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熟中期采收的红桔果实比较早采收的内质外观均好,但却更易发泡和枯水。为红桔保鲜中的一大难题。红桔专用保鲜防腐剂能使成熟中期采收的大红袍红桔在常温下存放两个月好果率达98%,没有泡壳和枯水现象,果汁率几乎与刚采收时相同。果型较小的果实可贮3个月不枯水。恰当地应用这一新技术,可使红桔保鲜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红桔系我国原产。由于色鲜、味美、植株耐寒,抗旱性强而丰产,农民喜欢种植,鲜果为消费者所欢迎。但是,桔子很不耐藏,容易泡壳,枯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红桔贮藏保鲜技术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相继研究成功了2.4—D、桔腐净、AB保鲜防腐剂处理贮藏等技术。特别是在七.五期间的红桔专用保鲜防腐剂的研制和应用的成功,为红桔的贮藏  相似文献   

3.
四川红桔年产量已达50万吨左右。随着红桔生产的发展,国内经济的搞活,鲜果贮藏和长途运输量不断增加。然而红桔果实存在易发泡、枯水和腐烂,极不耐贮运等问题,贮运中损耗甚重。为此,我们在1985——1989年进行红桔果实保鲜防腐综合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于1989年——1990年与资中县农业局合作,开展了几种保鲜防腐剂减少红桔果实贮藏期和长途运输中总损耗的试验。供试果实为1989年11月18日。于资中县文江乡果农刘茂坤的红桔树中熟果。采后24小时左右药剂浸果,设红桔专用保鲜防腐剂100倍液、桔腐净100倍液、2.4—D500ppm+培福朗1000倍液、2.4—D500PPm  相似文献   

4.
1 前言“红桔专用保鲜防腐剂”能使成熟中期采收的红桔贮藏2—2.5个月不枯水,而且好果率高。这是红桔贮藏技术上的一大进步。但它在晚采红桔上的应用效果降低。现有红桔是不可能在成熟中期(11月中旬)采收完毕的,如遇雨天更是如此。由于晚采(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的红桔品质更佳,但却更不耐贮运,所以很有必要对晚采红桔的保鲜技术加以研究。此外,红桔专用保鲜剂中含有抑霉唑(国内未批量生产),依靠进口,价格很贵;所以红桔  相似文献   

5.
“桔腐净”是河北农大研制,由河北宣化农药厂生产的高效低毒的柑桔保鲜防腐剂。1980年和1981年由省果树所首次用于红桔贮藏试验,结果证明效果良好。1982年冬季在省果树所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该药在本县红桔贮藏上首次推广应用试验,结果证明“桔腐净”用于红桔贮藏效果很好。用100倍液浸果10000市斤红桔,经三个  相似文献   

6.
红桔专用保鲜剂对成熟中期果实的防腐保鲜效果红桔成熟期集中,现有的2,4-D加多菌灵、桔腐净、抑枯剂等防腐保鲜剂均较适合成熟初期(11月上旬初)采收的红桔果实,对成熟中期(11月中旬)采收的果实保鲜防腐效果较差。为此,我们研制出红桔专用保鲜剂并进行了贮...  相似文献   

7.
由资中县农业局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红桔保鲜防腐剂的开发与应用》,经过两年研究和试范推广,取得良好效果,于1992年2月20日由四川省科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验收鉴定。项目立足通过贮藏保鲜,使红桔延期上市,缓解四川红桔熟期集中带来的产运销日益突出的矛盾。以红桔专用保鲜防腐剂为主进行开发、应用。在资中县普遍并辐射到江津、壁山、开县、内江、乐至等十一个县(市),共处理红  相似文献   

8.
红桔属宽皮柑桔类,果实具皮薄,呼吸代谢旺盛,不耐贮藏之特点。近年来我所对红桔的贮藏保鲜方法和贮藏药剂的研究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结果,使红桔短期贮藏成为可能和现实。以本所江津实验场成年树红桔为试材,分别于11月上中旬和11月下中旬两批采收。  相似文献   

9.
红桔果实浮皮生理生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红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是四川柑桔主要栽培品种之一,果实扁圆,色红鲜艳,适宜鲜食与加工,其产量占四川柑桔总产量一半左右,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但是由于红桔本身品种生理性状及其组织结构的特殊性,极易浮皮(即泡皮)、枯水、粒化,最后导致其品质劣变,从而严重地限制着红樯的采收、贮藏、运输与供销期限。红桔浮皮后,果皮与果肉分离,进而果肉枯水、砂囊失水干缩、质地粗糙、风味变淡,甚至不能食用。“金玉  相似文献   

10.
以盛产红桔而闻名的巴县钢贯驿老果区、自1990年以来,连续4年,采用精细摘果和防腐保鲜技术,共贮藏红桔近1000万公斤,贮藏2个多月的春节前后上市,好果率达90%以上,贮藏增值400多万元.其作法是: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红桔原产四川,省内各柑桔主产县均有分布,产量占全省柑桔总产量的半数以上。红桔果实色泽鲜红、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欢迎。但红桔不耐贮藏,果皮易发泡和果肉干枯,加上成熟期集中,以致会因丰产而造成腐烂,损失的年份以红桔居多。为此,如何延长红桔果实的供应期,是我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红桔易泡壳枯水,一些在甜橙上行之有效的贮藏方法(如地窖、薄膜包装等等)在红桔上不适宜。鉴于当代对农林园艺作物进行“化学控制”已越来越明显地成为生产和研究方向之一,所以我们着重探讨了红桔在常温库条件下的化学贮藏问题。  相似文献   

12.
红桔在我省柑桔产量中占相当的比重,目前产量达50万吨左右。由于果皮鲜红、易剥皮、汁多味浓,因此鲜桔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红桔极易发泡、枯水和腐烂,不耐贮运,上市集中等,致使产销矛盾突出。“六·五”期间应用推广抑枯剂、桔腐净等处理红桔的保鲜技术,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要求较早采收(11  相似文献   

13.
红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贮藏保鲜技术的探讨包括二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对浮皮的控制,二是降低腐耗。1987~1989年我们曾进行了二年的防浮试验,发现采后预贮、GA_3、钙盐及降低洗果液pH等措施均有明显的防浮效果。本试验(1989~1990年)在以上防浮措施的基础上进行防腐剂的组合与筛选,以探讨同时具有防浮和防腐效果的采后处理技术,及相应的贮藏工艺。  相似文献   

14.
红桔果实容易枯水,难于贮藏,给鲜销和加工带来很大压力。溥膜单果包裝目前在柑桔贮藏上应用很广.一些生产单位在红桔贮藏上也采用此项措施。为此,本试验研究了赤霉素浸果处理和薄膜单果包装对红桔枯水的影响。 试材为四川大红袍红桔,于1987年11月13日采收,次日处理(即药剂浸果和包装),并贮于通风库内。设置4个处理;处理1,2,4-D 200ppm加多菌灵1000ppm;处理2,2,4-D200ppm加多菌灵1000ppm加赤霉素100ppm;处理3,2,4-D200ppm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1979年我们与河北农大合作,开展2—AB用于桃、苹果和柑桔果实贮藏的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1980年提出并合成桔腐净。经研究后,这一药剂的应用成为红桔采后贮藏的重要技术之一。这项成果获四川省人民政府1982年重人科技成果四  相似文献   

16.
红桔简易贮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价廉、无毒安全的食醋、食盐和小苏打等贮藏温州蜜柑、甜橙及金柑等近年来已有报导,笔者就其对红桔的贮藏效果做了试验。 1992年11月10日自奉校桔园内,用复剪法采枳砧红桔为供试果实。果实采后随即进行下述  相似文献   

17.
贮藏温度对红桔采后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种不同温度(-2、3、8、13℃)下用聚乙烯薄膜袋单果包装贮藏红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结果表明:(1)较佳的贮藏温度和贮期是在3℃下为60—80天,8℃下为40—60天,13℃下为30—40天;在一定贮藏期内,贮温3℃比8℃和13℃优越,但在3℃下贮藏后果皮色泽欠佳。(2)随贮藏时同延长,果实乙醇含量上升。3℃下至贮藏后期(80天),果实发生“水肿”(生理病害)。(3)3℃贮藏能明显地降低果实的呼吸率,减少可滴定酸和维生索C的损失,并能抑制青绿霉病的滋长;随温度升高,呼吸作用加强,加速了酸和维生素C的损失,并导致果实浮皮枯水和黑腐病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18.
无核耐贮藏柑桔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宽皮桔类的红桔,果实籽多、易发泡、不耐贮藏,是目前国内尚未解决的三大难题。万县大红袍红桔,系地方古老良种。树势强健、丰产稳产,果皮深橙红色,富有光泽,极为美观,果肉酸甜多汁,深受消费者欢迎。但由于存在上述三大缺陷和集中成熟上市,造成果实市场滞销、价低、经济效益差。近年来出现了部分果农弃管、砍  相似文献   

19.
红桔栽培面积大,产量多,但贮藏时褐斑和枯水发生严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成因及控制途径。 材料与方法 供试红桔采自重庆北碚一农户果园,分别于1990年11月15日和12月5日采收,采后用500ppm多菌灵浸果,各处理100个果,重复3次,不  相似文献   

20.
浮皮是红桔贮藏期间最严重的生理病害,是红桔长期贮藏的主要限制因素。一般认为浮皮的发生与柑桔品种、栽植地气候和栽培条件等因素有关,并受采收期、采后处理和贮藏条件影响甚大。1987~1989年我们对采后防浮皮措施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