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大豆疫霉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spg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疫病严重影响我同及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为探讨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在大豆疫霉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采用PCR的方法从大豆疫霉菌中克隆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spg1基因,并利用RT-PCR法对其在大豆中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疫霉菌pspg1基因开放阅读框长1236 bp,编码一个长412氨基酸的蛋白质.对其进化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该基因与其它卵菌的pg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RT-PCR分析表明:pspg1基因在接种大豆疫霉菌的大豆下胚轴中大量表达,而在健康大豆下胚轴中未检测到.克隆了大豆疫霉菌pspg1基因,并发现该基因在大豆疫霉菌侵染大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是一种重要的病原卵菌,能产生大量的RxLR效应分子帮助病原菌定殖。前期实验证明RxLR504效应分子能够抑制INF1引发的细胞死亡,并证实囊泡分选蛋白(VPS)与其相互作用。本文借助VIGS tool在线工具设计靶标基因沉默片段;利用烟草脆裂病毒(TRV)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GS)沉默本氏烟靶标基因;提取沉默样品叶片组织RNA,构建c DNA文库;利用qRT-PCR检测靶标基因表达水平;在沉默植株叶片上表达RxLR504,24 h后接种INF1,观察病斑症状。结果表明:本氏烟中设计沉默片段长度为300 bp,构建c DNA文库质量较高;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沉默植株中靶标基因表达水平下降86.2%,与对照相比差异性显著;接种实验证明RxLR504在沉默植株与对照植株上均能抑制INF1引发的细胞死亡。RxLR504与VPS互作不影响其抑制INF1引起的细胞坏死,为进一步揭示病原物利用植物靶标基因抑制植物免疫从而促进自身寄生的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就大豆疫霉根腐病菌(Phytophthora soja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活性对其致病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致病性菌株在接种复壮后PG活性明显高于复壮前的PG活性;致病性菌株的PG活性显著高于非致病性菌株PG活性;受试菌株的PG活性均在培养后第7天达到峰值。综上所述,PG活性的高低与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致病力强弱有一定的关系,是该病菌的一种起致病作用的细胞壁降解酶。  相似文献   
4.
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辣椒疫霉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辣椒疫病病土和病株上分离鉴定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得到11个致病性和11个非致病性菌株。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试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辣椒疫霉菌株分别聚为1个组,但其中3个非致病性菌株与致病性菌株聚为1个组。ITS序列分析发现,受试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辣椒疫霉菌株分别聚为1个组,但是非致病性辣椒疫霉菌的遗传多样性比致病性的高,这说明致病性菌株可能是单系群起源。此外,在辣椒疫霉菌的遗传表型和地理来源方面,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辣椒疫霉菌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这表明辣椒疫霉菌的起源并不单独依赖其地理来源。  相似文献   
5.
张军  耿小雪  程微  刘婧敏  孙文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38-11639,11674
[目的]探讨2-十三烷酮、槲皮素和单宁酸3种植物次生物质与杨扇舟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关系。[方法]用0.01、0.10和1.00 mg/ml浓度的2-十三烷酮、槲皮素和单宁酸处理的杨树叶子分别饲养杨扇舟蛾幼虫,测定喂饲后72 h内杨扇舟蛾虫体GSTs的活性。[结果]低浓度的2-十三烷酮和槲皮素对杨扇舟蛾体内GSTs活性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升高,杨扇舟蛾体内GSTs活性又略有回升,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而单宁酸的浓度越大,杨扇舟蛾体内GSTs活性越低,不存在诱导作用。[结论]为杨扇舟蛾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辣椒疫病生防菌BS04的培养基成分进行了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碳源为蔗糖、氮源为蛋白胨和无机盐为MgSO4时有利于生防菌BS04的生长。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蔗糖2%、蛋白胨0.5%、MgSO41.5%,在此条件下生防菌BS04抑菌效果提高20%。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有效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复合引诱剂,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异色瓢虫聚集信息素(-)-β-石竹烯、蚜虫利它素(E)-β-法尼烯和吲哚、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等6种植物挥发物成分对异色瓢虫成虫的最佳引诱浓度,分别以最佳引诱浓度(-)-β-石竹烯和(E)-β-法尼烯为核心与诱虫活性较强的其他5种植物挥发物成分最佳引诱浓度混配成二元或三元配方,通过室内趋性试验对配方进行筛选,并通过大田诱捕试验测定所筛选的配方对异色瓢虫的实际引诱效果。结果表明,异色瓢虫雌雄成虫对不同浓度8种单体化合物的选择反应率存在差异,多数化合物在低浓度(1μg/mL)时对异色瓢虫成虫表现出较强的引诱作用。在15个配方中,(E)-β-法尼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配方7)、(-)-β-石竹烯+(E)-β-法尼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配方12)对异色瓢虫雌成虫有显著的引诱效果;(E)-β-法尼烯+吲哚(配方6)、配方7、(-)-β-石竹烯+(E)-β-法尼烯+吲哚(配方11)和配方12对异色瓢虫雄成虫有显著的引诱效果。浓度为0.01 mg/mL和1 mg/mL的配方7以及浓度为1 mg/mL的配方12对异色瓢虫成虫...  相似文献   
8.
<正>番木瓜(Carica papaya L.)是番木瓜科(Caricaceae)番木瓜属(Carica)植物,在我国种植广泛,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由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p.)引起的番木瓜炭疽病,是一种重要的采后病害,严重影响番木瓜果实的品质和产量[1]。2019年3月,在广西南宁西乡塘区的番木瓜种植园观察到具有典型炭疽病症状的成熟番木瓜果实,发病率达到30%。发病初期症状表现为水渍状斑点,逐渐变为深褐色,后期病部凹陷,在潮湿温暖的条件下,病变部位会出现橘红色分生孢子团。  相似文献   
9.
孙文秀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895-8897
[目的]构建大豆疫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spg1基因毕赤酵母表达载体。[方法]利用PCR方法从大豆疫霉菌cDNA中扩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spg1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Not1分别酶切此基因和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然后用T4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克隆到pPIC9K载体中构建此载体。[结果]扩增的大豆疫霉菌pspgl基因成熟肽片段大小为1250bp。用基因特异性g}物扩增阳性重组子,可得到大小为1200bp的片段。而用载体特异性引物扩增阳性重组子,可得到大小为1200和1700bp两条带,多出来的400bp恰好符合载体部分的大小。将此特异性片段PCR扩增回收,序列测定发现大豆疫霉pspg1基因已经成功地插入到表达载体中。[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大豆疫霉菌pspg1基因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催化四联体中关键氨基酸突变对黄鳝醛酮还原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重叠PCR技术对黄鳝Eakr基因进行了A81K定点突变,将突变基因亚克隆至p ET-28a(+)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重组载体转化BL21(DE3)菌株后经IPTG诱导,镍离子柱亲和层析获得了突变型蛋白(EakrA81K);以NADPH为辅酶,分析了突变型蛋白EakrA81K的底物谱,并比较了野生型(Eakr)和突变型蛋白(EakrA81K)对不同底物的还原活性;最后,以甲醛为底物比较了野生型和突变型蛋白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 H。结果表明:EakrA81K对醛类物质以及中长链酮类物质具有较高的还原活性,而对醇、糖、酸类物质没有明显活性;A81K位点特异突变使得黄鳝醛酮还原酶和底物之间的亲和力显著增加,并提高了酶对大部分底物的还原活性;突变稍降低了黄鳝醛酮还原酶的酸度耐受能力但提升了该酶的温度耐受能力。这暗示着黄鳝醛酮还原酶Eakr的81位氨基酸在底物识别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