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羔羊小肠pH及主要消化酶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对小尾寒羊羔羊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pH及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和乳糖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羔羊小肠不同部位内容物pH不同,回肠pH显著高于空肠,空肠和回肠pH显著高于十二指肠,羔羊1月龄后,小肠各段pH变化不大;小肠不同部位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及脂肪酶活性不同,空肠段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及脂肪酶活性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段,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小肠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及脂肪酶活性增加,3月龄后各消化酶活性变化差异不显著(P<O.05);羔羊小肠不同部位乳糖酶活性不同,空肠乳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小肠乳糖酶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对小尾寒羊羔羊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pH值及淀粉酶、胰蛋白酶和乳糖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羔羊小肠不同部位内容物pH值不同,回肠pH值显著高于空肠,空肠和回肠pH值显著高于十二指肠;羔羊小肠不同部位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不同,空肠段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段,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小肠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增加;羔羊小肠不同部位乳糖酶活性不同,空肠乳糖酶活性最高,十二指肠次之,回肠最低,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小肠乳糖酶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试验对0~6月龄黑白花公犊牛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pH值及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乳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犊牛小肠不同部位内容物其pH值不同,回肠pH值高于空肠,回肠和空肠pH值均高于十二指肠;小肠不同部位的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不同,空肠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高于回肠和十二指肠,随着犊牛日龄的增长,活性逐渐增长;小肠不同部位的乳糖酶活性不同,空肠和十二指肠乳糖酶活性高于回肠,随着犊牛日龄的增长,小肠乳糖酶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0-6月龄黑白花公犊牛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pH值及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犊牛小肠不同部位的pH值不同.回肠pH值高于空肠,回肠和空肠pH值均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小肠不同部位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不同.空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高于回肠,空肠和回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十二指肠.随着犊牛日龄的增长.活性逐渐增长。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0~42日龄樱桃谷雏鸭消化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以240只0-42日龄樱桃谷雏鸭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3,5,7,14,21,28,35和42日龄肉鸭食管膨大部、肌胃、小肠各段及盲肠组织的pH值,小肠各段及盲肠的长度,肌胃食糜中的胃蛋白酶水平,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食糜中淀粉酶、胰蛋白酶、脂肪酶的活性以及盲肠食糜中纤维素酶的活性等.结果表明:①雏鸭小肠长度随日龄的增加逐渐增加,小肠增幅于7日龄左右达到最大,然后呈逐渐降低趋势;②食管膨大部、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pH值分别为5.057~6.685,2.670~4.003,6.012~6.375,6.047~6.512,6.302~6.901.其随日龄的变化幅度不大,并随日龄的增加趋于稳定;③胃蛋白酶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在14日龄时达到高峰值,然后逐渐降低;脂肪酶、肠道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分别在7、14和28日龄达到峰值,且空肠和回肠内容物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高于十二指肠;盲肠中纤维素酶活性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结果表明,7~14日龄是樱桃谷雏鸭消化道发育和消化酶分泌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
饲喂半胱胺对绵羊小肠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小尾寒羊公羔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分别饲喂添加0、7.5、15和22.5mg/kgBW的半胱胺日粮,研究绵羊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半胱胺对小肠内容物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绵羊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不同,空肠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绵羊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半胱胺可影响小肠食糜中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随着日粮半胱胺添加量的增加,绵羊小肠内容物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随之增高,但半胱胺的添加量达到一定程度时(22.5mg/kgBW),小肠内容物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反而降低。因而在绵羊日粮中添加半胱胺时,一定要选择适宜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7.
以0~14日龄雄乳鸽为研究对象,测定3日龄、8日龄和14日龄乳鸽十二指肠和空肠中淀粉酶、总蛋白水解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随年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二指肠中淀粉酶、总蛋白水解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随日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脂肪酶活性在3~8日龄显著降低,8~14日龄活性升高;空肠中淀粉酶、总蛋白水解酶和脂肪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而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并在8日龄时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尾寒羊日粮类型对小肠不同部位和小肠内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计了四种日粮水平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类型对小尾寒羊小肠内容物pH影响不大。小尾寒羊小肠不同部位内容物中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不同 ,十二指肠段淀粉酶活性最低 ,回肠段次之 ,空肠段最高 ,空肠段和回肠段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十二指肠段。小尾寒羊小肠内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与日粮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含量和脂肪含量有关 ,表现酶活性随日粮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粗蛋白含量和脂肪含量的增高而增高 ,但当每只羊日粮中其含量超过一定值时 ,酶活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
太行鸡生长期消化道pH及主要消化酶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1日龄太行鸡120只,公母各半。分别在5、9、14、21、28、35、42、49、56、63、77、91日龄测定消化道各段pH值、十二指肠和空肠内的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及盲肠内的纤维素酶活性,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段消化道的pH值随日龄的变化差异不显著。消化道内各酶先随日龄增长逐渐增加,达到峰值后趋于稳定。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酶活达到峰值的时间是:十二指肠为35、35、42日龄;空肠为49、35、35日龄;盲肠内纤维素酶为42日龄。空肠内酶活性分别比十二指肠内高:淀粉酶高9.2倍;脂肪酶高5.3倍;胰蛋白酶高2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断奶獭兔消化功能的发育变化规律。以美系獭兔为研究对象,从28日龄起,对消化器官质量、小肠各段绒毛高度(VH)、隐窝深度(CD)、肠壁厚度(IWT)与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分析,并进行消化器官的Gompertz与Logistic模型拟合。结果:①消化器官发育的拐点日龄出现在30~60 d;快速生长阶段发生在:小肠与大肠35~63日龄、肝脏63~70日龄、胃49~56日龄;最大质量分别为:胃20.619 7 g、肝脏71.9582 g、小肠42.500 3 g、大肠46.905 7 g,分别出现在98、122、1191、20 d。显示消化器官的成熟顺序为:小肠、胃、大肠、肝脏。描述美系獭兔消化器官的发育Gompertz模型优于Logistic。②日龄显著影响小肠各段IWT(P〈0.01),明显影响十二指肠前中部、空肠和回肠的VH(P〈0.05),对十二指肠前中部和空肠CD影响显著(P〈0.05)。③日龄对胃蛋白酶和小肠各段胰蛋白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随日龄的增加酶活性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稳定于60日龄左右。相同日龄的胰蛋白酶和淀粉酶在小肠不同肠段间的活性具有一定差异,表现为空肠最高,回肠居中,十二指肠最小。结论:Gompertz可以较好地用来描述美系獭兔消化器官的发育,獭兔消化器官的发育与日龄密切相关,60日龄是其消化器官发育的拐点日龄,成熟于120日龄;断奶对消化器官形态学发育的影响恢复需要约2周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鸵鸟的消化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鸵鸟的消化系统是由口咽腔、食管、腺胃、肌胃、小肠、大肠、泄殖腔、肝和胰组成。没有唇和齿,被喙所代替;食管易扩张,没有嗉囊;腺胃与肌胃之间以大的腺胃肌胃口直接相通;盲肠具有两条;肝无胆囊。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复合纤维素酶制剂对东北白鹅消化道不同段落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1日龄东北白鹅21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试验各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 000、2 000、3 000、4 000 U/g纤维素酶活性的复合纤维素酶制剂,测定56日龄肌胃、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和盲肠内容物中纤维素酶、蛋白酶、α-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结果显示:添加不同活性的复合纤维素酶制剂均可提高东北白鹅肌胃、小肠、盲肠食糜中纤维素酶、蛋白酶、α-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以2000 U/g和4000 U/g组消化道食糜中酶活性效果最好;肌胃内,2000 U/g酶活组纤维素酶、蛋白酶活性提高幅度最大,4000 U/g酶活组淀粉酶活性提高程度最高;小肠和盲肠内,以2000 U/g酶活组对各消化酶活性提高最为明显,各组脂肪酶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东北白鹅日粮中添加复合纤维素酶制剂可弥补内源消化酶的不足,刺激内源酶的分泌,提高肌胃、小肠、盲肠内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复合酸化剂对肉鸡消化道pH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并筛选出肉鸡饲粮中适宜的复合酸化剂添加水平。试验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公鸡648羽,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羽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0%、0.15%、0.20%、0.25%和0.30%复合酸化剂。试验期42d。结果显示,复合酸化剂显著影响了肉鸡42日龄嗉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pH(P0.05),均与复合酸化剂添加水平呈显著一次线性关系(P0.05);显著影响了肉鸡42日龄腺胃和肌胃胃蛋白酶的总酶、酶活性和激活度(P0.05),均与复合酸化剂添加水平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关系(P0.05);显著影响了肉鸡42日龄小肠内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均与复合酸化剂添加水平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关系(P0.05),对小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0.10%复合酸化剂时,肉鸡的消化道消化酶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18.
鸡、鸭消化道pH和消化酶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阐明鸡、鸭对营养物质利用率差异的原因,比较了8只公鸡和8只公鸭消化道内容物酸碱性及体内主要蛋白质消化酶、碳水化合物水解酶和脂肪水解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鸭消化道前段除口腔pH比鸡的高(P〈0.01),食管膨大部、腺胃和肌胃的pH均比鸡低(P〈0.05或P〈0.01),而后段消化道从空肠开始到直肠,鸭的pH均比鸡高(P〈0.05)。(2)鸡和鸭消化道内主要蛋白酶活性存在差异。鸭肌胃内容物中胃蛋白酶的相对活性和总量都极显著高于鸡的(P〈0.01);鸭十二指肠、空回肠和盲肠内容物以及胰腺组织中胰蛋白酶的相对活性和总量高于鸡(P〈0.05或P〈0.01);鸭空回肠内容物中糜蛋白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鸡(P〈0.05)。(3)鸭胰腺组织中脂肪酶相对活性极显著高于鸡(P〈0.01),脂肪酶总量显著高于鸡(P〈0.05);肠道内容物中脂肪酶的活性也大多数高于鸡。(4)鸡和鸭消化道内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水解酶活性差异没有很强的规律性,但鸭空回肠内容物中纤维素酶的相对活性高于鸡(P〈0.01),盲肠内容物中纤维素酶的总量显著高于鸡(P〈0.05)。消化道中消化酶活性差异是鸡鸭对饲料养分消化利用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Digestive strategies of small hindgut fermenter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mall mammalian herbivores have a limitation in their supply system of nutrients to their energy and protein demands because they need much more energy and protein per unit body mass than larger herbivorous animals. Therefore, small herbivores need to have characteristic strategies in their digestive systems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 of their small body mass compared with larger animals. Although small herbivorous mammals commonly have an enlarged cecum, the pattern of flow and mixing of digesta in the large intestine varies among them. Distinct separation of the larger fiber particles from smaller and liquid contents which are retained in the cecum can be recognized in some species. Coprophagy, practiced by many small herbivores, has nutritional significance providing a source of vitamins, amino acids, and other nutrients which are excreted with feces. Among coprophagous mammals, several species produce two types of feces: soft feces, which are eaten; and hard, which are not eaten. Soft feces contain more water than hard feces and dry matter includes more protein and less fiber. Coprophagic behavior must be supported by the colonic separation mechanism, which operates retrograde transport of fluid and fine particle digesta or bacteria trapped in the mucus, resulting in high density bacteria in the cecum contents, which is successively consumed as cecotroph. These mechanisms must be necessary for small herbivores to survive on the feed in their habitat.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