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在资本市场与国企改革综合研讨会上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虽不能“包治百病”,但却是解决国有企业深层次问题的综合有效办法,现代企业制度可解决六个问题: 1、改变企业的债务责任关系,国有企业对自己的债务承担全部责任,国家只承担有限责任,这样,改变了政企关系,企业不能再吃国家的大锅饭。  相似文献   

2.
目前,吉林国营森工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正在向纵深发展,推广的时间虽然只有2年,但已经出现了好的趋势。一是开始触动了传统的产品经济体制通行的行政分配方式,国家对企业由利改税改为上缴利润基数包干,使企业强化了经营机制,增添了活力,为走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找到了有效途径。二是冲击了原来僵化、臃肿、松垮的人员组织机构,由于试行公开招标、民主选举、层层聘任、择优组合、招标组合等方法,为消除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新的劳动组织积累了经验。三是改革了用行政手段规定的工资级别为按劳动投入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尝试。四是企业建立了内部市场,采取了“模拟市场运行法”。把企业内部以生产管理为中心的“供、领”关系,变为以生产经营为主体的“买卖”  相似文献   

3.
余金鸿 《技术与市场》2023,(2):156-160+163
采用2014—2019年沪深A股2 310家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投资水平和投资效率在其中扮演的中介角色。结果表明: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薪酬差距与投资水平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投资水平在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绩效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投资效率对“高管薪酬差距—企业绩效”的中介作用也未得到证实。为提高企业绩效,建议完善薪酬激励机制,规范薪酬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4.
建立“内部银行”做为企业内部财务结算方式的根河林业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结算方式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着愈来愈明显的作用。“企业内部银行”是模拟人民银行的结算办法,在本企业使用“内部银行支票”,变以往的转帐结算方式为支票结算方式。局属各场级独立核算单位均在“内部银行”设户头,将局下达的年度财务成  相似文献   

5.
为了按市场需要搞好合理造材,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必须把山场造材与市场营销对接起来。黑龙江省山河屯林业局从1985年起抓住改革契机,打破长期以来木材按数量和成本一拨到底的计划管理模式,先后走了“产值接交”、“模拟利润”、“内部市场”三大步。形成了全局从山上到山下、从生产到销售的一整套买卖关系,使木材生产迅速与市场接轨,在山场就造出适销对路、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高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我县从一九七四年开始搞雨季油松飞机播种造林,已经六年。实践证明,象我们这样的北方干寒山区,同样适宜搞飞播造林。八达营公社飞播造林试验后,狠抓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创造了一条“飞封造”的路子。七年时间,荒山与四旁绿化双上《纲要》。从实践看“飞封造”三结合的办法效果很好,是加速绿化山区,恢复生态平衡,逐渐改变农业内部的比例关系,是由穷变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改革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是体现按劳分配原则、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一环。因为当今企业管理的特点是由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的动力机制是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的满足,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研究企业内部分配的科学管理。“按劳分配”我们已讲了三十多年,然而至今在企业内部一直没有得到认真地贯彻落实,在职工的工资分配中仍然存在着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平均主义倾向。这种平均主义的“大锅饭”,  相似文献   

8.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们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认真落实“鞍钢宪法”,广泛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带领全厂广大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深入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活动,不断地挖掘了企业内部的潜力,较快地改变了老厂面貌,保证了生产的持续跃进。全厂工业总产值在文化大革命以来逐年递增9.3%的基础上,1973年比文化大革命前产值最高的1965年提高了近1.5倍,相当于建厂初期的十几倍。同时,13种主要受检产品质量均达到一类水平。今年以来,在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重要指  相似文献   

9.
我局从1979年10月起进行扩权试点,为了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落实经济责任制,我们于1980年将银行监督、控制、信贷、结算机制引进经营管理中,办起了内部银行。9年来,我们通过内部银行加强局内各单位之间的结算和货币资金管理,在对各公司、林场、车间、工队和业务科室的经济活动进行资金、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充分发挥了经济杠杆作用,改善了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了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同时,也为企业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和实行“三段式”经营模式创造了条件。下面,就我局实行内部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莫尔道嘎林业局,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取得成效,1987年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今年3月份该局被评为自治区1987年工交生产及经济效益先进企业。莫尔道嘎林业局的主要做法是: 一、更新观念,确立目标该局在吸取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以改革为先导的“改革、增益、高效、创优”的奋斗目标。在以营林为基础的经营方针指导下,制定出变生产型为生产经营型,变封闭型为开放型,改变单一的木材生产、单一的全民经济、单一的计划经济,加  相似文献   

11.
广南县清水江林业局原为省属国有重点森工企业。自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等、靠、要”、“软、懒、散”等诸多问题。为改变此种情况,转换经营机制,2002年开始创办家庭生态林场,从而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取得了“三赢”的效果。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内部银行在我省森工企业安家落户已有10年。但从我省情况来看,90%以上的森工企业建立的是“单轨制”内部银行,即将内部银行机构设置在财会部门之内,成为财会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有的内部银行与财会部门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  相似文献   

13.
企业内部存在着繁杂经济关系,在这些经济关系中起统领全局、提纲挈领作用的是企业内部经济活动机制,属于一种契约形式的制度性机制。文章从企业生产要素组合、组织机构运行、各岗位之间分工协作这几个方面,就这种契约形式的制度机制如何保证企业内部经济活动有序进行,做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4.
金素文 《山西林业》2001,(3):7-7,10
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企业法人制度、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组织管理制度的有机统一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必须包括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要求更高 ,作用更大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否则无法实现和完成市场经济对企业的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决定了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制 ,其内部结构为股东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 4个方面。从产权关系上看 ,股东会与董事会是委托代理关系 ,监事会代表股东会对财产的委托人董事会和经理实行监督关系 ;从职权关系上看 ,他们…  相似文献   

15.
绰尔林业局在深化企业改革中,积极探索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新路子,并从1983年开始全面推行了“单位产品工资含量包干”办法。他们的路子走得怎样?效果又如何呢?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这个局从50年代起,曾在木材生产的“六大工种”中实行过能够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计件工资制,对促进企业生产,调动职工  相似文献   

16.
陈颖 《技术与市场》2009,(12):69-70
在现代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逐步认识到内部控制与审计之间正发生着微妙而密切的关系。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都是企业加强内部监督与管理的手段。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特点及意义。正确处理和合理运用两者的关系对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志华 《国际木业》2009,39(3):16-16
预测一:行业“寒冬”将持续三年 地板业“寒冬”到底有多长?明年过不了,预计三年左右。现在刚刚“深秋”,还尚未到达“寒冬”。今后新建地板工厂大大减少,设备投资大大下滑。地板行业内部的OEM将会增加。“备足口粮”过冬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增强企业活力的途径很多,其中较重要的一条是划小企业内部的核算单位,使车间、林场成为有经营自主权力的单位,成为企业内部的经营者。我们森工企业,虽然有大企业的优势,但由于管理上是“大经营”,分配上是“大锅饭”,因而无论人才或设备的优势,均得不到充分发挥。划小企业的核算单位或者赋予承包单位以较多的经营自主权,不仅便于管理,而且使职工感到企业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微观层面的面板数据和2017—2018年部分家具企业调查数据,基于OP法、ACF-OP法和ACF-LP法测算了中国家具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中国家具企业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家具企业在1999—2007年期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是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仍然较低。2017—2018年呈现微弱上升趋势,中国家具企业存在“出口-生产效率”悖论情况,不存在“出口学习效应”。  相似文献   

20.
1979年,三岔子林业局做为试点单位,开始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着手企业内部改革,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1984年,在“一包二放三松绑”方面进行了探索,使企业增加了活力,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第一,“软任务”变成了“硬任务”,营林事业有了新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级干部都把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增强企业后劲当做战略任务来抓,从各方面加强了营林工作。专业队伍人数1984年比1978年增加20.1%;更新造林成活率达95.5%,比1978年提高24.5%;保存率为90.3%,提高29.8%。爱林护林责任制进一步落实,火灾次数,受害面积逐渐减少,经济损失由92,053元减少到176元,连续6年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