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李家骅  程国彬 《养猪》1997,(2):33-34
江西东乡良友畜牧有限公司于1994年从美国引进的长白猪,经过两年多的观察,与80年代初从丹麦引进长白猪进行比较,在体质外形上有一定差异,生产性能也有不同。美系体质更为健壮、结实,前躯更宽深,四肢较粗壮,肢蹄病和繁殖障碍发生串要低得多。产仔数美系和丹系分别为10.03头和9.3头,美系要多0.73头,同时泌乳性能也要好些。肥育猪美系和丹系日增重分别为722克和684克,料室比分别为2.86和3.02美系日增重要高5.7%,料重比要低5.2%。两品系胴体品质都很理想,胴位瘦肉率都在65%以上。  相似文献   

2.
英、美、新丹系长白猪的屠宰性能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择英系长白猪13头(♂3,♀10),美系长白猪10头(♂3,♀7),新丹系长白猪12头(♂3,♀9),体重达90kg左右时,按GB8467-87瘦肉型种猪性能测定技术规程的标准方法进行屠宰测定,所得资料用SAS软件进行二因子方差分析并作邓肯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新丹系、美系和英系长白猪的屠宰率分别为75.97%、73.73%和76.0%(P<0.05);胴体瘦肉率分别为65.59%、61.10%和62.47%(P<0.05),平均膘厚分别为1.8cm、2.3cm和2.4cm,新丹系与英、美系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胴体皮率分别为5.9%、6.82%和6.03%,以美系最厚,与新丹系和英系都有显著差异(P<0.05),3个品系内公猪的皮率显著高于母猪(P<0.05),腿臀比分别为31.88%、31.3%和32.7%,品系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美系杜洛克种猪引进属国家“948”项目。旨在引进美系杜洛克种猪在江西饲养驯化,进行适应性研究,观察其繁殖性能、生长发育的表现。结果表明,种猪各项生产性能指标优越,平均初产仔数10.17头.日增重907g,瘦肉率68%,料重比2.53:1。  相似文献   

4.
对我场新引进的台系,美系杜洛克猪的适应性进行观察,测定其繁殖,肥育性能等项目,经过统计分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品系在体质外形方面有一定差异,生产性能也有所不同,二者各有优缺点,台系,美系杜洛克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分别为:9.53头,8.44头和8.44头,7.89头,12.2千克,11.7千克和1.45千克,1.50千克,其日增重和料肉比分别为:656克,742克和3.08,2.76。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常州瘦肉型猪原种场于1999年通过中国畜禽进出口总公司从加拿大引进长白猪。经过2年时间的饲养观察,与本场自己所培育的中东牌长白(以下简称丹系长白)进行比较,不仅在体型上有一定差异,而且生产性能也有所不同。加系长白猪更为健壮、体躯较长、臂部较方、蹄病和繁殖障碍发生率较低。产活仔数(初产)加系为10.83头/窝,丹系为10.11头/窝,加系要多出0.72头/窝,同时泌乳性能较好,在育肥性能上,加系校正到100日龄上比丹系所测定群平均少3.95天,30~100kg阶段料肉比差异不显著。两品系猪胴体品质较理想,胴体瘦肉率都在66.00%以上,且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进行氟烷敏感基因检测,都无阳性猪(nn)存在。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美系和台系杜洛克作终端父本与长大母猪杂交,对其繁殖性能、生长肥育性状、胴体性状指标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繁殖性能方面,美系♂×长大♀组合(美系杂)好于台系♂×长大♀组合(台系杂),窝均产仔总数、窝均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分别高1.04头、1.09头、1.33 kg;生长育肥性状方面,美系杂在30~100kg阶段的日增重比台系杂高52 g,差异显著(P0.05),饲料转化率则是美系杂略优于台系杂,在30~100 kg阶段的耗料增重比分别为2.86︰1和2.94︰1;胴体性状方面,台系杂胴体的瘦肉率比美系杂胴体的瘦肉率高3.05%。说明2个品系的杜洛克公猪各有优势,因根据需要选择最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7.
对1987~1990年H市种猪场146头长白猪屠宰肥育试验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生产性能的提高,肉质明显下降,1987~1990年平均日增重增加142g,料肉比下降0.34,pH值由6.27下降至5.96,系水率由88.7%下降至69.15%;肉色评分也有下降趋势,PSE发生率由12.7%上升到30%。,但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等胴体性状变化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8.
引进先进的PIC配套系种猪,经性能测定,母猪产仔数13.2头,商品猪时达100kg体重155d,料重比2.7,胴体瘦肉率67.4%;通过系统研发,形成了较科学的、完善配套的养猪工程化技术;开展全方位技术服务,加快普及了养猪科学技术;采用“公司 农户”模式,加速了PIC配套系种猪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日粮中添加蜂花粉对提高鸡产蛋率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蛋鸡日粮中添加1%蜂花粉与未添加的对照组,其产蛋率分别为87.7%和80.2%,2组差异显著(P<0.05);平均蛋重分别为62.55±1.22g和62.54±1.31g,差异不显著(P>0.05),料蛋比分别为2.35:1和2.51∶1,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经济效益15.7%。  相似文献   

10.
皮杜--长大杂交组合猪的生产性能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分别选用皮杜杂交公猪、杜洛克公猪与长大母猪杂交,测定其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结果表明,皮杜长大组窝产活仔数11.1头,21日龄育成数10.3头,优于杜长大组。皮杜长大与杜长大猪肥育期日增重分别为743g和728g,料肉比分别为2.83和2.89,结果相近,皮杜长大略好。皮杜长大的胴体瘦肉率达到66.6%,比杜长大高出近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大白猪的特征特性与生产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9窝乳猪、9窝小猪和4窝中猪及31头母猪产仔成绩等统计分析可知,大白猪增重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断奶乳猪平均日增重为253g;小猪42d平均日增重为513g,料重比2.2:1;中猪23d为756g,料重比2.8:1。胴体瘦肉率高达60%。窝产活仔数平均10.03头,初生个体重平均1.24kg,断奶个体重平均8.97kg,母猪泌乳性能好。大白猪在内蒙古地区有较好的适应性,在杂交生产中既可用作父本,也可用作母本。  相似文献   

12.
鲁农Ⅱ号猪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测定了鲁农Ⅱ号猪配套系商品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结果表明,试验猪的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30~100kg平均日增重830.48g,料重比2.86;屠宰体重101.07kg时胴体瘦肉率60.56%;肉质良好,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分别为3.15、3.22,pH6.05,剪切力较小为37.64N,肌内脂肪含量较高为2.99%;每100g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9400g、15.1640g、8.1310g,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分别为76.0491%和40.7749%,肌肉营养价值较高;背最长肌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4.2800%、11.6567%、40.0867%和7.4167%。  相似文献   

13.
《养猪》2017,(1)
为比较大约克及长白猪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研究选择2015年春夏季出生、生长发育良好、体重28 kg左右的大约克仔猪77头,长白仔猪55头,饲养在美国奥斯本种猪性能测定站内,当体重达100 kg左右时结束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大约克及长白猪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没有显著差异;长白猪的胴体直长、L、b、胱氨酸含量分别比大约克提高3.76%(P0.05)、9.28%(P0.05)、16.80%(P0.05)、10.53%(P0.01),其他指标两者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研究测定了鲁育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差异不显著,达100kg活体瘦肉率长白猪最高,为65.22%,比大约克、杜洛克分别提高2.31%(P〈0.01)和2.48%(P〈0.01)。3个猪种胴体性能差异不显著,肉质性状差异显著。杜洛克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最高,滴水损失最低,肌内脂肪含量最高,肉质良好。每100g背最长肌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大约克最高,但3个猪种差异不显著;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也以大约克最高,且与长白猪差异显著,比杜洛克和长白猪分别提高0.94%(P〉0.05)和1.00%(P〈0.05)。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3个猪种差异显著。棕榈酸和油酸含量都以大约克最高,分别比杜洛克和长白猪提高4.48%(P〉O.05)和16.73%(P〈0.05)、23.89%(P〈0.05)和56.19%(P〈0.01),杜洛克油酸含量比长白猪提高26.07%(P〈0.05);亚油酸含量长白猪最高,比大约克和杜洛克分别提高183.08%(P〈0.01)、63.94%(P〈0.01)。  相似文献   

15.
美系杜洛克种猪引进属国家“948”项目。旨在引进美系杜洛克种猪在江西饲养驯化,进行适应性研究,观察其繁殖性能、生长发育的表现。结果表明,种猪各项生产性能指标优越,平均初产仔数10.17头,日增重907g,瘦肉率68%,料重比2.53:1。  相似文献   

16.
莆田黑猪被毛稀疏呈灰黑色,体型中等,生长速度较慢、性早熟、产仔数较多。初产和经产母猪窝产仔数分别为10.33头和11.21头.初产和经产30日龄断奶窝重分别为46.52kg和58.32kg。后备公、母猪6月龄体重分别为76.84kg和66.27kg。在中等营养水平下肥育,日增重为412.02g,料重比为4.08:1.达100kg左右体重时的屠宰率为72.475,胴体瘦肉率42.16%,胴体脂多,皮较厚,但肉质好。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农科院原种猪场从法国引进 ,并先后 3次引进新的血统 ,经过科技人员十多年的精心培育 ,已成为较理想的瘦肉型优良品种。繁殖性能 :种母猪 7月龄发情 ,8月龄体重达 90千克时可开始配种 ,产仔数约1 0头。纯种繁育 :日增重 732克 ,料肉比 2 87∶1 ,瘦肉率70 1 4 %。杂交配套 :杂交优势组合日增重 774克 ,料肉比2 6 4∶1 ,瘦肉率 6 5 5 % ;皮特兰、长白猪和梅山猪杂交后代日增重 6 46克 ,料肉比2 6 9∶1 ,瘦肉率 6 4 88% ,四元杂交———皮特兰、杜洛克、长白猪和上海白猪的杂交后代日增重 72 1克 ,料肉比 2 87∶1 ,瘦肉率达…  相似文献   

18.
新温州白猪是由原温州白猪导入长白猪血统,在体型外貌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瘦肉率有较大的提高。主要性能指标:胴体瘦肉率57.35%,背膘厚3.5c,肉质优良,产仔数12.8头,产活仔数12.1头,35日龄新奶窝重87.3kg,10 ̄90kg平均日增重653g,料重比3.33:1。  相似文献   

19.
王家圣  潘晚平 《养猪》1999,(3):29-30
本研究用新老丹系长白猪组建基础群,应用BLUP育种软件,开展常年大群种猪测定,严格按EBVS值形成核心群,经过2个世代选育,品系主要性能指标:产仔数11.04头,产活仔数10.10头,25~100kg平均日增重969.5克,料重比2.52,体重达100kg日龄150.2天,背膘厚13.7mm,胴体瘦肉率66.51%,肉质优良,较好地保持长白猪优良性能,同时开展长大杂交优势研究,繁殖性状杂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美系、英系、新丹系长白猪繁殖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乐平  詹应祥 《养猪》2002,(4):11-12
为了解美系、英系、新丹系长白猪在繁殖性能上的特点和差异 ,用杭州市种猪试验场所饲养的长白猪繁殖成绩 1 1 1 4窝 ,其中美系 481窝 ,英系 45 5窝 ,新丹系 1 88窝 ,就妊娠天数、产仔数等 1 2个性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 ,新丹系母猪平均妊娠天数为 1 1 5 .3 5天 ,比英系多 0 .46天 ,差异显著 (p <0 .0 5 ) ,比美系多 0 .2天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三个品系的繁殖间隔 1 66.2 6~ 1 67.0 7天 ,新丹系的总产仔平均每窝1 0 .44头 ,比美系多 0 .82头 ,比英系多 0 .5 2头。 3 5日龄断奶仔猪数 ,英系最多 ,平均每窝为 8.86头 ,比新丹系多 0 .0 6头 ,比美系多 0 .3 3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