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探讨稻谷低温和准低温储粮品质变化规律,以“盐丰47”稻谷为试材,研究不同水分稻谷在不同温度下储藏270 d的品质变化,测定了脂肪酸含量、发芽率、新鲜度、出糙率、整精米率、黄粒米率和食味值,并分析了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盐丰47”稻谷在15~19 ℃储藏270 d能保持较好的储藏、加工和食用品质;随着稻谷水分含量的升高,其脂肪酸含量和黄粒米率均升高,而新鲜度呈下降趋势;稻谷的出糙率、整精米率均与脂肪酸含量呈负相关,与新鲜度呈正相关;脂肪酸含量(Y1)、新鲜度(Y2)、整精米率(Y4)分别与储藏温度(T)、储藏时间(D)、水分含量(W)的拟和方程为Y1=0.096T+0.014D+0.788W+2.788、Y2=-1.117T-0.77D-3.604W+165.039、Y4=-0.424T-0.033D-0.391W+83.864。综合考虑粮食储存品质和粮库经济效益,建议粳稻长期储存温度宜低于19 ℃。水分含量15.0%的粳稻具有更高的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2.
通过模拟储存,研究了不同储存条件下稻谷中水分、脂肪酸值及霉菌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温度的升高和储存时间的延长,稻谷水分呈缓慢下降趋势,且在模拟春秋季常温储存条件下水分下降最快。而稻谷的脂肪酸值和霉菌量在储存期间均呈上升趋势,且在模拟夏季高温条件下上升幅度较大。研究表明稻谷脂肪酸值与霉菌量相关系数高达0.986,两者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脂肪酸值变化和霉变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不同水分、温度下模拟储藏的晚粳稻谷和晚籼稻谷进行定期的脂肪酸值测定和霉变情况观察。结果表明:储藏温度越高,稻谷含水量越大,其脂肪酸值上升速度越快,也越容易发生霉变。相比较而言,含水量分别为14.5%、13.5%晚粳稻谷和晚籼稻谷,在20℃储藏3个月,脂肪酸值变化很小,也未发生霉变。在相同储藏温度下,同一水分晚粳稻谷的脂肪酸值比晚籼稻谷更容易上升,也更容易发生霉变。脂肪酸值与稻谷霉变相关,一般而言,当稻谷脂肪酸值超过25 mgKOH/100g,开始霉变,所以脂肪酸值可作为稻谷是否发生霉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时间对储藏籼稻谷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和时间越长,储藏籼稻谷的含水量、出糙率、整精米率和发芽率下降越快,而脂肪酸值上升越快,储藏稻谷品质陈化速度越快,低温储藏有利于减缓稻谷品质的下降.方差分析表明储藏温度和时间是籼稻谷各品质变化的极显著影响因素.通过SPSS分析软件将上述这些指标(Y)与储藏温度(T)和时间(D)进行二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都符合Y=aT +bD+c (P<0.01),表明籼稻谷各项品质指标与储藏温度和时间呈显著的二元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贵州地区,新收获的稻谷储藏三年,定期对其脂肪酸值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脂肪酸值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温度越高,水分越大,上升速度越快。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稻谷储藏期间水分和脂肪酸值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脂肪酸值作为衡量稻谷新陈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稻谷的储藏和加工中都十分重要。而水分又是稻谷在储藏期间最重要的品质指标之一,同时也对脂肪酸值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跟踪检测稻谷在储藏期间水分和脂肪酸值的变化情况,研究外因(温度、湿度)对稻谷品质变化规律的影响,对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延长粮食的保质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高大平房仓储存稻谷不同层的霉菌量、细菌量、脂肪酸值和水分的差异。结果表明:稻谷粮堆霉菌数量中层上层下层,各层主要优势霉菌为黄曲霉、灰绿曲霉和白曲霉,但比例不同;下层稻谷脂肪酸值最高,中层水分最高。进一步的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粮层间的霉菌量、细菌量和脂肪酸值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而水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包装材料对储藏小麦粉水分和脂肪酸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70%RH、18℃~20℃条件下,包装材料对小麦粉水分和脂肪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包装材料储藏的小麦粉水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布袋包装的小麦粉水分下降最多,脂肪酸值均呈现相似的上升趋势,但以布袋包装的储藏小麦粉脂肪酸值上升最少。方差分析表明包装材料对储藏小麦粉水分为非显著影响因素,对脂肪酸值的影响为极显著影响因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不同包装材料储藏小麦粉的脂肪酸值与储藏时间呈不同的线性关系;脂肪酸值与水分和储藏时间均呈二元线性关系。同时通过对不同包装材料储藏小麦粉水分和脂肪酸值平均变化率的比较,布袋为最适合小麦粉储藏的包装方式。  相似文献   

9.
重点研究了实验室储藏条件下,稻谷的新鲜度值、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随储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稻谷新鲜度值与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储藏样品新鲜度值与脂肪酸值呈显著线性负相关(p0.01),二者的相关系数r为-0.845,新鲜度值和品尝评分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基本在0.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粮食储藏》2021,50(3)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储藏温度、储藏水分、储藏方式与储藏时间四个因素对小麦专用粉储藏期间面团稳定时间、面筋吸水量、脂肪酸值和降落数值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储藏时间180 d内,储藏温度仅对小麦专用粉的降落数值指标影响显著,呈现显著正相关;储藏时间仅对小麦专用粉的脂肪酸值指标影响显著,呈现显著正相关;储藏水分与储藏方式对小麦专用粉的面团稳定时间、面筋吸水量、脂肪酸值和降落数值指标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和RVA粘度测定仪,研究稻谷温度、储藏时间、稻谷含水量和磷化氢浓度四种因素对粳稻储藏期间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是晚粳稻糊化特性和脂肪酸值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磷化氢对晚粳稻峰值粘度和崩解值影响显著,储藏时间和稻谷含水量对晚粳稻糊化指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陈淑娟 《粮食储藏》2010,39(5):33-35
对2007年6~8月库存的不同等级小麦粉的粮温、脂肪酸值进行跟踪测定,系统的探讨脂肪酸值与粮温、储存时间、不同等级及水分含量的关系。确定了影响小麦粉脂肪酸值增加的主要因素及规律。  相似文献   

13.
选择粮食中玉米脂肪酸值为品质劣变指标,分析其在储藏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与控制。通过对延安直属库玉米储存过程中脂肪酸值变化趋势分析,对不同水分、不同储存环境的玉米脂肪酸值进行测定,分析玉米水分、储存环境条件因素对玉米脂肪酸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随着储存期的延长,显现不可逆转的劣变,玉米水分越大在储存中脂肪酸值增加越快,环境温度变化大玉米脂肪酸值升高快,环境气密性好玉米脂肪酸值相对变化较小。同时,根据延安直属库实际应用,提出机械通风技术、粮面压盖、就仓(垛)干燥、膜下环流等技术对控制这些因素、延缓玉米品质劣变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温度和臭氧处理对储藏大米脂肪酸值影响的回归方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储藏,探讨了温度和臭氧处理对储藏大米脂肪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臭氧处理后的大米脂肪酸值增加了21%,说明臭氧处理对大米脂肪酸值有一定影响。臭氧处理与未经臭氧处理的大米在储藏过程中的脂肪酸值变化趋势相似,在储藏初期60d内,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且温度越高,增幅越明显,60d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臭氧处理大米的脂肪酸值略高于同温度、同时期未经臭氧处理大米的脂肪酸值。方差分析表明储藏温度和时间都是储藏大米脂肪酸值变化的极显著影响因素,拟合结果表明大米脂肪酸值与温度、时间呈极显著的二元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温度和时间对储藏籼稻谷水分、细菌量和霉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符合安全水分的稻谷含水量下降,在15℃、20℃时,细菌量和霉菌量基本维持原来水平,储藏200 d后,稻谷的色泽、气味正常,无霉变、生虫现象,而当储藏温度超过25℃时,细菌量和霉菌量下降,但储藏200 d后,稻谷的色泽、气味不正常,并出现生虫现象,因此低温储藏有利于稻谷水分的保持和延缓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减少数量和霉变损失.方差分析和回归方程的拟合表明温度和时间是储藏稻谷细菌量或霉菌量变化的极显著影响因素,并且细菌量或霉菌量与储藏温度和时间呈显著的二元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初始水分为20.13%的稻谷进行间歇干燥试验,研究不同相对真空度以及不同干燥温度对稻谷干燥后品质的影响,测定干燥后稻谷爆腰率、脂肪酸值以及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相对真空度的增加,稻谷的爆腰率小幅上升,脂肪酸值随之增加。随着干燥温度的增加,稻谷的爆腰增率、脂肪酸值以及直链淀粉含量也随之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稻谷的爆腰增率与脂肪酸值以及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脂肪酸值与直链淀粉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以一定条件下的籼米平衡水分,水活度作为评价籼米储藏稳定性和制定保管技术措施及管理规范的重要依据。对不同水分的籼米,综合运用通风储藏自然低温隔湿保冷储藏磷化铝低剂量和间歇密闭及其它储粮技术,使21710t水分为13.7%-16.6%的籼米保质,保鲜,安全储藏6-8个月。3种不同水分的籼米品质变化趋势,保质保鲜效果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