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40只京海黄鸡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和克隆测序技术分析了鸡MC4R基因的多态性。结果表明:MC4R基因第662位发生G→C突变,第733~734位间插入1个C碱基;χ2检验结果表明,实验中发现的多态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GLM分析结果显示,AB型个体腿肌重极显著高于BB型(P0.01),DD型个体胴体重和半净膛重显著高于CD型(P0.05),AA/DD组合型个体具有高于其他基因型的趋势。因此推测,MC4R基因可以作为影响和控制鸡屠体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
京海黄鸡MC4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能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以140只京海黄鸡为试验材料,以MC4R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分析了MC4R基因在京海黄鸡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MC4R基因编辑区第662bp处有G→C碱基的点突变,在京海黄鸡中检测到AA、AB、BB3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929.B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071。经过基因型与生长性能的关联分析得知:不同基因型与京海黄鸡4、8、12周龄体重差异显著(P〈0.05),与16周龄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推测,MC4R基因可能对于鸡生长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或与控制生长性能的主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3.
参考原鸡(G. gallus) OC-116编码基因序列(登录号:NM_204569.1)设计3对引物,特异性地从仙居鸡子宫组织中克隆OC-116编码基因的N端、中段和C端,测序鉴定后通过酶切连接获得家鸡OC-116的全长编码基因。根据本研究的测序结果,初步发现突变概率较高的碱基有:第1233位(A→G)、1336位(C→G)、1358位(T→G)、1391位(T→G)、1491位(T→G)、1754位(G→T)、1841位(T→C)、1843位(C→T)、1983位(C→T)和2057位(T→C);其中第1358,1754,1841,1983和2057位的碱基突变均为同义突变,第1233、1336、1391、1491和1843位是错义突变。而且突变碱基主要属于T:G颠换类型,其次是T:C转换类型。另外根据同源性分析,家鸡的OC-116编码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很保守。总之,本研究已经从仙居鸡子宫组织中克隆到OC-116编码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特种獭兔毛色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特种獭兔毛色的相关基因,讨论其与毛色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通过比对NCBI数据库中不同兔种的MC1R,以突变位点为基础设计引物,采用PCR技术对MC1R基因的不同片段进行扩增,然后将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再对MC1R片段进行序列比对从而找出其突变位点,并分析其毛色性状的相关性。结论:通过扩增产物序列之间的对比和产物序列与NCBI数据库碱基序列的对比,得到以下结论:MC1R扩增片段序列的第40位点存在T→C的突变,为獭兔特有突变位点;第50位点存在A→G碱基突变,发生突变序列所对应的毛色性状为白色、海狸色和褐色;第45位点后缺失一段长度为23bp的碱基序列,该缺失可能与兔种有关;第507位点存在T→C的碱基突变,发生突变的序列对应的毛色性状为海狸色。  相似文献   

5.
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1 Receptor,MC1R)是一种7跨膜结构G蛋白耦联受体,在鸟类羽色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讨MC1R对太湖鸽特殊羽色形成的影响,本实验利用PCR和直接测序法对太湖鸽、乌鸽和白卡奴鸽MC1R基因编码区进行扩增,并对不同鸽种MC1R基因序列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鸽MC1R基因编码区全长942 bp,共编码313个氨基酸,存在7个跨膜结构;白卡奴鸽与乌鸽的MC1R基因编码区核酸序列基本一致,黑羽和棕羽太湖鸽的MC1R基因序列没有差异,而太湖鸽与其他2个鸽种分别于279bp(A>G)和520bp(G>A)处存在碱基差异,其中G520A造成了氨基酸(Ser174Gly)的改变,推测该位点突变与太湖鸽特殊羽色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根据鸡MC4R mRNA和看家基因β-actin mRNA序列,分别设计1对引物,以半定量RT-PCR法研究不同品种鸡肾上腺中MC4R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了其与屠宰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京海黄鸡公鸡MC4R基因在肾上腺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尤溪麻鸡公鸡(P<0.05);京海黄鸡公鸡的胴体重、胸肌重、腿肌重与MC4R基因在肾上腺中表达水平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尤溪麻鸡公鸡的胴体重与MC4R基因在肾上腺中表达水平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胸肌重、腿肌重与MC4R基因在肾上腺中表达水平存在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7.
以溧阳鸡为素材,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SSCP和测序结合的方法,对165只溧阳鸡(母)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共检测到2个突变位点,第4外显子(Exon 4)第33位碱基发生T→C突变,第6外显子(Exon 6)之后第12位碱基(即内含子6第12位点碱基)发生G→A突变,其中在Exon 4区域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39、0.400和0.061;在Exon 6区域检测到3种基因型:CC、CD和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48、0.558和0.194。适应性χ2检验表明各片段的基因频率在群体内分布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溧阳鸡FSHR基因存在多态性,为进一步研究FSHR基因对溧阳鸡繁殖性能的遗传效应积累了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4,(7):10-16
为了对已知的鸡形目禽类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和分子进化分析,根据已发表的12种鸡形目物种MC1R基因序列(包括棕色来航鸡、红色原鸡、土佐本地鸡、日系乌骨鸡、白色来航鸡、日本鹌鹑、火鸡、蓝胸鹑、珠鸡、朝鲜鹌鹑、河北柴鸡和略阳乌鸡),利用多种生物学软件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显示:12种鸡形目物种MC1R基因编码区碱基序列同源性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较高(分别为98.84%,98.91%),蛋白质二级结构相似度极高,以α构螺旋为主(57.32%67.83%),无规则卷曲次之(25.80%67.83%),无规则卷曲次之(25.80%29.62%),β-折叠最少(6.05%29.62%),β-折叠最少(6.05%15.61%)。红色原鸡、土佐本地鸡和棕色来航鸡的二级结构组成相同,其中红色原鸡和土佐本地鸡的碱基CDS序列完全相同。分子进化分析发现,12个鸡形目物种可以明显地分为A、B、C 3个类群,火鸡、珠鸡、鹌鹑、蓝胸鹑、棕色来航鸡、红色原鸡和土佐本地鸡聚为A群;河北柴鸡、朝鲜鹌鹑和日系乌骨鸡聚为B群;白色来航鸡和略阳乌鸡聚为C群。火鸡较其他鸡形目起源较早,棕色来航鸡,白色来航鸡和略阳乌鸡起源较迟。但聚类结果中白色来航鸡和棕色来航鸡却属于不同类群,这可能是由于MC1R基因参与家禽羽色的调控,而白色来航鸡和棕色来航鸡羽毛色素存在明显差异,从而造成了二者在鸡形目MC1R基因分子进化树中的遗传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宁夏地方品种鸡朝那鸡的黑色素皮质激素1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 MC1R)基因G274A和A427G多态位点与羽色性状的关联性,试验选择120日龄健康的朝那鸡150只(红羽、黑羽和白羽各50只)为试验对象,采用高分辨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 HRM)分析技术对朝那鸡MC1R基因G274A和A427G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检测,并且对基因型和羽色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朝那鸡群体MC1R基因G274A位点有GG、GA、AA三种基因型,其中AA基因型个体数量最多,等位基因A为优势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86 7,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0),说明MC1R基因位点为G274A的朝那鸡群体选育潜力较高;A427G位点有AA、AG两种基因型,其中AA基因型个体数量最多,等位基因A为优势等位基因,PIC为0.062 3,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说明MC1R基因位点为A427G的朝那鸡群体选育潜力较低;这两个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隆犬黑素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4 receptor,MC4R)基因片段,寻找其多态性位点。方法:根据犬、人和鼠等的MC4R基因序列,设计MC4R基因特异PCR引物。提取:本地犬基因组DNA,PCR扩增MC4R基因部分片段,回收纯化,连接载体,转化入感受态细胞,扩大培养。质粒酶切鉴定后,送测序公司测序。结果:本地犬MC4R基因片段有2处A碱基缺失突变。结论:本地犬中存在MC4R基因的多态性。本实验的MC4R两处缺失突变可能影响转录而引起:MC4R基因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