA)、半必需氨基酸(HEAA)、鲜味氨基酸(DAA)和虾味氨基酸(PFAA)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3)肌肉中检测到30种常见脂肪酸,两者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3多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以网箱养殖对虾较高;两者的棕榈酸(C16∶0)质量分数最高,且网箱养殖对虾EPA+DHA质量分数是池塘养殖的1.90倍。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对虾营养成分要优于池塘养殖,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酪蛋白和脱脂豆粕为蛋白源,糊精为糖源,玉米油和豆油为脂肪源的半纯化饲料为基础饲料,研究维生素D3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维生素D3共设0,100,200,500,1000,2000,3000 IU/kg 7个添加梯度,每一梯度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60尾初始体质量(3.86±0.34)g的草鱼,在(26.9±3)℃的流水系统中养殖8周。结果显示:维生素D3对草鱼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存活率、体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和血清钙浓度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对照组和添加100 IU/kg维生素D3的试验组中,草鱼幼鱼的粗灰分显著低于其它试验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对全鱼钙磷含量、血清磷离子浓度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根据维生素D3对全鱼钙磷含量的影响,草鱼幼鱼饲料中维生素D3适宜的添加量为1000 IU/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