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总黄酮醇苷、总内酯和总银杏酸为测定指标,对不同银杏杂交种苗木叶片的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银杏杂交种苗木叶片中3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波动较大,总黄酮醇苷含量范围为10.369~13.997mg/g,总内酯含量范围为4.096~8.742mg/g,总银杏酸含量范围为11.035~17.988mg/g,3因素综合评价品质也有较大的差异.本研究为叶用银杏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银杏优良叶用家系。【方法】以38个银杏半同胞家系叶片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主要功能性状(单叶干质量、单叶面积、比叶干质量)和主要功能组分(总黄酮、萜内酯、聚戊烯醇)的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的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38个银杏家系的叶品质,并基于叶用价值对这些家系进行聚类。【结果】不同银杏半同胞家系间叶功能性状及组分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呈现出较高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为7.5%~36.3%。叶主要功能性状中单叶干质量与单叶面积、比叶干质量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 <0.01);叶主要功能成分总黄酮、萜内酯、聚戊烯醇的含量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 0.05);主要功能组分仅有萜内酯含量与单叶干质量、单叶面积、比叶干质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 <0.01)。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较优的8个家系,表现为比叶干质量(或单叶干质量)和功能性组分含量较优。其中:18号家系的比叶干质量、叶片总黄酮含量和叶片萜内酯含量最高;16、30、34、36、39、54、65号家系单叶干质量和单叶面积最大,比叶干质量、萜内酯含量中等偏上。【结论】可...  相似文献   

3.
银杏不同家系和无性系叶片黄酮与内酯含量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以银杏20个半同胞家系和19个无性系为材料,对其叶片黄酮与内酯含量、光合速率、PAL活性及主枝生长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它们的广义遗传力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家系和无性系间的银杏叶黄酮和内酯含量有显著的差异.家系叶片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广义遗传力为0.42和0.53,无性系叶片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广义遗传力为0.80和0.65,无性系叶片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广义遗传力显著高于家系.不同家系间和无性系间的银杏叶光合速率、PAL活性、相对生长量有显著差异,也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叶用银杏家系黄酮含量、无性系黄酮含量的大小与叶片光合速率、PAL活性、相对生长量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达0.76、0.58、0.61和0.69、0.78、0.95.  相似文献   

4.
土壤水分含量对银杏叶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银杏全同胞家系2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银杏叶片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土壤水分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银杏叶黄酮和内酯类物质含量的大小。适度缺水有利于黄酮和内酯类物质的积累,充足供水和水淹条件均不能有效地提高银杏叶黄酮和内酯的含量;银杏叶黄酮含量和内酯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银杏总黄酮含量和总内酯含量,对湖南省银杏品质进行了区划研究。根据银杏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品质上的差异,在湖南主产银杏区随机取样,以叶和种仁中的重要化学成分总黄酮含量、总内酯含量为主要经济指标,对此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各指标的变异情况、相似度以及湖南省银杏产区与银杏品质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湖南银杏总黄酮和总内酯品质区划,将其各划分为4个栽培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不同银杏果用林复合经营模式下银杏种仁品质展开研究,探讨银杏种子产量和性状、种仁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在不同模式间的变异,为不同银杏复合经营方式在果用林中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江苏泰兴5种传统的银杏复合经营模式为研究对象,即:银杏-油菜-花生、银杏-小麦-花生、银杏-蚕豆-花生、银杏-桑树、银杏-油菜-玉米,以银杏纯林为对照,对不同模式下银杏种子产量和质量、种核质量、种仁质量,种仁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总黄酮、萜内酯、银杏酸和氢氰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改良的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模式下银杏种仁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银杏复合经营显著影响银杏种子产量、种核质量及种仁的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总黄酮、萜内酯、银杏酸及氢氰酸含量(P0.05)。复合经营模式下银杏种子产量、种核质量、种仁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纯林模式,其中,银杏-桑树模式中单株银杏种子产量最高,平均达到31.07 kg,银杏-蚕豆-花生模式下种核质量、种仁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34 g,101.73 mg·g~(-1),88.11 mg·g~(-1);纯林模式银杏种仁中淀粉、总黄酮、萜内酯、银杏酸及氢氰酸含量高于复合模式,分别达到了0.55 g·g~(-1),2.69 mg·g~(-1),7.32 mg·g~(-1),47.54μg·g~(-1)和0.44μg·g~(-1);银杏-油菜-花生模式中种仁的总黄酮、银杏酸和氢氰酸含量均最低,分别仅为1.84 mg·g~(-1),28.52μg·g~(-1)和0.27μg·g~(-1),银杏-蚕豆-花生模式中种仁的萜内酯含量最低,仅为4.82 mg·g~(-1)。改良层次分析法表明:种仁中氢氰酸含量对其品质影响最大,其权重达到了0.210 3,其次为蛋白质、可溶性糖、总黄酮、银杏酸、仁质量、淀粉、萜内酯、脂肪、种子质量、种核质量;进一步计算获得的银杏种仁品质指数表明:银杏复合经营模式下种仁品质指数高于纯林,复合模式中种仁品质最高的模式为银杏-蚕豆-花生,达到了0.414 8,其次为银杏-小麦-花生、银杏-桑树、银杏-油菜-花生和银杏-油菜-玉米模式,而银杏纯林模式中种仁品质指标仅为-0.008 8。【结论】银杏复合经营能够提升银杏种仁品质,因而银杏果用林适于采用复合经营模式,尤以银杏-蚕豆-花生模式最优,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4个银杏主要产区的银杏花粉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银杏主产区百年银杏雄树花粉为材料,分别测定了花粉中黄酮、内酯、VC、VB1、VB2、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四大产区的银杏花粉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总黄酮、内酯、VC、VB1、VB2、氨基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8.760 1 mg/g、5.159 6 mg/g、14.955 6 mg/100g、12.948 3 mg/100g、65.071 5 mg/100g、23.649 4 g/100g,泰兴和南雄的总黄酮含量较高,分别为20.446 5 mg/g和19.579 9 mg/g;南雄地区的内酯含量最高,为7.822 0 mg/g,郯城地区的最少,为2.899 5 mg/g;泰兴的花粉VC含量最高,为27.219 8 mg/100g,桂林地区的含量最少,为6.365 4 mg/100g;桂林地区的VB1含量最多,为22.391 9 mg/100g,泰兴地区的最少,为7.234 7 mg/100g;桂林地区的花粉VB2含量最多,为93.6442 mg/100g,郯城地区的最少,为49.655 0 mg/100g。总体来看,银杏花粉的品质比较优秀,但开发应因地而异,结合营养元素含量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银杏叶片中黄酮及内酯含量以及其变化规律对叶用园的建立、管理、对EBG提取,我们对贵州部分地区银杏树龄、性别、繁殖方式及采叶期对银杏叶片黄酮、内酯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银杏叶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供试的银杏叶片,于1995~1996年分别采自贵州农学院银杏种质资源圃、贵州市尖山村、惠水县摆金村、遵义县兴林银杏研究所、正安县、务川县、道真县及遵义地区农科所银杏园。银杏叶于9月上旬采收后烘干或凉干。供不同采叶期黄酮、内酯分析的叶片干6~11月,每月中旬采样。银杏黄酮:叶样粉碎后,用酸水解,进LG—3…  相似文献   

9.
笔者针对沙棘果浆筛选合适的微生物发酵剂,并探究试验条件下最佳的发酵工艺,为沙棘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结果发现,沙棘原浆可溶性还原糖含量为17.2 mg/mL,总酸含量为26.90 g/L,总黄酮含量为7.294 mg/mL.沙棘果泥酵素发酵工艺采用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菌发酵方式,酵母菌粉的接种量为0.01%,乳酸菌粉的接种量为0.1%,发酵条件为37℃,发酵40 h效果最佳。经40 h发酵后,沙棘中可溶性还原糖含量为2.481 mg/mL,总酸含量为20.493 g/L,总黄酮含量为11.187 mg/mL.  相似文献   

10.
在泰兴市银杏种质资源圃对银杏杂交子代进行育苗试验,测定银杏生长量、光合生理生化等指标,通过综合分析比较及排序,从中选择出综合性排名较优的无性系种类,为银杏的叶用林和材用林选育、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杂交子代1年生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2)不同杂交子代1年生苗木叶片总黄酮含量9月最高,且杂交组均高于对照组,其中ND1号总黄酮含量为10.06mg/g,ND2号总黄酮含量为9.22mg/g;(3)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ND1号为最适叶用林繁育品系。  相似文献   

11.
The short-term impacts of prescribed burning were determined for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 forest soil on a clear-cut in western Newfoundland, Canada. The experimental site was predominantly covered by black spruce trees (Picea mariana Mill.) that were harvested in 1996. In August 1998, prescribed burning removed most of the logging residues left on the site after harvesting, all above-ground surface vegetation, and parts of the upper humus layer. In October 1998, field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four replicated burned plots and four replicated unburned plots. In each study plot, soil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the organic layer (F+H) and from the top 10 cm of the mineral soil. In the burned treatments, mass of the humus layer (F+H) was reduced by 24% and, because of the accretion of basic ash materials, acidity of the humus layer was also reduced by up to 1 unit. In the organic layer and the mineral soil, total contents of Mg, Ca, and P, extractable Mg and Ca, available P, sum of NH4Cl-extractable cations, and C/N ratios were increased by burning, while total C and N as well as total and extractable K remained unaffected by burning.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酶法提取荆芥总黄酮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粉碎度、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pH值、酶解时间、酶的用量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筛选出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到酶法提取荆芥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粉碎度〉酶解时间〉酶的用量〉料液比。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度为50目,料液比为1:16,酶的用量为0.8%,酶解温度为40℃,酶解pH值为5,酶解时间为20min后,煎煮1.5h。该法操作简单、提取率高,可用于荆芥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Total sennosides concentr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when rhubarb and senna will be used as crude drugs. However, one-step analytical technique for total sennosides has not been reported except HPLC. 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for total sennosides concentration by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anti-sennoside A (SA) and anti-sennoside B (SB) monoclonal antibodies (MAbs) in a single assay has been investigated. Total sennosides concentration in rhubarb and senna samples determined by newly developed assay system showed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analyzed by ELISA using anti-SA MAb and anti-SB MAb,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两种方法即最小元素法和最大最小元素法。求运输问题的最优方案。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方案只考虑运价:最大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方案既考虑运价,又同时考虑了供求量。两种方法编制初始方案出发点不同,通过调整、改进,最终得到的使总运费最少的最优方案就不一样。因此,运输问题最优方案不是唯一的。  相似文献   

15.
7个不同楸树品种(类型)苗木速生期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不同楸树品种的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品种(类型)苗木的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表明:7个不同楸树品种(类型)苗木的苗木高生长(25.33~40.16cm)、直径生长(4.62~6.29cm)以及叶片生长(13.79~15.58cm)呈递增的变化趋势,且苗高、地径、叶长、叶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均存...  相似文献   

16.
陕西土壤有机质与全氮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表明,陕西省9类主要农林土壤有机质与全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两者间的回归方程及换算系数均可用于由有机质含量来较准确地估测全氮量。  相似文献   

17.
香菇总黄酮抗油脂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正交试验优选香菇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以猪油为材料考察香菇总黄酮的抗油脂氧化作用。以索氏提取法为主要提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乙醇浓度、加醇量、提取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烘箱储藏法测定香菇总黄酮抗油脂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影响香菇总黄酮提取的显著因素为乙醇浓度,加醇量、提取时间均为次要因素;香菇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油脂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阔瓣含笑叶片总酚超声波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阔辩含笑叶片为原料,定性鉴定了其提取物中的酚类物质,并时酚类物质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影响总酚提取率的4个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了分析,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提取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液具有典型的酚类化合物特性,定性反应现象明显;阔瓣含笑叶片中总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40,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30 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的总酚提取率为10.57%.  相似文献   

19.
用乙醇法提取山西两个主要分布区沙枣果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NaNO2-Al(NO3)3-NaOH作为显色体系,用紫外吸收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黄土丘陵区沙枣果肉中的总黄酮含量(7.37mg/g)高于晋北风沙区(6.21mg/g),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即立地条件对山西沙枣果肉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不明显。果实大小对果肉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化有显著影响,黄土丘陵区沙枣果肉中总黄酮含量呈现出随着果实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晋北风沙区的则表现为随果实的增大而减少的趋势,但中果和小果果肉中的总黄酮含量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