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湛江市现有对虾养殖面积近40万亩,其中旧虾塘近15万亩,同时还有大量的海滩涂鱼类养殖池塘,单一品种的养殖以及池塘环境、技术、市场经济因素的限制,旧池塘实行养殖品种更换和轮换养殖已是大势所趋;发展石斑鱼池塘养殖技术并示范推广对我市改造旧虾塘、实行品种的轮换养殖、减少环境污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利用一块已使用超过十年的旧虾池进行改造养殖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现对试验结果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罗氏沼虾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肇庆池塘养殖,已发展成为高要市优质大宗养殖品种之一。罗氏沼虾在肇庆的养殖面积保持3万亩左右,同时每年有近1万亩越冬棚养殖。罗氏沼虾养殖在肇庆能保持规模养殖并历久不衰与当地养殖户善于创新、不断调整改进养殖模式应对养殖环境及市场变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我市咸淡水池塘养殖业,经十几年的开拓发展,面积已近 2万亩,养殖品种有鲻、尖吻鲈、花鲈、紫红笛鲷、卵形鲳、红拟石首鱼、黄鳍鲷、细鳞鱼刺、黄斑兰子鱼、金钱鱼和中华乌塘鳢等。 1999年 8月,我站接受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主持,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承担的农业部重点水产技术推广和开发项目──“咸淡水池塘鱼类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应用总面积为 6120亩,单产量 678.6公斤 /亩,亩纯利润 4040元。现将配套的实用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及整治   咸淡水池塘鱼类养殖,饲料投料量大,容易累积淤泥。池塘使用期为 5~ 7年…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宽体金线蛭池塘养殖技术,在面积为25亩(15亩=1 hm2,下同)[HT5"SS]的池塘进行了为期近4个月的养殖试验。试验结果,平均每亩池塘养成水蛭200.9 kg,亩均产值2.9万元,亩均养殖投入成本1.0万元,亩均纯收入1.9万元,投入产出比1∶[KG-*1/2]2.9,获得了较高的养殖效益。结果表明,在池塘条件下,通过科学管理,可以实现宽体金线蛭的高效养殖。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今年将安排1000万元用于全省低产旧池塘改造,计划完成1.25—2万亩的标准化改造目标。海水池塘改造按800元/亩、淡水池塘按500元/亩的标准补贴养殖户。资金补贴将优先考虑改造集中连片养殖基地(沿海市县原则上要求基地规模在500亩以上,中部市县在100亩以上),同时要求改造项目养殖权益清晰,改造后能起到较好的示范及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1年唐山市引入南美白对虾进行小规模池塘养殖试验,2003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全面推广,目前已成为唐山市对虾养殖主要品种之一,养殖面积达10万余亩,年产量1.5万吨以上.养殖模式由单一的池塘养殖发展为池塘养殖、盐田晾水池养殖、小棚养殖、工厂化养殖等多种模式.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的迅猛发展,苗种产业也快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池塘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池塘养殖技术水平,实施了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丰收计划项目"淡水池塘80:20异育银鲫养殖新技术"。全县淡水池塘异育银鲫养殖发展到227hm~2,共收获成鱼197.1万kg,年产值1735.2万元,利润563.7万元。  相似文献   

8.
1990年全省池塘养殖面积265万亩,占全省养殖水面的49.9%。池塘养殖产量40万吨,占总养殖产量的83%。其中精养鱼塘108万亩,产鲜鱼27.4万吨,亩平产253.7公斤。与1985年相比,面积增加40.4万亩,单产提高71.5公斤。精养塘面积占全省放养面积20.4%,产量却占全省养殖产量的56.9%。池塘养鱼的产量和效益优势,确立了其在我省渔业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渔业纵览     
《科学养鱼》2021,(2):85-85
2020年浙江省象山县水产养殖面积18.85万亩,其中浅海养殖6.674万亩、滩涂养殖4.1万亩、海水池塘养殖6.026万亩、淡水池塘养殖2.05万亩,水产养殖主导产业稳步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四大产业。一是以梭子蟹为主的海水池塘养殖产业。全县海水池塘养殖面积60 260亩,塘养梭子蟹产量约为2 106.5吨,梭子蟹全产业链产值约20亿元。  相似文献   

10.
张贤  唐宏 《科学养鱼》1991,(4):11-12,27
1984年无锡城郊在江苏率先实现了万亩连片池塘净亩产超500公斤,1989—1990年连续二年实现2860亩池塘净亩产超千公斤,达到了1035.6公斤,使全区1.34万余亩池塘净亩产702.6公斤。笔者旨在通过总结本区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和农业生态学的原理,提出亩产吨鱼的模式化养殖工艺,供大  相似文献   

11.
徐盘英 《科学养鱼》1999,(12):19-20
青虾,近几年作为名特优高效养殖品种广为推广,仅苏州市1998年池塘养殖面积就达8万余亩,我市亦有1.6万余亩,总产青虾650吨,平均单产40.6公斤。笔者在1997年参加江苏省水产局下达给苏州市的“池塘青虾主养技术”推广项目(该项目推广实施面积达2.1万亩,2271只池)以及1998年对我市池塘养殖青虾跟踪了解,目前青虾养殖单产高低不平衡,经济效益差异明显,产量徘徊不前。造成上述因素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现提出供商榷。一、种苗质量青虾因其分布广、繁殖强而种苗易得。在不同类型的水体中,青虾因环…  相似文献   

12.
刺参的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刺参是我国常见海参种类中营养价值最高、最受人们喜爱的一种 ,名列海味八珍之首。近年来由于浅海贝类、对虾等养殖品种的经济效益很不稳定 ,刺参养殖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山东、辽宁等省的不少地方兴起了池塘养参热。现根据笔者的生产经验并参照各地的实际情况 ,将刺参的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池塘条件应选择在附近海区水质清新、无污染、无淡水注入的地方建池。以沙泥或岩礁池底为好 ,池塘要求进排水方便、常年水深保持 >1 .5m ,一些较浅的旧塘也可在池底挖上环沟 ,池塘面积一般 5~ 5 0亩。2 放苗前的准备2 .1 池塘清整旧塘在…  相似文献   

13.
《齐鲁渔业》2009,26(4):60-60
文登把组建渔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形势下推进渔业发展、渔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目前,共组建渔民专业合作社12个,入社户数265户,示范带动养殖户700余户,近20万m^2的陆基工厂化养殖大棚、400多hm^2的淡水养殖池塘、500多hm ^2滩涂贝类养殖及近万亩的海参养殖池塘,纳入了渔民专业合作社的互助合作范围,覆盖了当地60%以上的养殖面积。  相似文献   

14.
宝应县鲁垛镇东湖水产养殖公司的连片池塘近300亩,其中两口种植菱角池塘共14亩养甲鱼,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池塘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面积小、易控制、好管理、单产高、效益好等特点。目前,池塘养殖已成为淡水养殖业的主体,1986年全国池塘面积仅为淡水养殖面积5,682万亩的35.2%,而其产量却占全国淡水养殖产量295.1万吨的74.3%;  相似文献   

16.
八须鲶,由于适应性强,生长快,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另可促进伤口愈合,具有一定药用价值,深受市场欢迎,在我国得到广泛养殖,是一种发展前景良好的水产养殖品种。据统计,我国2016年八须鲶养殖产量为45万t(渔业统计年鉴,2016),主要养殖地区在四川、江西、辽宁、湖北、湖南、广东及广西。2018年,笔者在湖北省潜江市竹根滩镇养殖户熊苗苗的0.7hm^2(10亩)养殖池塘进行了八须鲶养殖试验,取得初步成效。当年投放规格25~30g/尾鲶鱼苗3300尾/667m^2,养殖4个多月,产量近7.5万kg,纯收入5万余元。  相似文献   

17.
池塘青虾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养殖品种。因其养殖设施简单、投资少、效益高、市场容量大等特点,近年来池塘青虾养殖面积在杭嘉湖地区得到大规模的发展。目前全省养殖面积已达8万多亩,养殖技术日趋完善,养殖产量和养成规格不断提高,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一般亩产青虾75—100kg,亩利润1500—2500元,高的亩产量可达150kg以上,亩利润高达4000多元。现将在池塘青虾养殖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虾塘条件1.1面积 1—4亩较适宜,太小易缺氧,太大管理…  相似文献   

18.
增氧机的发展水平及主要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约有2000万亩池塘,据1987年不完全统计,使用机械养鱼的池塘面积只占池塘总面积的10%左右。80年代后期,全国池塘养殖平均亩产仅109公斤,而采用机械化养鱼的池塘,亩产一般都超过500公斤,高的达1000公斤,个别的机械化养鱼池亩产可达3500公斤。养殖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养殖综合技术的提高,而其中养殖机械质量(性能)的提高及普及推广应用又是主要的一环。养殖机械品种虽不少,但其中常用的主要是增氧机、饲料加工机械和清淤机械三大类。笔者就增氧机作一简要回顾,供读者参考,希望能达到进一步推广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大连地区池塘养殖刺参已走过十多个年头,从2002年全市养殖面积不足3万亩发展到现在的40余万亩,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形成一个年产值超百亿的新兴产业.目前刺参已成为辽宁沿海水产养殖业的主打养殖品种,近年来随着刺参养殖生产的迅速发展,各地区总结了很多养殖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但我们在深入养殖区指导生产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企业和养殖业户由于对北方地区池塘养殖刺参中投放苗种、水质、底质调控等诸方面的管理技术欠缺或操作不规范,在实际生产中管理粗放,致使养殖产量不稳定、严重影响收益.完善养殖工艺,普及推广刺参健康养殖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根据几年来的养殖实践,我们总结大连地区的池塘养殖刺参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顺德是广东省塘鱼主产区和出口基地之一,有池塘29.2万亩。解放以来,经过广大农民、干部的共同努力,所有的池塘皆已成为精养的池塘,产量也较高,养殖品种中优质鱼的比例越来越大,1995年全市池塘总产量17.4万吨,亩产596公斤,其中养殖优质鱼13.8万亩,占池塘面积的47.26%。由于市场价值因素的影响,养殖布局不断调整,原来受联合国肯定的“桑基池塘”农业生态体系已逐渐地发生变化,朝向“菜基池塘”、“花基池塘”和“果基池塘”的结构格局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