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间隔15d多次埋植雄激素雄烯二酮(4-androstene-3,17-dine,ADSD)或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MT)诱导雌性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性腺发育成熟;并着重研究埋植雄激素后,雌鳗血清中促性腺激素(GtH)及脑和垂体中哺乳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mGnRH)含量的动态变化.一次或多次埋植ADSD后,1~5d的血清GtH含量上升,然后下降;并且,血清GtH含量上升的幅度随埋植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对于MT处理组,只在埋植7次后第15天测得血清Gt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仍显著低于ADSD处理组.这表明埋植ADSD和MT可促进GtH的分泌,但两者促进GtH分泌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埋植ADSD 1d后,脑和垂体中mGnRH含量明显增加,第2天后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表明ADSD促进了mGnRH的合成,并可能有一定程度的释放.研究表明雄激素对性腺未发育成熟的雌性日本鳗鲡在脑和垂体两个水平存在正反馈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利红  张为民 《水产学报》2000,24(5):407-411
采用间隔15d多次埋植雄激素雄烯二酮(4-androstene-3,17-dine,ADSD)或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MT)诱导雌性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性腺发育成熟;并着重研究埋植雄激素后,雌鳗血清中促性腺激素(GtH)及脑和垂体中哺乳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mGnRH)含量的动态变化。一次或多次埋植ADSD后,1~5d的血清GtH含量上升,然后下降;并且,血清GtH含量上升的幅度随埋植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对于MT处理组,只在埋植7次后第15天测得血清Gt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仍显著低于ADSD处理组。这表明埋植ADSD和MT可促进GtH的分泌,但两者促进GtH分泌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埋植ADSD1d后,脑和垂体中mGnRH含明明显增加,第2天后和对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人工养殖条件下雌达氏鳇Huso dauricus的生长、性腺发育以及性激素变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雌达氏鳇体质量和体长显著增加(P<0.05),体质量与体长关系式为:W=8E-0.7L3.46,(R=0.99)。不同年龄雌鱼的肥满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达氏鳇血清雌二醇(17β-E2)和睾酮(T)水平随雌鱼年龄的增加而升高,9龄雌鱼血清的17β-E2和T水平显著高于2~8龄雌鱼,分别为36594.4pg·m L-1和77.97ng·m L-1(P<0.05)。2~9龄达氏鳇血清的E2/T比值的变动范围为0.283~0.469,而6龄雄达氏鳇血清的17β-E2/T比值则为0.014。其中,6龄雄性达氏鳇血清的T水平显著高于2~7龄雌鱼(P<0.05),而与8龄雌鱼血清的T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2~3龄达氏鳇的性腺已发育至第Ⅰ期,其中4~5龄雌鱼的卵巢以第Ⅱ期时项的卵母细胞为主,而6~7龄的卵巢以Ⅲ时项的卵母细胞为主,8~9龄达氏鳇的卵巢以Ⅲ期末的卵母细胞为主。  相似文献   

4.
汪小东 《水产学报》2000,24(2):123-129
雄鳗注射5-6次、雌鳗注射9-10次鲤脑体匀浆液(CPE)+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能分别诱导精巢和卵巢发育成熟。在雌雄鳗鲡,注射CPE+HCG可显著增加端脑、间脑、中脑和下丘脑mGnRH的含量,而对后脑和延髓mGnRH的影响较小;注射CPE+HCG增加雄鳗后脑和延髓cGnRH-Ⅱ含量,对雌鳗脑区cGnRH-Ⅱ则无显著影响。雌雄鳗鲡每次注射CPE+HCG后1天,血清促性腺激素(GtH)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5.
用含HCG及鲤脑垂体(PG)匀浆液提取物(CPE)的W/O/W复乳,对塘养雌鳗进行注射催熟实验,雌鳗平均GSI达35.18%,最高达56.5%,其催熟效果较常规注射方法(平均GSI 27.9%,最高50.4%)好,用含LHRH-A,HCG,CPE的复乳和DOM生理盐水混悬剂对部分达到性成熟的鳗鲡进行催产,用W/O/W复乳诱导成熟的鳗鲡,排卵率为75%,用常规方法催熟的鳗鲡排卵率为55%,注射复乳制剂后,鳗鲡血清GtH含量可较长时间的保持较高水平,血清GtH的变化较常规注射方法缓和,注射乳剂还可使鳗鲡脑垂体GtH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6.
17α-甲基睾酮对赤点石斑鱼性逆转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腹部埋植方式,用17α-甲基睾酮(17-αMT)以10mg.kg-1剂量处理2龄雌性赤点石斑鱼(每4周埋植1次,共埋植2次),检查埋植前后性腺结构、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水平以及脑和性腺芳香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一次埋植17-αMT即可诱导赤点石斑鱼发生不同程度的性逆转,性腺成熟系数(GSI)明显下降,性腺中卵细胞退化,精原细胞增殖,出现大量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性逆转雄鱼精巢的组织结构与正常雄鱼精巢相似,部分鱼转变为功能性雄鱼,经轻微的腹部挤压可排精,精子活力与正常雄鱼相似。赤点石斑鱼埋植17-αMT后前脑、中脑的芳香化酶活性明显提高而后脑的芳香化酶活性降低,但性腺芳香化酶活性无显著变化。埋植17α-MT后第4周血清中11-酮基睾酮(11-ketotestosterone,11-KT)浓度显著升高,而睾酮(testosterone,T)和雌二醇(estradiol-17,βE2)浓度变化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脑部芳香化酶活性的显著升高与性逆转密切相关,17-αMT主要通过提高血清中11-KT水平诱导赤点石斑鱼发生性逆转。  相似文献   

7.
柳凌 《水产学报》2005,29(3):333-338
对产卵前的雌鳗注射了不同剂量的甲状腺素(T4),然后利用放射性免疫法(RIA)测定了雌鳗血清、卵、胚胎及幼苗各发育时间段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注射外源T424h后,随着雌鳗血清中的T4含量达到峰值,T3含量也达到了峰值。说明日本鳗鲡体内存在5’-单脱碘酶。与此同时,随着血清中T3和T4含量达到峰值,卵中的T3和T4含量也达到了峰值,进而证明母体中的T3和T4能够转入鳗鲡幼苗。进一步调整T4的注射剂量和时间后发现,在21℃水温条件下,T4的剂量为10~15mg·(500g)-1时,注射催产针前12h注射的效果最好。用该方法注射T4后,幼苗各发育时间段的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出膜第9天的存活率由对照组的1.3%提高到22.0%。但日本鳗鲡幼苗最终未能存活,说明甲状腺素并不是影响日本鳗鲡幼苗存活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8.
综述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缓释制剂(SRDS),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SRDS,类固醇激素SRDS;雄烯二酮(ADSD)和17a-甲基睾丸酮(MT),以及鲤垂体匀浆(CPE)混合SRDS诱导海水养殖鱼类性腺发育成熟和生殖行为的效果,认为采用GnRH-a SRDS处理性腺发育良好的鲈形目鱼类和鲆鲽鱼类,可以显著提高血液促性腺激素(GtH)水平,且持续时间长,诱导排卵成功,HCG乳胶SRDS可诱导日本鳗鲡(Anguila japonicus)血液GtH持续 升高,性成熟系数明显升高并且性腺发育成熟;HCG和CPE水/油/水(W/O/W)复乳SRDS对日本鳗鲡的催熟效果显著,采用ADSD和MT SRDS SRDS可成功诱导日本鳗鲡性腺成熟与排卵。  相似文献   

9.
王磊  李响  柳峰松  刘利平 《水产学报》2015,39(5):609-617
为评估不同激素诱导花鳗鲡卵巢发育的效果并探究促性腺激素在花鳗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实验比较了不同激素组合处理后花鳗鲡性体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的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处于不同发育阶段雌鱼脑垂体中促性腺激素基因GtHα(促性腺激素亚基),LHβ(促黄体生成素亚基)及FSHβ(卵泡刺激素亚基)的表达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鲤脑垂体萃取液(CPE)与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组合能够有效促使雌性花鳗鲡性腺发育成熟,GSI平均达22.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单独注射雄烯二酮(ADSD)和注射ADSD、CPE、hCG混合制剂诱导效果不明显,GSI仅为1% ~3%.荧光定量发现,经CPE与hCG处理的亲鱼LHβ和GtHα的表达量不断上调,其中发育早期GtHα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而FSHβ的表达量呈现下调趋势.研究表明,CPE与hCG组合注射能够成功诱导花鳗鲡卵巢发育成熟,而ADSD对花鳗鲡卵巢发育无明显促进作用.LH在花鳗鲡卵巢发育整个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FSH在花鳗鲡性腺发育早期作用显著,可能是诱导鳗鲡性腺早期发育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黑仔鳗饲料中发酵豆粕对鱼粉的替代效果及豆粕的可能作用,设置5组实验饲料:以含有60%鱼粉和5%豆粕的T0组为对照组,分别使用10%(T10组)和20%(T20组)的发酵豆粕替代对照组中鱼粉的11.6%和23.3%,并在此基础上再分别用4.5%的发酵豆粕替代T10组和T20组中全部的豆粕设置成T14.5组和T24.5组。在水泥池的网箱中饲养初始体质量为(0.405±0.003) g的日本鳗鲡黑仔鳗76 d。结果显示:5%豆粕含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发酵豆粕使用量的增加,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存活率逐渐升高;发酵豆粕替代豆粕后,T10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存活率显著高于T14.5组(P<0.05),T20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存活率高于T24.5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发酵豆粕使用量的增加,日本鳗鲡黑仔鳗肌肉的粗蛋白含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粗脂肪则相反。试验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除T14.5组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0组MDA含量显著低于T14.5组。随着发酵豆粕使用量的增加,肝脏中的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MDA含量则相反,ALT、AS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含量随发酵豆粕用量增加而增加;在鱼粉用量相同时,含有5%豆粕比不含豆粕的试验组有更高的血清TP以及GLB含量。以上结果表明:饲料中用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可以提高日本鳗鲡黑仔鳗的生长性能、血清和肝脏抗氧化能力及肝功能,且最佳用量为20%;豆粕影响发酵豆粕对鱼粉的替代效果,含5%的豆粕比不含豆粕有更好的替代效果,但效果因发酵豆粕用量而异。  相似文献   

11.
虽然许多水产科技人员都能培育出鳗纲幼体,然而能够排卵的鳗鲡雌体很少,即使获得了鱼卵、但受精率和孵化率都不高。这是因为大部分雌体在重复注射脑垂体激素卵黄发生后,实际上他们的卵母细胞并没有最后成熟,卵质老化。因此要获得高质量的鱼卵,必须研究诱导鳗卵最后成熟和排卵的技术。Yamanchi于1990年报道,17,20B一二羟基一4一朵自烷一3一酮(门,20gdihydroxy-4-pregnen-3-one,简称DHP),此种鲑鱼用的卵母细胞诱熟激素同样可以有效地诱导日本鳗缅卵母细胞最后成熟。为了获得优质鱼卵,了解鳗额注射DHP后的排卵和受精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为查明盐度驯化对5龄雌性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形态特征及性腺发育的影响,通过150 d的模拟盐度驯化实验,分析雌鳗在不同盐度驯化下的形态特征和性腺发育状况。结果显示,从盐度0~35依次驯化至90d(在盐度15、25、35依次分别驯化30d)时,雌鳗的胸围(PC)、胸鳍指数(PI)、性体指数(GSI)和肝脏指数(LI)随盐度的升高均显著增加(P<0.05);而消化道指数(DTI)和眼径指数(EI)随盐度的升高均无明显变化(P>0.05)。通过对卵巢切片观察发现,雌鳗的卵母细胞直径(OD)随盐度的升高显著上升(P<0.05),但卵母细胞始终处于脂肪泡时期。在盐度35中继续驯化,发现雌鳗在第90、120和150天的上述7项指标在各盐度组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为了解流水对雌鳗性腺发育的影响,设置了同步盐度驯化的流水组。结果显示,在整个盐度驯化过程中,流水组雌鳗7项指标的变化趋势与静水组一致,除卵母细胞直径(OD)外的其他6项指标与同一驯化盐度下的静水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流水组的卵母细胞直径(OD)均显著高于同一...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雌性化逆转的最适参数, 建立伪雌鱼性别诱导和全雄苗种创制技术,

采用15 日龄(days post hatching, dph)且体长为(1.00±0.01) cm 的大口黑鲈幼鱼为实验对象, 投喂拌有17β-雌二醇

(17β-estradiol, 17β-E2)或曲洛斯坦(trilostane, TR)的人工配合饲料, 3 个实验组饲料分别含有30 mg/kg 17β-E2、

30 mg/kg TR 和20 mg/kg 17β-E2+10 mg/kg TR (依次命名为E30、TR30 和E20TR10), 对照组饲料不含17β-E2 和TR

(命名为C), 60 d 后停止投喂外源激素, 分析饲喂17β-E2 和TR 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雌性比例、性腺发育的影响;

12 月龄时, 采集各实验组伪雌鱼和对照组雌雄鱼血液和性腺组织, 检测性类固醇类激素含量、dmrt1 和cyp19a1a

基因表达水平及卵巢发育形态。结果表明, 饲喂外源雌性激素60 d 后, E30 和E20TR10 组的体长和体重显著低于C

组(P<0.05), TR30 组的体长和体重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 E30、TR30 和E20TR10 组雌性比例分别为

100.00%、0%、100.00%, C 组雌性比例为53.33%; 性腺组织切片结果显示, C 组卵巢有大量初级卵母细胞, E30 和

E20TR10 组遗传雄鱼出现卵巢腔、卵原细胞和卵母细胞, 而TR30 组雄鱼未发生性逆转; 12 月龄时, 各实验组伪雌

鱼比例未发生变化, C 组雌性比例为46.67%; E30 和E20TR10 组伪雌鱼的卵巢发育迟滞, 处于II 期; 此外, E30 和

E20TR10 组伪雌鱼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lol, E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雄鱼(P<0.05), TR30 组低于对照组雄鱼, 但无

显著差异(P>0.05), 各实验组血清中睾酮(testosterone, 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雌鱼(P<0.05)。与对照组雄鱼相比,

E30 和E20TR10 组伪雌鱼cyp19a1a 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 dmrt1 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综上所述, 本研究

投喂30 mg/kg TR 未获得伪雌鱼, 而投喂30 mg/kg 17β-E2 和20 mg/kg 17β-E2+10 mg/kg TR 实验组均可获得大口黑

鲈伪雌鱼。12 月龄伪雌鱼卵巢处于II 期, 血清中E2 含量及卵巢中cyp19a1a 表达量均未到达正常雌鱼水平, 导致

卵巢发育迟滞。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长期盐度适应对雌性三疣梭子蟹生长、卵巢发育、渗透压调节、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实验设置了不同盐度(10、15、20和25)的水体,对生殖蜕壳后三疣梭子蟹雌体进行60 d的盐度适应实验。结果显示:(1)雌蟹的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性腺指数随水体盐度的升高而显著上升。(2)血清渗透压、Na~+、Cl~–、Ca~(2+)、Mg~(2+)、大部分游离氨基酸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后鳃Na~+/K~+-ATP酶活性均随水体盐度的升高而显著上升。(3)血清中葡萄糖和肝胰腺乳酸含量随水体盐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而血清中的尿素氮、尿酸及肝胰腺中的尿酸含量均随水体盐度的升高而显著上升;肝胰腺中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尿素氮含量均在20和25盐度组较高。(4)10盐度组血清和肝胰腺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而血清中的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γ-谷氨酰转肽酶、血蓝蛋白和肝胰腺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水平均在10盐度组最高。研究表明,水体盐度升高可促进三疣梭子蟹生长和卵巢发育;在20和25盐度条件下,雌蟹机体的代谢水平和氧化胁迫较低。  相似文献   

15.
为证明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生活史最后一步一产后鳗的命运,本研究模拟产后的日本鳗鲡继续在海水中养殖,观察其存活率及繁育情况.结果表明,产后鳗在海水中停食约18 d后,体能得到恢复,部分亲鱼开始出现摄食,1个月左右全部恢复摄食,经244 d养殖,雌、雄鳗体质量增加,存活率达94.6%.随后,给产后鳗注射外源性促性腺激素(鲤鱼脑垂体匀浆CPE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激发其退化的性腺(卵巢和精巢)重新发育(与当年银鳗作对照).通过性腺组织切片观察产后鳗和对照鳗性腺发育成熟的全过程及其差异,发现产后鳗起初性腺发育比当年银鳗差,但经多次注射激素后,产后鳗性腺成熟与当年银鳗同步,证明产后鳗生殖细胞对激素的敏感件高.应用17α,20β-双羟孕酮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3)使催熟的产后鳗和对照鳗均产卵和排精,并孵化出仔鱼,从而有力地证明,鳗鲡产后虽体质弱,但待体能恢复后能够继续生存和繁殖.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产后鳗作为今后鳗鲡人工繁殖亲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甘露寡糖(MOS)对欧洲鳗鲡生长、体组成、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选取540尾初重为(5.82±0.02)g幼鳗,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甘露寡糖(0、0.10%、0.20%、0.30%、0.40%、0.50%),连续投喂42 d。实验结果表明,0.40%组和0.50%组鳗鲡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8.01%、23.85%(P0.05),肝体指数和肥满度于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对照组,MOS添加组鱼体水分含量显著降低,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显著提高,但各组之间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0.20%~0.50%的MOS能够提高鳗鲡肠道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随着MOS含量的增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呈先增后降趋势,0.30%~0.40%添加组欧鳗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达各组最高水平(P0.05),0.40%组LZM和AKP活性达各组最高水平,血清TP随MOS含量的增加不断升高,并于0.5%组达最大值。综上所述,饲料添加MOS有促进鳗鲡生长、增强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提高鳗鲡非特异性免疫力的作用,本实验条件下MOS的适宜添加量为0.4%。研究结果为欧洲鳗鲡在养殖过程中甘露寡糖适宜添加量的确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设置28℃、30℃和32℃三个高温处理组,研究高温对2种规格(规格Ⅰ:7.58~7.90 g/尾和规格Ⅱ:25.45~27.41g/尾)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存活、摄食和生长的影响,实验周期30 d。结果显示:(1)水温28~32℃时,2种规格花鳗鲡存活率均高于95%;(2)高温对规格Ⅰ的实验鱼饲料转化率、摄食率以及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对规格Ⅱ的实验鱼摄食率影响不显著,对饲料转化率、生长性能影响显著,且均与温度呈负相关的关系;(3)规格大小对花鳗鲡的饲料转化率和摄食率有显著影响,饲料转化率随规格的增大而升高,摄食率随规格的增大而下降。结果表明高温对小规格花鳗鲡幼鳗的摄食和生长影响不明显,对大规格幼鳗的摄食和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血清中17β-雌二醇放射免疫的测定方法,将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用于鱼类血清测定,并对方法的准确性(回收率92.8±8.16%)、特异性(抗血清与雌酮、雌三醇的交叉反应分别为<3.20%、<2.99%)和灵敏度(2.36—2.50pg)作了检验。标准曲线的r=-0.998,s=0.023-0.051,检测范围为10—400pg/管。 团头鲂催产后血清中促性腺激素(GTH)含量增高,为产卵前的17倍左右,而未产卵个体的GTH含量则为产卵个体产卵前的3—5倍。与草鱼和鲢鱼一样,当血清中GTH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实现产卵。 随着团头鲂卵巢的发育,血清中17β-雌二醇(17β-E_2)含量和成熟系数同步逐渐上升,至第Ⅳ期卵巢发育成熟阶段,血清中17β-E_2含量形成一个高峰,达到2004.11±1136.31pg/ml,可作为卵母细胞卵黄迅速积累的指标。过后,血清中的17β-E_2含量略有下降,催产前为1392.71±399.09和1219.29±420.51pg/ml,产卵后,血清中17β-E_2含量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到346.71±129.51和324.28±228.00pg/ml。 雄鱼则与雌鱼相反,17β-E_2含量随精巢发育而逐渐下降,并一直维持在一个低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建立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理雄鱼诱导技术, 以出膜后 15 d 体长(15.1±0.09) mm 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 分别使用含有 17α-甲基睾酮(MT)的日粮饲喂 60 d。饲料 MT 添加量分别为 0 mg/kg (MT0)、 50 mg/kg (MT50)和 100 mg/kg (MT100), 分析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别分化、性类固醇激素含量及性腺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MT50 和 MT100 组大口黑鲈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低于 MT0 组(P<0.05), MT50 和 MT100 组的雄性率均为 100%, 显著高于 MT0 组(45%); 性腺组织切片显示, MT 诱导获得的生理雄鱼性腺结构与 MT0 组雄鱼相似。性类固醇激素测定结果显示, MT50 和 MT100 组生理雄鱼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均显著低于 MT0 组雌鱼(P<0.05), MT50 组生理雄鱼睾酮的含量显著高于 MT100 组(P<0.05), 与 MT0 组雌鱼无显著差异(P<0.05)。 此外, 与 MT0 组雌鱼相比, MT50 和 MT100 组生理雄鱼性腺中 Dmrt1 和 Gsdf 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 而 Foxl2 和 Cyp19a1a 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研究结果表明, MT 添加投喂能有效诱导出膜后 15 d 的雌性大口黑鲈转为生理雄性个体, 适宜添加量为 50~100 mg/kg。本研究为大口黑鲈全雌品种培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L-肉碱对日本鳗鲡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日本鳗鲡的饲料中添加肉碱(含有50%的L-肉碱),对鳗体的增重有正面影响。与不添加肉碱的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200×10-6和400×10-6的肉碱后,日本鳗鲡的绝对增重分别增加68%和28%;同时,饲料系数分别降低8%和10%;饲料中加入200×10-6的肉碱,鳗鲡的生长性能较加入400×10-6的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