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究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基因在蒙古羊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参照已登入GenBank中的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nJSRV,登录号为DQ838493)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PCR扩增gag基因的部分片段,用地高辛标记制备探针,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enJSRV在蒙古羊染色体上的分布.结果表明,用en-JSRV的gag基因合成的DNA探针在蒙古羊中期分裂相的6条染色体上均有杂交信号,分别为1q45、1p23、2q41、3q23、6q13、9q22和14q25,其中在6和9号染色体上出现有较强的荧光信号.结果提示,在6和9号染色体上这2个位点上有多拷贝的enJSRV基因,1q45、1p23、2q41、3q23、和14q25拷贝数少,这与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进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构建缺失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Meq基因簇microRNAs(Meq-clustered miRNAs的突变株,本研究在vv MDV GX0101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克隆的基础上,采用Red/ET同源重组技术将Meq-clustered miRNAs的编码基因进行缺失突变,经PCR鉴定及序列分析证明Meq-cluster miRNAs序列成功缺失后,提取Δmeq-miRNAs BAC DNA,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进行病毒拯救,用SYBR GreenⅠqRT-PCR检测病毒体外增殖特性。结果表明成功拯救出缺失MDV Meq-clustered miRNAs基因的感染性BAC克隆株GX0101Δmeq-miRNAs,且该缺失株与亲本株GX0101BAC具有相似的增殖曲线,Meq-clustered miRNAs是MDV体外复制的非必需基因。MDV Meq-clustered miRNAs基因缺失感染性BAC克隆株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MDV Meq-clustered miRNAs在MDV致病和致肿瘤方面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克隆了猪NPM1基因的cDNA和第4内含子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验证。所得cDNA序列全长1195bp且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94个氨基酸。内含子序列长300bp,遵循GT/AG剪接法则。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已报道的人、大鼠和小鼠等物种的NPM1基因高度同源,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91%和91%。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Nucleoplasmin保守功能域。用体细胞杂种板将该基因定位在猪16号染色体q21区段,辐射杂种板定位结果表明该基因与猪16号染色体上SW977标记紧密连锁。  相似文献   

4.
鸡多趾性状和候选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的常见趾型为四趾 ,多趾是丝羽乌骨鸡和一些地方鸡种的品种特征 ,鸡多趾性状为不完全显性。鸡 2p染色体与人 7q36及小鼠 5号染色体为同源区间。性状定位和比较基因组分析表明 ,鸡 2p染色体是鸡多趾性状的关键候选区间。本文就鸡多趾性状及其候选基因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前已有多个影响脂肪沉积的QTL定位于猪13号染色体上。作者综述了猪13号染色体脂肪沉积相关QTL的定位情况,并对该染色体上影响脂肪沉积的基因进行了介绍,以希望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位置候选克隆的方法,寻找猪脂肪沉积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而进行连锁分析或关联研究,找到适合在育种实践中进行应用的标记。  相似文献   

6.
评价了应用牛 EST数据和人基因组序列来完善牛的全基因组或特异染色体连锁图谱的方法。根据牛的 EST序列设计引物来扩增牛的相应基因 ,而根据人基因组序列来设计引物扩增侧翼内含子 ,以此来增加片段长度而利于测序。以此方式得到序列标签 (STS) ,然后在 MARC(美国家禽研究中心 )的 4公畜的参考家系中检测 SNP(单核苷酸多态 ) ,根据 SNP多态来定位相应的基因。通过此方法及 SNP质谱基因分型系统 ,我们在牛的遗传图谱上定位了 10 0个EST,其中 70个是从牛 EST-人基因组比较图中随机挑选的。另外 30个位于牛 19号染色体上 ,将牛 19号染色体同源序列 (BTA19)作图到相应的人类 17号染色体 (HSA17) ,表明基因间距离和次序均有明显差异。共有 80 %的成功扩增子发现 SNP,表明这是一个有效的、基于 EST的遗传标记方法。我们证明了基于 SNP和 EST构建连锁图谱的可行性 ,及利用 EST、比较作图信息、人类序列数据来挖掘牛基因组中的 SNP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对缺失meq基因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感染性克隆基因组中细菌人工染色体(BAC)序列的自我敲除进行分子鉴定。将含有表达cre重组酶真核表达盒的SC9-1重组质粒通过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拯救SC9-1重组病毒。将SC9-1重组病毒在CEF细胞上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利用病毒表达的cre重组酶在传代过程中逐步敲除病毒的BAC序列。分别提取1~10代不同代次SC9-1重组病毒的DNA作为模板,利用BAC序列特异性引物对病毒基因组中的BAC进行PCR检测。利用针对BAC序列gpt基因的特异性检测引物,以MDV保守基因pp38作为内参,对不同代次病毒基因组中BAC序列进行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利用PCR扩增SC9-1病毒敲除BAC序列后基因组中残留loxp位点两端序列,通过测序分析进一步验证BAC序列的敲除。利用BAC序列特异性引物对不同代次病毒基因组中BAC序列的检测结果显示,1~5代病毒DNA均能扩增出600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证实病毒的基因组中含有BAC序列。6~10代病毒DNA均不能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证实病毒基因组中没有BAC序列。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病毒基因组中的BAC序列随着病毒的传代逐渐减少,直至第6代已经完全检测不到BAC序列。在病毒BAC序列敲除的过程中,对每代病毒BAC序列敲除后残留loxp位点序列进行PCR测序鉴定,结果显示BAC序列敲除后基因组中仅留下一个loxp位点,序列同源性均在99.7%以上。结果表明,利用cre/loxp系统将病毒在CEF细胞上连续6代传代培养可将MDV meq基因缺失株SC9-1的BAC序列完全敲除掉,且同源重组酶敲除BAC序列具有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关于宿主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的免疫应答的遗传机制知之甚少。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疫苗免疫后511份原鸡血清的IBV抗体水平,并应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鉴定影响抗IBV感染的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位点。结果显示,共鉴定出20个与IBV抗体产生显著相关的SNP标记,主要分布于鸡的5个染色体(GGA1、GGA3、GGA5、GGA8和GGA9);每个SNP标记周围存  相似文献   

9.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科研人员最近采用方差组分QTL定位法分析了鸡第1、4、5号染色体上的3个候选区域的优势和亲缘影响。所有的数据来自于100只商业母鸡与46只公鸡配种获得的2708个母系后代连续40d的体重值和体型评分。他们采用线性模型评估多基因和QTL影响。他们采用似然比值检验对基因模型进行比较,从排列分析获得经验临界值。结果显示,对体重产生影响的主要QTL被发现位于第4号染色体,对体重和体型评分同时影响的QTL则出现在第5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10.
一些病毒复制过程涉及到断裂双链DNA的修复,主要有同源重组和非同源的末端连接2种修复形式。基于这种修复机制建立了构建重组杆状病毒的无缝克隆方法,采用该方法构建重组病毒的2个主要元件是:线性化的复制缺陷型杆状病毒载体和重组拯救DNA片段。杆状病毒载体经Bsu36Ⅰ酶切后产生2个末端,即切短了的orf1629 3'末端和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末端。其中,含克隆目的基因的重组拯救DNA片段通过同源臂同源重组修复病毒载体orf1629缺失的3'端序列,并通过细胞内的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细菌人工染色体片段(BAC)Kanr末端,从而使载体环化产生重组杆状病毒。应用该方法构建重组杆状病毒无需构建重组载体,无需进行重组后筛选,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BAC)筛选猪乳蛋白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猪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porcine Bacteria Artificial Chromosome,pBAC)的两步一四维PCR(two step-4-D PCR)方法筛选猪乳清酸性蛋白(Whey Acidic Protein,WAP),asl-酪蛋白,as2-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的基因pBAC克隆,并提出了BAC基因文库一步一五维PCR(one step-5-D PCR)筛选基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糖原合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 GSK3β)是一种在机体内分布广泛且结构高度保守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本研究利用电子克隆的方法克隆了猪GSK3β(sGSK3β)基因的编码区序列;用猪-仓鼠体细胞辐射杂种板(IMpRH)对其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以10个不同组织样品cDNA为模板对sGSK3β的组织表达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GSK3β基因的编码区有1263个核苷酸,编码420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人、大鼠、小鼠和斑马鱼同源性分别为95.6%、98.8%、98.8%、93.3%;sGSK3β基因定位于猪的13q41-46,与标记SW1876紧密连锁。组织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sGSK3β基因在猪的10种组织中存在着表达量的差异,在肝脏和肺脏中高表达,在脂肪、肾脏、脾脏、大脑和小脑中次之,而在心脏、胃和肌肉中只检测到本底表达。  相似文献   

13.
拟构建一种新型火鸡疱疹病毒(HVT)全基因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通过同源重组方法将mini-F载体插入HVT基因组的糖蛋白C(glycoprotein C,gC)基因的等位位点得到mini-F重组HVT,提取重组病毒的DNA转入大肠杆菌DH10B细胞,再转入GS1783细胞获得BAC,拯救病毒获得mini-F重组病毒和gC恢复病毒后,与亲本病毒(HVT FC126)比较生长动力学和对鸡马立克病的免疫效力。结果:获得数个BAC阳性克隆,取其中一个克隆(BAC~(HVT-G))成功拯救出HVT mini-F重组病毒(HVT~(BAC-ΔgC)),并成功获得了gC恢复毒株(HVT~(BAC-gC-R))。生长特性和免疫效力试验表明HVT~(BAC-gC-R)与HVT FC126无显著差异,而HVT~(BAC-ΔgC)增殖能力和免疫效力均明显下降。成功构建了HVT全基因组的感染性BAC;HVT的gC基因是一个非必需基因,但对病毒的增殖能力和免疫效力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详尽的牛X染色体辐射图谱,其含有微卫星和表达基因在内的20个新标记。以5000rad处理90个杂交细胞系,构建了全基因组辐射杂交板。各个标记的保留频率范围从XIST基因的7%~8%到TGLA325基因的31.1%。在6.0 LOD分数标准下把所有位点定位在5个连锁群中,从X染色体标记分析连锁图可以看出连锁群包含重复的微卫星位点,因此,这些连锁群可以被相应定位。这张RH图和牛细胞遗传图的标记序列是一致的。因此,牛与人的比较图谱包括5个区段的基因,而且其序列是保守的(虽然其反向在带有长短臂的染色体模式图中不同),3个区段的颠倒解释了2个X染色体全 部基因顺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旨在从基因组层面揭示梅花鹿与欧洲马鹿的起源进化,找到与进化过程相关的信号通路并与表型进行关联。本试验以成年雌性梅花鹿与成年雄性欧洲马鹿染色体水平基因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对梅花鹿和欧洲马鹿基因组进行染色体共线性分析,获得两个物种间基因组序列的同源关系和基因组发生的染色体倒位现象,并对被倒位截断和在倒位内部未被截断的两类基因分别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同时对两个物种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共线性分析,识别二者基因组间的直系同源区域,检测直系同源基因,估算两个物种的分化时间。结果显示,梅花鹿与欧洲马鹿基因组表现出同源性,有27条染色体的同源性在95%以上;通过基因组的比对确定了梅花鹿的23号染色体是X染色体;而对染色体倒位的统计及基因的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发现,梅花鹿基因组共有37 847个倒位,片段长度为1~5 kb的倒位数目最多;而倒位涉及基因的GO功能富集的生物学过程及分子功能有嗅觉中化学刺激的检测、嗅觉感觉、嗅觉感受器活动、信号传感器活动;KEGG富集的是嗅觉传导信号通路。而梅花鹿与欧洲马鹿基因共线性分析共检测出79个同源区段,12 629个直系同源基因,利用同源基因的同义突变率(Ks)估算出梅花鹿与欧洲马鹿的分化时间是0.318 MYA (millions of years ago)。本研究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获得了梅花鹿与欧洲马鹿基因组间的同源关系以及两个物种染色体倒位现象,通过功能富集分析发现,染色体倒位与嗅觉表型有关,为鹿属动物染色体进化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根据牛Y染色体3个特异基因设计3对引物,分别对牛、牦牛、绵羊、山羊、猪、小鼠基因组进行PCR扩增。3对引物在牛和牦牛基因组中都得到了扩增产物,在绵羊的扩增中只检测到了1个性别决定基因的扩增产物,在其他物种中均没有检测到扩增产物。将其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并采用DNAMAN软件对测定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3对引物的扩增结果在牦牛和牛的同源性分别达到了99%以上,性别决定基因的扩增产物在绵羊和牛间的同源性达到了94%。  相似文献   

17.
绵羊3号染色体11个微卫星位点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已经公布的绵羊3号染色体连锁图谱中选取11个微卫星位点,分析这些位点在四川凉山半细毛羊参考群体中的580只父母代及其后代在个体上的多态性,利用MultiQTL程序构建绵羊3号染色体两性平均连锁图谱。结果表明:11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5-11个.杂合度为0.3232~0.8179,多态信息含量为0.3125~0.8410。本研究所构建的连锁图谱在不同家系之间存在差异,并且与已公布的第二、三代遗传连锁图谱的总长度、标记位置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旨在克隆鸡H+/肌醇转运蛋白(H+/myoinositol transporter,HMIT)基因的转录序列,并检测HMIT基因在鸡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外源胰岛素处理对HMIT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本研究以AA肉鸡为试验动物,采用RT-PCR技术克隆鸡HMIT基因全编码区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MIT基因在大脑、肝、腹脂、腿肌、心、肾、空肠和回肠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检测其在肾和大脑中进行胰岛素处理120和240 min后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以NCBI预测的鸡HMIT(XM_001232939.5)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成功克隆出鸡HMIT基因(1 694 bp,GenBank登录号:MN708211)。克隆的鸡HMIT编码区全长1 380 bp,相比XM_001232939.5预测的编码序列少561 bp,预测编码含有45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鸡HMIT在物种间高度同源,共线性分析显示,HMIT所在的1号染色体区域在物种间也是高度保守的。HMIT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其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跨膜结构分析显示,鸡HMIT存在8个明显的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鸡HMIT蛋白分布于质膜(52.3%)、内质网(21.7%)、液泡(17.4%)、线粒体(4.3%)和高尔基体(4.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HMIT基因在鸡大脑和肾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胰岛素处理240 min后,HMIT在肾和大脑中的表达量都显著低于PBS对照组(P0.05)。本研究克隆获得了鸡HMIT的全编码区,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特性研究为深入探索鸡HMIT基因的生理功能和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3个地方鸡种的核型及其似近系数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对我国3个地方鸡种(仙居鸡、北京油鸡、狼山鸡)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仙居鸡、北京油鸡、狼山鸡染色体形态十分相似,No.1、No.2、No.8、Z、W染色体都为m型;No.6染色体都为sm型;No.3、No.5、No.7、No.9染色体都为t型,仅在No.4染色体形态和W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此外,核型似近系数和进化距离聚类分析表明,7个地方鸡种(另收集了鹿苑鸡、寿光鸡、泰和鸡和旧院黑鸡的资料)可分为3个类群,其结果与起源进化,产地分布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20.
人血清白蛋白DNA片段的扩增及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人血清白蛋白(HSA)基因的第八个外显子区DNA序列及相应cDNA序列和KB小鼠血清蛋白DNA序列设计的一对引物P_1:5'-GGATCCACCAACTTACTTATAGGCG-3'和P_2:5'-AGGATCCTACTTACATGCCCAGGAAG-3'.以人白细胞和KB鼠DNA为模板,在50_(μl)PCR反应体系中,经94℃、lmin,58.5℃,35S,72℃、lmin三个循环.94℃、lmin,57.5℃,40S.72℃、lmin32个循环扩增,获得了约为256bp的单一带DNA,KB鼠无专一带.将人HSA DNA扩增的单一带DNA以BamHI-Sst I位点克隆到pUC19中,得到HSA DNA扩增片段的克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