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3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为了解广西地区山羊蓝舌病(BT)流行现状,本研究采用免疫扩散试验对采自广西11个地区的3 646份山羊血清进行BT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地区山羊群普遍存在BT感染,并且血清阳性率存在地域性差异,阳性率为6.3%~45.1%,平均阳性率为20.5%。对不同生长阶段山羊的血清阳性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成年羊的阳性率高于羔羊,分别为22.1%和17.4%,这可能与成年羊接触媒介昆虫的机会较多有关。对BT流行区域分布与地理位置和气候等自然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广西山羊BT血清阳性率与地理位置有一定相关性,与年平均气温显著相关,与年平均降雨量无显著相关性,由此可见,地理位置和气温是BT流行病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2018年初崇左市某家庭式养猪场发生腹泻疫情,初生仔猪水样腹泻,呕吐,脱水,消瘦,形成僵猪,大量死亡。为调查此次疫情发生的原因,试验通过临床剖检和实验室PCR/RT-PCR检测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剖检病变主要集中在小肠部位,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肠壁变薄。实验室检测发现存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肠道病毒9型和猪嵴病毒的混合感染。结合本病例的流行病学数据、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认为此次疫情主要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引起,部分病猪同时还感染猪肠道病毒9型和猪嵴病毒。说明应加强生物安全和提高仔猪免疫力以预防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4.
为在乳酸乳球菌中表达纤维二糖水解酶II(CBH II)基因,对绿色木霉(T.reesei)CBH II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和合成,通过PCR及T4 DNA连接酶将人工合成的序列插入到表达载体pNZ8148中,获得重组质粒pNZ8148-CBH II,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将正确的重组质粒通过电击转化进入乳酸菌NZ3900感受态细胞,通过选择性抗生素氯霉素筛选阳性克隆,放大培养后使用终浓度为20 ng/mL的Nisin进行诱导表达,诱导后的菌液经SDS-PAGE鉴定,有符合预期大小的条带,说明CBH II基因在乳酸乳球菌NZ3900中表达。研究为乳酸乳球菌的改造及开发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掌握广西猫杯状病毒(FCV)的流行情况及其变异规律.本研究于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采集疑似FCV鼻拭子59份,其中阳性检出率49.2%(29/59).将阳性病料接种CRFK细胞,成功分离获得一株FCV毒株,命名为NN01-19.为深入了解其遗传进化规律和分子特征,本研究通过RT-P C R方法扩增获得该毒株...  相似文献   
6.
收集2006 ~2010年来自广西12个地市的21份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RRSV)阳性病料,克隆包含缺失区的Nsp2基因片段并登陆Genbank(登录号为HQ015350-HQ015370),经序列比较发现,该21株Nsp2序列具有与我国2006年爆发的H -PRRSV完全一致的缺失特征,广西H-PRRSV流行毒株Nsp2基因随着流行时间的推移朝着偏离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代表毒株JXA1株的方向发展,在遗传进化树上呈地城性分布.此外,广西H-PRRSV毒株氨基酸逐渐发生变异,特别是2010年来源于3个不同地方的3个毒株5个位点均发生突变,即P19L、R33Q、R34F、,S431、E107K,这些位点的突变导致二级结构、亲水性、抗原指数和暴霉区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全面了解广西猪伪狂犬病毒(PRV)的流行特点,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猪伪狂犬病防控措施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于2013年6月~2016年8月从广西12个地市不同规模猪场采集疑似猪伪狂犬病阳性组织样品473份和血清样品5041份,通过PCR和ELISA分别对组织样品和血清样品进行PRV病原和野毒抗体检测.[结果]广西地区规模猪场的组织样品和血清样品PRV阳性率分别为26.43%和24.50%,且组织样品PRV病原阳性率与血清样品野毒抗体阳性率基本一致,以2015年的PRV阳性率最低、2016年的PRV阳性率最高.在广西地区一年四季均能检测到PRV,且组织样品的PRV病原阳性率和血清样品的野毒抗体阳性率均以第三季度(秋季)最低,分别为19.80%和14.95%.除了梧州市和防城港市的检测样品未检出PRV外,其他10个地市的检测样品均能检出PRV,说明广西规模猪场普遍存在PRV感染,且以南宁、玉林、北海和桂林等地市较严重.[结论]广西规模猪场普遍存在PRV感染,尤其是2016年PRV阳性率明显上升.因此,要求养猪业发达的地市应加大对PRV的防控力度,实时监控PRV的流行趋势,避免混合感染,并做好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为快速检测PDCoV,针对病毒N基因设计特异引物,建立了PDCoV重组酶介导核酸等温扩增荧光法(RT-RAA)。通过优化引物浓度、反应温度,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然后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性试验,并与普通RT-PCR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较好,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轮状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猪捷申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猪源病毒无明显交叉反应;反应过程均在39℃恒温条件下完成,用时30 min即可得到扩增结果 ;反应体系可检测的最低扩增拷贝数为10 copies/μL,敏感性较高;该方法检测68份猪源病毒样品的PDCoV阳性检出率为17.6%,高于普通RTPCR(13.2%)。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T-RAA快速检测PDCoV方法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的优点,可用于PDCoV的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9.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一种以呕吐、脱水以及初生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严重损害猪场的经济效益。广西某规模化种猪场在2021年底暴发猪流行性腹泻后,通过完善生物安全体系、使用自家组织灭活苗和对后备母猪反饲驯化,疫情得到了初步控制。为掌握PED的流行规律以及疫病防控方法,对该猪场2021—2022年产房仔猪死亡率进行了统计,并对PED病原和抗体进行了持续监测。产房仔猪死亡率结果显示,暴发PED期间全场产房仔猪死亡率达20.79%,部分栋舍仔猪死亡率高达71.63%。病原抗体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场内PEDV阳性样品的Ct值均值最低,且此季度猪群的抗体水平最低。本研究为猪场防控PED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猪蓝耳病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感染所致,是一种能引起猪呼吸道症状和母猪繁殖障碍的病毒。该病毒能感染各年龄段的猪,但对仔猪和育肥猪的危害更加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治愈。据报道,仔猪发病率有些地方达100%,死亡率高达50%,母猪的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