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研究了真胃灌注不同水平熟玉米面对单一羊草日粮下肉牛营养物质消化、能量利用及血糖浓度的影响。试验按4×4拉丁方设计 ,4头成年肉牛按1.2倍维持能量饲养水平供给羊草 ,在此基础上由真胃灌注4个水平的熟玉米面其间淀粉含量分别为0、300、600和900g/d。结果如下 :真胃灌注淀粉量300、600和900g/d与对照组(0g/d)相比 ,沉积氮和可消化氮转化为沉积氮(RN/DN)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提高(P<0.05,P<0.01) ;真胃灌注玉米淀粉量分别为300、600和900g/d时淀粉的瘤胃后消化率分别为71.36 %、80.27 %和64.71 % ,表明真胃灌注淀粉量超过600g/d时淀粉的瘤胃后消化率会明显下降 ;真胃灌注玉米淀粉量300、600和900g/d与对照组相比 ,净能沉积(NEg,MJ/d)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 ,代谢能转化为体增重的效率(Kf)分别提高了38.31 %(P<0.05)、73.18 %(P<0.05)和67.06 %(P<0.05)。Kf值与真胃灌注淀粉量(X,g/d)呈曲线相关 ,回归方程为 :Kf( %)=36.1605X0.0760,n=4,r=0.9308。随着真胃灌注淀粉量增加 ,血糖浓度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用不同水平葡萄籽渣替代肉牛精料补充料中部分玉米和棉粕对西门塔尔牛体外瘤胃发酵产气量、营养物质体外消化率、发酵参数及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 试验采用模拟瘤胃体外培养技术,以4%、8%、12%和16%葡萄籽渣替代肉牛精料补充料中部分玉米和棉粕,测定各组日粮体外产气量、发酵参数、营养物质体外消化率及肉牛生长性能。[结果] 随着体外发酵时间的增加,累计产气量呈递增趋势,12%葡萄籽渣组产气量最大,各组之间72 h总产气量差异不显著(P>0.05);产气后人工瘤胃培养液pH值、NH3-N浓度和菌体蛋白含量各组无显著(P>0.05)差异,试验组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P<0.05)升高;16%葡萄籽渣组干物质消化率最低,对照组粗蛋白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试验组,对照组和4%葡萄籽渣组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其他三组,对照组和12%葡萄籽渣组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其他三组;4%和8%葡萄籽渣组肉牛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高170 g/d和140 g/d。[结论] 葡萄籽渣替代肉牛精料补充料中部分玉米和棉粕可以提高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添加4%和8%葡萄籽渣可以提高肉牛日增重,促进瘤胃发酵,有利于提高肉牛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
将5只2.5岁龄装置了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新疆美利奴羯羊,采用5×5拉丁方设计,分别按0、2、4、6或8 g/d.kg体重添喂纯玉米淀粉,以研究添喂淀粉对饲喂玉米秸秆绵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给饲喂玉米秸秆为主的绵羊添喂淀粉,可使瘤胃液氨态氮浓度降低、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升高。玉米秸秆型日粮中含有适量的淀粉(8.5%~16.9%)可提高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消化率,增加到达小肠的瘤胃微生物蛋白量。但如果淀粉含量过高,则造成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消化率降低,到达小肠的瘤胃微生物蛋白、饲料蛋白质和总粗蛋白质量减少。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过瘤胃淀粉对肥育肉牛增质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试验选用20头西杂肉牛,分成2组,包被玉米取代对照组日粮玉米组成试验组日粮,60d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使用包被玉米可显著提高肉牛日增质量和饲料转化率,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日增质量分别为1280和1110g。消化试验表明,包被淀粉对全消化道有机物、蛋白质和淀粉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选用4头装有永久瘤胃和真胃瘘管的阉牛 ,采用4×4拉丁方设计 ;对照组牛饲喂基础日粮 ,3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长链脂肪酸钙(Ca -LCFA)150g、300g 和450g。探讨日粮中添加保护油脂对肉牛瘤胃发酵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日粮中添加Ca -LCFA对瘤胃液pH值、乙、丙、丁酸浓度、乙酸与丙酸之比值、瘤胃内、瘤胃后及全消化道DM、OM消化率没有明显影响 ,添加150和300gCa -LCFA对总VFA浓度、瘤胃内、瘤胃后及全消化道NDF、ADF消化率无影响 ,但添加450gCa -LCFA使总VFA浓度、瘤胃内及全消化道NDF和ADF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150、300及450gCa -LCFA时 ,肉牛全消化道脂肪酸的消化率分别为75.95 %、85.42 %和88.39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回归分析 ,全消化道脂肪酸消化率(Y)与Ca -LCFA添加量(X)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回归方程为 :Y=63.50 +0.0624X,r=0.974,n=4。  相似文献   

6.
选择56头利木赞F_1杂交公牛,研究赖氨酸添加水平对肉牛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头,分别饲喂添加不同梯度的过瘤胃赖氨酸(0、5、10 15 g/d和15 g/d)日粮。结果表明:日粮中赖氨酸添加量对肉牛的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日增重(P=0.036)和饲料转化率(P=0.030)具有二次曲线影响,其中赖氨酸的添加量为10 g/d时,肉牛日增重最大,饲料转化率最高。随着赖氨酸添加量的增加,血液尿素氮(P=0.014)和胰岛素(P=0.022)呈二次曲线变化,但对其他血液生化指标没有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以玉米和玉米青贮为基础日粮的肉牛来说,10 g/d为过瘤胃赖氨酸的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体外法探讨丙酸杆菌不同添加剂量对瘤胃发酵及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5个添加水平(0、3.0×104、3×105、3×106、3.0×107cfu/mL)分别添加到1.5 g(干物质)日粮(玉米秸秆50%+混合精料50%)中,在体外混合荷斯坦奶牛瘤胃液和磷酸缓冲液(1∶2)共90 mL,在39℃厌氧培养24 h。结果表明:丙酸杆菌对瘤胃pH、瘤胃氨态氮浓度、体外干物质、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消化率影响不显著,但有降低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的趋势;3×105、3×106cfu/mL有降低产气量的趋势;显著提高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量、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并显著降低乙酸∶丙酸值。结果显示奶牛日粮中添加丙酸杆菌能提高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量,降低乙酸∶丙酸比值,但有降低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的趋势,因此丙酸杆菌在转变奶牛瘤胃发酵向丙酸型发酵上具有良好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口服福尔马林对绵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选取4只体重约35 kg、2岁龄装置了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新疆美利奴羯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口服福尔马林对饲喂玉米秸秆日粮绵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给绵羊分别喂给0(对照)、0.5、1.0、1.5m l/d.只福尔马林,各处理组羊的玉米秸秆采食量分别为637.1、692.9、744.8和760.3 g/d.只,瘤胃液氨态氮平均浓度分别为26.1、24.4、23.6和21.8 m g/100 m l,乙酸平均浓度分别为64.92、65.21、66.17和66.46 mm o l/L,丙酸平均浓度分别为15.29、16.21、17.61和17.98 mm o l/L,丁酸平均浓度分别为10.43、10.64、11.30和11.52 mm o l/L,总VFA平均浓度分别为90.64、92.06、94.66和95.95 mm o l/L,原虫平均数量分别为71.7、52.9、47.5和40.3(×104个/m l)。前胃有机物消失量分别为510.1、594.1、628.3和634.4 g/d.只,前胃纤维素消化率分别为53.1%、61.1%、66.2%和64.5%,到达十二指肠的粗蛋白质量分别为82.3、87.3、96.1和97.8 g/d.只,微生物蛋白质量分别为64.8、64.6、61.3和60.2 g/d.只,过瘤胃饲料蛋白质量分别为16.1、20.5、32.9和35.6 g/d.只。试验结果表明,给绵羊口服福尔马林可提高动物对玉米秸秆的采食量,降低瘤胃液氨态氮的浓度,具有增加乙酸和丙酸浓度从而增加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趋势,增加前胃有机物的消失量和纤维素的消化量,增加到达十二指肠的粗蛋白质总量和过瘤胃饲料蛋白质量,并有减少到达十二指肠的微生物蛋白质量的趋势。福尔马林以上这些作用均随剂量的增加而提高,然而,从总体看,绵羊每天口服1 m l福尔马林(分2次喂给)比较适于改善瘤胃消化代谢状况。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体外发酵技术,探讨活性干酵母添加水平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及日粮营养素消化率的影响,以明确较为合理的添加水平.6个酵母水平(0、0.5、1、1.5、2和2.5 g/kg)分别添加到日粮(玉米秸秆50%+混合精料50%)中,用90 mL来自荷斯坦奶牛瘤胃液和磷酸缓冲液(1:2)体外混合,在39℃厌氧培养24 h.结果表明:1.5 g/kg添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累积产气量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1.5和2 g/kg添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粗蛋白消化率;酵母添加对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半纤维素的消化率、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量、氨态氮质量浓度和pH没有影响(P>0.05);2.5 g/kg添加水平较1.5 g/kg添加水平显著降低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和纤维素消化率.酵母添加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瘤胃丙酸含量及丙酸/乙酸比例.  相似文献   

10.
不同厚度蒸汽压片处理对玉米活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以未处理的玉米及两种不同厚度蒸汽压片玉米(压片厚度为1.5mm,SFC 1.5;压片厚度为2.0mm,SFC 2.0)为材料,采用营养成分分析、活体外人工瘤胃产气量试验,研究不同厚度蒸汽压片处理对玉米营养成分、淀粉糊化度和活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厚度蒸汽压片处理显著降低玉米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玉米的淀粉糊化度(P0.05);并且显著提高了玉米在瘤胃液内的淀粉降解率和体外产气速度(P0.05),显著降低了瘤胃液中氨态氮(NH3-N)浓度(P0.05);降低压片厚度(1.5和2.0mm),蒸汽压片玉米淀粉糊化度增加约17%(88.76%和71.60%),SFC 1.5的体外产气速度、4h干物质和淀粉产气率显著高于SFC 2.0(P0.05)。不同厚度蒸汽压片处理对玉米瘤胃48h产气量、12和24h瘤胃液pH、总挥发性脂肪酸产量及乙酸、丙酸、乙酸/丙酸、异丁酸、异戊酸、戊酸摩尔比影响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不同厚度蒸汽压片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在瘤胃内淀粉降解率和降解速度,降低瘤胃液中氨态氮浓度,而对48h产气量及其他发酵参数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全混合日粮为基础日粮,研究了玉米颗粒大小对荷斯坦肉牛瘤胃发酵性能和血液代谢产物的影响,为肉牛玉米适宜的粉碎粒度提供基本数据。试验选择4只体重为(592±29.9)kg装有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以全混合日粮为基础饲料,分别置于自动温湿度可调节的房间(温度24℃,相对湿度60%,22h/d)。在4×4拉丁方设计中,处理分别为全混合基础日粮组(对照组)、基础日粮+全珠玉米(处理1组)、基础日粮+粗粉玉米(处理2组)、基础日粮+细粉玉米(处理3组)。处理组中玉米替代全混合日粮的20%。为了测定瘤胃pH、氨氮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在早晨饲胃后每隔1h通过瘤胃插管采集瘤胃消化液,以确定瘤胃发酵特性,瘤胃消化后经颈静脉采血用于测定血液代谢物。玉米干物质摄入量受体重1.66%的限制,不同粉碎粒度玉米组干物质摄入量无显著差异(P 0.05)。不同玉米颗粒大小对平均氨氮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无显著影响(P 0.05),而与处理1和3组相比,处理2组瘤胃pH及乙酸与丙酸比例显著降低(P 0.05),丙酸盐浓度显著升高(P 0.05)。不同颗粒大小的玉米日粮对血液代谢物浓度无显著影响(P 0.05),但处理3组较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显著提高了血清甘油三酯浓度(P 0.05)。结果表明,荷斯坦肉牛饲喂粗粉碎玉米可提高瘤胃对饲料的消化能力,而饲喂细粉碎玉米对瘤胃微生物养分降解时间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日粮蛋白质补充料来源对肉牛日粮淀粉瘤胃发酵和小肠消化的影响,选择体重600kg左右的荷斯坦(Holstein)公牛3头,安装瘤胃、真胃瘘管,按3×3拉丁方实验设计分别饲喂以豆粕、全脂大豆、过瘤胃蛋白质料为蛋白质补充料来源的3种不同日粮,以三氧化二铬(Cr2O3)作真胃食糜标记物,全收粪法收集粪样,测定真胃食糜和粪中的淀粉流量及在瘤胃内、真胃后段消化道(简称肠道)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补充料来源对瘤胃及全消化道的淀粉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瘤胃和全消化道淀粉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78.65%和97.19%。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体外瘤胃发酵试验结合动态产气实时记录技术,分析了添加植酸酶对瘤胃微生物降解和利用糠麸饲料的功效。试验采集3头健康泌乳期荷斯坦奶牛瘤胃液,以稻糠、玉米麸和麦麸为底物,测定对照组和加酶组(5 U/g植酸酶)发酵72 h的累积产气量、发酵动力学参数和和瘤胃发酵特性指标。结果表明,添加5 U/g植酸酶并不能显著影响稻糠、玉米麸和麦麸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培养液中氨态氮浓度以及发酵的产气量(72 h累积产气量和理论最大产气量)(P>0.050 0),但却能显著降低发酵的产气速率及达到最大产气量1/2时的产气速率(P<0.050 0),显著提高培养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P<0.050 0),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增幅由高至低依次为麦麸(4.2%)、稻糠(3.3%)和玉米麸(1.7%),除可显著提高异丁酸含量(P<0.050 0)外,对乙酸、丙酸、丁酸等主要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0 0)。总之,稻糠、玉米麸和麦麸间体外瘤胃发酵特性存在差异,添加植酸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瘤胃微生物发酵释放出更多的挥发性脂肪酸,提高瘤胃微生物对饲料中能量物质的发酵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发酵玉米秸秆对泌乳期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本试验选取3头体况相近、健康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对照组饲喂未处理秸秆,试验Ⅰ组饲喂低菌量发酵秸秆,试验Ⅱ组饲喂高菌量发酵秸秆,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为3期,每期20 d。结果表明,饲喂发酵玉米秸秆奶牛瘤胃液pH,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乙酸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对瘤胃内丙酸、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发酵玉米秸秆能够改善瘤胃内环境,提高瘤胃发酵功能。  相似文献   

15.
奶牛和肉牛日粮淀粉和葡萄糖的营养调控及其评定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物饲料干物质中的淀粉含量多在50%以上,全株玉米青贮的淀粉含量亦有30%。牛的玉米日粮生淀粉消化率比熟淀粉低,但熟淀粉由于瘤胃消化率很高,所以瘤胃后的可消化淀粉量很低。生糖前体能量(瘤胃丙酸 肠可消化淀粉)能明显提高产奶量和乳蛋白率,但导致乳脂率下降。须对生糖前体能量进行评定和调节,以提高产奶效率。对真胃灌注不同梯度的葡萄糖或淀粉均显着地提高了Kf和体脂肪及体蛋白质沉织,因此我国肉牛饲养标准提出的Kf(%)=11.7645 55.756(IDOM/FNDF)仍适用,但可进一步增加IDOM中的淀粉调控。  相似文献   

16.
蒸汽压片玉米加工工艺及其对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蒸汽压片是一种对玉米进行湿热加工的加工工艺,可以提高玉米的生物学价值,改善其利用率,可以提高瘤胃淀粉、过瘤胃淀粉和总肠道淀粉消化率。同时还可以促进其它物质的消化代谢,减少氮、磷的排泄。经过严格质量控制的蒸汽压片玉米可以提高舍饲肉牛的肉料比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蛋白量。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水果渣对肉牛采食量、瘤胃发酵性能及氮平衡的影响。试验将平均初始体重为(216±12.34)kg的36头肉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浓缩饲料,处理组日粮分别在基础浓缩饲料中添加50和100?g/kg水果渣(添加量用等量的玉米粉替代),试验期间对照组与处理组自由采食粗饲料(水稻秸秆)。结果:采食量以kg/d表示时,50?g/kg水果渣组水稻秸秆采食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2.54%(P<0.05),而当采食量与%体重表示时,50和100?g/kg水果渣组水稻秸秆采食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5.66%和4.25%(P<0.05)。50?g/kg水果渣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5.06%和20.79%(P<0.05)。50?g/kg水果渣组瘤胃氨氮、尿素氮、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乙酸浓度、乙酸与丙酸比值和甲烷产量显著高于50?g/kg苹果渣组(P<0.05)。对照组氮沉积量、尿囊素吸收和排泄量及微生物氮量均表现最低(P<0.05),而50?g/kg水果渣组微生物蛋白合成量及合成效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6.75%和15.01%(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50?g/kg水果渣可提高纤维消化率、瘤胃发酵性能及微生物蛋白合成。 [关键词]水果渣|肉牛|采食量|瘤胃发酵|氮平衡  相似文献   

18.
不同收获期青贮玉米对奶牛瘤胃部分指标和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科学利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方法]通过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测定乳熟前期、乳熟期、蜡熟期玉米青贮组成的日粮对奶牛瘤胃pH值、NH3-N、VFA浓度和消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饲喂不同收获期玉米青贮日粮时奶牛瘤胃内pH值分别为6.89、6.73和6.79;氨氮浓度分别为33.32 mg/dl,38.87 mg/dl和34.53 mg/dl;TVFA浓度平均值分别为66.60 mmol/L、66.52 mmol/L、59.06 mmol/L;DM的消化率分别为55.67%、73.58%、76.69%; CP的消化率分别为52.93%、70.65%、71.85%;NDF的消化率分别为41.76%、66.51%、64.08%;ADF的消化率分别为29.47%、57.04%、54.79%.[结论]蜡熟期与乳熟期收获的玉米青贮组成日粮的主要营养成分消化率均高于乳熟前期,但3组日粮对奶牛瘤胃内环境及发酵产物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日粮补充苹果酸对牛瘤胃发酵和养分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选用8头体重462 kg、年龄3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4×4重复拉丁方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苹果酸70,140和210 g/d,研究苹果酸对西门塔尔牛瘤胃发酵、尿嘌呤衍生物含量、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能量代谢及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140和210 g/d组瘤胃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瘤胃乙酸摩尔比、乙酸/丙酸、氨态氮浓度和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70 g/d组(P<0.05),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丙酸和丁酸摩尔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 g/d组(P<0.05)。140 g/d组玉米秸秆干物质、有机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瘤胃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10 g/d组混合精料干物质、有机物质和粗蛋白质瘤胃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0和140 g/d组(P<0.05)。140 g/d组尿囊素和尿嘌呤衍生物含量显著高于70和210 g/d组及对照组(P<0.05);140和210 g/d组有机物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40 g/d组消化能、代谢能、沉积能及沉积能/消化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40 g/d组沉积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各项指标,苹果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40 g/d。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对肉牛瘤胃内环境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4头平均体重(455.00±19.50)kg的健康秦川杂交肉牛,随机分配到4×4拉丁方试验设计中.4组分别为:1)对照组,40%精料+60%玉米秸秆黄贮料;2)S25组,40%精料+45%玉米秸秆黄贮料+15%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3)S50组,40%精料+30%玉米秸秆黄贮料+30%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4)S75组,40%精料+15%玉米秸秆黄贮料+45%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结果表明:各组肉牛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S25、S50和S75组肉牛瘤胃液氨态氮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58.96%、36.35%、26.17%.各组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比例及乙酸/丙酸、(乙酸+丁酸)/丙酸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血清总蛋白、尿素氮和葡萄糖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知,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替代部分玉米秸秆黄贮料能提高肉牛瘤胃液氨态氮浓度,对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血清生化指标无影响.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可以替代肉牛饲粮中75%的玉米秸秆黄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