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常态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人民群众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对思想文化等精神生活有了更高更新的需求。在介绍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渠道,并从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弘扬传播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及强劲的人才支撑等方面阐述了新常态视域下拓展红色文化传播的对策,确保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地区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留下了丰富厚重的北京红色文化资源,其具有极高的育人价值。将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传承北京红色文化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路径。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从融入意义、融入内容和融入方式三个方面探索北京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为新时代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高校加强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通过阐述红色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当前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困境,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革命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精神成果;是反映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社会前进发展方向和广大人民意愿的先进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红色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成果。红色文化有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是进行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资源,同时也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重要历史经验。红色文化对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内革命时期,我国诞生了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形式——"红色文化"。快速发展的中国如何继续"红色文化"是必需思考的问题。全文以"红色革命文化"莱芜战役为主题的景观文化设计底蕴和理论依据所设计莱芜园为实例,通过景观情感表达这种新颖的设计理念,对红色文化在景观设计方面的运用进行了阐述。本文所以对这种文化内涵及其特色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索,目的在于,让国内公众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不忘那段艰苦岁月。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以及先进分子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并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红色文化体现着中国伟大的革命精神和浓厚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它是中国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先进文化结合当前红色文化和时代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相应的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要求也逐渐提高.特别是城市群众的文化水平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城市群众文化管理水平.使之与物质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协调。对群众文化进行加强,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资源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奋斗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光辉历程,也承载了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本文分析了红色文化资源在党校培训中的运用现状,提出要依托"红色文化"这一鲜活素材,开展多样化、具有现场感的教学形式,进一步用活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除了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求。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西方国家试图通过文化软实力来渗入我国,发展好我们自己的文化,不被外来文化渗入,群众文化充当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积极发展群众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精神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深,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群众希望得到更加贴近生活的群众文化。相关文化部门需要对此充分重视,从各个方面开始对群众文化的深化改革,形成相应成型群众文化理论体系,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实践,从各个角度开展对群众文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