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人或猪等而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公认的世界经济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并给畜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猪囊尾蚴病的免疫防治势在必行。然而在猪囊尾蚴病疫苗研究中,疫苗抗原的选择和来源一直困扰着兽医工作者。该文就近年来猪囊尾蚴病诊断重组抗原和基因工程疫苗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虫幼虫寄生在人和猪等体内而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被世界公认的经济病之一,给养殖业带来极大经济损失,并且对人体健康存在严重的威胁,所以有效控制猪囊尾蚴病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猪囊尾蚴病疫苗研究多种多样,但是目前选择特异性高且能有效快速防控猪囊尾蚴病的疫苗一直是个难题。本文就近年来猪囊尾蚴组织细胞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多肽疫苗和其他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我国北部猪囊尾蚴病发病率比较高,猪囊尾蚴大  相似文献   

3.
猪囊尾蚴抗原成分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囊尾蚴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囊尾蚴病的快速诊断是囊尾蚴病治疗和预防的前提,免疫学诊断方法是近年来的囊尾蚴病临床诊断中的重要辅助手段,高特异性诊断抗原的筛选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囊尾蚴抗原组成复杂,包括囊液抗原、头节抗原、囊壁抗原、循环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等。其中的囊液抗原特异性较好,可用于免疫学诊断,而排泄分泌抗原诊断囊尾蚴的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并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需要根除的六种疾病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猪囊尾蚴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及其疫苗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通过对猪囊尾蚴病免疫学诊断方法及其cC1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猪囊虫病的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制新型猪囊尾蚴疫苗,将猪带绦虫六钩蚴阶段编码 TSOL18 的基因定向克隆于真核表达质粒 pVAX1, 经筛选、鉴定及 DNA序列分析正确后,将重组质粒 pVAX1/TSOL18 转染 BHK-21 细胞,通过 SDS-PAGE、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试验等方法检测细胞中表达的 TSOL18 抗原。结果表明,重组真核质粒 pVAX1/TSOL18 可在 BHK-21 细胞中表达TSOL18 目的蛋白,表达蛋白能被猪囊尾蚴病阳性血清所识别。动物免疫试验表明,真核表达载体能有效地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这为猪囊尾蚴病基因疫苗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猪囊尾蚴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研制有效、安全、廉价的疫苗是当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试验通过PCR方法,从含猪囊尾蚴B抗原(AgB)、猪CD58和猪IFN-γ的重组克隆质粒中扩增出AgB、CD58和IFN-γ基因,然后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BudCE4.1中。重组表达质粒鉴定后,在脂质体作用下转染BHK-21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或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别检测AgB、CD58和IFN-γ在BHK-21中的表达。结果显示,AgB、CD58和IFN-γ在BHK-21细胞中都成功表达,这为研制抗猪囊尾蚴DNA疫苗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用自制的猪囊尾蚴头节“颗粒性抗原”,以HRP—SPA作为第二抗体,进行间接免疫酶染色诊断猪囊尾蚴病。检测61份猪囊尾蚴病血清,阳性59份,检出率为96.6%;健康猪血清69份、细颈囊尾蚴病和肺丝虫病猪血清各10份,均为阴性。此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适于基层使用。  相似文献   

8.
<正>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幼虫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目前,囊尾蚴诊断中影像学诊断效果较好,但价格昂贵[2],免疫学诊断方法成本低于影像学诊断,适于在感染地区推广应用。囊尾蚴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无论抗原检测还是抗体检测均需要筛选敏感性好、特异性强的抗原。本研究在成功克隆猪  相似文献   

9.
由天津实验动物研究所张中庸、李靓如两位教授主持的“猪囊尾蚴细胞疫苗开发研究”课题取得突破,此项高新技术已由实验室推进到工业化生产,为在全国以至全世界消灭猪囊虫病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有关专家介绍:猪囊尾蚴病即猪囊虫病,是一种人兽交互感染的寄生虫疾病,目前在我国和全世界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为了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我国将“猪囊尾蚴细胞疫苗开发研究”列入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张中庸、李靓如两位教授的主持下,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积累了猪囊虫病的宝贵资料。项目组经过田间实验、中间试制和区域实验,终于…  相似文献   

10.
猪囊尾蚴病,群众俗称:“囊虫猪”或“米虫猪”,病原体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Taeniasolium的幼虫一猪囊尾蚴Cyscicercus cellulosae,它可寄生于猪的肌肉中,大量寄生使肌肉不能食用而销毁,人误食含有猪囊尾蚴的肉品,可发生绦虫病,该病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猪绦虫病是由猪绦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及猪绦虫卵引起的囊虫病,是主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绦虫卵也可在人体内发育成囊尾蚴,即成囊尾蚴病或囊虫病.人是唯一的终宿主,猪和人都可成为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12.
对40头感染了猪囊尾蚴的猪、5头感染了细颈囊尾蚴的猪、5头棘球蚴患猪以及15头健康猪,用对流免疫电泳(亦称免疫电离子透入法)作检查,所用抗原为猪囊尾蚴原头节水提出物或原头节及其包囊壁,而对照抗血清则是高免兔血清。制备凝胶使用了硼酸盐缓冲液(pH—8.2)和巴比妥缓冲液(pH—8.4或8.6),免疫电泳按Qoke.Howe(1970)的方法操作,历时90分钟,在凝胶中抗原在阴极小圆窝,抗血清在阳极小圆窝。上述猪囊虫病感染猪的抗血清作了免疫电泳为阳性结果者,即形成薄厚不等的沉淀弧的有39例(97.5%),另两种绦虫蚴感染猪的抗血清未见有假阳性或交叉反应,当使用pH—8.6的巴比妥缓冲剂并且电极小圆窝间的距离为6毫米时沉淀反应最明显,从猪囊尾蚴原头节中提出的抗原活性较强,在少数检样中免疫电泳开始后60分钟即出现沉淀弧,因此,免疫电泳法是诊断猪囊尾蚴病的特异性较高而又快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制备抗猪囊尾蚴头节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采用纯化的猪囊尾蚴头节(Cysticercus Cellulosae Scolex)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获得3株分泌抗猪囊尾蚴头节MAb的杂交瘤细胞系(分别命名为2C6、3A5和4G10)。对这3株MAb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其染色体平均记数为92±10对,经间接ELISA检测腹水效价分别为1:12800、1:6400和1:25600。亚类鉴定证实,这3株亚类均为IgG1型。Westernblot检测表明,3株纯化的MAb均可与猪囊尾蚴头节抗原发生特异反应;而与猪囊尾蚴囊壁和囊液抗原均不发生反应。本研究获得的3株MAb为猪囊尾蚴病免疫学诊断研究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国家“九五”重点科技项目“猪囊尾蚴细胞疫苗开发研究”,首次采用细胞工程技术,解决了猪囊尾蚴病不能主动预防的问题。在今年 4月 28日举行的成果鉴定会上,国家工程院院士吴威中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汪明教授、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耿运琪教授认为,这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猪囊尾蚴病也叫囊虫病,有囊虫的猪俗称“米猪”,此病为人畜共患病,对人畜健康威胁极大。   承担这项技术研究的天津市科技人员,于 1996年起着手该项技术的攻关工作,并于 1997年 10月开始,使用由猪囊尾蚴细胞制成的疫苗在四川省等…  相似文献   

15.
猪细颈囊尾蚴病是由泡状带绦虫的幼虫——细颈囊尾蚴引起的猪、 黄牛、 绵羊、 山羊等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的一种寄生虫病.本文分析了猪细颈囊尾蚴病的危害,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寇玉 《兽医导刊》2016,(2):181-181
囊尾蚴病又称囊虫病,包括猪囊尾蚴病和牛囊尾蚴病。猪囊尾蚴病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各地流行较广,不仅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近年来人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猪囊尾蚴病是全国重点防治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被列为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的“猪囊尾蚴细胞疫苗开发研究”获得圆满成功,参加项目工作总结评审的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猪囊尾蚴病也叫囊虫病,患该病的猪谷称“米猪”,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在人和猪之间交叉感染,形成恶性循环。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22个省、市、自治区有600万人患囊虫病,最小的患者是仅8个月大的婴儿。90年代初,我国每年有1000万头猪感染囊尾蚴病,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约百亿元。  相似文献   

18.
猪囊尾蚴病(又叫猪囊虫病),它是寄生于人体小肠内的猪带绦虫的虫卵经自身感染或自然疫源地感染而奇生于人与猪的肌肉及部分脏器内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长期以来,猪囊尾蚴病与人绦虫病相互传播,交察感染,形成人畜间的恶性循环,威胁着人民健康,并影响养猪事业的发展。为寻求预防猪囊尾蚴病的有效方法,甘肃张掖市研究出用全囊虫匀浆作为免疫源的Q83虫苗,对猪进行免疫接种试验效果良好,已通过省地两级验收鉴定。为进一步观察Q83虫苗对猪囊尾蚴病长期免疫的效果,我们用Q83虫苗在猪囊尾蚴病的高发区进行了免疫接种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猪囊尾蚴病是由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猪的肌肉和其他器官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囊尾蚴病是肉品卫生检疫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四部规程"列为的必检项目.我从事兽医临床与动物检疫工作多年,对该病的检疫鉴定与综合防制工作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1 发病原因 猪囊尾蚴病的发生与人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食肉方法密切相关.如人吃了未煮熟的含猪囊尾蚴的肉,猪吃了含此病原的人类粪.该病不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给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20.
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它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肌肉中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由于猪囊尾蚴在肌肉中呈囊状,故称之为猪囊虫,病猪的肉又称米猪肉或豆猪肉.猪囊虫的成虫可寄生于人的小肠,故其为重点防制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