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简介了病毒及烟草病毒的分类,烟草病毒病的检测鉴定技术。重点叙述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在烟草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果树脱毒及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病毒的扩散性很强 ,严重威胁果树的生长发育和果业生产。简述了果树病毒对生产的危害 ,总结了果树病毒脱除技术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 ,论述了病毒检测与脱毒之间的关系 ,并对这些技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Orthotospovirus,TSWV)是番茄生长过程中发生严重的病毒病之一,严重威胁世界各地番茄的安全生产。为了研究植物诱导抗性在番茄抗TSWV中的防御作用,本研究以矮番茄为研究对象,使用苯并噻二唑(BTH)前处理番茄植株,研究BTH诱导的TSWV抗性,并分析BTH处理番茄植株后的发病严重度、病毒含量、植株抗氧化能力、质膜稳定性、细胞的解离情况,以及SlMAPK1、SlMAPK2和SlMAPK3的表达量。结果表明,0.1 mmol·L-1BTH前处理番茄植株能够诱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信号通路关键基因SlMAPK1、SlMAPK2和SlMAPK3的表达,提高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及质膜稳定性,并减轻病毒对细胞的破坏,从而增强番茄植株对TSWV耐性,抑制TSWV在番茄植株中的复制,BTH前处理植株发病的严重度显著低于对照。本研究为诱导植物抗病毒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Orthotospovirus,TSWV)是番茄生长过程中发生严重的病毒病之一,严重威胁世界各地番茄的安全生产。为了研究植物诱导抗性在番茄抗TSWV中的防御作用,本研究以矮番茄为研究对象,使用苯并噻二唑(BTH)前处理番茄植株,研究BTH诱导的TSWV抗性,并分析BTH处理番茄植株后的发病严重度、病毒含量、植株抗氧化能力、质膜稳定性、细胞的解离情况,以及SlMAPK1、SlMAPK2和SlMAPK3的表达量。结果表明,0.1 mmol·L-1BTH前处理番茄植株能够诱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信号通路关键基因SlMAPK1、SlMAPK2和SlMAPK3的表达,提高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及质膜稳定性,并减轻病毒对细胞的破坏,从而增强番茄植株对TSWV耐性,抑制TSWV在番茄植株中的复制,BTH前处理植株发病的严重度显著低于对照。本研究为诱导植物抗病毒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一种由烟粉虱(Bemisia tabaei)和嫁接传播的双生病毒,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给番茄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根据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运用PCR技术从上海地区的感病番茄中扩增出一条575bp的特异带,而健康植株无此带。测序表明该序列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具有极高的同源性(97%~99%)。将健康接穗嫁接到感染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番茄砧木上,间隔15d和30d,分别提取接穗的DNA,并用PCR法检测病毒,发现嫁接15d后在部分接穗中检测到TYLCV病毒,嫁接30d后在所有的接穗中均检测到病毒,因此,嫁接法可以作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接种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水产养殖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但经常受到水生动物病毒的困扰。相关病毒病原的检测已成为水生动物病原研究的热点之一。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度,并且扩增时间短,对仪器的要求较低,已广泛应用于水生动物病毒的检测中。本文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中引物的设计,扩增反应过程及反应产物的检测三个方面来阐述其基本原理,并综述了其在水生动物虹彩病毒、弹状病毒、呼肠孤病毒、疱疹病毒及对虾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最后对其技术和应用上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生动物病毒检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番茄损伤自动检测与分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为了提高番茄损伤检测与分类的准确率和效率,综合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BP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实现番茄损伤的自动检测与分类。首先,通过计算机视觉系统获取番茄图像,利用图像处理去除噪声、图像分割、图像增强等多种基本图像处理的方法对番茄损伤图像进行了处理,综合运用并行和串行区域分割技术进行番茄表面缺陷区域检测。其次,对番茄图像进行了特征分析,通过提取三种特征包括8个特征参数,采用改进的BP算法训练的多层前向人工神经网络对番茄的损伤进行分类。该文中缺陷检测方法和特征提取方法的采用,使该计算机视觉系统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精度。试验证明番茄损伤检测和分类的准确率不低于90%。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别对近年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的传统育种、分子辅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进展进行了综述。栽培番茄均不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所以传统育种采用从野生近缘种中筛选抗性材料,以其为亲本与栽培番茄进行杂交来获得抗性;野生近缘种中的抗性位点Ty-1、Ty-2和Ty-3及一些QTLs先后被定位,也筛选出了可鉴定巩一,基因的SSR-47标记及鉴定Ty-3的SCAR标记;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抗性是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转入番茄后表现出抗性的序列有TYLCV病毒的CP基因、REP基因的部分序列或反义序列、不编码的保守序列以及源于白粉虱的GroEL基因。同时讨论了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人参果病毒检验及抗病性研究提供支持,对人参果采用ELISA和RT-PCR两种检测方法对8份田间材料中的马铃薯M病毒(PVM)、番茄花叶病毒(To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进行检测,对比筛选病毒检测方法。结果表明,ELISA法检测PVM的阳性检出率为87.5%;ToMV为37.5%,疑似率为12.5%;TMV为37.5%。通过RT-PCR检测体系,从人参果样品中分别扩增出与试验设计大小相符的特异条带,PVM阳性检出率为100%,ToMV为 50.0%,TMV为37.5%,检测灵敏性和准确性更高,检测结果符合率在87.5%以上。对扩增阳性产物进行凝胶回收测序,确定为目标条带。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辣椒组育苗棚、试验地以及近郊辣椒种植田病毒病发病严重问题,开展了病毒病病原种类鉴定,并比较了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和简易试纸条对同一种病毒的检测结果。结果检测出了TMV、PVV和PVS 3种病毒,其中TMV为优势种群,侵染率高达66.7%,未发现CMV侵染。试验结果表明,DAS-ELISA法和简易试纸条法对同一种病毒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从广西南宁、百色、柳州市采集了犬脑组织268份,从南宁市、博白县捕获蝙蝠320只,以及从南宁市郊捕获野鼠65只.应用RT-PCR技术对犬脑、蝙蝠和野鼠脑组织进行狂犬病病毒检测,并将阳性材料进行小白鼠脑内接种试验.检测结果表明,犬脑的狂犬病病毒阳性率为1.12%,蝙蝠阳性率为0.94%,野鼠阳性率为3.1%.本调查证明了广西除犬之外,野鼠和蝙蝠等野生动物也携带有狂犬病病毒.  相似文献   

12.
世界首例番茄褪绿病毒发现于1998年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其传播速度惊人,现如今番茄褪绿病毒已蔓延至世界各地,对蔬菜的生长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番茄褪绿病毒于2004年首次出现在台湾,随后迅速蔓延、传染,如今在我国番茄主产区的山东、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区的破坏性十分巨大。基于此,从番茄褪绿病毒病概述及症状、番茄褪绿病毒的传播方式以及番茄褪绿病毒的病害分布及其侵染性角度出发,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以期能够对番茄褪绿病毒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番茄主要器官分类识别方法   总被引:17,自引:14,他引:3  
为实现番茄不同器官的快速、准确检测,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番茄主要器官分类识别方法。在VGGNet基础上,通过结构优化调整,构建了10种番茄器官分类网络模型,在番茄器官图像数据集上,应用多种数据增广技术对网络进行训练,测试结果表明各网络的分类错误率均低于6.392%。综合考虑分类性能和速度,优选出一种8层网络用于番茄主要器官特征提取与表达。用筛选出的8层网络作为基本结构,设计了一种番茄主要器官检测器,结合Selective Search算法生成番茄器官候选检测区域。通过对番茄植株图像进行检测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器对果、花、茎的检测平均精度分别为81.64%、84.48%和53.94%,能够同时对不同成熟度的果和不同花龄的花进行有效识别,且在检测速度和精度上优于R-CNN和Fast R-CNN。  相似文献   

14.
烟草病毒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烟草病毒主要种类、最新分类地位、鉴定与检测技术、抗病毒基因工程等方面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烟草病毒病检测技术、抗病毒制剂研制与开发以及烟草抗病毒基因工程技术等方面研究发展趋势。指出应加强用于烟草病毒诊断与检测的试剂盒研究及开发。  相似文献   

15.
从陕西泾阳地区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上采集到73份表现矮化、黄化和曲叶症状的番茄黄化曲叶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disease,TYLCD)样品,利用双生病毒简并引物PA和PB及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通用引物TYT-F和TYT-R进行PCR扩增,共有70个样品检测呈阳性;利用双生病毒DNA-B及卫星DNA的通用引物,未扩增到相应目标条带;随机选取样品SX8,利用滚环扩增PCR(RCA-PCR)、克隆及测序等技术获得病毒DNA-A的全基因组序列,该DNA分子全长含2781bp(GenBank登录号:JN412854),与来自山东番茄的TYLCV分离物SD2(缩写为TYLCV-[SD2])(GenBank登录号:GU199587)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9%;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该病毒分离物与我国已报道的TYLCV各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这些结果表明,陕西番茄黄化曲叶病是由TYLCV引起,该病毒可能来源于我国山东番茄上的TYLCV。  相似文献   

16.
以纯化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外壳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并纯化出TYLCV的多克隆抗体IgG,以此抗体做包被抗体,并用碱性磷酸酶(AP)对其进行标记作为酶标抗体,从而建立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双抗体夹心ELISA(DAS-ELISA)检测方法。通过ELISA方阵试验确定该法的最佳工作浓度为酶标抗体(IgG-AP)作1∶400倍稀释,包被抗体浓度为6.25μg.mL-1;并且确定了抗原最低检出浓度为9.75ng.mL-1。采用该法对山东寿光的田间病样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DAS-ELISA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空间环境诱发作物突变的筛选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综述了作物经过空间诱变后的突变分析鉴定技术及其应用。分析鉴定技术主要包括:形态学鉴定技术、细胞学鉴定技术、物理学鉴定技术、同工酶鉴定技术、生理指标鉴定技术、分子标记鉴定技术以及其他一些鉴定技术,同时综述了各种鉴定技术在水稻、玉米、小麦、番茄、辣椒、油菜等作物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温室绿熟番茄机器视觉检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针对基于可见光图像对绿色番茄进行识别过程中,光线不均造成的阴影等会影响果实的识别、枝干和叶片对果实的遮挡以及果实之间的遮挡对果实识别的影响等难题,该文对基于机器视觉的绿色番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快速归一化互相关函数(FNCC,fast normalized cross correlation)方法对果实的潜在区域进行检测,再通过基于直方图信息的区域分类器对果实潜在区域进行分类,判别该区域是否属于绿色果实,并对非果实区域进行滤除,估计果实区域的个数。与此同时,基于颜色分析对输入图像进行分割,并通过霍夫变换圆检测绿色果实的位置。最终对基于FNCC和霍夫变换圆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融合,实现对绿色番茄果实的检测。当绿色果实和红色果实同时存在时,将绿色果实检测结果与基于局部极大值法和随机圆环变换检测圆算法的红色番茄果实检测结果进行合并。算法通过有机结合纹理信息、颜色信息及番茄的形状信息,对绿色番茄果实进行了检测,解决了绿色番茄与叶子、茎秆等背景颜色接近等难题。文中共使用了70幅番茄图像,其中35幅图像作为训练集图像,35幅作为验证集图像。所提出算法对训练集图像中的83个果实的检测正确率为89.2%,对验证集图像中105个果实的检测正确率为86.7%,为番茄采摘机器人采摘红色和绿色成熟番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番茄上番茄溃疡病菌、番茄细菌性叶斑病菌和番茄青枯病菌3种细菌的基于锁式探针扩增技术的DNA芯片检测方法。在锁式探针扩增方式上,选择连接酶依赖的PCR扩增,并用荧光素Cy3对扩增产物进行标记,结合DNA芯片技术进行研究,建立基于锁式探针技术的DNA芯片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从供试的10菌株中分别检测出番茄上3种病原物;基于锁式探针技术的DNA芯片检测方法特异性强,在供试的菌种中,只有靶标细菌能被特异性地检测到,其他菌株检测均为阴性;基于锁式探针技术的DNA芯片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DNA浓度为500 fg/μL,比常规PCR检测灵敏度高出1个数量级;混合锁式探针与混合DNA的DNA芯片检测,能特异地检出靶标菌,适合口岸番茄种子的多病原高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0.
主要探讨了适合烟草疫霉菌丝生长、毒素产生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6种合成培养基中,生理培养基最适于菌丝生长,马铃薯晚疫病菌培养基最适于毒素产生。采用生理培养基进行液体培养时,毒素产生的最适pH值为9~10,培养时间为26天以上。此外,在刺伤条件下,烟草疫霉毒素可使番茄、辣椒幼苗致萎,还可使柑桔幼嫩叶片形成坏死斑。因此,利用该毒素来鉴别和筛选抗病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