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调查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对广东省广泛种植的22个玉米品种果穗的为害情况。方法 采用“Z”字形五点取样法调查玉米果穗被害情况。记录每株玉米上部和下部果穗被害情况,包括玉米果穗中的1~3龄、4~6龄幼虫、活虫和蛹的数量,以及玉米果穗上被幼虫钻蛀的位置。结果 草地贪夜蛾在不同品种玉米上的为害均较为严重,所有品种的植株被害率均大于25%,但不同品种的被害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甜玉米受害最严重,其中,‘粤甜16号’的被害率高达99.67%。除‘粤农19号’、‘广彩糯19号’外,其他品种的玉米上、下部果穗的被害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绝大部分玉米果穗中存在草地贪夜蛾幼虫,含有1~2头幼虫的果穗比例为26%~85%,含有3头幼虫的果穗比例仅为2%~17%,未在同一果穗内发现3头以上的幼虫。除‘广糯9号’和‘广糯2005’外,其他品种的玉米中发现的4~6龄幼虫数量均要多于1~3龄幼虫。38%~71%草地贪夜蛾幼虫都是从玉米丝钻入玉米果穗内为害并在果穗内化蛹,平均每百株果穗的蛹为9~32个。结论 草地贪夜蛾偏爱取食甜玉米和糯玉米并在其果穗内化蛹,对饲料玉米的为害较轻。1~3龄和4~6龄幼虫在玉米乳熟期的取食行为相同,都喜爱从玉米丝钻入果穗内为害。研究结果可为选育玉米抗性品种和草地贪夜蛾的精准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水稻种植面积增大,稻螟蛉每年都有发生,危害十分严重,发生面积为100%,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水稻稻螟蛉属鳞翅目,夜蛾科,最近几年水稻发生的主要虫害之一。它以幼虫食害叶片,主要是危害本田水稻叶片,从水稻分蘖期秧苗到水稻成熟的绿色叶片,均被稻螟蛉危害。3龄后幼虫,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水稻种植面积增大,稻螟蛉每年都有发生,危害十分严重,发生面积为100%,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水稻稻螟蛉属鳞翅目,夜蛾科,最近几年水稻发生的主要虫害之一.它以幼虫食害叶片,主要是危害本田水稻叶片,从水稻分蘖期秧苗到水稻成熟的绿色叶片,均被稻螟蛉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体内消化酶、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草地贪夜蛾的寄主选择及适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用玉米、小麦、马铃薯和烟草4种寄主植物叶片饲喂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至5龄,测定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草地贪夜蛾体内消化酶(脂肪酶、胃蛋白酶和α-淀粉酶)、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和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羧酸酯酶(CarE)、多功能氧化酶(MFO)和细胞色素P450(CYP450)]的活性变化,并比较4种寄主植物叶片次生代谢物(总酚、单宁和类黄酮)及营养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析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酶活变化与寄主植物次生代谢物及营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取食马铃薯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活性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取食其余3种寄主植物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P<0.05,下同),而取食烟草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α-淀粉酶活性(0.48±0.08 U/mg)最高,显著高于取食其他3种寄主植物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取食马铃薯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SOD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取食其他3种寄主植物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而取食烟草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CAT活性最高(225.54±51.56 U/mg),是取食玉米叶片草地贪夜蛾幼虫的2.71倍.取食马铃薯和烟草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GST、CYP450和MFO活性均高于取食玉米和小麦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其中取食马铃薯和烟草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GST活性(100.50±4.71和98.69±6.21 U/mg)显著高于取食玉米和小麦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GST活性(54.85±1.94和70.62±4.04 U/mg);而CarE活性在取食烟草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最高,为184.79±9.05 U/g.4种寄主植物叶片中总酚、单宁和类黄酮含量均表现为马铃薯>玉米>小麦>烟草,而可溶性糖含量在小麦叶片最高(18.65±1.08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以马铃薯叶片最高(306.30±29.07 mg/g),烟草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最低.皮尔森线性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部分消化酶和保护酶活性与寄主植物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含量显著相关.[结论]草地贪夜蛾在不同寄主植物上表现出较强的生理可塑性,其幼虫可通过调节体内消化酶活性,最大限度地利用营养物质含量不同的寄主植物,并通过调节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增强对寄主植物次生代谢物或有毒物质的适应性,从而实现其寄主谱的扩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幼虫取食对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硫代葡萄糖苷质量摩尔浓度及组分的影响,初步明确硫苷介导的白菜抵御甜菜夜蛾幼虫取食胁迫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甜菜夜蛾幼虫取食对白菜硫苷质量摩尔浓度和组分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分析硫苷代谢关键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谷胱甘肽硫转移酶试剂盒检测取食白菜后甜菜夜蛾幼虫体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白菜中8种硫苷组分在甜菜夜蛾幼虫取食后显著增加(P<0.05),其中吲哚族的4-羟基吲哚-3-甲基硫苷(4OH)、1-甲氧基-3-吲哚基甲基硫苷(NEO)、3-吲哚基甲基(GBC)和脂肪族的4-戊烯基硫苷(GBN)对甜菜夜蛾幼虫取食反应最为强烈;RT-qPCR结果显示:甜菜夜蛾幼虫取食后,白菜脂肪族硫苷合成相关基因BcBCAT4、BcMAM1的显著上调可能与脂肪族硫苷的增加有关(P<0.05),而BcSOT16的上调与4OH、NEO、GBC呈正相关;取食后,甜菜夜蛾幼虫体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6.
文章测定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br NPV)对农业生产中5种主要夜蛾科害虫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MabrNPV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粘虫、小地老虎幼虫均有致病性,但致病力存在差异,其对五种夜蛾科害虫2龄幼虫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1.19×10~5、2.02×10~5、4.30×10~5、2.15×10~6、1.29×10~(16)PIB·mL~(-1),MabrNPV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毒力最高,对小地老虎毒力最低,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与其他3种夜蛾毒力差异显著。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毒力随虫龄增加而降低,幼虫对病毒易感性随虫龄增加而下降。在同一饲毒浓度下,MabrNPV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致死中时间LT_(50)随虫龄增加而升高;同一虫龄下,LT_(50)随MabrNPV浓度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7.
利用Y-型嗅觉仪研究了螟蛉绒茧蜂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幼虫及虫粪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健康水稻苗、两种害虫的幼虫及虫粪的挥发物对螟蛉绒茧蜂雌成蜂都有显著引诱作用.在两种害虫为害水稻苗与健康水稻苗之间,螟蛉绒茧蜂雌成蜂显著地选择虫害苗,但当去除虫害苗中的幼虫和虫粪后,寄生蜂对二者的选择无显著差异.水稻苗以两种害虫唾液处理或机械损伤处理后,其挥发物对螟蛉绒茧蜂的吸引作用无显著改变.在两种害虫幼虫、虫粪及其为害苗的挥发物之间,螟蛉绒茧蜂显著地趋向稻纵卷叶螟幼虫、虫粪及其为害苗.结果表明,螟蛉绒茧蜂栖境定位和寄主选择过程中所利用的挥发物主要来自寄主植物、寄主幼虫和虫粪.  相似文献   

8.
正稻螟蛉又称稻青虫,又称双带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害虫。在我县危害特点是幼虫危害水稻叶片。2015年8月在我县首发,一般地块平均每十穴10头,比较严重地块平均每十穴84头,最严重地块每十穴120头,严重的水稻单个分枝上就有20头左右幼虫,基本上都是3-4龄,把水稻叶从上到下吃的只剩主脉,水稻地边比较严重,叶片吃光后逐渐向田里蔓延,这种害虫一般年份发生可减产5%-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  相似文献   

9.
研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和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在室内以不同的初始种群密度(50头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50头东方粘虫初孵幼虫;25头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50头东方粘虫初孵幼虫;10头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50头东方粘虫初孵幼虫)取食相同寄主时二者的种群竞争行为并...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斜纹夜蛾幼虫对食料的适应程度和嗜食性,为开发植物源农药奠定理论基础,采用室内饲喂法研究香蕉叶、芒果叶和花生叶饲喂斜纹夜蛾幼虫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指标及几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以在寄主植物香蕉叶上生长斜纹夜蛾幼虫的发育历期最短(为20.70d)、存活率最高(为33.15%),其在非寄主植物芒果叶上也能完成世代发育;3种处理间斜纹夜蛾幼虫的相对生长率无显著差异,香蕉和芒果处理幼虫的相对取食量和近似消化率明显高于花生处理,但是花生处理幼虫的食物转化率与食物利用率却显著高于香蕉和芒果处理;幼虫的蔗糖酶和海藻糖酶酶活性花生处理显著高于芒果处理和香蕉处理。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斜纹夜蛾幼虫对食料的适应程度和嗜食性,为开发植物源农药奠定理论基础,采用室内饲喂法研究香蕉叶、芒果叶和花生叶饲喂斜纹夜蛾幼虫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指标及几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以在寄主植物香蕉叶上生长斜纹夜蛾幼虫的发育历期最短(为20.70 d)、存活率最高(为33.15%),其在非寄主植物芒果叶上也能完成世代发育;3种处理间斜纹夜蛾幼虫的相对生长率无显著差异,香蕉和芒果处理幼虫的相对取食量和近似消化率明显高于花生处理,但是花生处理幼虫的食物转化率与食物利用率却显著高于香蕉和芒果处理;幼虫的蔗糖酶和海藻糖酶酶活性花生处理显著高于芒果处理和香蕉处理.  相似文献   

12.
有研究发现云南本地昆虫能不同程度取食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el或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但对取食的原因和取食后体内毒素的积累情况知之甚少。以能够取食紫茎泽兰的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幼虫和不能取食紫茎泽兰的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幼虫为材料,用常规饲料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和莴苣(Lactuca sativa var.longifolia Lam.)浸蘸不同体积分数紫茎泽兰叶片汁液后让昆虫取食,以此模拟昆虫对紫茎泽兰取食的喜好或厌恶程度,也测定了两种昆虫取食紫茎泽兰后体内神经毒素(乙酰胆碱)积累的情况。结果发现:(1)斜纹夜蛾幼虫对供试材料的取食基本不受紫茎泽兰叶片汁液体积分数的影响,甜菜夜蛾幼虫的取食量随紫茎泽兰叶片汁液体积分数的升高而降低。(2)取食紫茎泽兰后,斜纹夜蛾幼虫体内乙酰胆碱质量浓度没变化而甜菜夜蛾幼虫体内乙酰胆碱质量浓度升高。说明昆虫能否取食紫茎泽兰与自身解毒能力高低有关。在与紫茎泽兰的协同进化过程中,解毒机制进化较完善的昆虫可能成为紫茎泽兰的天敌。  相似文献   

13.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是芦笋、番茄、棉花、萝卜、玉米等植物上的重要害虫。明确该虫幼虫的龄数和龄期,可为其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治提供依据。对甜菜夜蛾幼虫各龄期的头壳宽度、体长和体重进行测量,并根据频次分布图、戴氏定律、Crosby生长法则和回归分析推断和验证甜菜夜蛾幼虫的虫龄数。结果显示,甜菜夜蛾1~5龄幼虫的头壳宽度范围分别为0.21~0.30、0.40~0.49、0.65~0.75、1.05~1.15、1.65~1.80 mm,频次分布呈现出5个明显的集中区域;1~5龄幼虫的体长范围分别为1.0~3.1、2.5~6.5、4.0~10.0、5.0~15.0、11.0~27.0 mm,各龄期体长出现重叠,频次分布集中区域不明显;1~5龄幼虫的体重范围分别为0.025~0.567、0.200~6.000、1.100~15.200、6.200~65.600、32.900~275.200 mg。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甜菜夜蛾幼虫共5龄,幼虫头壳宽度可作为分龄指标,而幼虫体长和体重在各龄期出现较大程度的重叠,不宜作为分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鉴定评价54份鲜食玉米品种(组合)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抗性级别,为鲜食玉米抗虫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草地贪夜蛾大爆发的自然条件下,于2020年春季、秋季对54份鲜食玉米品种(组合)的叶片和果穗开展其对草地贪夜蛾抗虫性鉴定和评价,综合两季结果分析鲜食玉米品种(组合)对草地贪夜蛾的抗虫性.[结果]大部分鲜食玉米的叶片和穗部对草地贪夜蛾表现为感或高感,无高抗和抗虫品种(组合),仅有粤五彩甜糯品种的穗部和叶片抗性表现为中抗,占1.85%.粤鲜糯2号、粤白甜糯5号、粤甜33号等14份品种(组合)只在穗部表现为中抗,占25.93%.[结论]综合54个鲜食玉米品种(组合)的叶片和果穗的初步鉴定结果,鲜食玉米抗虫资源较少,草地贪夜蛾对不同品种(组合)叶片和果穗偏好性不同.不同类型玉米在叶片抗性无显著差异,糯性玉米和具有热带血源的甜玉米果穗存在一定程度抗虫性,在抗虫新品种选育时可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明确斜纹夜蛾取食紫茎泽兰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室内分别利用紫茎泽兰和白菜叶片饲喂斜纹夜蛾幼虫,比较其生长发育、繁殖及存活差异。【结果】斜纹夜蛾可在紫茎泽兰上完成整个世代,但相较于其适宜寄主白菜,取食紫茎泽兰叶片导致其生长发育速率降低、历期延长、体重减轻,存活率、羽化率和繁殖力下降。取食紫茎泽兰的斜纹夜蛾各龄幼虫发育历期和蛹期与取食白菜叶片的斜纹夜蛾间差异显著(P0.05),取食紫茎泽兰的幼虫其历期比取食白菜的延长10.26 d;取食紫茎泽兰的斜纹夜蛾1~6龄幼虫的体重显著低于取食白菜的同龄幼虫(P0.05);蛹重比取食白菜的斜纹夜蛾蛹重低15.79%(P0.05);紫茎泽兰上的斜纹夜蛾幼虫的累计存活率和羽化率分别为40.61%和83.33%,分别比白菜上降低31.96%和11.67%(P0.05);同时,取食紫茎泽兰叶片可导致斜纹夜蛾成虫产卵期延长,单雌产卵量下降,并对其性比产生一定影响。【结论】斜纹夜蛾取食紫茎泽兰虽不利于自身的生长发育,但能够完成整个世代,说明紫茎泽兰可以作为斜纹夜蛾的寄主植物,斜纹夜蛾具有成为紫茎泽兰天敌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广西稻田粘虫及其寄生性天敌昆虫发生种类,为粘虫的预测预报及可持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不同调查点进行田间调查,将粘虫幼虫和蛹带回室内饲养,待羽化后鉴定其种类,并对期间饲养出的寄生性天敌昆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广西稻田共发现3种粘虫,分别为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劳氏粘虫Mythimna loreyi(Duponchel)和淡脉粘虫Mythimna roseilinea(Walker);共发现6种寄生性天敌昆虫:螟蛉绒茧蜂Apanteles ruficrus(Haliday),寄生率可达20%;粘虫绒茧蜂Apanteles kariyai Watanabe,寄生率可达14.29%;斜纹夜蛾盾脸姬蜂Metopius(Metopius)rufus browni(Ashmead),寄生率为2.22%;粘虫白星姬蜂Vulgichneumon leucaniae Uchida,寄生率为18.53%;粘虫长芒寄蝇Dolichocolon klapperichi Mesnil,寄生率为2.22%;日本追寄蝇Exorista japonica Townsend,寄生率为0.42%。【结论】广西稻田3种粘虫中,以东方粘虫为害水稻最为严重;越冬粘虫主要有东方粘虫和劳氏粘虫。螟蛉绒茧蜂为越冬粘虫寄生性天敌昆虫优势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种群动态及发生规律、筛选具有抗虫性的玉米种质资源,有助于对其进行有效防控。【方法】通过5点取样法对30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定期、定点、定株的田间系统调查,记录草地贪夜蛾幼虫种群数量、为害部位和龄期,明确幼虫种群数量动态、垂直分布动态、空间分布型及不同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种群的抗性。【结果】草地贪夜蛾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能造成危害,抽雄期种群数量达到最高,随着果穗成熟种群数量逐渐减少;不同玉米品种上草地贪夜蛾幼虫种群数量消长趋势大体一致,但发生数量存在差异。不同玉米生育期,幼虫种群在玉米上的垂直分布情况不同,喇叭口期为害上部心叶,抽雄期及以后为害雌穗及其苞叶。草地贪夜蛾种群在玉米抽雄期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为自然因子引起,其他生育期呈均匀分布,总体上呈聚集-扩散-聚集的趋势。受害最轻的品种瑞白6号与受害最重的品种TR151之间的虫情指数相差3.5倍以上。【结论】草地贪夜蛾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能造成危害,发生高峰期为8月上旬玉米抽雄期;不同玉米品种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石林县草地贪夜...  相似文献   

18.
分别研究了甜菜夜蛾在幼虫期和成虫期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AcNPV)的敏感性。结果表明,AcNPV对 4龄甜菜夜蛾幼虫的致死中浓度为 1ml9 1×106 PIB(多角体), 4龄幼虫摄入亚致死剂量病毒对化蛹产生不良影响,并使性比发生变化,雌雄蛹比为 0 6~0 8,较对照明显升高;幼虫期摄入病毒亦对其成虫的繁殖力产生影响,无论是每雌产卵量、总卵量还是卵孵化率均比对照显著降低,交配比例和次数也比对照明显下降。甜菜夜蛾成虫期摄入病毒亦对繁殖力产生影响,产卵量和交配比例和次数以及卵孵率均比对照明显下降,此外,还对后代幼虫的存活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室内测定了温州蜜桔桔皮乙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取食桔皮提取物后食物消耗量、体重增长量下降,幼虫死亡率增加.提取物浓度越高,这些作用效果越明显.在相同浓度下,甜菜夜蛾幼虫的死亡率比斜纹夜蛾的高;甜菜夜蛾的生长抑制中浓度和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均比斜纹夜蛾的低;但在选择性试验中,甜菜夜蛾的拒食中浓度则比斜纹夜蛾的高.这些结果表明,桔皮提取物对甜菜夜蛾幼虫的生物活性总体上比对斜纹夜蛾的更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的侵染比、龄期和温度条件下斯氏线虫对斜纹夜蛾幼虫致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斯氏线虫与斜纹夜蛾幼虫最佳侵染比为30∶1,该条件下,48和72 h斜纹夜蛾幼虫的死亡率分别达到86.67%和93.33%;龄期越小,斜纹夜蛾幼虫的死亡率越高,当斯氏线虫与斜纹夜蛾幼虫比为50∶1时,斜纹夜蛾1龄和4龄幼虫24 h死亡率分别为100.00%和40.00%;25℃时斯氏线虫对4龄斜纹夜蛾幼虫的致死率最高,72 h死亡率达到53.33%,与其他不同温度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