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量化更新修剪技术是根据盛果期及盛果末期苹果树的生长特性及树体生长状况,在保证目标产量的前提下,在量化修剪指标的指导下进行的更新复壮修剪。通常情况下渭北旱塬盛果期乔化红富士的目标产量为37 500~45 000 kg/hm2,冬季修剪后的留枝量为1 050 000~1 350 000枝/hm2,生长期修剪后的新梢量为1 350 000~1 650 000枝/hm2。盛果末期的目标产量为22 500~30 000 kg/hm2,冬季修剪后的留枝量为900 000~1 050 000枝/hm2,生长期修剪后的新梢量为1 050 000~1 350 000枝/hm2。冬季修剪后的结果枝与营养枝的比例为1∶4,长枝、中枝和短枝的比例为1∶2∶7左右。量化更新修剪有效减少了果树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减少了叶丛枝比例及隔年结果发生的几率,减少了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率及疏花疏果劳动量,提高了树体营养、果园透光率、叶片光合速率和果实产量及果实品质等,延长了盛果年限,提升了果园经济效...  相似文献   

2.
为增强果品商品率,提高果实品质,增加果农收入,现将我们多年来在生产中的苹果套袋措施总结如下,供果农朋友们参考。一、套袋果园应具备条件1.合理修剪树冠必须通风透光,树体结构良好,枝组强壮,配备合理,负载适中。2.疏花疏果红富士苹果套袋时必须疏成单果,留中心果、大果、端正  相似文献   

3.
不同化学疏花剂对岳帅苹果疏花疏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6种化学药剂对岳帅苹果疏花疏果及果实品质的效果,以岳帅苹果树为试材,选用有机钙制剂、石硫合剂、西维因、6-BA、萘乙酸、Amidthin 6种化学药剂对其进行疏花疏果试验。结果表明:岳帅苹果在盛花期、盛花后3 d连续2次喷施10 mg/L萘乙酸、50 mg/L Amidthin能够起到疏花疏果作用,并且能够提高岳帅苹果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4.
疏花疏果是苹果花果管理的重要环节,具有调节树体负载量、果树大小年、提高优质果实率等重要功能,从而使果树达到优质丰产效果。综述了国内外苹果人工疏花疏果、化学疏花疏果、疏花疏果剂种类和机理、疏花疏果对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展望了苹果疏花疏果发展前景,对苹果疏花疏果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旨在为苹果疏花疏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红四方”控失肥在天水市普通果园的施用效果试验,探讨苹果施用“红四方”控失肥实现节肥省工、增产增效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苹果果园施用“红四方”控失肥后,苹果品质和产量得到改善和提高,单果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明显增加,较当地习惯施肥果园苹果单果重、横径、纵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15 g、0.9 cm、1.5 cm、1.7%,果园单产达到57 237.6 kg/hm2,与当地习惯施肥比较:果园单产增加11 776.5 kg/hm2,增幅25.91%。综合来看,“红四方”控失肥能够有效控制肥料养分流失或挥发,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在增产增收方面优势较突出。  相似文献   

6.
从套袋、疏花疏果、科学灌水施肥、摘叶、转果、果面晒字等方面总结了提高苹果品质与果实着色的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依据红富士苹果优质技术规程,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对甘谷县红富士苹果优质栽培技术进行了整理、总结,包括土肥水管理、疏花疏果、整形修剪、果实套袋、摘叶转果、病虫害防治,为果农合理栽培红富士苹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前  踪贵丽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103-103,107
介绍了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主要包括选择适宜品种、科学施肥、合理修剪、疏花疏果、正确用药、果实套袋、摘袋上色等内容,以期为苹果的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栽培措施对文旦柚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为文旦柚优质果品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研究树盘覆盖、疏花疏果、套袋处理对果实外观、裂果率、商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维生素C含量、含酸量等的影响。[结果]疏花疏果处理能增加果实重量和可食率;套袋处理果实表面光滑、色泽均匀,病虫果和污染果显著减少,果实商品率增加。套袋处理的文旦柚商品率最高,疏花疏果的处理次之。疏花疏果和套袋处理的果实糖酸比略高,均为10.21,果实酸甜适宜。[结论]果实套袋和疏花疏果处理对果实的商品性、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影响,生产上可结合这2种栽培措施来提高果实品质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10.
结合蒙自西北勒乡地区苹果种植情况,从苹果苗木定植、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疏花疏果、套袋、病虫防治等方面阐述蒙自市西北勒乡苹果标准化栽培技术,提高苹果的产量和品质,为蒙自西北勒乡地区苹果产业向现代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无公害苹果高标准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果实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层纺锤形冠层结构与产量品质关系,分析树形结构的适宜性,为短枝苹果整形修剪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纺锤形苹果树为研究对象,测定冠层微气候因子、枝量、冠层结构及产量和品质参数,分析比较不同冠层间的差异。【结果】不同冠层的光照、温度、ACF、DIFN、MTA都随冠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湿度,主枝长,主枝粗,冠层体积、LAI、产量随冠层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果实品质仅有果实着色面积在上层与中、下层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其它品质指标在各层间无显著差异,果实品质一致性较高;产量主要集中于树体中下部冠层,便于修剪、树体管理、采摘。【结论】树冠下部冠层产量平均为下部冠层产量平均为40 392 kg/hm2,中部冠层产量为15 081 kg/hm2,上部冠层产量为8 316 kg/hm2,产量主要集中于冠层中下部,便于管理和采摘,苹果分层纺锤形冠层通风透光条件良好,产量较高,品质指标在各层无显著差异,果实品质一致,有较好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山地采用提高建园标准、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和控制产量、提高品质等综合配套技术,使4年生新红星苹果产量达到15 000 kg/hm 2,一级果率达到90 以上,每公顷纯收入超过45 000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对比不同化学疏花剂对红富士苹果花的疏除效果并分析成本,筛选出适宜阿克苏红富士苹果的化学疏花剂及浓度,为减少人工疏花成本、调控树体负载量、提升果品品质提供参考。【方法】 以初果期和盛果期红富士苹果新红1号为试材,在中心花75%~85%和全树70%~85%的花开放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石硫合剂、乙烯利、甲酸钙、疏花剂,以人工疏果为对照,分析化学疏花剂的疏除效果及成本。【结果】 不同浓度的石硫合剂、乙烯利、甲酸钙、疏花剂,对初果期树和盛果期树的花均有疏除作用,疏除效果不同,与对照相互比较均有差异,成本相差较大。【结论】 通过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单果占比、空台率、疏除率综合比较,石硫合剂200倍液在初果期树的疏除效果与人工疏果效果最相近,成本为人工疏果的17.08%;石硫合剂150倍液在盛果期树上的疏除效果与人工最相近,成本为人工疏果的24.79%。化学疏花的成本与疏花剂的价格及树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提高金矮生苹果品质的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金矮生苹果的品质。[方法]采用叶果比、采收期和套袋试验研究不同叶果比和采收期及套袋对金矮生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叶果比为15∶1时,金矮生苹果单株产量最高,但大小年结果现象明显,果实品质较差,总体效益不高;叶果比为35∶1时,果实品质较好,但3年总产量较低,经济效益较差;叶果比为25∶1时,优质果所占比例较高,效益较好。延迟7 d采收,可提高金矮生苹果的品质,和耐贮性,果实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较高。套袋可改善金矮生苹果果面的光洁度和着色程度,着色果比例达90%以上。套袋后果皮变薄,果汁增多,单果重和果形指数提高。[结论]采用套袋技术,25-30叶片保留1个果,在10月1日后采收可提高金矮生苹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富士苹果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优良品种选择、建园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疏花疏果等方面介绍了富士苹果在民和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王林’苹果化学疏花疏果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年生‘王林’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药剂不同浓度对其花果疏除效应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喷50-100倍石硫合剂、150—250倍疏花剂、30~50g/L花生油和橄榄油以及0.3—0.5g/L乙烯利,对‘王林’苹果花果均有不同程度的疏除作用,从坐果率、空台率、单果比例等多方面考虑,效果最好的为石硫合剂75倍和疏花剂1号200倍。药剂处理后单果重、果形指数、果面色泽、果面光洁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对果肉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一,正负作用同时存在。综合比较所有的果实品质指标,效果最好的为石硫合剂75倍、疏花剂1号200倍和花生油、橄榄油40舄/L。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2017—2018年丰县地区苹果生产及绿色防控现状,在丰县梁寨、师寨、大沙河以及宋楼4个镇的13个苹果种植村,调研农户的基本信息、生产经营情况以及果园病虫害防治及管理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丰县地区的苹果种植户主要负责人多为男性,且年龄整体偏大,总体文化水平较低,其中同时具备党员或村干部资质的人数较少;在气候正常年份(2017年),丰县地区苹果平均产量可达到 29178.6 kg/hm2,平均售价2.4元/kg,平均收入73608元/hm2;而在遭遇极端气候影响的年份(2018年),苹果的产量锐减50%以上,平均售价上涨约1.8倍,但农户总体收入减少;农药与肥料的投入是生产资料成本的最重要构成部分,均占到总投入的40%左右,其构成比重受生产资料成本波动的影响较小;现阶段丰县地区苹果园中最高发的病害为斑点落叶病、轮纹病,腐烂病以及炭疽病也有一定程度危害,高发的虫害为梨小食心虫、绣线菊蚜、山楂叶螨以及绿盲蝽;针对病虫害,所有苹果种植户均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而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的农户比例不高;大部分种植户喷药次数集中在9~12次/年,首次喷药时间集中在3月末4月初,末次喷药时间各有不同;农资店为种植户农药的主要购买渠道,且大部分种植户选择由农资店代为配制,其中过半数的种植户选择根据当年各自果园中的情况喷施;丰县地区苹果喷药机械化程度较高,目前小型全自动化机动式喷雾器覆盖率已超过80%。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约我国苹果产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对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较为欠缺。本研究对已构建的渭北旱塬苹果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该技术体系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2019与2020年连续两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塬生态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渭南市澄城县)的苹果园,设置生物防控处理区和常规防控处理区,分别采用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技术(自每年3月起至11月底,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全部采用生物农药处理)和当地现行的以化学农药为主的防治技术,测定苹果的产量、品质并调查果园天敌昆虫发生动态,并由第三方机构检测苹果叶片、果实及果园土壤中的农药残留。【结果】采用全程生物防控技术果园2019与2020年的苹果产量分别为51 585和53 639 kg·hm-2,与常规防控果园并无显著差异;全程生物防控果园苹果的果型、硬度与可食率等一般物理性状与常规防控果园无显著差异,但其单果质量优于常规防控果园产出的苹果,两年分别达到了342.89和377.89 g;2019年,全程生物防控果园苹果可溶性固形物、pH、Vc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常规防控果园苹果,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常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修剪强度对旱作山地苹果蒸腾的调控效应,为山地苹果园田间水分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土丘陵区山地苹果为对象,设置不同修剪强度(对照CK:无修剪;强度I:轻度修剪,去除10%的侧枝长度;强度II:中度修剪,去除25%的侧枝长度;强度III:重度修剪,去除40%的侧枝长度),采用观测(TDP插针式茎流计)和数值模拟(MAESPA模型)结合的手段研究修剪对苹果树蒸腾耗水规律的影响。【结果】修剪显著降低了苹果树叶面积指数,强度III修剪处理的枝量、叶面积指数,冠幅直径平均较对照处理减少 28.2%、30.5%、9.5%。修剪显著改变了苹果树蒸腾耗水特征,随着修剪强度的增加,日液流峰值下降,液流强度变弱;逐月蒸腾耗水量从果实膨大期到着色成熟期逐渐降低,表现为7月最高,9月最低,修剪强度II、强度III处理各月蒸腾耗水显著低于对照;各处理在整个研究期间的蒸腾耗水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11.1%、24.1%、37.9%,修剪强度II、强度III蒸腾耗水量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MAESPA模型能够较好模拟不同修剪强度下果树蒸腾耗水规律,不同修剪强度7—9月份蒸腾耗水量模拟的归一化均方差为0.163—0.293,纳什系数为0.616—0.83,一致性系数为0.907—0.960。模型在光合有效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较低时,对蒸腾的模拟效果较差。【结论】随着修剪强度的增加,苹果蒸腾耗水量基本呈等比例下降趋势,在没有严重水分亏缺时,山地果园可采取去除10%侧枝的修剪强度;当发生严重水分亏缺时,去除25%侧枝的修剪强度能以较小的产量损失显著降低蒸腾耗水量,缓解水分供需矛盾,促进果园的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