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SB21是汕头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引进四川白鹅与狮头鹅杂交,经多年精心选育而成。SB21保持了狮头鹅优良的产肉性能,克服了狮头鹅繁殖力低下的弱点。通过狮头鹅与SB21的反季节生产对比试验,每只SB21比每只狮头鹅多产17.24枚蛋和16.01枚受精蛋,经t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狮头鹅是我国唯一的大型鹅种,但其繁殖力低下,产蛋季节性明显。SB21杂交鹅是汕头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引进四川白鹅与狮头鹅杂交,经多年精心选育而成。SB21杂交鹅保持了狮头鹅优良的产肉性能,克服了狮头鹅繁殖力低下的弱点。通过狮头鹅与SB21杂交鹅的反季节生产对比试验,发现每只SB21杂交鹅比每只狮头鹅多产17.24枚蛋和16.01枚受精蛋,经t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正>狮头鹅原产于广东省粤东片潮汕地区,是国内外最大的肉用型鹅种之一,是潮汕地区畜牧业中的支柱产业,年饲养量达到两千多万只。狮头鹅属于短日照繁殖家禽,繁育季节为"每年9月至翌年4月"。这造成了冬春两季雏鹅大量生产,早春至夏初肉鹅集中上市,而夏末至冬季肉鹅奇缺的生产循环格局。另外,冬季育雏成活率低于全年其他季节,大大增加了冬季养鹅的成本。狮头鹅反季节繁育是指通过采取适时留种、控制光照和温度、饲料营养、人  相似文献   

4.
正为提高狮头鹅的养殖效益,近年来汕头市有关单位开展实施狮头鹅种鹅反季节生产饲养管理方面的一系列饲养试验,取得一定研究成果。总结有关生产实践成果表明,反季节生产技术操作管理简易,不需要特殊设备和复杂工艺,鹅场只要有固化建筑、降温设备,注意温度和光照控制,就可以采用该项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已相对成熟,值得大力推广。本文主要针对种用狮头鹅各阶段的饲料营养配方、温度控制、光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探讨了光照调节对狮头鹅反季节繁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春季缩短光照(11h)能使鹅提前进入下一轮繁殖期,而且每只鹅平均产蛋33.72枚,达到了自然繁殖的水平;长光照导致狮头鹅生产紊乱,繁殖性能差。(2)春季缩短日照时间可以使狮头鹅的开产期提前,而且光照越短,开产期越早,但鹅的产蛋性能会下降。(3)人工光照的效果与自然光相同,但大棚内的温度和封闭环境会大大降低种鹅的繁育性能。因此,在反季节繁育中,短光照促进而长光照抑制狮头鹅的繁殖活动,春季采用11h短日照是最佳选择。通过在冬季限制饲养和人工换羽,春季缩短光照,可以逆转狮头鹅的繁殖季节性,并且使种鹅表现出完全正常的产蛋性能,从而进行狮头鹅种鹅的反季节生产。  相似文献   

6.
狮头鹅是我国稀有的大型鹅种,也是世界最大型鹅种之一,原产于汕头市饶平县溪楼村,现中心产区位于汕头市郊和澄海区.狮头鹅因成年公鹅肉瘤发达形似狮子头而得名.因狮头鹅具有卓越的产肉性能而驰名中外,现广泛分布于北京、上海、黑龙江、广西等全国20多个省市区以及东南亚一带.狮头鹅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畜禽品种资源之一,汕头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承担着国家狮头鹅品种资源的保种任务,是狮头鹅生产和科研的主要机构.  相似文献   

7.
饶平狮头鹅     
狮头鹅的原产地是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饶平狮头鹅从品种形成至养殖推广已经有470多年的历史。目前,人们对狮头鹅品种形成、外貌体型特征、原种与品系等问题已逐步模糊不清了。为了保护饶平狮头鹅品种资源,经笔者多年观察研究,对狮头鹅上述问题作比较清晰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正狮头鹅为我国农间培育的最大型优良品种鹅,也是世界上的大型鹅之一,因成年鹅的头部形状颇像狮头而得名。广东省饶平县是狮头鹅的原产地,目前狮头鹅的养殖区域主要分布在汕头、潮州、揭阳和汕尾四市。狮头鹅于2001年列入国家品种资源保护品种,2017年被确定为广东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近年来狮头鹅产业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种鹅存栏量超过100万只,肉鹅饲养量超过1600万  相似文献   

9.
狮头鹅种用标准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狮头鹅种用标准的调查张茂春,唐述尧,张教平(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白沙畜禽原种研究所澄海515800)郑业鲁,林巧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办广州51640)(广东省汕头市畜牧局汕头515000)狮头鹅是我国有名的、体型最大的优良地...  相似文献   

10.
狮头鹅是我国体型最大的鹅品种,也是我国著名的鹅品种资源,其中心产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的澄海区、金平区以及潮洲市的饶平县、潮安县等,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本期我刊特邀承担着国家狮头鹅品种资源保种任务的汕头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的专家为读者介绍狮头鹅种鹅饲养管理精要,希望能给狮头鹅的养殖朋友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狮头鹅反季节繁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功开展马岗鹅反季节繁殖的基础上,利用光照调控技术,结合抑制水体有害菌和内毒素污染技术、避免热应激的运动场遮阳技术、改善鹅舍空气质量的机械通风技术,成功开展了狮头鹅的反季节繁殖生产,并且获得了最高达每只鹅600元净利润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来稿摘登     
狮头鹅与四川白鹅杂交试验林祯平(广东省汕头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用5只狮头鹅公鹅与30只四川白鹅母鹅杂交,种蛋受精率83.1%,后代育成率97%;外貌特征:羽色似狮头鹅,颈上有一圈白羽,羽色比较一致,有肉垂。■种鸡误食生豆饼引起的后果刘学杰周桂引(河...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养禽业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前,广东已开始饲养鸡、鸭、鹅。许多目前仍闻名于国内外的品种,在封建时代已经形成,如宋代的清远鹅、清远麻鸡,明代的潮汕狮头鹅、中山麻鸭等。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发展家禽生产,至1952年,全省鸡鸭鹅的饲养量已发展到4670万只。以后在起伏中发展,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家禽进入20年的持续发展期,其速度之快,种类、品种之多,科技含量之高,是历史所未有过的。广东省养禽业的特点1.发展快:1978年以来,我省家禽饲养量每年以16%的速度递增,至1997年达11.2亿只,相当于1978年的15.5倍…  相似文献   

14.
狮头鹅品种资源情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狮头鹅是我国唯一的大型鹅种,也是世界最大型鹅种之,因前额和颊侧肉瘤发达呈狮头状而得名。狮头鹅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部的澄海、汕头市郊区及饶平一带。据调查,狮头鹅原产地是饶平县的溪楼村,后传至汕头市郊区及澄海,狮头鹅在当地饲养已近三百年。目前狮头鹅的主要生产区澄海市,位于粤东汕头地区南部,地处沿海,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而湿润,全年平均气温212℃,相对湿度70%-85%,全年霜期极短,全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  相似文献   

15.
狮头鹅为目前我国民间培育出的体格最大的优良鹅品种,也是世界上的大型鹅之一。原产广东饶平县浮滨乡,多分布于澄海、潮安、汕头市郊。狮头鹅羽毛灰褐色或银灰色,腹部羽毛白色。头大而眼小,头部项端和两侧具有较大黑肉瘤,肉瘤可随年龄而增大,形似狮头,故称狮头鹅。狮头鹅具有卓越的产肉和产肝等生产性能,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禽类经济动物。本...  相似文献   

16.
狮头鹅粉肝是潮汕人民因地制宜发明的特色美食。粉肝的生产是在约1 d的时间内,用大米饭密集填饲120日龄左右的狮头鹅,使其肝脏重量迅速增长3~4倍至约450 g。新鲜粉肝卤制后咸香嫩滑不油腻,备受消费者喜爱,同时粉肝生产亦为鹅产业带来了产值增加,促使粉肝产业展现强劲发展势头。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狮头鹅粉肝生产情况,总结梳理了粉肝产业发展现状、生产工艺,并分析了其经济效益,旨在为粉肝产业的推广提供理论和经济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广东汕头市澄海区是粤东地区狮头鹅饲养之乡,种鹅存栏量约30万只。狮头鹅是我国最大体型鹅种,也是世界大型鹅种之一,是生长速度快的优良品种。近年来,由于肉用鹅、雏鹅市场价格稳定,种鹅饲养利润高,刺激了饲养户的积极性,使种鹅饲养量大幅度上升。然而,由于饲养密度增加,放牧地  相似文献   

18.
信息网专版     
《中国禽业导刊》2003,20(18):42-45
汕头市龙湖区新溪镇近年来一手抓工业园区建设,一手抓特色产业发展,致力引导百姓发展家庭经济,启动“百万狮头鹅工程”。据了解,目前该镇有100多户养鹅户每年可出产狮头鹅100多万只,创产值7800多万元,获纯利2570多万元,大大地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新溪镇饲养“狮头鹅”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狮头鹅”经汕头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选育成功后,推广引进到新溪镇进行饲养,由于该品种体形大、肉质美、遗传稳定性高、饲养方法简单、经济效益好,深受广大饲养户的喜爱。近年来,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溪镇的肉鹅已成为市场的“…  相似文献   

19.
狮头鹅不同产蛋期产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狮头鹅是我国唯一的大型鹅种.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优秀地方品种资源之一。狮头鹅的产蛋季节在每年的9月至第二年的4月。其就巢性强而使产蛋不连续,在产蛋季节狮头鹅的产蛋一般可分为三个产蛋期.第一产蛋期为9月开产至11月中旬:第二产蛋期为11月中旬至1月下旬:第三产蛋期为1月下旬至产蛋结束。下面是就2003-2004年度三群狮头鹅的生产记录对狮头鹅三个产蛋期的产蛋情况作初步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承担全省秋丰和白玉母种、原原种和原种的生产任务,同时也是浙江省家蚕种质资源保护基地之一。原种生产习惯是春制秋用、春制春用或秋制春用。春制秋用由于春期桑叶营养、气候环境适应蚕生长发育,生产成绩较为稳定,造卵数多,一蛾产卵量高,大肚蛾、残存卵少,死卵少,原种卵面比较好看,孵化率高。春制春用,因品种而言,一化性(春用品种)孵化略比二化性(秋用品种)高一点,但比秋制春用的蚕种孵化率要低,卵质也相对差一些,凹陷深,表面看卵粒不是很饱满,甚至有些年春用品种孵化率也不高。春制春秋丰、白玉由于蚕种保护时间长,营养消耗大。根据冷库孵化试验数据统计,白玉实用孵化率91%~92%,秋丰实用孵化率只有85%~86%;而秋制春实用孵化率高,但是中秋生产受桑叶和自然环境影响,一蛾产卵少,不良卵多,生产成绩也极不稳定。2007年,由于品种研究和品种保护需要,我公司开始饲养夏蚕,并繁育了少量的秋丰、白玉原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2008年开始逐步扩大饲养量,至2010年全部实现春制秋用、夏制春用新的原种生产模式。近几年来我公司生产的夏制春用原种质量稳定,实用孵化率也接近春制秋用的蚕种,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