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柴达木绒山羊改良本地山羊,F1代(试验组)1-3岁平均产绒量、体重分别比本地土种山羊(对照组)增加0.143kg和10.03kg(P〈0.01)差异极显著;改良山羊出生重、断奶重、绒层厚度也明显高于本地土种山羊(P〈0.01);但粗毛量、粗毛长度和体长等差异不明显(P〉0.05)。以上结果表明,经改良绒山羊的生产性能优于本地山羊,适应在本县改良、选育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用夏洛莱高代次公羊(F2,F3)改良本地细毛羊,所产公羔羊在断奶后集中进行育肥,生产肥羔肉。与本地细毛羊繁殖羔羊在同等条件同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夏洛莱改良羔羊的平均初生重比细毛羔羊初生重增加1.16kg,差异非常显著(P<0.01);断乳重比细毛羔羊增加5.9kg差异非常显著(P<0.01);宰前活体重比细毛羔羊增加11.4kg差异非常显著(P<0.01);屠宰率比细毛羔羊提高11.3%,差异非常显著(P<0.01);净肉率提高9.7%,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试验的目的是比较高海拔地区改良黄牛与本地黄牛血液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差异。从血液中氨基酸的含量来看.本地黄牛蛋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5种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改良黄牛(P〈0.05);色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10种氨基酸的含量,本地黄牛均高于改良黄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苏氨酸、谷氨酸和脯氨酸3种氨基酸的含量,本地黄牛均低于改良黄牛的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本地黄牛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改良黄牛(P〉0.05)。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上来看,总胆固醇、尿素氮、总抗氧化能力3项指标,本地黄牛显著大于改良黄牛(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指标含量,本地黄牛高于改良黄牛,且极显著(P〈0.01);补体第四成分、甘油三酯、葡萄糖、IgA、IgG、IgM、丙二醛、过氧化氢酶、脂蛋白胆固醇9项指标.本地黄牛均高于改良黄牛,但不显著(P〉0.05);极低密度脂蛋白、C3、总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4项指标,本地黄牛均低于改良黄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从肉品质上来看,改良黄牛和本地黄牛的大理石纹评分、眼肌面积、剪切力、蒸煮损失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在被检的934头奶牛中,初检检出阳性结核病牛8头,可疑牛5头,对可疑牛复检后,检出阳性牛1头,共检出阳性牛9头,阳性率为0.96%(9/934):阳性牛中黑白花奶牛7头,阳性率为1.17%(7/599),当地黄牛2头,阳性率为0.60%(2/335);从检测结果看,恰卜恰镇黑白花奶牛的阳性率;比当地黄牛的阳性率高,差异性极显著(P〈0.01),说明黑白花奶牛对结核病的抵抗力比当地黄牛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小苏打对高温季节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21日龄AA肉用仔鸡2000羽,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试验组饲料中添加0.4%小苏打。结果显示,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7.67%,差异显著(P〈0.05);饲料报酬提高10.05%,差异显著(P〈0.05);中暑发生率下降55.00%,差异极显著(P〈0.01);死亡率下降61.29%,差异极显著(P〈0.01)。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组比对照组每羽肉鸡多获毛利18.07%,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调查了民和地区肉牛改良工作开展情况,测量了区内62头繁殖母牛的体尺,利用肉用指数研究了牛群的经济类型。结果表明:利黄F1和西黄F1的繁殖母牛平均BP1分别达到3.40和3.42,比纯种黄牛提高了12.21%和12.87%,改良效果显著(P〈0.05),利黄F1和西黄F1改良效果无明显区别(P〉0.05)。  相似文献   

7.
通过A、B、C、D4种方法对仔猪黄、白痢进行预防,结果表明:B、C、D3组比A组发病率分别减少51.73、61.33和64.81个百分点,死亡率分别降低8.91、14.13和18.26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B组仔猪平均断奶重高于A组10.69%,差异显著(P〈0.05);C、D两组仔猪平均断奶重分别高于A组20.68%、21.24%,差异极显著(P〈0.01);C、D两组的发病率均极显著地低于B组(P〈0.01),C组死亡率比B组减少5.22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D组死亡率比B组减少9.35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C、D两组仔猪平均断奶重高于B组9.02%、9.53%,差异均显著(P〈0.05);D组的发病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D组仔猪平均断奶重高于C组0.47%,但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预防和治疗费用B、C、D3组分别比A组低1.04、0.71、0.64元/头,其中以B组费用最低,仅为0.09元/头。  相似文献   

8.
利用野血牦牛杂交改良本地牦牛后代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本地牦牛的生产性能,引进野血牦牛杂交改良本地牦牛,均表现出了明显的杂种优势,改良效果显著,经测定,杂种一代牦牛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重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牦牛(P〈0.01)体尺指标也明显高于本地牦牛,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将128只72周龄、健康的罗曼蛋鸡随机分为4组,在其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g/k、1g/kg、2g/kg@3g/kg的姜黄粉,观察其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蛋鸡产蛋后期日粮中加入2g/kg的姜黄粉可极显著(P〈O.01)提高产蛋率7.77%,极显著(P〈O.01)降低平均日采食量2.11%,极显著(P〈0.01)降低料蛋比10.12%。与对照组相比,在蛋鸡产蛋后期日粮中加入3g/k的姜黄粉可极显著(P〈0.01)提高平均蛋重2.58%,极显著(P〈O.01)提高蛋壳厚度15.79%。  相似文献   

10.
南德温肉牛改良四川宣汉牛效果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德温牛是世界著名的肉牛品种。2000年开始,宣汉县使用南德温牛对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截止2001年10月,已产南杂牛1260头,南杂交初生重公母平均达25.4kg,宣汉黄牛为15.3kg,相对提高66.0%;3月龄重81.3kg,6月龄126kg,比宣汉黄牛相应月龄体重分别提高82.7%和98.7%。从各项数据来看,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选40头20kg左右的“杜洛克×长白×嘉兴黑”三元杂交猪,公母各半,分成4组,每组10头。研究了黑麦草替代10%(T1)、15%(T2)、20%(T3)的精料对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胴体组成、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麦草替代10%~20%的精料对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没有影响;T1、T2、T3组分别比全精料组(C)的屠宰率降低了6.4%(P〈0.01),10.5%(P〈0.01),9.9%(P〈0.01),T1、T2、T3组的肌肉中胆固醇的含量分别比C组降低10.5%(P〈0.01),10.9%(P〈0.01),16.4%.(P〈0.01);3个加草组背膘中胆固醇的含量分别比C组降低9.1%(P〈0.05),12.5%(P〈0.05)和18.9%(P〈0.01);与C组相比T1、T2、T3组猪肉中肌苷酸的含量分别提高13.7%(P〉0.05)、42.8%(P〈0.01)和52.3%(P〈0.01)。黑麦草替代10%~20%的精料对其它屠宰指标和肉质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家兔甲胺磷急性中毒的血清酶活性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家兔灌服低剂量(2.5mg/kg体质量)和中剂量(5.0mg/kg体质量)的甲胺磷,在灌药前和灌药后1、6、12、24、48h分别采血,检测血清胆碱酯酶(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于灌药后45min和60min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2)与灌药前相比,2组各时间相血清ChE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呈现先抑制后逐渐恢复的变化趋势,在中毒后12h,血清ChE活性降至最低,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为灌药前的35%和42%;至48h时,血清ChE活性仍明显低于灌药前(P〈0.01);(3)血清SOD活性降低(P〈0.05或P〈0.01),MDA含量显著高于灌药前(P〈0.05或P〈0.01);(4)血清LDH和AKP活性逐渐升高,与灌药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5或P〈0.01);(5)灌药后不同时间组间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提示家兔甲胺磷急性中毒的症状与ChE抑制程度不一致,影响中毒的关键是ChE活性降低的速度,且在中毒过程中机体遭受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3.
蜘蛛酶(Arazyme)是由韩国巫婆蜘蛛消化道内共生微生物HY-5所分泌的高活性蛋白酶。试验旨在研究其对母猪繁殖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组于基础日粮中添加0.01%蜘蛛酶。结果表明,分娩前30d在妊娠母猪日粮中添加蜘蛛酶,可以提高仔猪出生重,即从对照组的1.55kg增加到试验组的1.74kg;试验组的哺乳仔猪平均断奶重比对照组提高10.28%,从对照组的6.42kg增加到试验组的7.08kg(P〈0.01);试验组的仔猪日增重组比对照组提高6.1%;仔猪腹泻率降低了70.90%(P〈0.01)。  相似文献   

14.
辽宁绒山羊改良当地蒙藏山羊试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辽宁绒山羊改良引进的内蒙古白绒山羊与甘南当地藏山羊,结果表明:辽蒙藏杂交F1代绒山羊,在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各个时期,其体重、体高、体长、胸围与对照组(蒙藏山羊杂交后代)相比,公羊除初生和3月龄羔羊的体长、12月龄胸围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它均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母羊的3月龄、12月龄体重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初生、6月龄体重差异显著(0.01〈P〈0.05),初生、3月龄、6月龄体高、胸围及6月龄体长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公、母羊绒细度、长度、单纤维断裂强力、单纤维断裂伸长率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含绒率和产绒量差异极显著(P〈0.01)。杂交F1代羊杂交优势明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设计,选取体重20kg左右的杜大长三元杂交猪168头,按体重、性别基本一致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试验组应用干湿饲喂器,对照组应用水泥料槽。为期30天的饲养试验表明,应用干湿饲喂器能显著提高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6.5%(P〈0.01)、平均日增重16.9%(P〈0.01)和显著降低平均料重比7.0%(P〈0.01):能明显提高仔猪饲料的总能表观消化率3.9%(P〈0.05)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6.1%(P〈0.05)。对血清中常规指标测试表明,应用干湿饲喂器能显著提高仔猪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25.9%(P〈0.05)和胃泌素含量65.8%(P〈0.05)以及显著降低血清中皮质醇含量40.8%(P〈0.05);有提高血清中葡萄糖、总蛋白和降低尿素氮含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大蒲莲猪生长肥育性能和胴体及肉品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了山东省优良地方猪种大蒲莲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试验猪25~90kg阶段平均日增重461.01g,料重比3.84;屠宰体重95.67kg,胴体瘦肉率42.24%;肉质优良,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分别为4.14、4.02,pH1为6.57,滴水损失较低为1.09%,肌内脂肪含量高为7.60%;大蒲莲猪每100g背最长肌胱氨酸含量较高,-9腰大肌差异极显著;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以腰大肌较高为41.23%,与背最长肌差异极显著;棕榈酸、油酸、肌内脂肪和干物质都以背最长肌含量较高,分别比腰大肌提高4.80%(P〈0.05)、21.71%(P〈0.01)、256.81%(P〈0.01)和15.29%(P〈0.01);硬脂酸和亚油酸以腰大肌含量较高,分别比背最长肌高20.91%(P〈0.01)和68.23%(P〈0.01)。  相似文献   

17.
台美系杜洛克种猪测定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台系、美系、台美系杜洛克514头进行测定且校正至100kg日龄和背膘厚,两亲本达100kg日龄,美系比台系少6.4天(P<0.01),台美系比对照组(台系、美系)少3.5天(P<0.01);达100kg背膘厚,台系比美系少0.2mm(P>0.05),台美系比对照组少0.15mm(P>0.05)。比较说明,美系有生长优势,台系膘薄,杂交后代达100kgt日龄较对照组下降1.99%,且有显著差异(P<0.01);达100kg背膘较对照组下降0.9%,但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用台系改良美系观察杂交后代生活力强。  相似文献   

18.
西门塔尔改良遵义市黄牛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忠 《中国牛业科学》2005,31(6):62-63,66
对遵义市西门塔尔牛改良的本地黄牛(西杂牛)体尺、体重及各项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西本杂交牛与本地牛体尺体重及各项生产性能都有了显著提高(P>0.01),西本杂初生重、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体重比本地牛分别提高了21.75%、49.98%、45.41%和37.63%,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季节和激素剂量对鲁西黄牛超数排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疫,选择3~5岁健康鲁西黄牛190头,集中饲养,分别在春、秋、冬三个不同季节,按照鲁西黄牛体重随机分为三种不同剂量,即0.010~0.012mg/kg体重,0.013~0.014mg/kg体重和0.015~0.016mg/kg体重进行超数排卵。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对鲁西黄牛超数排卵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胚胎可用率冬季高于春、秋两季(P〈0.01)。激素不同剂量对鲁西黄牛超数排卵亦没有影响(P〉0.05),但0.013~0.014mg/kg体重、0.015~0.016mg/kg体重超排有效头数都高于0.010~0.012mg/kg体重(P〈0.01);0.013~0.014mg/kg体重胚胎可用率高于0.015~0.016mg/kg体重(P〈0.05)和0.010~0.012mg/kg体重(P〈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研究安格斯肉牛对当地黄牛的改良效果,[方法]选择6月龄安×黄F1代杂种牛和当地黄牛各10头,在同等饲喂条件下测定6月龄、12月龄、18月龄体重、体长、体高、胸围、管围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果发现:安×黄F1代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当地黄牛(P〈0.01)。[结论]表明利用安格斯牛冻精杂交改良当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