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5 毫秒
1.
为探究鸽嗉囊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分离及培养方法,研究选择17日胚龄的鸽嗉囊组织,采用胰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进行原代细胞分离,通过差速贴壁法纯化成纤维细胞。通过细胞形态观察、生长曲线测定和免疫荧光反应对细胞类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30 h后细胞开始生长,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的细胞培养72 h后开始从组织块边缘贴壁延伸生长;通过显微镜观察贴壁细胞呈梭型,连接紧密。对组织贴壁培养法获得的细胞传代后状态良好呈纺锤形,细胞培养48~84 h后快速生长,84 h后生长变缓;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波性蛋白染色为阳性,细胞核经DAPI染色呈现椭圆形,鉴定为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微丝在细胞周边及内部均丰富分布。研究表明,利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及胰酶消化法均能成功分离成纤维细胞,为后期深入研究嗉囊成纤维细胞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纯度较高的驴皮成纤维细胞并建立成纤维细胞特征鉴定方法,试验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原代细胞培养,用胰蛋白酶联合组织块进行差时消化法分离、纯化成纤维细胞,并通过细胞形态观察、PCR扩增鉴定vimentin、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分离的细胞并计算纯度,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台盼蓝染色检测冻存前后的细胞活率。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后的细胞呈梭形或纺锤形,具备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PCR扩增可清晰检测到vimentin的表达条带;细胞免疫荧光显示vimentin染色为阳性,DAPI核染呈椭圆形,以上方法均鉴定为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的驴皮第3代成纤维细胞48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其生长曲线呈“S”型;冻存前和复苏后细胞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经体外分离、纯化成功获得了驴皮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牛成纤维细胞最佳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建立成纤维细胞特征鉴定方法,试验采集牛耳皮肤组织块,利用眼科剪修剪成大小为0.5 ~2 mm3的组织块,分别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胶原酶Ⅱ+组织块黏附法、双酶消化法(胰蛋白酶+胶原酶Ⅱ)+组织块黏附法进行原代牛耳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观察各方法培养的细胞生长情况,利用成纤维细胞特异...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金华猪耳缘皮肤组织为材料,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耳缘组织分离、培养、传代,并进行细胞形态观察、细胞冻存前和复苏后存活率测定、生长曲线绘制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金华猪耳缘组织成纤维细胞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细胞冻存前和复苏后存活率分别为95.6%和93.8%;生长曲线呈"s"型。通过试验建立了稳定的金华猪耳缘组织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说明组织块贴壁方法是获得成纤维细胞的简单有效方法,获得的细胞可在体外至少传代10代以上,能为体细胞克隆、转基因和异种器官移植等相关研究提供核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民猪耳皮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及生物学特性,以1日龄民猪耳皮组织为试验材料,细胞原代培养采用组织块贴壁法,成纤维细胞纯化采用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建立民猪耳皮组织成纤维细胞系,同时将细胞液氮冷冻长期保存。结果表明,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冻存前后活率均在90%以上。该试验成功建立了民猪成纤维细胞体外分离和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建立广灵驴成纤维细胞库,以期在细胞水平上对广灵驴进行保护。本研究以1月龄广灵驴耳缘皮肤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成纤维细胞培养,建立了广灵驴耳缘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其相关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试验所建立的广灵驴成纤维细胞系大多数细胞呈长梭形,部分细胞呈三角状或星型。在培养过程中,广灵驴原代成纤维细胞在贴壁4 d时开始有细胞从组织边缘游离出来,贴壁14 d后,细胞汇合率达到80%,可以进行第一次传代培养;细胞生长态势良好,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型曲线;细胞冻存复苏后活率有所下降,但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数2n=62,说明成功建立了广灵驴成纤维细胞系。通过本方法建立的广灵驴成纤维细胞系为后续广灵驴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广灵驴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建立广灵驴成纤维细胞库,以期在细胞水平上对广灵驴进行保护。本研究以1月龄广灵驴耳缘皮肤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成纤维细胞培养,建立了广灵驴耳缘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其相关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试验所建立的广灵驴成纤维细胞系大多数细胞呈长梭形,部分细胞呈三角状或星型。在培养过程中,广灵驴原代成纤维细胞在贴壁4d时开始有细胞从组织边缘游离出来,贴壁14d后,细胞汇合率达到80%,可以进行第一次传代培养;细胞生长态势良好,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型曲线;细胞冻存复苏后活率有所下降,但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数2n=62,说明成功建立了广灵驴成纤维细胞系。通过本方法建立的广灵驴成纤维细胞系为后续广灵驴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牛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试验研究了牛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方法及其生长特征.牛胎儿皮肤细胞贴壁传代2~4次.可成功获得均一稳定的成纤维细胞群体.取传至4代的牛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细胞计数,并绘制其生长曲线.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和耳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根据取样组织的不同,筛选出最佳的培养方法,试验以猪胎儿和耳皮肤为试验材料,用4种不同的培养分离方法,即胰酶热消化法、胰酶冷热结合消化法、胰酶室温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和耳皮肤成纤维细胞,对比培养效果,筛选出最佳的培养方法。结果表明:胰酶室温消化法分离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胰酶热消化法和胰酶冷热结合消化法(P<0.05),细胞贴壁效果好,且操作简单;猪耳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中,胰酶热消化法和胰酶室温消化法分离的细胞数量少,组织块培养法所需的组织量少,且较胰酶冷热结合消化法操作简单。试验中培养的细胞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生长曲线呈"S"型,经冻存复苏后生长状态良好,说明胰酶室温消化法是猪胎儿成纤维细胞较好的培养方法,胰酶热消化法和胰酶室温消化法是猪耳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的理想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比较组织块贴壁法和酶消化法对牦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原代培养的差异,为牦牛PASMCs的分离培养及后续的研究建立细胞模型。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和0.2%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分别获取牦牛PASMCs,倒置相差显微镜下比较2种方法分离的细胞形态;台盼蓝染色测定细胞活力;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钙调节蛋白(calponin)免疫荧光法对细胞进行鉴定;细胞计数法获得细胞生长曲线并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显微镜下2种方法获得的PASMCs均为长梭形,呈典型的"峰-谷"状结构,且传代存活率均在98.5%以上;2种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结果均表明培养的细胞为PASMCs;组织块贴壁法和酶消化法的PASMCs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别(P0.05)。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顺利分离得到较纯的PASMCs,但各有优缺点,因此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牦牛PASMCs的原代分离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东北野猪耳皮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方法和生长特性,并对培养细胞进行了污染检测及冷冻保存和复苏培养观察.结果显示:原代培养在接种5d组织块边缘开始游离出单个细胞,到10d细胞生长旺盛;用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得到纯化的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冷冻前和复苏后的细胞活率分别为96.7%和92.7%,差异不显著(P>0.05);分离纯化的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正常;支原体和病毒检测呈阴性;成功建立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系.  相似文献   

12.
新生猪肌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建立了猪肌组织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的模型,采用组织块培养方法获得了新生猪肌组织成纤维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观察细胞形态,通过绘制细胞的生长曲线来研究肌组织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规律,利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所获得的细胞进行鉴定,再用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来检测细胞的转染效率.通过形态学观察、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已成功培养了猪肌组织成纤维细胞,纯度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鲁西黄牛皮肤成纤维细胞分离与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鲁西黄牛耳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纯化方法及生长特征,获得了传代培养的鲁西黄牛皮肤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鲁西黄牛耳皮肤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呈贴壁生长,其原代或早期传代培养物由上皮样细胞与成纤维细胞混合组成.传代培养混合生长的细胞用0.25%胰蛋白酶液37℃下消化处理3~4 min,脱壁悬浮的主要为成纤维细胞.采用反复消化法在传代过程中将二者逐步分离纯化,获得了可正常传代的鲁西黄牛耳上皮细胞系和成纤维细胞系.通过绘制生长曲线研究了鲁西黄牛耳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规律.传代培养至12代的鲁西黄牛皮肤成纤维细胞染色体倍性正常.利用第6代成纤维细胞作核供体克隆试验结果证明重构胚体外发育正常,囊胚发育率为27.3%.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一种易于操作,能够获得高纯度、高活力C57BL/6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并对分离提取的细胞进行纯化鉴定,试验在无菌环境下取E12.5胎鼠皮肤,剪碎至1 mm2大小,均匀铺于皿中,用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连续培养4 d,以胰蛋白酶消化-再贴壁法分离纯化目的细胞,分别以NIH3T3、角质形成性细胞作为阳性与阴性对照,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blot检测Vimentin及Keratin的表达情况,以鉴定所分离的细胞及其纯度。结果表明:组织块培养24 h即可见成纤维样细胞爬出,培养96 h细胞生长爬满全皿,经胰酶消化、筛网过滤再贴壁接种后能够获得形态均一、活力旺盛、具有成纤维细胞形态学特征的目的细胞;所分离细胞Vimentin表达阳性率为100%,而Keratin表达阳性率为0;与阴性对照角质形成性细胞相比,C57BL/6分离成纤维细胞和NIH3T3细胞均高表达Vimentin,且差异极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以E12.5胎鼠皮肤为材料建立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体系,所分离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具有更高的细胞活力和细胞纯度。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建立稳定传代的兔胎儿成纤维细胞系及其鉴定方法。取配种后14~15d的兔胎儿,0.25%胰酶消化胎儿皮肤获得兔胎儿成纤维细胞,体外传代培养;通过观察细胞形态、测定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染色、核型分析等鉴定兔胎儿成纤维细胞,PCR扩增SRY基因鉴定2株细胞系性别。研究结果表明,兔胎儿成纤维细胞呈梭形,可在体外快速生长,符合"潜伏期-对数期-平台期"的生长规律;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波形蛋白与纤维连接蛋白染色为阳性,细胞角蛋白染色为阴性,表明兔胎儿成纤维细胞纯度高,活性好;染色体检测结果显示,在传至第5代时,80%的成纤维细胞核型正常,为2n=44,属正常范畴;PCR法检测的2株细胞系均来源于兔雄性胎儿。综上表明,本研究建立了兔胎儿成纤维细胞系体外培养、传代、鉴定及其性别鉴定方法,可为转基因兔、克隆兔、兔诱导性多能性干细胞等研究提供充足、可靠的成纤维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牦牛胚胎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试验采取60日龄白牦牛胚胎,用组织块法分离纯化、传代培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用组织块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呈梭形,属典型成纤维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95%以上细胞中间丝波形蛋白呈棕色着染(阳性).说明所培养的细胞为比较纯净的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17.
犬皮肤成纤维细胞是研究创伤愈合的重要试验模型,其培养方法还不甚成熟。试验旨在通过参考已有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方式,经过优化、改进,建立高效稳定的犬真皮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结果表明采用0.2%Ⅱ型胶原酶一步消化14 h方法最合适犬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原代细胞培养48 h后即可贴壁,5 d即可基本铺满培养皿底,经消化后传代细胞基本可做到纯化,细胞特异性标记染色显示三代传代细胞表现为纤维连接蛋白及波形蛋白阳性,角蛋白阴性,细胞存活率95%,细胞培养效率100%。冻存细胞复苏后生长曲线无明显变化。该方法可用于相关试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从细胞水平深入研究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机制提供试验材料,以及经济可靠地保存野生东方田鼠的生物活性细胞,试验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分别取妊娠12 d的东方田鼠和昆明小鼠胚胎组织,体外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观察比较不同培养方法、胰蛋白酶浓度、消化时间、传代次数及冻存复苏等因素对分离和培养两种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实时观察比较两种细胞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组织块贴壁法和胰蛋白酶消化法均能在体外条件下较好地分离、培养两种胚胎成纤维细胞;采用0.125%胰蛋白酶37℃消化组织10 min,分离的细胞普遍密度大、活力好、贴壁细胞多、速度快,是实验室分离12 d胎龄东方田鼠与小鼠胚胎组织最佳胰酶浓度;昆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较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足丝长而明显,细胞核较小;两种细胞冻存后生长及活率无显著差异;在含10%血清浓度培养体系中,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生长速率慢于昆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生理代数分别为8代和7代,其中2~5代增殖旺盛。说明东方田鼠和昆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分离方法上差异不显著,而两者在生物学特性方面存在一定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19.
培养延边黄牛不同部位(耳部和腹部)和不同品种(黑白花、利木赞、延边黄牛)耳部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观察原代培养效果并用其核移植,探讨原代培养效果与囊胚发育率的关系。以组织块贴壁率、组织块发育率、组织块的细胞贴壁率作为原代培养效果的衡量标准;传3~5代后进行核移植,分别统计囊胚发育率。结果表明:延边黄牛腹部皮肤的生长效果明显好于耳部皮肤,并且囊胚发育率高于耳部皮肤。利木赞牛皮肤生长效果明显好于延边黄牛和黑白花,延边黄牛与黑白花差异不显著。与之对应,利木赞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延边黄牛与黑白花,延边黄牛与黑白花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秦小娥  胡林林  卢晟盛  卢克焕 《中国兽医学报》2011,31(8):1189-1191,1195
本研究建立陆川猪耳部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可以获得陆川猪耳部成纤维细胞。用0.25%胰蛋白酶+0.02%EDTA消化液消化细胞、用含有10%FBS的DMEM对细胞进行培养,能很好的支持陆川猪耳部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传3代后,观察到培养的细胞形态逐渐均一,为典型的成纤维细胞,绝大部分呈梭形或不规则三角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