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30多午来收集和保存广西地方栽培的桑树种质资源250份、野生桑资源30多份;从省外、国外引进和保存桑树种质资源211份:用鲁桑、白桑等与广东桑杂交选育成的中间类型种质资源71份:用82个桑树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2万多株诱变创造桑树人工四倍体种质603份;从四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及四倍体种质与二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选育出多倍体种质120多份。利用桑树种质资源育成高产优质杂交桑“桂桑优12”、“桂桑优62”已推广种植130多万亩;新育成的优良三倍体杂交桑“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桑特优3号”均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正在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类型的桑树特异种质资源的冬芽为材料,分别在含有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及添加量的培养基中培养诱导桑树再生植株,考察桑树特异种质资源利用冬芽培养再生植株的可行性,筛选适宜的生长调节剂及其用量。结果表明:供试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在不添加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中外植体停止生长,添加生长激素TDZ能较好地诱导和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与生长,但会抑制生长芽的再生长,而添加细胞分裂素6-BA能促进冬芽的再生,且添加3.0 mg/L 6-BA的培养基中冬芽再生率显著高于添加1.0 mg/L 6-BA的培养基;8份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在含3.0 mg/L 6-BA的改良培养基中培养,新疆药桑和小花叶皮桑的丛生芽诱导率最高,其冬芽的再生率均为66.7%,滇桑次之,再生率为55.5%,天目山桑和斯里兰卡的再生率分别为40.0%和25.0%;5份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再生组培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1个月后,只有滇桑和新疆药桑分别诱导出再生根系(诱导率为分别为20.0%、14.3%)后移栽成活。研究结果初步显示,离体组织再生培养是保存和利用天然22倍体新疆药桑、渐危种滇桑等珍稀桑树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用酶解去壁,低渗法鉴定了西南农大蚕学系桑树育种研究室收集、保存的桑树品种资源10种。发现大花叶皮桑、(?)叶皮桑、湄潭3号桑为6倍体(2n=84);伦教40号,石棉7号为3倍体(2n=42);道真、6071、新12号、贵州毛桑、石棉5号为2倍体(2n=28)  相似文献   

4.
32份广东桑类型桑树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RAP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桑类型是由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的广东桑种形成的桑树栽培类型。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两广地区的部分广东桑类型桑树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为地方桑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选用22对SRAP引物组合在32份桑树种质材料中共扩增出144条带,其中有44条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30.56%,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出2条多态性带。32份桑树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值变化范围为0.826 4~1.000 0,平均值0.894 4,说明供试广东桑类型桑树种质材料间存在较高遗传变异。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将32份桑树种质材料划分成3类:第Ⅰ类包括了20份来自广西的地方品种资源,第Ⅱ类包括了3份来自广东的选育品种资源和7份来自广西的选育品种资源,第Ⅲ类的2份种质资源分别来自广西和广东。同一类群的各亚类群又多以同一地理来源的品种或亲本有相近、相同血缘的品种聚集。研究结果说明SRAP标记能很好地揭示同一桑种不同种质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广东桑类型桑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地理来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四川的野生、地方、选育、引进的桑树种质资源。四川有桑属植物9种,资源丰富。野生桑种分布不重叠,对研究桑属的起源、演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且有特异性状,是桑树育种宝贵财富。地方桑树品种,种类繁多,长期在一个地区种植,具有明显的地区适应性。选育和引进的桑树品种,产叶量高,叶质好,推广时应注意引种适应性实验。  相似文献   

6.
苏超  薛忠民  焦锋 《蚕业科学》2012,38(1):146-151
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以及荒漠化是陕北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灾害,桑树以其生理生态学特性和经济价值,成为该地区的经济与生态型树种。经长期的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在陕北黄土高原的风沙区和丘陵沟壑区分布着较为丰富的耐旱、耐寒、耐瘠薄、抗风沙的适生桑树种质资源,并形成高大乔木桑、梯田埂桑、桑草间作坡地桑、沙地灌木桑等多种桑树类型与栽植形式,在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防护和特色农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通过介绍陕北黄土高原桑树种质资源的分布、不同生态类型桑树栽植与收获技术,以及桑树对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的作用,诠释桑树生态产业开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桑种质资源对黄化型萎缩病抗性鉴定续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林  吴朝吉 《蚕业科学》1998,24(2):114-115
为了明确“国家种质——镇江桑树圃”各种类型种质资源的抗病能力,筛选出抗性强的种质(或品种),为桑树育种和蚕业生产服务。在前报「‘’的基础上,于八五期间,对另外204份桑种质黄化型萎缩病抗性进行了鉴定。现报道如下。l材料与方法1·回参鉴材料均来自“国家种质——镇江桑树圃”,选择未经鉴定的不同类型、经济性状较好,由不同省区收集的桑种质204份,采用袋接法对参鉴种质进行了苗木的繁殖,并建立抗病鉴定圃,以备次年接种鉴定。1.2方法试验方法同文献[fi,于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上旬采用病穗套接法进行接种,每份种质套接30株,…  相似文献   

8.
采用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桑树品种皖桑1号,经多年、多点区试鉴定结果表明:皖桑1号发芽率高,生长势旺.年产叶量比湖桑32号提高20%~30%左右,100kg桑产茧量比湖桑32号提高6%,叶质较优.品种性状稳定,适应性强.适宜长江流域、淮河流域蚕区推广。1 选育经过桑树新品种皖桑1号的选育研究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八五”、“九五”重点科研项目之一。该品种以高产、大叶品种7707作母本,以质优、抗性强的阜阳1号作父本。1990年采用人工有性杂交方法.设置12个杂交组合,获得种子后培育,淘汰不良个体,经2年观察  相似文献   

9.
施炳坤  夏明炯 《蚕业科学》1998,24(4):206-209
苏湖16号是从桑种质资源中选出,经过系统的调查、鉴定与综合评价,具有生长旺盛、产叶量高、叶质优、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的优良性状,是优质丰产桑树品种,适合长江流域和黄河下游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0.
桑花叶病是广东桑园的重要病害之一,在田间常见的症状有环斑、花叶、网状叶和系状叶等多种。此病在一般的桑树品种中发病率达20%左右,杂交桑品种发病率高达90%以上,若连续用病桑叶喂蚕,蚕的体质变弱,簇中死亡率增高,所以桑花叶病无论是对桑的产量,质量还是对蚕的发育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改变湖桑品种的枝条剪伐与桑叶收获方式.设计了湖桑全年三次等量条桑收获的技术体系。桑树枝叶生长量满足条桑收获的要求。春、夏、秋桑叶收获量之比为1:0.91:1.33,全年产叶量比什叶收获增加21%。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桑树种质资源考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 10多年对黑龙江省野生桑树种质资源的实地考察 ,明确了全省野生桑树主要分布在北纬 5 0°以南地区 ,北纬 5 0°以北是我国桑树分布的最北限区。发现了 1株 12 0a的古桑树 ,是宝贵的耐寒桑树种质 ;从收集的 30份桑树种质材料中选择出优良单株 ,通过嫁接繁殖成 30个无性系 ,建立了黑龙江省地方桑树类型种质园。野生桑树种质资源具有根系发达和抗寒、抗旱、耐剪伐、树型可塑性强等特点 ,是开发耐寒高产桑树品种和生态林木品种的优异材料。  相似文献   

13.
桑树资源多元化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桑树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桑树种质资源。目前桑树产业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开发出了不同的功能利用途径。就果桑、茶用桑、食用桑、药用桑、饲料桑和生态桑展开论述,旨在推动桑树资源的利用和加工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桑树栽植历史十分悠久,是原产于我国的重要农业资源,在全国不同地区广泛分布。四川是桑树种质资源大省。在回顾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和品种选育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利用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新疆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在东经73°31′~96°21′、北纬34°32′~49°31′之间,新疆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降雨量稀少,属于亚热带干燥性沙漠气候,在蚕业区划上属北方干旱蚕区。本区奇特的生态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疆桑种质资源。新疆桑树品种资源分布面积广,大致可分为昆仑山北坡桑树自然区,天山东部山间盆地桑树自然区和天山西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建立适合休闲观光需求的桑树栽培技术体系,研发了一种桑树超高立体嫁接方法.这种嫁接方法可用3~10 m高的桑树植株作砧木,在其1年生或多年生枝条上嫁接单一品种(花叶长果桑)的接穗,可在砧木8m以上部位选择1年生或多年生枝条分别嫁接2个品种(火炬桑和垂枝桑)的接穗,以及再在向下生长的垂枝桑条分别嫁接3个品种(火炬桑、垂枝桑、果桑)的接穗.采用该嫁接方法以及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养成的桑树,其树形高大、姿态优美,既可以观形、赏叶,又可观花、赏果,适合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乡村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桑树资源中心桑资源染色体倍数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桑树酸解去壁低渗法,对四川省桑树资源中心的66份桑资源染色体倍数性进行观察鉴定,发现其中有二倍体桑63份,三倍体桑1份,六倍体桑2份.其结果对丰富我省桑树资源基础研究内容和桑树品种选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 Roxb.)桑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桑树种质资源保存、鉴定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依据。以13个ISSR引物从93份广东桑桑树种质材料的基因组DNA中共扩增出12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4条,多态性比率为73.44%,表明供试的广东桑桑树种质材料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93份广东桑桑树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85 9~0.937 5,平均为0.761 7。基于供试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采用UPGMA法对93份广东桑桑树种质材料的遗传关系进行聚类分析,93份种质材料在遗传相似系数0.664处被划分为6个组群,在遗传相似系数0.685处,第Ⅲ、Ⅳ、Ⅵ组群分别被分成2个亚组。研究结果显示,供试广东桑桑树种质材料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花性等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9.
广西桑树品种选育研究与优良品种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站开展桑树品种选育研究已有40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桑树种质(品种)资源的收集、引进和创新;品种和杂交组合选育;优良桑品种和杂交组合的繁育和推广等方面先后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我站桑树育种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推动了广西桑树品种的不断进步。1 桑树品种资源的收集、研究与创新1.1 品种资源的考察、收集、引进和整理桑树品种资源(即遗传资源)是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的重要基础,种质(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创新是育种的基础工程,品种资源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则是育种能否突破的重要关键。我站对品种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历来比较重…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将桑树食叶害虫控制在为害之前的防治方法。试验表明,柴油乳剂对桑树在枝干越冬的食叶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效,萌芽前使用5%柴油乳剂对野蚕越冬卵和桑尺蠖越冬幼虫防效分别达到98.5%和96%:脱苞后至展叶前使用0.5%~1%柴油乳剂对桑木虱卵防效达94.47%~96.30%,且对越冬成虫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能够有效地将桑树枝干越冬食叶虫害控制在经济阚值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