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查清蓝舌病在纳雍县牛、羊中的感染情况,我们对该县的黄牛、山羊应用琼扩试验进行了蓝舌病的血清学调查。应用云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提供的琼扩抗原(批号880102),检测该县8个区106家农户饲养的黄牛血清90份,山羊血消76份。结果,黄牛阳性3份,阳性率为3.33%;山羊阳性5份,阳性率为6.58%。解放以来,该县牛、羊从未发生过蓝舌病,本次调查,首次发现黄牛、山羊有蓝舌病感染.所以,该县应加强蓝舌病的监测,严格检疫,以防蓝舌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2.
2012-2015年间,为掌握共和县牛羊衣原体病的感染情况,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牛血清1200份、羊血清1650份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检出牛阳性血清99份,阳性率为8.25%,羊阳性血清216份,阳性率为13.09%。结果表明共和地区牛羊群中有衣原体病感染,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海南州5县的1202份牛血清和1732份羊血清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结果检出:牛阳性血清91份,阳性率为7.6%,羊阳性血清63份,阳性率为3.6%。  相似文献   

4.
王敏 《家畜生态》2011,(6):80-81,123
采用布氏杆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弓形虫和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对360份绒山羊血清进行布氏杆菌病、弓形虫病和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在绒山羊的血清样品中检出布氏杆菌病阳性血清8份,布氏杆菌病的血清阳性率为2.22%;检出弓形虫15份,弓形虫病血清阳性率为4.17%;检出衣原体23份,衣原体病血清阳性率为6.39%。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海晏县绵羊衣原体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了青海省海晏县绵羊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共检测237份生产母羊血清均检出阳性13份,阳性率为5.49%。其中:哈勒景乡的生产母羊血清77份,检出阳性4份,阳性率为5.19%;金滩乡的生产母羊血清81份,检出阳性6份,阳性率为7.41%;银滩乡的生产母羊血清79份,检出阳性3份,阳性率为3.80%。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7个地区主要山羊流产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2011—2012年间贵州省山羊5种流产疫病的流行情况,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3种血清学方法对贵州省7个地(州、市)74个养殖场的514份山羊血清进行5种流产疫病抗体的血清学监测,并通过PCR方法对10个规模化养殖场流产死亡母羊子宫、胎儿、肺和肺门淋巴结组织进行羊流产亲衣原体病和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的病原核酸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布氏杆菌病、羊流产亲衣原体病、弓形虫病、蓝舌病、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的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绵羊肺炎支原体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26%、6.72%、26.95%、2.35%和6.79%;羊流产亲衣原体病、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绵羊肺炎支原体病原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0、10%。结果表明:目前除布氏杆菌病以外,其余4种山羊流产疫病均在贵州存在不同程度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怀化地区六种牛羊疫病血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湖南省怀化地区六种牛病和六种山羊疫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共采集353份牛血清,496份羊血清,采用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结果为:牛羊布病为0.28%和0%,弓形体病为2.03%和4.64%,兰舌病为24.36%和25.11%,牛锥虫10.48%,牛结核和牛副结核均为0%,山羊衣原体病5.78%,羊支原体胸膜肺炎7.25%,山羊关节胸炎(CAE)0%.本次调查为怀化地区牛羊疫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海西地区山羊和绵羊犬新孢子虫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犬新孢子虫的重组蛋白GST—NcSAG1t作为ELISA诊断抗原,进行了青海省海西地区山羊和绵羊群中犬新孢子虫病的血清学调查。经过对所收集的120份绵羊血清和531份山羊血清抗体的检测,共检出绵羊阳性血清10份,山羊阳性血清36份,其阳性率分别为8.33%和6.78oA。说明青海省海西地区的绵羊和山羊群中存在犬新孢子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那曲地区牛羊蓝舌病的流行情况,从双湖、尼玛、嘉黎、安多和聂荣等5个县采集羊血清样品904份、牛血清样品739份,应用ELISA抗体检测法对蓝舌病进行血清学调查。在被检的904份羊血清中,检出阳性样品8份,平均阳性率为0.88%,在牛血清中未检测出阳性样本。调查结果表明那曲地区羊群中存在蓝舌病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对山东省5个地市20个猪场的170头种猪血清进行鹦鹉热衣原体的间接血凝(IHA)抗体的检测结果,除济南地区外,其他4个地市均有阳性猪检出,血清的阳性率为2.5%~21.4%,平均为11.8%,猪场的阳性率为90%。说明山东省猪群中鹦鹉热衣原体的感染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了解2018年我国蓝舌病的流行分布情况,对来自重庆、新疆、吉林、湖北、内蒙古、贵州、河北、广西和云南等9个省(市、自治区)93个县(市、区、旗)的5 721份血清样本进行蓝舌病C-ELISA抗体检测,共检测出1 769份蓝舌病抗体阳性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0.92%(其中:牛血清样品1 827份,共检测出806份蓝舌病抗体阳性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4.12%;羊血清样品3 894份,共检测出963份蓝舌病抗体阳性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4.73%)。对检出的1 769份蓝舌病抗体阳性的血清样品进行BTV-8型微量细胞中和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未检测到BTV-8型抗体。本研究对我国多地的牛羊进行了BTV的血清学调查,覆盖我国不同气候类型地区,样本量较大,较好的反映了2018年度蓝舌病在中国的分布情况,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了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应用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HA),对青海省刚察县的三个乡4136牛羊血清进行了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检出羊阳性血清5份,阳性率为0.03%,牛阳性血清28份,阳性率为1.29%。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6,(2):110-112
为了解蓝舌病在湖北省的流行情况,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2013年对湖北省郧西、兴山等7个市(县、区)山羊蓝舌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采用C-ELISA抗体检测方法检测山羊血清样品506份,蓝舌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25.69%,表明蓝舌病在湖北省的感染已普遍存在,且蓝舌病阳性率受降雨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利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来自格尔木地区400头牦牛血清进行了衣原体病的检测,检出阳性3份,阳性率0.75%,表明格尔木地区的牦牛群中有衣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5.
猪衣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5个地市20个猪场的170头种猪血清进行鹦鹉热衣原体的间接血凝(IHA)抗体的检测结果,除济南地区外,其他4个地市均有阳性猪检出,血清的阳性率为2.5%~21.4%,平均为11.8%,猪场的阳性率为90%,说明山东省猪群中鹦鹉热衣原体的感染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共和县牛羊衣原体病的感染情况,2012~2014年,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牛血清900份、羊血清1150份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检出牛血清阳性34份,阳性率为3.78%,羊血清阳性105份,阳性率为9.13%。结果表明共和地区牛羊群中有衣原体病感染,并有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广西地区山羊蓝舌病(BT)流行现状,本研究采用免疫扩散试验对采自广西11个地区的3 646份山羊血清进行BT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地区山羊群普遍存在BT感染,并且血清阳性率存在地域性差异,阳性率为6.3%~45.1%,平均阳性率为20.5%。对不同生长阶段山羊的血清阳性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成年羊的阳性率高于羔羊,分别为22.1%和17.4%,这可能与成年羊接触媒介昆虫的机会较多有关。对BT流行区域分布与地理位置和气候等自然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广西山羊BT血清阳性率与地理位置有一定相关性,与年平均气温显著相关,与年平均降雨量无显著相关性,由此可见,地理位置和气温是BT流行病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德令哈地区山羊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IHA试验对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地区260只放牧山羊血清的衣原体抗体进行检测,检出阳性血清47份,阳性率为18.1%。  相似文献   

19.
采用IHA试验对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地区49只放牧山羊血清的衣原体抗体进行检测,检出阳性血清7份,阳性率为14.3%。  相似文献   

20.
<正>为掌握共和县牛羊衣原体病的感染情况,2013-2017间,逐年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牛血清1600份、羊血清2460份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检出牛血清阳性146份,阳性率为9.13%,羊血清阳性292份,阳性率为11.87%。结果表明共和地区牛羊群中有衣原体病感染,并有逐年上升趋势。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羊、牛等多种动物的传染病.临床病理特征为流产、肺炎、肠炎、多发性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