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广东有44万亩茶园,主要为云南大叶种和凤凰水仙种,由于这两个品种鲜叶茶多酚含量较高,且呈苦涩味的酯型儿茶素在儿茶素中所占比例也较中小叶种高,所以适制红茶。但近年来国际市场红茶疲软,红茶出口受阻,因而转产绿茶。但所制绿茶,尤其是炒青绿茶苦涩味重,售价低,市场范围狭窄,以致许多茶叶界人士认为云南大叶种和凤凰水仙种不适宜制作炒青绿茶,再加上使用滚筒杀青机杀青,杀青前鲜叶未经风选,杀青叶中存在焦末碎片,虽经过筛但难免会留下少许烟焦味,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广东绿茶的发展。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广东炒青绿茶应…  相似文献   

2.
《广东茶业》1999,(4):13-14,17
大叶种绿茶主产于我国的广东、云南、广西、海南等省区,在广东,大叶种绿茶主产于粤西、粤北等地,产量占我省茶叶总产量的40%以上,是我省产量最大的茶类之一。因此分析和了解我省大叶种绿茶的市场行情和营销状况对全面认识和掌握我省茶叶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如下三方面进行分析:一、1999年我省大叶种绿茶的市场行情;二、分析大叶种绿茶的市场营销现状;三、面向新世纪,广东农垦对大叶绿茶采取的营销策略。 一、1999年我省大叶种绿茶市场基本情况 1.产量减少 1999年我省大叶种绿茶产量预计比1998年略有减少,减产幅度在5%左右,全年产量约1.69万吨。减产原因主要有二大  相似文献   

3.
云南大叶种芽肥叶大,叶肉厚而柔软,叶色较浅呈黄绿色,多酚类和水浸出物含量高,制红茶品质优。 重庆涪陵地区的茶园主要建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为了响应国家红茶出口的需要,所种的茶树品种多为云南大叶种,茶厂设备也是红碎茶加工设备。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的变化,红茶销路不畅,当地茶农希望生产绿茶,特别是名优绿茶。然而,云南大叶种生产红茶是一个优良品种,用它生产绿茶,往往存在“外形粗大,色泽深褐,滋味浓涩”等致命缺点,缺乏绿茶应有的“色绿味鲜醇”的品质风格。1996年课题组接受了浙江省科委的任务,对口支…  相似文献   

4.
海南大叶等6个品种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大叶种、广东黄坑种、广东石潭种、台湾大叶种、云南勐海种、云南双江种等6个品种观测13个性状项目,结果认为:花部性状差异较大的是子房茸毛、萼片长度和花柄长度;叶部性状差异较大的是叶面积、侧脉数和叶背茸毛。以云南双江种为对照,台湾种差异最大,海南大叶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5.
前言 福云品种是福建省茶科所五十年代中期,以云南大叶种为父本,福鼎大白种为母本,经有性自然杂交后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目前已在全国十多个省、100多个市(县)推广应用,栽培面积达45万亩,年产值约4.8亿元。 为了更好地发挥国优良种优势,推广福云品种制造的大叶种绿茶,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福建省茶科所与广东省农垦商业总公司共同合作,利用双方在资金、技术、销售、信誉等方面的各自优势,从今年秋季开始,以福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采用新的制茶工艺,组织、加工了四千多担外形条索紧结圆直,内质香高持久,汤色明亮,滋味甘爽的大叶种绿茶,投放市场后,消费者普遍反应良好,为了有利于广大茶叶消费者进一步认识了解福云品种及其采用新工艺制作的大叶种绿茶,本文特作如下系列介绍。  相似文献   

6.
“青心1号”系1999年从“广州小叶白心”群体中通过单株选拔,经10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无性系小叶绿茶品种。该品种属灌木型,早芽种,叶片椭圆,色泽墨绿,幼嫩芽叶深绿,分枝密度较大,产量高,品比三年平均每667m^2年产鲜叶223.6kg,比对照种福鼎大白增产14.7%。芽叶生化成分丰富而协调,茶多酚含量25.76%,氨基酸含量2.89%,制绿茶品质优异,采用不同工艺可加工成扁形绿茶、烘青绿茶和炒青绿茶,品质比福鼎大白和金萱高一个档次(5分)以上,成茶综合表现为外形墨绿,汤色深绿,叶底嫩绿,香气幽雅高长持久,滋味浓醇甘爽,极耐冲泡,色香味颇具特色,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该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好,适宜广东茶区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东大叶种绿茶初制的干燥工序中烘干温度的比较试验与样品生化分析及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烘干温度对大叶种绿茶品质产生重大影响,适宜的烘干温度有利于大叶种绿茶内含成分的转化和形成。并对大叶种绿茶的色、香、味产生良好效应。广东大叶种绿茶干燥时,第一次烘干温度过130~135,第二次烘干温度105~110,温度过高,成茶易带高火香。汤色较黄,叶底较暗;温度过低,成茶香气较低,且滋味略带苦涩。  相似文献   

8.
福云大叶种绿茶是以福云品种鲜叶为原料,采用大叶种加工工艺制作的绿茶,目前主要产区在闽东的福安,寿宁和桂北的柳城、鹿寨等地,是我国绿茶中又一具有独特风格的新花色品种。本文通过品种原料、自然环境条件、采制工艺和产品内质分析与审评,阐述福云大叶种绿茶的品质形成。分析表明,福云大叶种绿茶优良品质的形成,与鲜叶原料含有丰富的物质基础,优良自然环境条件和精细的制茶工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1前言 乌龙茶和红茶是我省的主要茶类,广东栽培的茶树品种主要为云南大叶种和单丛茶,其中云南大叶种占总数55%以上,是适制红茶的品种。广东大叶种红茶因其色泽乌润,颗粒均匀结实,香气高锐,茶汤红亮,滋味浓烈,饮后甘美怡神,清心爽口,加上牛奶、白糖后,更是色、香、味俱佳,因此,从六十年代起,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就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10.
大叶茶树品种由于富含多酚类物质,宜于加工红茶,因而我省出了驰名中外的“英红”.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外贸体制的改革,红茶出口锐减,我省原生产红茶的茶场纷纷改制绿茶,寻求国内市场,致使近几年大叶种绿茶发展较快.但由于绝大部分是生产大  相似文献   

11.
李华超 《茶叶》2002,28(4):200-200
普洱茶是一种后发酵茶,历史上产在云南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云南普洱茶以大叶种晒青茶为主要原料。1981年,贵州桐梓茶厂以中小叶种炒青茶作原料,成功的研制出务索紧结、色泽棕褐、陈香醇和、汤色深红、滋味醇厚、叶底嫩柔的贵州普洱茶。经广东口岸公司审评,商检合格,而且,原料比云南大叶种细嫩,具有陈香与绿茶清香相融合的独特香气。1990年年产贵州普洱茶2000吨,出口销往港澳台、南韩、日本、东南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东大叶种绿茶初制的干燥工序中烘干温度的比较试验与样品生化分析度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烘干温度对大叶种绿茶品质产生重大影响。适宜的烘干温度有利于大叶种绿茶内合成分的转化和形成.并对大叶种绿茶的色、香、味产生良好效应,广东大叶种绿茶干燥时.第一次烘干温度130℃~135℃,第二次烘干温度105℃~110℃,温度过高,成茶易带高火香,汤色较黄,叶底较暗,温度过低,成茶香气较低,且滋味略带苦涩。  相似文献   

13.
名优茶的发展已经成为茶叶发展的大方向,成为茶业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元素。大叶种绿茶,由于其品种特性和消费者的惯性认识,其发展相对其他茶叶的发展一直略显滞后。做好大叶种绿茶IDTT艺的研究成为了当前茶叶科研人员和从业人员的一大课题。本文就加强大叶种名优绿茶加工研究的意义、现状和技术条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黄亚辉 《茶叶通讯》1991,(4):32-33,21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叶用作物,栽培的周期长达数十年,所以茶树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显得相当重要。一个优良的茶树品种必须具备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机械采制等一系列的优良特性。许多茶树良种还具有自己的特色,如云南大叶种制成的红茶品质优异,汤色红艳,滋味浓强;福鼎大白茶制成的绿茶则香气清高,滋味鲜淳。我国许多蜚声海内外的名茶,如滇红、祁红、银针、  相似文献   

15.
1、本研究对阿萨姆种、掸部种、越南大叶种、云南大叶种和台湾大叶种等五个国内外大叶品种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用系统分类法和模糊聚类法分析了五个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2、五个品种均属小乔木型的大叶品种.它们的花的形态,叶片内外部形态均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3、通过系统分类和模糊聚类分析,认为以上五个品种可分为二类,其中台湾大叶种具有子房无毛等特征,归属于秃房茶系,而其它四个品种均归属于茶系.阿萨姆种、掸部种、越南大叶种和台湾大叶种与云南大叶种的相似系数分别为0.96、0.70、0.86、0.20.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为探讨鲜叶原料对红碎茶品质浓、强、鲜特有风格的影响,现仅联系云南省凤庆县实际,对“鲜叶原料是基础”这一意义,谈谈浅见。云南大叶种,芽叶肥硕,得天独厚,鲜叶中组成红碎茶浓、强、鲜的重要物质——茶多酚含量较高,凤庆现有茶园种植的云南大叶群体品种中,茶多酚类物质一般都在32%到34%,特别是国内外公认的主要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广东省华海糖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蒸青绿茶为例,研究了HACCP在云南大叶种蒸青绿茶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对绿茶加工过程中各工艺环节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并建立监测方法和纠偏措施,从而为绿茶产品质量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多年选育结果表明:鸿雁9号属小乔木型,中叶早芽,无性系新品种。树姿呈开张状态,树幅扩展能力强。产量特高,品比试验3年平均产量比对照福建水仙增产84.1%,在四个跨省区试点产量表现均较好,分别比对照种黄棪增产4.97%、14.65%、56.32%和180.46%。适制高花香乌龙茶和花香绿茶,品质优异。高香乌龙茶香气浓郁持久,滋味浓滑爽口,汤色橙黄明亮,感官审评比福建水仙高8.3分,全国区域试验品质审评结果表明与对照种黄棪相当;花香绿茶外形绿润,滋味浓爽,香气高显花香,汤香突出,品质明显优于国家级绿茶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该品种抗寒旱和抗虫能力较强,扦插育苗与种植成活率高,适宜广东、湖南、广西、福建等省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9.
英红10号属乔木型,大叶类,早芽种。省内多点试验表明,其适种区域为北纬20°-40°,东经110°~113°,极端低温-3.2℃的地区种植。该品种芽叶内含物丰富,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儿茶素及茶黄素等各项生化指标均高于云南大叶群体种:制红茶品质优.香气高锐带花香,滋味浓鲜,汤色红亮,综合品质比云南大叶种高4...  相似文献   

20.
我省载培的是以云南大叶为主体的大叶类茶树品种。大叶种鲜叶原料,梗粗节长,芽头肥壮,叶片密大,叶肉肥厚,含水量高,多酚类物质含量丰富,酶性氧化强烈,制成绿茶外形粗松肥大,内质滋味青而苦涩,消费者难以接受,茶叶经济价值难以发挥。茶叶是一种商品性饮料,其品质是否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