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控失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控失肥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相同施肥量(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144、72和72 kg/hm~2)条件下,以施用普通化肥为对照,分析了施用控失肥对玉米产量、干物质累积、氮磷钾养分积累和养分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失肥处理的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均显著优于普通化肥,各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高于对照肥料;营养元素的吸收效率和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常规化肥。控失肥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对提高玉米产量和施肥效益,以及保护环境资源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结合当前控失肥应用现状及氮素肥料特点,研究控失尿素在潮土区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将控失尿素不同用量(磷钾与常规施肥相同)作为处理,研究不同用量控失尿素对小麦的增产增效作用。[结果]与普通肥料相比,施用控失尿素对小麦生育期无明显影响;对生物学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有明显影响,株高、旗叶长、穗长、结实率、穗粒数、千粒重增加,穗数略有减少;增产效果明显,节肥、增效显著。[结论]控失尿素对小麦增产、节肥、增效作用明显,适用于潮土区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3.
通过“红四方”控失肥在天水市普通果园的施用效果试验,探讨苹果施用“红四方”控失肥实现节肥省工、增产增效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苹果果园施用“红四方”控失肥后,苹果品质和产量得到改善和提高,单果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明显增加,较当地习惯施肥果园苹果单果重、横径、纵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15 g、0.9 cm、1.5 cm、1.7%,果园单产达到57 237.6 kg/hm2,与当地习惯施肥比较:果园单产增加11 776.5 kg/hm2,增幅25.91%。综合来看,“红四方”控失肥能够有效控制肥料养分流失或挥发,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在增产增收方面优势较突出。  相似文献   

4.
控失肥对小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讨控失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方法]实施小麦施用控失肥肥效田间试验。[结果]控失肥处理小麦有效穗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高34.2万穗/hm2、0.32粒、3.77%0、.19 g和447.52 kg/hm2。[结论]控失肥能够增加小麦群体的有效穗数、实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控失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控失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本试验设置普通复合肥(农民习惯施肥)、控失肥常量施用和控失肥减量施用3个处理,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控失肥不同用量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失肥常量处理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水稻增产11.11%(通过提高水稻产量构成中的穗实粒数来提高产量)、纯收益增加13.27%,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控失肥减量处理产量较农民习惯处理增产1.45%、纯收益增加4.28%,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本试验条件下,在水稻生产上施用控失肥料能够节本增效,以控失肥常量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该试验研究了控缓释配方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客观评价简化施肥效益,同时验证新型肥料在水稻生产中的节肥潜力及增产效果,探索水稻简化栽培的施肥技术模式。结果表明,在水稻上施用控缓释配方肥作基肥,可比常规施肥减少氮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群体合理,成穗率高,改善了水稻穗粒结构,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比习惯施肥有所增加。各处理中以施用20∶10∶15控缓释配方肥处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7.
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计不同用量的控失肥基施,追施两次复合肥,研究同等养分条件下不同控失肥用量对油麦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失肥处理油麦菜株高平均增高6.58cm,茎围平均增长2.41cm,单株重量平均增加0.05kg。施用控失肥能明显提高油麦菜产量,产量最高的处理3比常规处理每亩增产0.42t;处理2增产最小,比常规处理每亩增产0.29t。控失肥增产效果明显,肥料利用率高,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今年在水稻上开展了“红四方控失肥+沼液”模式的试验,将控失肥作为基肥,后期配套沼液还田,不再另外施用化学肥料。试验地点设在18队和4队,跟踪处理条田与常规对照条田的苗情、调查形态特征及产量结构。由18队的试验可以看出:在亩穗数方面,“控失肥+沼液”处理比常规对照高0.25万,每穗实粒数比常规对照高0.5粒,结实率、千粒重两者差异不明显。在实收产量方面,“控失肥+沼液”处理比常规对照高8kg/亩。处理条田的效益比常规对照高10.45元/亩。由4队的试验可以看出:“控失肥+沼液”处理亩穗数比常规对照低1.4万,每穗实粒数比常规对照高2粒。在实收产量方面,“控失肥+沼液”处理比常规对照低9.5kg/亩。处理条田的效益比常规对照低15.75元/亩。  相似文献   

9.
通过同田对比试验,验证贵州省五谷惠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在玉米生产上的肥效。结果为:能减少秃顶,增加茎粗、穗粗、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其产量比施等养分的无机养分肥料处理亩增产70kg,增产率9.91%;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纯收入比等养分的无机养分肥料处理增收291.58元/亩,比常规施肥区增收137.88元/亩;比常规施肥处理减少纯N施用2.50kg/亩、纯P2O5施用3.00kg/亩、纯K2O施用3.00kg/亩。  相似文献   

10.
新型有机水溶肥料(液体)的减肥效果及对番茄的产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新型有机水溶肥料与常规肥料在番茄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尤其是节肥情况,在番茄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施用新型有机水溶肥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方面,追施新型有机水溶肥(液体)较空白对照增产3383.92kg/亩,增产率为69.71%;较常规施肥增产841.23kg/亩,增产率为11.37%。结论:新型有机水溶肥(液体)能够在降低化学肥料用量的同时显著改善番茄主要农艺性状,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亩施肥量减少22.5kg/亩,具有显著的节肥增产效果,可为进一步实现化肥零增长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水稻肥料高效施用技术,促进安徽水稻绿色生产。研究了不同化肥减量模式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减少化学肥料用量的基础上,施用控失肥料显著增加水稻产量。与农户习惯施肥(T_2)相比,控失肥处理(T_3、T_4、T_5)的水稻产量分别增加了7.91%、9.31%和10.32%,增产原因主要是穗数的增加,但一次性施用包膜控失肥(T_6)下,其产量与农户习惯施肥无显著差异。控失肥处理(T_4、T_5)的水稻经济效益均高于农户习惯施肥,增幅为10.11%和10.97%。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夏玉米上施用增效控失肥和常规肥料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增效控失肥能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实现增产1131.9kg/hm~2,增产率12.71%,增收1782.14元/hm~2。  相似文献   

13.
化肥减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及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两种减肥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配方处理,施用小麦专用配方肥(16-18-8),在肥料用量减少15%的情况下,小麦穗长、千粒重低于常规施肥,但叶龄、株高、穗粒数优于常规,产量基本与常规持平。有机肥替代处理,施用150 kg/亩有机肥替代22%的化肥用量,小麦茎蘖数、叶龄、株高、有效穗、千粒重等均高于常规,最终产量提高43.4 kg/亩,增产率为12.4%。这说明有机无机配合施用能够有效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小麦产量;而测土配方减肥处理在化肥用量减少15%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肥料运筹有效地保持了小麦的产量。无论是测土配方还是有机肥替代处理,氮肥的农学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从种植净收益来看,测土配方施肥(254.1元/亩)与常规处理(259.8元/亩)持平,有机肥因购买成本高,净收益仅为82.5元/亩,比常规减少177.3元/亩。  相似文献   

14.
施用控失尿素对土壤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施用常规复合肥(T1)、普通尿素配方肥(T2)、控失尿素配方肥(T3)3个处理并采用基追结合的施肥方式探讨施用控失尿素对土壤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以期为控失尿素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T1、T2处理相比,施用控失尿素配方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施用控失尿素配方肥能够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进而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增幅分别达到15.26%、9.91%;施用控失尿素配方肥能够显著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增幅分别达到8.75%、9.92%。综上,控失尿素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氮肥偏生产力,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具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云天化控失肥处理(6月30日)的单株分蘖个数较常规施肥处理多0.82个,平方米茎数较常规施肥处理高70株,移栽期相同的情况下,返青期较常规施肥处理提早2d,分蘖期较常规施肥处理提早6d,平方米有效穗数较常规施肥处理多22个,穗粒数、结实率分别较常规施肥处理高2.5粒、2.7个百分点,在实脱产量方面,施用控失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公顷增产637.5kg,增产率为7.7%。  相似文献   

16.
通过缓控释玉米专用掺混肥与常规施肥和当地常规缓控肥料的对比试验,研究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缓控释玉米专用掺混肥处理亩增产量34.95kg,亩增产5.56%,与缓控尿素相比亩增加产量11.08kg,亩增产1.69%。缓控尿素与常规施肥相比亩增加产量23.88kg,亩增产3.80%,从经济效益看,缓控释玉米专用掺混肥的亩产值最高为995.56元,比常规施肥亩增产值52.24元,增加效益47.72元。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珠峰4000"青稞专用控失肥对青稞籽粒产量、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施肥量范围内,施用青稞专用控失肥青稞籽粒产量明显增加,且籽粒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养分累积量与籽粒产量的趋势一致,而肥料利用率却呈下降趋势。施肥量为90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到4 682.3 kg/hm~2,增产幅度达到150.7%。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都明显增加,而有效穗和穗粒数对籽粒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缓控型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缓控型肥料、常规肥以及配方肥等对小麦产量结构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缓控型肥料组小麦的有效穗数、千粒重均最高,分别为45.3万穗/667m2、46.2g;试验的缓释肥料组小麦产量574.9kg/667m2,与常规肥相比,增产71kg/667m2,增产14.1%;试验的缓释肥料组的收益最高,较常规肥增收190.4元/667m2。因此,缓控型肥料能够明显提高麦田肥力,增加产量及收益,肥料利用率与施肥效益明显提高,是可推广的小麦专用肥料。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水稻专用新型肥料减肥增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水稻专用新型肥料在水稻生产中减肥、节本、增效、增收效果差异。[方法]以籼型两系杂交水稻隆两优688组合为试验材料,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水稻专用控失肥、炭基长效肥、保持性肥料、活性增效肥、活性糖肽肥和常规复合肥对水稻生长、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施用水稻专用新型肥料促使水稻植株分蘖高峰期延长,分蘖数和有效穗数大幅增长;新型肥料处理减氮12.51%、减磷6.67%、减钾6.67%,节省肥料成本184.65 kg/hm~2,同时少施一次穗肥,节省人工成本1 125元/hm~2,尽管各处理小幅减产,但肥料农学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明显提高,净收入总体提高。其中,与常规肥处理相比,活性糖肽肥处理有效穗数提高14.76%,每穗总粒数也小幅增长,增产4.8%,N农学利用效率和N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9.3%和19.6%,P和K农学利用效率均提高21.4%,偏生产力则均增加12.3%,增收2 573.85元/hm~2,减肥、节本、增效、增收效果最为显著。[结论]不同水稻专用新型肥料处理按增效增收效果表现为活性糖肽肥>炭基长效肥>活性增效肥>控失肥>保持性肥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控失肥可以减少肥料流失,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控失复合肥,而控失尿素对水稻生产的研究还较少,为探究控失尿素对水稻生长发育特征、产量、干物质量和氮肥效率等影响。【方法】试验以籼稻杂交稻品种隆8优丝苗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氮肥处理、不施肥、常规尿素施肥处理和控失尿素施肥处理,调查参试水稻品种生育特征、实际产量、产量构成要素、成熟期干物质量和氮肥农学效率等指标。【结果】结果表明,控失尿素施肥处理对水稻生育期影响较小,控失尿素施肥处理较常规尿素施肥处理增产5.5%,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9.5%,单位面积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均提升2.3%以上,增产效果主要来源于均衡的产量结构和良好的干物质积累。同时,控失尿素施肥处理较常规尿素施肥处理氮肥农学效率增加27.9%,可以在相同氮肥投入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的产量。【结论】控失尿素施肥可较常规尿素施肥产量结构均衡,干物质积累增加,增加实际产量,提高氮肥农学效率,控失尿素精确释放周期以及控失尿素最佳使用总量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