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7—2020年连续4年对山东省栖霞市常规管理模式下苹果园不同土层土壤电导率和pH值进行定点研究,探明苹果园土壤电导率和pH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以期为苹果园的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在苹果园0~8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和pH值均呈现对数正态分布,全距呈下降趋势,变幅逐渐减少,最大变幅出现在0~20 cm土层,电导率和pH值的变异系数均呈现中等变异。在时间维度上,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苹果园土壤电导率和pH值均呈上升的变化趋势;在垂直剖面方向上,土壤电导率整体呈“下降”型分布,最大值0.35 mS/cm出现在0~20 cm土层,存在明显的表聚现象;土壤pH值在0~40 cm土层的表现为下降趋势,40~80 cm土层又呈现上升趋势,最大值为5.93,出现在60~80 cm土层,整体呈“V”形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种植年限与土壤电导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pH值呈负相关,在20~80 cm土层,种植年限与土壤电导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pH值虽然呈正相关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相关性逐渐变弱至无相关性,说明苹果园耕作层土壤电导率和pH值的变化更易受到耕作和施肥等外界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采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及Kriging最优内插法,对内蒙古腰坝绿洲耕层土(0~20cm)的土壤盐分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以期为该区土壤盐渍化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为碱性氯化物-硫酸盐型轻度盐渍化土,全盐量、SO4^2-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其余盐分指标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采样尺度以1km为佳;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土壤全盐量、Ca^2+、K^++Na^+、Mg^2+、SO4^2-、Cl^-呈西南高东北低的特征,而pH、HCO3-呈西南低东北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宁夏引黄灌区土壤饱和导水率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引黄灌区农田土壤为例,采用10m×10m网格布点的方式,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及相关因素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饱和导水率属于强烈变异;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有机质属于中等变异性;容重和总孔隙度属于弱变异性。地统计结果表明,饱和导水率、饱和含水量和毛管孔隙度是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容重、总孔隙度和有机质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由其空间变异克里格插值图可知,饱和导水率有较明显的分布规律,但在局部区域呈现出高异质性;其余土壤性质均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影响土壤饱和导水率的主要因素是总孔隙度和容重,依次为饱和含水量、毛管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通过分析土壤饱和导水率及其相关因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可为该地区土壤水分有效利用和农田管理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南地区的柑桔园多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带,地理和土壤性质差异较大,研究其土壤氮素营养的空间变异特性,可以为实施山地果园土壤养分精准管理和变量施肥提供依据.以重庆忠县拔山镇杨柳村柑桔园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统计学方法,在微尺度下对其土壤碱解氮含量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尺度下,土壤碱解氮含量在采样区内呈比较简单的斑块状分布,相同性质斑块与丘陵缓坡土被连续分布区和小山丘土被不连续分布区范围相当;土壤碱解氮含量在坡体垂直方向的变异性较强,在坡体水平方向上的变异较弱,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半方差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较好地符合指数模型,在步长间隔15 m下,土壤碱解氮含量具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块金系数达0.182,空间相关距离达80m,结构性因子是影响其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普通Kriging插值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碱解氮的空间分布表现为条带状和斑块状分布,高值斑块区的分布与地势相对低洼的地形部位相吻合,地形是影响土壤碱解氮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应用地统计学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丘陵区水田土壤有效铁、有效锰进行空间变异研究。研究区土壤有效Fe和有效Mn含量均表现为中等空间变异性。各向同性下,土壤有效Fe和有效Mn的空间变异均存在良好的半方差结构,块金系数介于25%~50%,说明土壤有效铁、有效锰均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向异性结构明显,有效铁在西北-东南、有效锰在南-北空间变异最弱,空间自相关性最强。水田土壤有效铁含量大于20mg/kg的面积有50501.9hm2,约占所有水田面积的85.2%,有效锰主要分布在15~30mg/kg,约占所有水田面积的84.0%。  相似文献   

6.
宁夏荒地压砂年限与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砂田土壤质量随压砂年限增加的变化趋势,提高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的可持续利用,以宁夏兴仁镇红圈子村不同压砂年限(1、3、5、7、10、20、30a)的荒地压砂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对不同压砂年限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毛管持水量、饱和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10℃饱和导水率都随着压砂年限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土壤容重则表现出上升趋势;土壤pH值随压砂年限的增加变化不显著;土壤有机质、全盐、全磷、全钾、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硝态氮含量则随压砂年限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土壤理化性向劣质化方向发展。因此,在耕作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与耕作,才能保证砂田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湟水流域已有文献中38个农田耕层(0~20cm)土壤全氮数据,采用传统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流域农田土壤全氮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均值为1.33g·kg~(-1),变异系数为47.37%,属中等变异。流域农田土壤全氮呈自北向南逐渐递减,由东向西先增加后减少的空间分布格局。按全国土壤全氮分级标准,高值区(1.50g·kg~(-1))集中在海拔较高的大通县、海晏县,低值区(1.00g·kg~(-1))集中于海拔稍低的民和县、湟中县,65.5%的区域达全国平均水平(1.30g·kg~(-1))。影响因子定量分析表明,不同的气候因子、土壤类型、海拔、施肥量都会影响该流域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其中气温、海拔、降水为主要影响因子,对全氮变异的独立解释能力分别为35.7%、29.0%、21.3%。该研究初步揭示了湟水流域农田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为流域尺度农田的科学管理提供有益参考,并为合理开展施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间作牧草对果园土壤质量的影响,对河北省晋州市马于镇梨园间作牧草根际土壤的pH、微生物群落数量、酶活性及各因素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牧草根际土壤pH、真菌数、放线菌数和脲酶活性有垂直分布特征;二月兰增加土壤pH、放线菌数和过氧化物酶活性(0~20cm土样),降低脲酶活性;早熟禾降低pH,增加真菌数(0~20cm)和脲酶活性;黑麦草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0~20cm)和增加脲酶活性(21~40cm);pH与土壤深度、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放线菌量和pH、放线菌量与pH等显著正相关,放线菌量与土壤深度、脲酶活性与土壤深度和pH等显著负相关,放线菌量与间作牧草显著相关。因此,该梨园中二月兰与早熟禾共同间种于2行梨树间将可能获得更好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9.
蔡楠  孙旭  刘永宏 《北方园艺》2021,(10):80-87
以盐爪爪、扁秆蔗草、碱蓬、芦苇和冷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探究包头黄河湿地5种植物群落下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黄河湿地的保护与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结果 表明:1)各植物群落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土壤总孔隙度、含水量与之相反;2)各植物群落下土壤pH和全盐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具有明显的表聚作用;3)各植物群落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而全钾无统一变化规律;4)相关分析发现,土壤容重、含水量、pH、全盐量不利于土壤养分积累,土壤总孔隙度有利于土壤养分积累;5)各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处于缺或极缺状态,说明研究区土壤养分相对贫瘠.  相似文献   

10.
采用GIS与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沧州地区献县、泊头、沧县表层土壤全氟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献县和泊头全氟经对数转换后符合指数模型;沧县全氟经对数转换后符合球状模型。献县全氟具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受水文地质等自然的结构性因素影响较大;泊头、沧县全氟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说明由人类活动等随机性因素引起的空间异质性起很大作用。用Kriging内插法对未测点全氟进行最优估计,并形成插值图,可更直观的反映出研究区内土壤全氟的空间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11.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高校普遍实行扩招、合并,现在,许多大学都面临着改建、扩建、新建的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的物质依托,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的发展、原理、原则、规划方法及其与高等教育模式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适合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和社会发展,体现高层次文化特色的大学校园绿化理论,可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借鉴,从而为大学师生创造出更加优美而实用的绿化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以薄皮甜瓜品种蜜宝为供试材料,研究喷施不同次数增瓜灵对甜瓜雌花分化、坐瓜节位、增产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增瓜灵后,甜瓜植株节间长度明显变短,侧蔓数量减少,每667m2减少整枝用工8个,雌花在子蔓连续发生,果实发育期缩短了3d。喷施1次和喷施2次增瓜灵处理的甜瓜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1.4%和19.2%,增收3553.61元·(667m2)-1和4772.80元·(667m2)-1。因此,合理使用增瓜灵,能有效抑制植株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从而满足增产增收和简约化栽培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3.
植物遮荫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植物为了适应遮荫的环境,改变自身的生理生化特性,如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蒸腾特性、气孔导度、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膜脂过氧化物酶、膜保护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花色素苷含量等,从而保证植物体自身能在遮荫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光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现从遮荫对植物生长环境、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影响介绍目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施用天然有机肥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有机肥系远用优质的鸡粪、烟末等为主要原料,经充分的酵和无害化处理后,制成营养全面,高效无污染的天然有机肥产品.  相似文献   

15.
对露地进行太阳能土壤消毒处理,10 cm深土壤温度最高可达53.6℃,比对照露地最高地温42.2℃高11.4℃,平均温度比露地高8.5℃.消毒处理21 d后,50℃以上的温度累计时间为66 h,达到杀灭多数土壤病菌所需的温度、时间,并具有明显的防草效果.  相似文献   

16.
菌根对植物抗盐碱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菌根植物抗盐碱方面研究成果,从植物生理的角度总结和论述了在盐胁迫下菌根提高寄主抗盐碱性的机理,阐述了菌根在提高寄主抗性的同时对盐碱地土壤的改良作用,为用生物方法改良盐碱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碱化土壤改良的面积不断增加,但是缺乏全面评价碱化土壤改良效果的方法。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脱硫废弃物成分测定、土壤质量评价以及农作物安全性评价3个方面对碱化土壤改良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评价脱硫废弃物应用于碱化土壤改良效果的方法体系,以期为碱化土壤改良效果评价的定量化和改良工程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百合病毒病媒介昆虫种类的调查与鉴定,研究其种群与百合病毒病病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桃蚜(Myzus persicae)是传播百合病毒病的主要种类;百合病毒病田间发病率与百株蚜量呈正相关(P〈0.01,r=0.8729),说明百合种植地蚜虫数量较多,则病毒病严重;而蚜虫数量少,则病毒病发生较轻。因此控制迁入百合地的蚜虫数量是防治百合病毒病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豆薯各生长时期进行50%的遮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期遮光,不能形成块根和种子产量;幼苗期遮光苗素质下降;开花结荚期遮光,不能形成荚果;鼓粒期遮光,种子减产75.98%。因此,无论是豆薯块根或是种子生产均应选择光照充裕的适宜地区种植,特别是在山区应尽量选择山阳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20.
圆黄梨不同花粉和不同序位花的授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圆黄梨不同花粉和不同序位花的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圆黄梨的最佳授粉品种为砀山酥梨,其次为金花梨。第2、3序位花所结果实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