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神木县羊寄生虫的感染情况,2011年7月~8月,采用蠕虫学完全剖检法抽样检查30只羊。共发现寄生虫11种,其中线虫8种:粗纹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asperum)、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毛尾线虫(Trichuris sp.)、细颈线虫(Nematodirus sp.)、羊仰口线虫(Bunosto-mum trigoncephalum)、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sp.)、美丽筒线虫(Gongylonema pulchrum)、尖尾线虫(Oxyuris sp.);吸虫1种:矛形歧腔吸虫(Dicrocoelium lanceatum);绦虫2种:莫尼茨绦虫(Monieziasp.)、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其中线虫、绦虫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80%,粗纹食道口线虫感染率45%,细颈囊尾蚴感染率45%,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2.
利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的方法,对榆林市榆阳区不同品种(陕北绒山羊、小尾寒羊、当地土山羊、当地土绵羊)的羊各40只进行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羊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不同,其中陕北绒山羊感染率为62.5%、小尾寒羊感染率为52.5%、当地土山羊感染率为57.5%、当地土绵羊感染率为40.0%,共检出寄生蠕虫8种,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球鞘毛尾线虫(Trichuris globulosa)、蛇形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colub-riformis)、粗纹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asperum)、美丽筒线虫(Gongylonema pulchrum)、扩展莫尼茨绦虫(Moniezia expansaa)、贝氏莫尼茨绦虫(Moniezia benedeni)和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muicouis)。其中,捻转血矛线虫、球鞘毛尾线虫和粗纹食道口线虫为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福建省山羊蠕虫病的流行情况,对来自福建省各地送检的308只山羊所检出的蠕虫按照不同日龄、不同月份以及不同饲养模式进行分类统计。6月龄内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捻转血矛线虫、莫尼茨绦虫;6~12月龄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捻转血矛线虫、莫尼茨绦虫、肝片吸虫、同盘吸虫和食道口线虫;12~18月龄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捻转血矛线虫、肝片吸虫、同盘吸虫和食道口线虫;18月龄以上山羊感染的主要蠕虫有同盘吸虫、肝片吸虫、食道口线虫和阔盘吸虫。一年四季均可感染,下半年感染率略高于上半年。舍内饲养的山羊蠕虫感染率较低;山上放牧的山羊易感染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和阔盘吸虫;在荒田或河边放牧的山羊易感染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和同盘吸虫。羊群在不同阶段、不同季节、不同饲养模式条件下,蠕虫的感染情况有所不同。调查结果为福建省山羊蠕虫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剖检法和粪虫卵检查法,对大尾寒羊消化道内主要寄生虫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阳性检出率结果表明:感染的寄生虫中蠕虫优势种为捻转血矛线虫(54.35%)、仰口线虫(28.26%)、毛尾线虫(23.91%)和柏氏血矛线虫(15.22%);绦虫为扩展莫尼茨绦虫(10.87%)和细颈囊尾幼(8.7%);吸虫为肝片吸虫(6.52%);球虫为颗粒艾美耳球虫(13.54%)和类绵羊艾美耳球虫(9.38%)。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在羊场进行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时发现,羊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毛首线虫及莫尼茨绦虫的发病率较高,要引起养羊场(户)的关注。(一)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牛等反刍动物真胃(皱胃)和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也叫羊捻转胃虫病。1.病原。羊捻转血矛线虫外观呈毛发状,呈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新蔡县山羊肠道蠕虫感染情况,本次研究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沉淀法对新蔡县8个山羊养殖场进行肠道蠕虫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360份被检样品中有308份样品为阳性,阳性率为85.56%,共检肠道寄生蠕虫6种,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毛圆线虫、毛尾线虫、仰口线虫及莫尼茨绦虫,其中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和毛圆线虫为山羊肠道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在羊场进行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时发现,羊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毛首线虫及莫尼茨绦虫的发病率较高,要引起养羊场(户)的关注。1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牛等反刍动物真胃(皱胃)和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也叫羊捻转胃虫病。1.1病原羊捻转血矛线虫外观呈毛发状,呈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背矛状小齿。虫卵无色,壳薄,大小  相似文献   

8.
采用寄生虫完全剖检法,随机抽检辽宁绒山羊102只,发现辽宁绒山羊感染体内外寄生虫有37种,分别隶属于7纲24科32属。确定辽宁绒山羊优势虫种为:硬蜱,山羊毛虱,蚤,羊鼻蝇蛆,胰阔盘吸虫,矛形双腔吸虫,细颈囊尾蚴,扩展莫尼茨绦虫,捻转血矛线虫,羊仰口线虫,球鞘毛尾线虫。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河南新蔡县山羊肠道蠕虫感染情况,本次研究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沉淀法对河南新蔡县8个养殖场进行肠道蠕虫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360份被检样品中有308份样品为阳性,阳性率为85.56%,共检肠道寄生蠕虫6种,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毛圆线虫、毛尾线虫、仰口线虫及莫尼茨绦虫,其中转血矛线虫、毛圆线虫和毛首线虫为山羊肠道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山西黄土高原地区羊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试验采用剖检法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共检出消化道寄生虫11种,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34%)、奥斯特线虫(34%)、细颈线虫(40.7%)、仰口线虫(40.7%)、毛圆线虫(40.7%)、食道口线虫(53%)、鞭虫(53%)、蛔虫(8.3%)、细颈囊尾蚴(19.3%)、绦虫(7.7%)、肝片吸虫(1.5%)。说明目前该地区羊消化道寄生虫主要以线虫为主,感染强度比较高,其他虫种次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凉州区绵羊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完全蠕虫解剖法随机对200只绵羊进行解剖,调查发现凉州区绵羊蠕虫感染率为100%,其中线虫感染率为89.0%,吸虫感染率为62.5%,绦虫感染率49.5%。调查中共检出19种蠕虫幼虫,其中线虫10种,有夏伯特线虫(Chabertia sp.)、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sp.)、捻转血矛线虫(Hemonchus contortus)、细颈线虫(Nematodirus sp.)、丝状网尾线虫(Dictyocaulus filaria)、仰口线虫(Bunostomum trigonocephalum)、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spp.)、美丽筒线虫(Gongylonema pulchrum)羊毛尾线虫(Trichocephala ovis)、奥斯特线虫(Ostertagra sp.);绦虫5种,有莫尼茨绦虫(Moniezia sp.)、盖氏曲子宫绦虫(Helzctrometa giarda)、中点无卵黄腺绦虫(Avitelina centripunctata)、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吸虫有4种,有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矛形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lanceatum)、东毕吸虫(Orientobilharzia sp.)、绵羊扁体吸虫(Ratynosomum ovis)。检出的优势虫种为捻转血矛线虫和羊仰口线虫。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牧场羊消化道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笔者采用寄生虫常规检测方法,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南山牧场的菊花台、东白杨沟、西白杨沟和鹰沟4个地点的散养羊159只,进行了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上述4个地点羊均存在线虫、绦虫和球虫的感染及混合感染情况。159份样品中,阳性样品98份,总感染率为61.64%;其中菊花台、东白杨沟、西白杨沟、鹰沟的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47.1%(16/34)、62.5%(30/48)、56.3%(18/32)、75.6%(34/45);混合感染率为59.1%(94/159)。检测出的寄生虫主要包括仰口线虫、毛圆线虫、奥斯特线虫、毛尾线虫、夏伯特线虫、食道口线虫、细颈线虫、捻转血矛线虫、艾美尔球虫、莫尼茨绦虫。  相似文献   

13.
河南大尾寒羊消化道主要寄生虫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剖检法和粪虫卵检查法,对大尾寒羊消化道内主要寄生虫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阳性检出率结果表明:感染的寄生虫中蠕虫优势种为捻转血矛线虫(54.35%)、仰口线虫(28.26%)、毛尾线虫(23.91%)和柏氏血矛线虫(15.22%);绦虫为扩展莫尼茨绦虫(10.87%)和细颈囊尾幼(8.7%);吸虫为肝片吸虫(6.52%);球虫为颗粒艾美耳球虫(13.54%)和类绵羊艾美耳球虫(9.38%)。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用粪便学检查法,对共和县切吉乡绵羊内寄生虫荷虫卵进行调查,共采集350只绵羊的粪便和30只羊膈肌,统计蠕虫卵的数量确定感染率及分布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莫尼茨绦虫、曲子绦虫感染率在6.29%~11.4%;食道口线虫、细颈线虫、捻转血矛线虫、毛首线虫、马歇尔线虫卵、毛圆线虫、奥斯特他线虫卵感染率在5.4%~34.29%;吸虫感染率在3.71%~4.5%;住肉孢子虫的感染率17.14%。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新疆不同地区舍饲条件下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进行季节动态变化调查,采集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第六师和第十师范围内的4个规模化舍饲羊场羊新鲜粪便1 387份,鉴定粪便中寄生虫虫卵种类,并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氏计数法计算其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剖检病弱羊19只,检查消化道内寄生虫虫体。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的4个舍饲羊场中,羊消化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9. 28%,夏季感染率最低。球虫的总感染率为63. 95%,羔羊感染率及感染强度高于成年羊;线虫的总感染率为13. 91%,主要为成年羊感染。经形态学初步鉴定,检出的羊消化道寄生虫为细颈线虫、马歇尔线虫、奥斯特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球虫和细颈囊尾蚴,其优势虫种为球虫。  相似文献   

16.
顺义县潮白河林场,今年春饲养400余只奶山羊,由于罹患疥螨病,又严重感染莫尼茨绦虫和捻转血矛线虫、奥斯特线虫为主的消化道线虫,致使羊只极度消瘦、贫血,部分病羊出现浮肿,持续拉稀,精神萎糜,陆续发生死亡,到九月份已先后死亡了约  相似文献   

17.
对榆林市的1200只山羊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粪便检查发现该地区山羊蠕虫感染率为81.67%,其中线虫感染率为59.33%,吸虫感染率为33.08%,绦虫感染率27.33%。共检出16种蠕虫卵或幼虫,其中线虫10种,即夏伯特线虫(Chabertia sp.)、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sp.)、捻转血矛线虫(Hemonchus contortus)、细颈线虫(Nematodirus sp.)、丝状网尾线虫(Dictyocaulus filaria)幼虫、羊仰口线虫(Bunostomum trigonocephalum)、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spp.)、美丽筒线虫(Gongylonema pulchrum)、羊毛首线虫(Trichocephala ovis)、普通奥斯特线虫(Ostertagiacircumcincta)。绦虫3种,即莫尼茨绦虫(Monieziasp.)、盖氏曲子宫绦虫(Helictrometa giardi)、中点无卵黄腺绦虫(Avitelina centripunctata)。吸虫3种,即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矛形双腔吸虫(Dicrocoeliumlanceatum)、东毕吸虫(Orientobilharzia spp.)。球虫感染率为37.83%,共发现5种卵囊,分别是:阿撒他艾美耳球虫(Eimeria ahsata)、阿氏艾美耳球虫(E.arloingi)、浮氏艾美耳球虫(E.faurei)、颗粒艾美耳球虫(E.granulose)、错乱艾美耳球虫(E.intricata)。  相似文献   

18.
为调查浏阳黑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情况,为养殖者提供科学数据,本研究通过洗涤法对浏阳黑山羊捻转血矛线虫进行了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季度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情况不同,第一季度的感染率为39.1%,第二季度的感染率为46.7%,第三季度的感染率为81.3%,第四季度的感染率为53.3%;通过线粒体DNA pcox1基因对捻转血矛线虫虫种进行鉴定,目的基因片段大小约为480bp。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贵阳市某种羊场的山羊进行消化道寄生虫检查,结果表明,该羊场山羊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率达100%。寄生种类有线虫、吸虫、绦虫、球虫,分别是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夏伯特线虫(Chabertia)、乳突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papillosus)、仰口线虫(Bunostomum)、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马歇尔线虫(Marshallagia)、钝刺细颈线虫(Nematodirus spathiner)、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胰阔盘吸虫(Eurytrema pancreaticum)、槽盘吸虫(Ogmocoty)、莫尼茨绦虫(Moniezia)、曲子宫绦虫(Helictometra)、艾美耳球虫(Eimeria)等,为多种虫混合感染。根据调查结果采取了相应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合肥市奶牛场奶牛寄生蠕虫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调查了合肥奶牛场奶牛的蠕虫感染情况。在163头奶牛的粪便中检测出蠕虫虫卵至少12属即线虫9属、吸虫2属、绦虫1属,其中食道口线虫的感染率最高,为30.67%,莫尼茨绦虫感染率最低为0.615%;平均每头牛感染1.14属蠕虫,最多为有6属蠕虫同时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