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物联网的大棚环境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农业将各种农业生产要素整合在一起,使作物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作为设施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大棚适合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域应用。对大棚内的环境进行监控可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是解决大棚生产所面临问题的有效方法。为此,设计了一个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控系统,用于对大棚内的环境因子进行控制。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精确控制大棚内的环境因子,为蔬菜正常生长提供最适的条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运行稳定,监控的精确度高,功率消耗小,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可以提高大棚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突破农业领域数据采集困难与智能化程度低等技术发展瓶颈,建设农业物联网,制定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至关重要。【方法】本研究利用嵌入式技术、PLC技术、ZigBee组网、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物联网技术,通过搭建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的网络链路环境,设计了物联网技术的四层结构图,包括硬件层、网关层、云平台层和应用层。设计了智慧农业网络链路、大棚种植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环境监测子系统和安防监控子系统。【结果】通过建设实时、动态的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快速、多维、多尺度的信息实时监测,实现农牧业智能监控、智能控制以及农业的可视化、精细化管理。【结论】在智慧农业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控制、信息共享等功能,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助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是设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加强标准园的智能化建设可进一步发挥设施蔬菜的巨大潜力。对北京市标准园日光温室监测系统中智能监测系统的配备,以及空间电场物理增产技术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阐述设施农业走向智能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物联网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的融合更加促进了设施农业发展的脚步。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设施园艺环境远程监测、诊断和调控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人为干预明显等问题,开发融传感器监测、视频图片采集、环境调控及设备诊断为一体的华南区域农业环境和设施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温室环境信息及视频图像的获取、存储、分析处理;温室环境和现场设备参数查询;本地及远程监控;设备故障诊断、报警等功能,并整合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员工管理、库存管理、配套设施设备管理、技术数据库和栽培专家库,有助于提高栽培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我国农业物联网调控技术水平,实现设施农业生产的高产、高质、高效。  相似文献   

5.
沈艺敏 《农机化研究》2022,44(6):209-213
为有效提升我国温室种植环境监控系统工作的智能化与精准化水平,以农业物联网为应用平台,针对监控系统进行设计研究.以温室种植的功能需求为切入点,采用物联网各层级分别构思、整体融合的方法,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参数监测数学模型,并从软件设计与硬件配置两大维度构建完整的监控系统.试验结果表明:监控系统的网络数据丢包率可控制在0.70...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农业大棚环境数据采集不方便、不准确的问题,课题组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集成传感器、无线通信网络、嵌入式系统、组态控制等多种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ZigBee的农业大棚监测系统,实现对大棚内农作物生长数据的精准采集和对大棚内数据的实时监测,并通过数据融合和滤波算法进行了数据优化。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功能测试和数据分析可以验证系统功能模块均能够平稳、有效地运行;通过监控界面可以监测农业大棚的实际运行状况,提高农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监测效果良好。证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农业数据的精准采集和显示,能给农业从业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设施农业领域引进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平台采集获取日光温室番茄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环境信息,对照日光温室番茄适宜的生产条件要求,通过物联网系统平台和手机APP进行信息反馈提示,实施自动灌溉、自动卷帘、自动卷膜等自动控制,从而有针对性地精细化、智能化、自动化科学管理,改变传统的日光温室管理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现代农业中设施蔬菜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弥补传统农业全靠经验判断培育农作物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控制系统设计。确定了智慧农业监控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了基于华为Lite-OS开发环境和STM32高性能物联网开发板的农业大棚监测及控制系统。采集传感器数据,然后通过使用NB-IoT通信模块,实现了农业大棚内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的数据传输到华为云端,再通过华为云IoT平台下发命令来控制农业电机和棚内LED的补光工作,编写了检测农业大棚内光电强度和温湿度应用程序,实现了对农业大棚状态信息监测和显示。最后,搭建硬件平台进行农业大棚的信息测试,测试表明,可以实时监测大棚内的状况并采取故障检测。  相似文献   

9.
面向叶类蔬菜病害识别的温室监控视频采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温室叶类蔬菜病害准确识别的视频数据需求,结合温室叶类蔬菜病害发生的特点,采用物联网技术,基于传感器感知的环境信息与摄像机监控视频信息,构建了一种面向叶类蔬菜病害识别的温室监控视频采集系统。该系统将案例检索与模糊推理方法相结合,设计温室监控视频获取方法,将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数据与知识库中的病害产生环境条件相匹配,以匹配结果作为视频采集的依据,实现了监控视频的智能采集;并利用模糊推理方法,弥补案例检索结果不够全面的问题,确保了数据的准确获取。同时,该系统还提供了实时数据显示、实时视频监控等功能。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温室叶类蔬菜病害识别的视频数据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一、智能控制系统在天津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现状目前,天津市已建成现代设施农业园区数十个,年增加经济效益超过50亿。现代种植园区物联网技术应用主要有:部分智能化联栋温室安装环境监控设备,调控环境实现安全可控生产;无公害蔬菜种植追溯;部分园区建设了园区农业信息网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棚室环境监控系统实时性和可靠性差,价格昂贵以及操作复杂等缺陷,开发了基于CAN总线的连栋棚室环境因子集中监测系统.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总线挂接式结构,通过CAN总线实现监测单元与显示控制单元之间的通信.经实际应用验证,该系统能实现多栋棚室环境因子的集中在线监测,监测准确,完全满足设施农业的生产要求,此外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设施环境监测水平,加强设施环境监控的可靠性和便捷性,研究开发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温室多环境因子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大棚环境所需的多传感器信息采集,同时可根据需要设置定时图像采集,通过在集中区域采用433MHz组网方式布点多传感器,在数据采集器端进行数据融合,而后通过GPRS实现远程环境信息和图像的监控和参数设定。该系统通过后台服务程序设计,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场所在有网络的计算机上查找最新的多参数监测信息。  相似文献   

13.
系统采用组态王软件与PLCS7-200相结合,设计了一种蔬菜温室温湿度监控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结构、软件设计和组态过程。监控系统根据蔬菜生长的环境条件,对环境温湿度参数进行实时采集,控制各种控制单元输出,从而使农作物达到最优的生长环境。使用组态软件设计的上位机监控系统,能方便地构造适应自己需要的数据采集,实现了实时数据监控管理,保证信息在全范围内的畅通,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以蔬菜种植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物联网应用技术,搭建了蔬菜基地控制参数管理系统。控制参数管理系统依靠物联网的感知层进行环境信息及蔬菜生长过程参数采集,经过数据处理与传输进行蔬菜基地内各项参数控制,提高了蔬菜品质,降低了蔬菜基地管理成本,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农业灌溉智能化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物联网遥感技术对农作物灌溉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和管理,实现了机井水位、农业灌溉用水量的远程和动态监测,以及数据的无线远程采集和监控。与传统的灌溉技术相比,智能遥控灌溉测控系统依托物联网信息技术为机井配置了远程智能监控设备,以高效节水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平台,建立了完善的现代化农业灌溉管理服务和智能监测体系。通过4G网络互联实现数据共  相似文献   

16.
基于ESP8266的低成本物联网连栋温室控制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物联网温室自动控制水平较低,管理模式落后,通信结构复杂,建网成本高等缺点,设计一种基于ESP8266的低成本物联网连栋温室控制管理系统。首先,给出系统的总体架构,并详细设计环境因子感知层、控制传输层和应用管理层;其次,以STM32作为温室内的控制器,对系统的硬件结构进行设计;进而,基于Qt Creator开发环境,设计远程监控端控制管理软件;最后,通过搭建物联网温室模拟试验装置,对本文所设计系统的可行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所设计的低成本物联网温室控制管理系统可有效实现各环境因子的实时采集、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17.
《农机科技推广》2013,(5):20-20
4月23日,农业部印发了《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在天津、上海、安徽三省市率先启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安徽大田生产物联网试验区以大田作物“四情”(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监测服务为重点,通过远程视频监控与先进感知相结合的农情数据信息实时采集、高效低成本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智能决策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大田作物全生育期动态监测预警和生产调度。该试验区将建设大田作物农情监测系统、基于感知数据的大田生产智能决策系统、基于物联网的农机作业质量监控与调度指挥系统、集成于12316平台的大田生产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农业大棚种植作物对环境参数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生产监控系统。基于CC2530核心芯片完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建,并构建系统网关,准确获取环境参数信息,通过与服务器对接实现数据交换。在服务器搭建的网页平台界面,能够实现大棚变化的实时监控。试验表明:该农业自动化生产监控系统可操作性强,传输数据快捷稳定,控制准确,实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产环境的物联网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本文设计一种温室环境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经传感器采集环境信息,微控制器进行控制并与网络连接,再由Android智能手机Yeelink平台读取的数据,监测温室环境的温度、湿度及光照度。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有效监测温室环境的温湿度及光照度,为温室作物生长的环境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借助物联网技术可得到及时准确的农业气象信息。建立一个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气象无线监测系统,从而实现对农业气象信息的监测;同时通过对具有统一规划的RFID节点的识别,实现农业气象数据的共享。该监测系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