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和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的经济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0—2013年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通过区位熵、库兹涅茨系数等指标对林区经济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森工林区间经济差异性较大,吉林森工经济发展状况最好;龙江森工经济发展状况排第二位,且经济平稳性最好;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状况一般,但经济规模进步明显,经济发展处于稳步提升期;内蒙古森工经济发展状况排在其他3个森工林区之后,经济发展效率较差。22000—2010年,林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特征明显,2010年后不均衡性缩小并趋于稳定。3低工资职工人口的相对变化和高工资职工收入的相对变化对林区经济不均衡具有显著影响;2010年之前,前者发挥主导作用,2010年后,后者发挥主导作用。4林区人力资源生产效率低下。5基于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缩小经济不均衡、加快推进林业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有林区既是国家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也是国家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由于国有林区特殊的生态价值和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决定了林区经济的特殊发展定位。即保护好森林资源成为林业建设最根本的任务,加快经济转型成为林区发展最现实的问题,提高生活水平成为职工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基于此,发展以林下资源承包经营为主要模式的林下经济,既能够有效兼顾生态、产业、民生需求,又可实现国家得资源、企业得发展、职工得实惠三方共赢,是加快推动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战略之举。但与此同时,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30多年的快速发展通道,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转型发展,土地资源稀缺与低效利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挑战愈加严峻。作为区域发展的先行者,中国经济发达地区所面临的人地问题更加突出,亟待解决空间发展失衡、粮食安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转型等4大人地矛盾。因此,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亟待加强对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工作,以解决经济发达地区所面临的区际分工模糊、耕地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和土地利用粗放等4方面的关键性土地利用难题,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土地利用问题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岩 《安徽农业科学》2015,(10):173-174
基于黑龙江国有林区的资源禀赋、经济态势和发展方向,结合全面停伐的政策背景,研究“十三五”期间林区经济转型问题,提出多项转型思路和转型途径,有利于明确地域资源优势、释放林区经济潜力、发挥森林多重效益,为黑龙江林业转型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纵贯全境,作为共和国森林工业的长子,60多年来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同时,经济、社会、环境等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可以说,伊春的发展历程在中国林业发展史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以伊春作为案例,通过伊春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自身定位与政策使用,说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探索足迹,以此剖析中国林业未来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 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平 《吉林农业》2011,(3):211-211
建湖县位于江苏省苏北地区,隶属盐城市,是全省重点林业县,江苏重点林区。全县辖13个乡镇,286个行政村,总人口80万人。全县土地总面积1140km2,森林覆盖率达39.1%。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林业生态建设给予高度重视,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大力培植森林后备资源,加快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全县的森林生态得到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为更好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实现我县经济经济可持续快速的发展,笔者将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谈几点建议,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乡村生态化旅游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部署和双碳目标的重大举措,不仅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实施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迫切需要。本文立足双碳经济视角,着重研究乡村旅游朝着生态化方向转型的目标及策略。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和资料,发现当前乡村旅游行业普遍存在发展不均衡、生态环境损害与资源过度利用、产品与服务同质化倾向、政策支持与执行力度的不足等现实问题,为响应国家的双碳目标,就需对该行业进行生态化转型,提出构建低碳环保的乡村旅游模式、培育绿色发展的乡村经济体系、创新乡村旅游的产品与服务、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可持续管理,推动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  相似文献   

8.
林下经济是当下的朝阳产业、希望产业、绿色产业,发展林下经济是实施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森工经济转型、促进林区职工群众就业致富的必要途径。发展林下经济也是森工的优势所在。但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与集体林区在林下经济发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需要了解和处理好相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经济学和社会学为视角,研究分析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借鉴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规避生育政策调整带来风险的先进经验,结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区情和特点,积极提出对策,切实规避风险,促进人口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相融。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使不同地区的发展机制面临潜在的深刻转变,我国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有效参与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产业重组及转移、竞争、经济关联性、发展模式等方面总结了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及影响,系统分析了其给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合苏中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规划过程管理、生态经济平衡发展、强化规划用途分区、空间集聚优化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等规划响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点,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安徽省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人力资源培育滞后、资源环境市场配置机制欠缺、生态文明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使得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但是,安徽省在生产力要素、产业转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国家政策扶持等方面具有后发优势,应抓住机遇,践行新的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引领美好安徽建设为发展思路,以构建安徽生态经济战略体系为发展路径,以健全法规制度和政策支撑为发展保障,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滩歌林场产业发展为例,结合林场产业发展的现状,总结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探讨今后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旨在为描绘林区未来生态经济发展新蓝图,打造林区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构建林区生态经济发展新体系,推动幸福林区建设进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动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部署2011年经济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2010年及"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明确提出2011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生态涵养区是首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涵养区发展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之一的密云区为研究对象,分析2006—2018年农民收入的变化,并从农林水务支出、地区生产总值、耕地面积等角度选取指标,构建影响因素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各指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民人均收入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且与选取指标均存在相关关系,与农林水务支出、地区生产总值等5项呈正相关关系,与农业机械总动力等指标呈现负相关关系。研究提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大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适应性增收策略,以促进生态涵养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手抓产业绿色化、生态化,提高生态效能;一手抓绿色产业化和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具有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功能的产业,这是当前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主要政策导向。作为上海最大的农副食品生产与销售集团,同时作为沿海垦区,光明食品集团坚持把"发挥绿色生态优势、打造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作为集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吉林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和目前林下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在公益林区发展林下经济的策略,通过媒体宣传、政策扶持、统筹规划、政府管理、强化服务等措施,促进公益林区的林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罗亚雄 《甘肃农业》2011,(11):27-27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始建于1962年,所辖林区位于秦岭西段,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是兼有我国南北气候特点的典型天然次生林区,也是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场群之一,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区和我省陇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林区气候温和湿润,动植物种类繁多,旅游资源丰富。建局以来,我局在次生林综合培育、用材林基地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  相似文献   

18.
林业经营与林业生态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宁河县林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对当地林区的现状和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提出林业经营和生态保护的系统性科学对策,旨在为林区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应华 《农技服务》2016,(4):219-220
本文分析了清镇市区域环境、水源、人脉等资源的优势和劣势,以期从农业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寻找到最佳的发展路径。树立发展与生态保护两条"底线"意识,充分利用清镇市水资源、环境优势,大力拓展现代农业与观光旅游产业,走一条不同于中国西部其他地区的小康建设之路,为清镇市经济实现快速腾飞、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深化配套改革,林区经济已经成为林业转型发展、林区二次创业的战略性产业。近年来,为了充分发挥袁家庄镇的地域优势,森林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和林区群众高涨的积极性,作为农林产业结合发展的新模式,在促进和增加农民收入、培育保护林木资源、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