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林龄马尾松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渝东重庆石柱林场不同林龄(8a、20 a、30 a)马尾松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①马尾松的胸径和树高在幼龄林(8a)和中龄林(20a)生长速度最快,材积量则在成熟期(30a)达到最大.②马尾松各器官生物量和总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树干的生物量增长速度最快,在成熟期最高,达到72.68%.③各林龄马尾松林内,各层次生物量的高低排序都为乔木层、枯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生物量和林地地上总生物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并占有绝对的优势;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比重则逐渐降低.④马尾松林的地上部分各林层的净生产力在中龄林的高低排序都为乔木层、枯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幼龄林和成熟林则表现为乔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灌木层;乔木层生产力在地上总生产力中占绝对比重.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大熊猫取食竹的相关关系,利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相岭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结构特征与林下八月竹(Chimonobambusa szechuanensis)生长指标进行调查,构建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和线性混合模型(LM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层郁闭度对八月竹发笋量和一年生竹基径的影响均显著;乔木株数对活竹株数、一年生竹高度、笋高度和笋基径的影响均显著;乔木平均高度对八月竹发笋量、活竹株数、死竹株数、一年生竹基径和多年生竹基径的影响均显著。(2)八月竹发笋量随乔木层郁闭度和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活竹株数随乔木株数和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八月竹死竹株数随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增加;一年生八月竹平均高度、笋高度和笋基径均随乔木株数增加而增加;一年生和多年生八月竹平均基径均随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竹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竹属禾本科竹亚科植物 ,在河南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全省从南到北都有广泛分布 ,为我国北方多竹的省份。竹多年生 ,坚韧直立 ,四季常青 ,是优秀的常绿阔叶绿化树种。竹类植物品种繁多 ,形态各异 ,有高达 30余m ,胸径 30cm ,状如高大乔木者 (巨龙竹 ) ;亦有低矮仅 1m ,形若灌木丛者 (小竹属竹种 ) ;更有不能直立 ,沿地面匍匐或攀缘蔓生似藤者 (藤竹属新小竹、大吊竹等 )。此外还有异态畸形的方竹、佛肚竹、龙头竹等。这就给北方城市园林绿化的不同造景需求提供了竹种的选择。竹具有生长快、成林周期短、繁殖能力强、迅速郁闭成林的特点。适…  相似文献   

4.
观赏竹在广州城市绿地中的配置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重点对广州市3个公园及2个居住区观赏竹种类及配置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广州城市绿地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观赏竹有6属17种,常用的配置模式为乔木-灌木-草本和乔木-草本两类。文章还对观赏竹的配置手法和配置形式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5.
竹类植物属禾本科的竹亚科,常绿乔木或灌木。芦竹属禾本科的禾亚科,多年生草本。竹类植物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也有少数属、种生长在温带甚至亚寒带地方。生长快、产量高、用途广、收益大。一次造林成林,即可连年采伐利用。一般竹子造林五——十年后,就可年年砍伐利用。一棵粗十几厘米、高二十几米的毛竹,从出笋到成竹只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经过四到六年的加固生长就可砍伐,如作为纤维造纸原料,当年就能利用。生长好的竹林,每亩年产竹材三、四千斤,即约为1.5—2.0立方米竹材实积,超过一般速生林生长量的1—2倍。竹子的收缩最小,割裂性、弹性和韧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人工植物类型对盐碱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和试验,研究了不同人工植物对盐碱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土壤容重来看,乔木对土壤下层(20~100cm)改良效果好,草本对中上层的改良效果好,灌木对土壤各层的改良效果差异不大;不同人工植物类型下土壤容重顺序为乔木草本灌木;非毛管孔隙度顺序为乔木草本灌木;孔隙度顺序为乔木灌木草本;通气度顺序为乔木草本灌木。乔木林地土壤的持水性最高,乔木林地土壤的渗透性能优于灌木。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草)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贵州陡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草)以来,对典型退耕还林(草)技术模式进行研究,即对这些模式的适宜条件、主要技术措施、抚育管理及成效推广进行了分析、综合和评定,结果主要有以下模式:乔木模式、灌木模式、乔灌混交模式、竹类模式、乔竹混交模式、乔木与草本结合模式、灌木与草本结合模式、乔灌草模式等。  相似文献   

8.
一、毛竹的生长特性毛竹林是森林群落的一种,借助于地下茎(竹鞭)的蔓延繁殖而成。按植物学的观点,竹鞭是“竹树”的主茎,竹株是“竹树”的分枝,成片的竹林,尽管地上竹株林立,地下则是竹鞭相连,起源于少数“竹树”主茎。因此,竹林群体的形成、结构、发展、更新又不同于一般森林落,必须通过竹鞭和竹笋的生长来实现。1.竹鞭生长毛竹属单轴散生型,它的竹鞭主要分布在土壤上层,横向起伏生长。鞭梢(又称鞭笋)是竹鞭生长部分,尖削如楔,穿透力强,如因冻害或机械砥伤而断梢,由临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凉水自然保护区3类森林的植物组成和林分结构特征,以期为小兴安岭保护区科学管理及经营天然次生林提供基础支撑。【方法】以存在小兴安岭核心区的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典型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针叶林3类森林为对象,详细调查乔木层(80块30 m×30 m样地)、灌木层(160块5 m×5 m样地)和草本层(160块1 m×1 m样地)的林分结构特征(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灌高、灌木直径、灌木盖度、草本株高、乔灌草密度等),分析种类组成并计算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及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和Alatalo指数),并采用方差分析、冗余分析(RDA)探究林分间的差异。【结果】3类森林有乔木28~30种、灌木22~25种、草本78~90种,其乔、灌、草植物种类差异明显,阔叶树种以白桦最多,针叶树种以兴安落叶松最多,灌木最多的是毛榛子,草本以蚊子草和小叶芹最多;针阔混交林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总体上高于针叶林和阔叶林,而阔叶林的均匀度高于其他2个森林类型;同一森林类型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 3种森林类型中灌木层的均匀度高于其他层;从结构特征来看,树高和胸径平均为14和18 cm,树高和枝下高表现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木层冠幅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草本层每个种的平均多度与盖度表现为针叶林显著(P0.05)高于针阔混交林;冗余排序分析表明,阔叶林和针叶林的多样性特征差异主要由草本层特征解释,而针阔叶混交林则主要受乔木层结构特征影响,其中阔叶林草本植物的多度、密度和株高等可解释48.4%~62.1%的多样性差异,针叶林可解释30.5%~44.3%;针阔混交林中显著影响多样性的林分特征表现为灌木地径乔木枝下高草本株高乔木胸径,合计分析乔木层、灌木层的特征能解释多样性差异的38.8%~40.1%和27.4%~50.7%。【结论】凉水自然保护区乔木优势种以先锋树种白桦和兴安落叶松等为主,个体较小,尚需更长时间保护才能恢复为高质量森林资源;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在多样性保护中需关注;植物多样性能在林分结构恢复中得以协同提升,但不同森林类型差异明显,如针阔叶混交林调控乔木枝下高和灌木密度等更有效,而针叶林和阔叶则是调控草本密度或改善草本生长环境才能更有效改善植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草花盆花是由一二年生草本花卉装盆而成。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是指在一个或两个生长周期内完成其生活史的草本植物,分别称为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大多数一年生草本花卉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喜夏季高温环境,耐寒性较差,如万寿菊等;二年生草本花卉大多原产于温带地区,耐寒性较强,但耐热性较差.如三色堇等。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重点公益林生物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浙江省重点公益林的森林群落和树种分布特点,在全省200多万hm2重点公益林范围内共设置854个典型样地,样地根据气候区、立地条件、林分类型、群落结构、林龄等因素综合布设,实测样株生物量,利用树木各分量生物量之间存在相对生长关系,乔木以树高、胸径、枝下高为变量构建各分量生物量模型通式,下木层以地径和株数构建单位面积生物量,草本层则以盖度和高度构建生物量模型,共构建了松类、杉类、硬阔(Ⅰ、Ⅱ)、软阔、毛竹、杂竹、灌木(下层木)、草本9组主要树种(组)生物量模型,模型测算因子简单易得,经评价和检验,各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预估水平.  相似文献   

12.
遵循沙石荒漠植被形成由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规律 ,从筛选适宜沙石山地生长的先锋植物入手 ,结合必要的工程措施 ,创造植物生存的基本生存条件。通过种植兼有草本和灌木特性的中秆型禾草类芦(Neyraudiareynaudiana) ,很快绿化了沙山 ,固护了沙坡 ,改良了沙质 ,为灌木、乔木生长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选取山东典型山地(泰山、蒙山和昆嵛山)的11个样方,研究火炬松群落和日本落叶松群落的生长和更新,从种群特征、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3方面评价适应性。结果表明:火炬松群落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分别为15种、29种和27种,植株密度分别为(15.38±1.84)株/dam2、(51.50±13.00)株/dam2和(14.38±3.80)株/m2;日本落叶松群落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分别为26种、49种和49种,植株密度分别为(10.55±0.97)株/dam2,(37.07±7.99)株/dam2和(25.45±11.35)株/m2。火炬松群落中主要乔木火炬松种群为稳定型、栓皮栎种群为显著增长型、麻栎种群和赤松种群为增长型;日本落叶松群落中主要乔木日本落叶松种群、花楸种群和椴树种群为稳定型,栓皮栎种群为显著增长型。火炬松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日本落叶松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火炬松群落演替趋势为火炬松林→针阔混交林→麻栎林或栓皮栎林,日本落叶松群落演替趋势为日本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栓皮栎林或杂木林。  相似文献   

14.
比较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与针叶林有竹与无竹环境下的物种多样性与更新状况.结果表明:华西箭竹的存在未改变森林演替过程中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但降低了各阶段物种多样性,尤其对灌木层多样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对阔叶林物种的影响大于针叶林;与无竹环境相比,华西箭竹环境下林分各层物种丰富度都有所降低,灌木层的均匀度和多样性明显下降,但对草本层影响较小;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与针叶林无竹环境乔木幼苗数量大于华西箭竹环境,箭竹环境光资源较差且枯落物较厚,不利于幼苗萌发与生长;糙皮桦幼苗及各径级树木在阔叶林无竹环境数量最多,而岷江冷杉在针叶林无竹环境最多,但在箭竹环境也有一定数量;华西箭竹的存在阻碍了糙皮桦的高生长,但对冷杉的影响较小,因此,华西箭竹的存在加速了糙皮桦的更新失败,同时也阻碍了冷杉的更新进程.总之,亚高山森林内华西箭竹的存在,降低了森林循环演替各阶段的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同时也不利于森林演替过程中乔木的更新.  相似文献   

15.
大关县3种筇竹群落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关县乔木-筇竹群落、灌木-筇竹群落和筇竹-草本群落3种群落,采用二元属性数据测度方法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结果表明:3种筇竹群落类型中以乔木-筇竹群落物种总种数(178种)为最多。各层次物种丰富度的顺序依次为,乔木-筇竹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灌木-筇竹群落和筇竹-草本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一致,其物种丰富度顺序依次都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乔木-筇竹群落的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H’)指数最高,灌木-筇竹群落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的H’指数最高,筇竹-草本群落各层的H’指数都较低。灌木-筇竹群落与筇竹-草本群落在环境梯度上不同点之间的共有种最少,相似性最低,群落间的差异大,群落间物种替代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在对塔克拉玛干(塔中)引种植物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所引种的植物进行了适应性评价.并为沙漠公路防护林工程建设筛选了适宜的植物种.结果表明,塔中共引种植物274种(隶属于34科83属),现存149种,死亡86种,流失39种.引种植物中灌木、草本较多,乔木较少,藤本极少;灌木是较适宜种,引种成活率最高,乔木和草本相差不大;草本流失率最高,灌木次之,乔木最低.适宜沙漠公路生物防沙的植物种主要为灌木(31种)、草本(14种)、乔木(2种).  相似文献   

17.
慈竹生态环境及培育技术初步研究:(Ⅰ)生态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主分量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四川盆地气候、地形、土壤条件与慈竹生长繁殖及纤维素含量之间的生态关系.结果显示:(1)年均温、干燥度等9个指标是制约慈竹生长繁殖的主导因子;(2)低海拔、阴坡生境是慈竹生长的理想环境,沟槽地、台地较坡地生长更好;(3)土层深厚、质地中壤的土壤有利于慈竹生长;(4)母竹径与新竹径成正相关而与新竹率成反相关,2年竹比例大的竹丛,其新竹率高;(5)高海拔、紫色土或台地上生长的慈竹较低海拔处、黄壤或坡地上的纤维素含量低.  相似文献   

18.
珍稀濒危植物海南粗榧保育群落植被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粗榧保育群落植被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霸王岭的海南粗榧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虽然不同样方中的乔木层、灌木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指数都表现出极显著差异,但同一样方中乔木层和灌木草本层生物多样性指数相差不大;保育群落中的优势种主要有红紫麻(Oreocnide rubescens)、野芭蕉(Musa wilsonii)、药用狗牙花(Ervatamia officinalis)等;保育区内海南粗榧成年和幼体植株生长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估采笋管理政策对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恢复的作用,2018年 9月对保护区内采笋管理区域和保护区外围保护带的未管理区域进行了野外调查,对比分析采笋管理区域与未管理区域大熊猫主食竹——八月竹( Chimonobambusa szechuanensis )的生长状况以及森林植被特征。结果显示: 1)采笋管理区域的竹笋株高与数量明显大于未管理区域的相关指标( p <0.05),竹笋基径,成竹株高无明显差异。2)采笋管理区域乔木胸径,乔木树高,灌木层盖度大于未管理区域,且差异显著( p <0.05)。可见,采笋管理政策对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食竹的恢复产生正面作用,而连续采笋不仅影响了大熊猫主食竹的生长,也在改变大熊猫生境的森林植被特征。为了更好的保护当地大熊猫的生存,保护区实行科学的采笋管理政策是有效的,建议在其他保护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世界竹亚科各属的考订(之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Ⅲ.竹亚科各属的考订(续) B.(竹禾)类之部 (竹禾)类是草本竹型禾草(herbaceons bambusoid grasses)的总称。它们在外貌上大都与普通禾草并无显著差异,但其植物体在微观方面(例如叶片内部的解剖结构、叶片表皮细胞和硅质细胞的形态、微毛细胞、气孔两侧的副卫细胞、胚的类型以及幼苗等)则是与竹类相同,而和一般禾草迥然有别的。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