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卜莉洁姜秋梅李勤星申海连赵付修(内黄县农牧局,内黄456300为探索花生高产潜力,我们于1991~1993年连续3年在内黄县后河乡桑村进行花生高产栽培攻关试验。收获时测实产,最高亩产达到539kg。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与经验介绍如下:1选...  相似文献   

2.
红壤丘陵区作物耗水需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水分蒸渗仪对赣东北低丘红壤区的几种主要作物(花生、水稻、荞麦)需水耗水规律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生产1kg的花生荚果需要消耗1.31m3水量用于作物腾发;生产1kg的稻谷则需要消耗0.76m3水量用于作物的腾发;而生产1kg荞麦籽实需要消耗1.23m3水量用于作物的腾发。与其对应的水分利用率(WUE)分别为7.65kg/mm·hm2、13.95kg/mm·hm2和8.10kg/mm·hm2。作为一般规律,作物的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与腾发量成线性关系,因此,每公顷产3000kg花生需要3930m3(或393mm)的水量维持腾发;每公顷产7500kg水稻则需要5700m3(或570mm)的水量用于腾发;而每公顷产3750kg的荞麦籽实产量需4605m3(或461mm)的水量。在田间条件下,设计作物需水量时还应考虑地表径流和水分的渗漏与下渗的情况。试验结果还表明:水稻的水分利用率要高于花生和荞麦,在规划和配置灌溉水时,应优先考虑水稻的供水。  相似文献   

3.
花生内生抗虫工程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带有Bt基因的花生内生菌对花生生物学特性、酶活性及抗虫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处理方法(浸种、喷施、浸种+喷施)均能增加花生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提高花生的株高、分枝数、主根长和地上部、地下部鲜重等生物学指标,并对棉铃虫表现出了一定抗性。在3种处理方法中均以浸种+喷施效果最佳,而浸种或喷施2种处理方法其效果因品种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4.
赤霉素(GA3)对Nai李延迟花期效应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面喷施赤霉素(GA3)延迟和延长Nai李翌年花期有一定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延迟延长Nai李翌年花花最佳浓度为100mg/kg,处理最适时期南昌地区为9月29日,同时,叶面喷施赤霉素(GA3)能提高Nai李翌年的座果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在花生开花下针期,以喷清水为对照,分别喷施几种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即喷施花生超生宝1次(开花下针期900g/hm^2)、花生超生宝2次(苗期450g/hm^2和开花下针期900g/hm^2)、国光矮丰(多唑·甲哌翁可湿性粉剂)2250g/hm^2、快绿丰1800g/hm^2、花生控旺粒粒饱1125g/hm^2,调查分析各处理对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生产安全,其中喷施花生超生宝的处理较清水对照增产9.32%。喷施国光矮丰(多唑·甲哌翁可湿性粉剂)和快绿丰的处理均增产4.24%,喷施花生粒粒饱的处理增产0.42%。[结论]花生生产应首选花生超生宝作为调节剂。  相似文献   

6.
在江苏淮阴黄潮土上试验表明:花生喷施NFC叶面肥每亩能增收花生20kg,增产5-6%,投入产出比达1:6,与喷施宝叶面肥相比,NFC处理比喷施宝增产2.19%,每亩增收花生7kg。喷施NFC叶面肥增产的原因主要是提高了花生的干果重,总粘重,出仁率,百果重,百仁重等产量构成因素。  相似文献   

7.
兰考县花生常年种植面积在25万亩以上。据测定,兰考县花生田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为86mg/kg,最低为37mg/kg,平均63mg/kg,均表现缺钾。其中极度缺钾(40mg/kg以下)的花生田占花生种植面积的5%,严重缺钾(40~67mg/kg)的...  相似文献   

8.
一叶一心期(以下简称苗期)珍汕97A、协青早A1hm2分别喷施多效唑(简称MET)0.9、1.2kg,各对水450kg,能有效地促进其秧苗分蘖,提高秧苗素质;1hm2分别增加有效穗37.2万、85.5万;分别提高柱头外露率5.1%、3.6%;提高结实率5.6%、4.9%;分别增产36.3%、49.1%。在水稻幼穗分化3~7期,1hm2制种田对明恢63、2DZ57喷施0.9~1.5kgMET,对水450kg,能延迟始穗1~2d;对珍汕97A、协青早A1hm2喷施1.35~2.7kgMET,对水450kg,能延迟始穗1~3d。MET剂量越大,延迟始穗效果越好。但恢复系施用大剂量后株高降低过多,授粉态势差;而不育系株高降低,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授粉态势。  相似文献   

9.
赤霉素CAU-2(GA4、GA7)对大豆增产效果及其喷施方法(适宜浓度,适用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赤霉素CAU-2可达到使大豆增产的目的,其适宜浓度为30mg/kg,平均产量可达158.7kg/667m^2,较对照高13.4%,喷1次(盛花期)和喷2次(盛花期,花荚期各喷1次)者,亦均以30mg/kg的产量最高,分别达到155.8kg/667m^3和161.6kg/667m^2,比相应对照分别增  相似文献   

10.
小麦套花生高产又高效闫春风,胡宝臣,刘桂华(辽宁省农科院育种所)(辽中县种子公司)1991年锦县谢屯乡4户农民,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小麦套花生14亩,小麦平均亩产281.0公斤,花生平均亩产224.3公斤,两茬合计亩产505.4公斤,亩产值599.4...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求冬小麦喷施稀土的最佳生育期、浓度和次数的增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稀土能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增加商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不同生育期喷施稀土的效果是:拔节期>扬花初期>冬前分蘖期;喷施不同浓度稀土的增产效果是0.1%>0.15%>0.05%(每公顷喷施750kg“常乐益植素”液);喷施稀土次数的增产效果是3次>2次>1次。试验结果表明,在中肥力有水灌条件下,在拔节期喷施01%稀土溶液750kg液/hm2,增产15%左右。  相似文献   

12.
几种生长调节剂对幼龄银杏营养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中,80mg/kg“802”能极显著地增加1a生实生苗株高和叶片数,50mg/kg爱多收、70mg/kg叶面宝分别能显著增加株高和叶片数;不同施用方式处理中,80mg/kg“802”处理3a生枝挂苗,灌根效果优于叶面喷施;极个别处理出现茎粗(新梢粗度)负增长现象。  相似文献   

13.
对单季晚稻太湖粳3号高产栽培途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足够的颖花量是取得高产的基础,单产超过11250kg/hm^2的总颖花量在3100万以上;(2)获取适宜穗数360万/hm^2左右,主攻大穗至130粒以上是太湖粳3号是高产栽培的重要途径;93)减少3次枝梗退化数而增加其现存数是该品种大穗形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对单季晚稻太湖粳3号高产栽培途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1)足够的颖花量是取得高产的基础,单产超过11250kg/hm ̄2的总颖花量在3100万以上;(2)获取适宜穗数360万/hm ̄2左右,主攻大穗至130粒以上是太湖粳3号高产栽培的重要途径;(3)减少1次枝梗退化数而增加其现存数是该品种大穗形成的有效途径;(4)扩大行距和减少基本苗、促保两次穗肥、适当提早搁田均是太湖粳3号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多年多田间对比试验及生产示范验证,在高寒阴湿区春小麦生产中,于关键生长(3叶1心,孕穗,开花末期)喷施600mg/kg的硫酸锰溶液750kg/hm^2,可有效地减轻小麦秕,千粒重增加1.66g,增产523.5kg/hm^2增产率为21.0%,投产比达到1:6.6。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高油酸花生耐低温高产栽培技术:利用高磷化肥做底肥和种子包衣技术,提高高油酸花生种子耐低温能力;开花期叶面喷施硼肥和磷酸二氢钾,生育后期叶面喷施硝酸钙和磷酸二氢钾是高油酸花生耐低温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总结了高油酸花生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收获注意事项等技术。  相似文献   

17.
花生施用无机复合微肥能显著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一般花生亩产增22.6-38.0kg,亩收益净地59.80-106.00元,FTE的亩施用量以2-3kg最佳。施用FTE增产的主要原因是花生生育进程加快,有效荚果数增多,百果重,出仁率,果率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盐稻4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姚立生,高恒广,杨立彬,何顺椹,顾来顺,孙明法,严国红(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盐城224002)盐稻4号(原代号91-3)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选育的高产多抗优质中种稻新品种。一般亩产550~600kg,最高亩产达840.5kg,...  相似文献   

19.
在花生中后期喷施叶面肥,是获取花生优质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适用的叶面肥及施用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土样测试的基础上,探讨了平衡施肥对花生农艺性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及花生三要素的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平衡施肥提高花生的有效分枝数,饱果数和百果重,提高蛋白质和粗脂护含量,比常规施肥增产16.3%。通过试验和计算,推荐花生三要素的最佳施用量为:N55.3kg/hm^2,P2O553.6kg/hm^2,K2O78.1kg/hm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