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动物科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临床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动物疾病诊断、治疗疾病方法、技术的重要支撑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有自身明显的特点与属性,实践性这一特点是这门课程与生俱来的。没有实践教学或者说没有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空虚的。  相似文献   

2.
<正>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动物科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临床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动物疾病诊断、治疗疾病方法、技术的重要支撑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有自身明显的特点与属性,实践性这一特点是这门课程与生俱来的。没有实践教学或者说没有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空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是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导,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教师与师傅合为一体,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  相似文献   

3.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以家畜、家禽为研究对象,研究检查疾病的方法和分析症状,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理论的学科,在兽医临床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动物医学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同时对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为了阐述兽医病理学在现代兽医专业教学和动物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本文从人才培养、科研和生产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兽医病理学具有培养高素质兽医专业人才、为动物疾病诊断提供方向或确诊疾病、验证和评估诊断结果、为科研选题提供手段与方向和解决动物医疗纠纷的重要作用。期望广大兽医专业教学工作者重视该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兽医病理学基础及其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5.
第一条为了加强乡村兽医从业管理,提高乡村兽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保障乡村兽医合法权益,保障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乡村兽医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乡村兽医是指尚未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经登记在乡村从事动物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动物劁骟、绝育手术、人工授精等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人员.  相似文献   

6.
细菌疾病诊断治疗是基层兽医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防范传染性疾病发生流行,保障动物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在进行疾病诊治中,一旦出现误诊或者治疗方法不当,药物使用不科学不仅会影响动物的身体健康,还会威胁畜禽动物的生命安全,造成养殖户直接经济损失。该文主要论述基层兽医在猪病诊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兽医病理诊断技术,就是专门对动物的病情发展进行专业的诊断、治疗以及控制的一门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兽医病理诊断技术,能够快速的检查出动物的病症、原因,并做出相应的诊断措施,而且还能够有效的处理动物医疗纠纷事件,解决养殖户的疫情问题。1为动物疾病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在动物疾病诊断的过程当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往传统的诊治过程当中,大多依赖与使用仪器对动物的疾病进行诊断。例如:血清检验报告、荧光  相似文献   

8.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由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学等专业基础课向兽医临床课过渡的桥梁课程,是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临床诊疗技术是兽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技能。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信阳市作为河南省农村发展改革综合试验区,区域位置特殊,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许多无法预见的问题及多元化的动物疾病逐步显现出来;因此,迫切需要包括高职农业院校在内的各级部门去研究解  相似文献   

9.
使用抗生素治疗动物疾病易出现耐药性,且还会使动物体内出现药物残留。中兽医应用安全性较高,可以针对动物疾病实施对症下药,提高治疗效果。分析了中兽医诊疗技术的应用理念和诊疗技术分类,并探讨了中兽医诊疗技术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兽医诊疗技术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农村地区,家禽养殖业的规模和规模都在迅速扩大,但在我国农村养殖业和家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但从总体上看,畜禽养殖仍以农户自由放养为主,规模很小,而且非常分散。但是,很多养殖户对动物的防控意识和知识储备不强,不能很好地开展动物防控工作,需要依靠兽医完成相关疾病的预防和诊断。但目前许多兽医文化程度不高,不具备熟练的家畜处理技术和诊疗能力。同时,很多地区还没有相应的兽医培训机构。许多兽医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习惯对畜禽进行预防和疾病诊断。因此,在治疗上存在很多误区,甚至错过了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对治疗牲畜疾病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兽医专业英语》是农业高等院校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专业课,本文以天津农学院《兽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多角度分析了《兽医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新农科”建设背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育卓越兽医新才为目标,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提出改革举措,以期为提高农林高校《兽医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兽医免疫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由于其理论概念抽象、深奥,给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为了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结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兽医免疫学课程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和探索,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动物寄生虫病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寄生虫病学是一门由一般生物学和兽医学构成的综合性学科,是阐明寄生于动物的各种寄生虫及其对动物所发生影响和所引起疾病的科学,是动物医学和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对以往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过程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改进常规教学方法,同时还增加学术论文的使用和实践操作的类型及时间比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介绍了《动物寄生虫病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并阐述了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兽医内科学是兽医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掌握兽医内科学理论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内容中使学生掌握兽医内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临床诊疗能力是当前我国兽医内科学教学工作者的探索重点,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兽医内科学理论增长及技术革新的要求。病案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兽医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根据对该课程教学的体会,阐述病案教学法在兽医内科学理论及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旨在为提高兽医内科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兽医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科学的一门基础兽医学课程,是基础兽医学与临床兽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近年来,为了提升兽医执业专业毕业生能力,我国对《兽医病理学》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实际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兽医专业《兽医病理学》教学为例,就中美兽医教育中该课程教学的区别进行阐述,旨在为我国兽医病理学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兽医诊断学是兽医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仅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也涵盖了许多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以及放射学诊断等操作技能。为了加强学生临床诊断的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兽医人才,结合目前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对教学大纲进行改善和调整,探讨兽医诊断学课程以临床病例落实理论教学,科学研发引领实验教学的实施与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兽医内科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动物临床医学的支柱课程,在全面实施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系统分析兽医内科学的课程地位、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实施路径等问题,创造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兽医内科学教学有机融合,可以充分发挥兽医内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从而实现以专业课程为依托培养新时代高水平、高素质兽医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兽医药剂学》是研究畜禽专用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是动物医学和动物药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基于我院特色专业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们尝试将本学院的优势科研学科网络药理学和表观遗传药理学与兽医药剂学相结合,旨在实现《兽医药剂学》教学的高阶创新,提升该课程的创新性和挑战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新型兽药制剂的研发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调查案例教学法在兽医产科学课程应用中能否提升学生对该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兽医产科学成绩,以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8个教学班为研究对象,实施案例教学法。教学完成后,进行问卷调查及期末成绩对比,用Graphpad Prism 6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课程结束后,学生对案例教学法融入专业课课程中表示认同和喜爱,对兽医产科学兴趣普遍提升,并期望在今后的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授课。抽取其中2个教学班进行期末成绩对比分析,其平均成绩较往届提升了0.93分,说明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兽医产科学的学习效果,建议在今后的专业课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相似文献   

20.
The University of Guelph is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as a leader in animal welfare and is home to the Colonel K.L. Campbell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Animal Welfare and to numerous faculty with expertise in the discipline. However, while animal welfare receives significant attention within the agricultural college, its didactic teaching within the veterinary curriculum has been limited. Veterinary students receive four hours of instruction in animal ethics and apply their knowledge within the communication lectures and laboratories, totaling 11-15 hrs. Compulsory coursework explicitly addressing factual components of animal welfare science, welfare assessment, and associated animal-related policy constitute only 12 hrs throughout the four-year Doctor of Veterinary Medicine curriculum. However, an elective final-year clinical rotation and a graduate course specific to animal welfare were offer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04/2005. Student interest in animal welfare is evident through their participation in summer research projects in animal welfare, an animal welfare mentor group, and a student-run animal welfare club that organizes an Animal Welfare Forum each October. Veterinarians hav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make in decision making about animal welfare issues, at clinician and policy levels. Although motivated individuals can seek out opportunities to expand their knowledge of animal welfare, a compulsory senior-level course in animal welfare is needed to develop the necessary depth of understanding of this discipline if veterinarians, as a profession, are to meet society's expectations about animal welfa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