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桃粉蚜是农作物和果树上的重要害虫。为揭示呼和浩特地区桃粉蚜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本研究应用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阿维菌素类等7种杀虫剂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SEQ品系桃粉蚜对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的LC_(50)值分别为395.20、29.90、86.40 mg/L,IMAU品系桃粉蚜对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的LC_(50)值分别为591.29、1 219.30、271.81 mg/L,说明SEQ品系桃粉蚜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比IMAU品系桃粉蚜高;SEQ品系桃粉蚜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LC_(50)值分别为400.23、395.80 mg/L,IMAU品系桃粉蚜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LC_(50)值分别为340.93、838.28 mg/L,说明SEQ品系桃粉蚜和IMAU品系桃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不大;SEQ品系桃粉蚜对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LC_(50)值分别为166.40、1 279.96 mg/L,IMAU品系桃粉蚜对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LC_(50)值分别为878.73、6 716.83 mg/L,说明SEQ品系桃粉蚜对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比IMAU品系桃粉蚜高。本研究中的SEQ品系桃粉蚜对拟除虫菊酯类、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均比IMAU品系桃粉蚜高,可能与不同生态环境中桃粉蚜种群受杀虫剂筛选频度有关。本研究可为桃粉蚜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长沙菜区甘蓝桃蚜对9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及5种常用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长沙菜区桃蚜对吡早啉、辟蚜雾、敌杀死、功夫还处于敏感状态,吡虫啉、辟蚜雾的大田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油菜蚜虫种群及天敌生态位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研究油菜蚜虫种群生态位出发,探讨了田间混合蚜群的竞争共存机制,并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天敌控制效应的定量评估上。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甘兰蚜和萝卜蚜的激烈竞争主要集中表现在空间上的分化,田间群体状况表现出高度聚集特性;而桃蚜的空间分化并不明显,主要是累积为害。天敌的时间及空间跟随效应与控制潜能差异较大,以食蚜绒螨对桃蚜、蝇幼类对甘兰蚜和萝卜蚜的控制效应最高。  相似文献   

4.
从研究油菜蚜虫种群生态位出发,探讨了田间混合蚜群的竞争共存机制,并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天敌控制效应的定量评估上。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甘兰蚜和萝卜蚜的激烈竞争主要集中表现在空间上的分化,田间群体状况表现出高度聚集特性;而桃蚜的空间分化并不明显,主要是累积为害。无敌的时间及空间跟随效应与控制潜能差异较大,以食蚜绒螨对桃蚜、蝇幼类对甘兰蚜和萝卜蚜的控制效应最高。  相似文献   

5.
七星瓢虫对萝卜蚜和桃蚜捕食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七星瓢虫(Coccinellseptempunctata)是山东十字花科菜田捕食菜蚜(萝卜蚜Lipaphiserysimi和桃蚜Myzuspersicae)的天敌优势种,其捕食能力强、发生盛期较莱蚜早,对莱蚜发生具较强的自然控制能力.室内研究了七星瓢虫各龄幼虫及成虫对萝卜蚜和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七星瓢虫对萝卜蚜和桃蚜均具较大的捕食潜力;1、2龄幼虫捕食量较小,且差异不大,而3龄后捕食量迅速上升,至产卵前成虫达高峰,同样条件下七星瓢虫对桃好的捕食量大于对萝卜好的捕食量;模拟后的各方程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差不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  相似文献   

6.
香料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能散发出特殊的香气物质,有些致香物质对蚜虫有趋避作用。笔者应用桃蚜、麦二叉蚜、萝卜蚜、豌豆蚜对薄荷、洋甘菊、结球茴香、烟草的寄生亲合性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种蚜虫对薄荷亲合性差,薄荷对蚜虫具有较高的拒避作用;桃蚜、萝卜蚜、麦二叉蚜、豌豆蚜对洋甘菊有较高的亲合性,桃蚜、萝卜蚜对结球茴香有亲合性;桃蚜只对烟草有较高的亲合性。  相似文献   

7.
在杭州东郊于秋冬季节对菜蚜在青莱、甘蓝植株内不同叶位上的分布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桃蚜和萝卜蚜两种菜蚜,主要在嫩叶和老叶的背面取食,成叶背面也有一定数量,但萝卜蚜在成叶上的发生比率较桃蚜明显要高。混合种群在各类叶上的发生比率则依作物种类和生长期、两种蚜虫的发生比率及季节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8.
广东不同地区萝卜蚜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萝卜蚜(Lipaphiserysimi(Kaltenbach)又名菜缢管蚜)在广东各地普遍发生,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各地施药水平不同,有时每周用药2~3次,有些地区用药较少,导致各菜区萝卜蚜种群对农药敏感程度产生差异。本研究采用对萝卜蚜防治的常规农药——乐果、辛硫磷、杀灭菊酯作蚜虫抗性的毒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地种群抗性排列是:广州>深圳>英德>三水>丰顺。以广州和深圳种群抗性最明显。据此,再进行多次比较试验,筛选出植物质杀虫剂——鱼藤精作为代替上述药剂的理想农药,各地蚜虫均很敏感,LC50的浓度均在0.003%~0.01%之间,是防治萝卜蚜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秋冬季节菜蚜在青菜和甘蓝不同叶位上的分布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杭州东郊于秋冬季节对菜蚜在青菜,甘蓝植侏内不同叶位上的分布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桃蚜和萝卜蚜两种菜蚜,主要在嫩叶和老叶的背面取食,成叶背面也有一定数量,但萝卜蚜在成叶上的发生比率较桃蚜明显要高,混合种群在各类叶上的发生比主依作物种类和生长期,两种蚜虫的发生比率及季节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明珂  古德就  韦国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81-20082
[目的]探明不同寄主植物上桃蚜对菜蚜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萝卜、白菜、菜心、芥菜和芥蓝等寄主植物上繁殖的幼年桃蚜各30头,引入1头已交配的菜蚜茧蜂雌蜂,使其寄生1 h,再将挑蚜转移到原寄主植物上饲养,直到桃蚜僵化。定期更换寄主植物并移除新产生桃蚜。记录僵蚜出现的时间和数量及菜蚜茧蜂的羽化数和性比。[结果]取食不同蔬菜桃蚜对菜蚜茧蜂世代发育历期的影响依次为芥蓝〉白菜〉萝卜〉菜心〉芥菜。菜蚜茧蜂在取食萝卜的桃蚜上寄生率和羽化率最高,分别为50.00%和92.97%。取食菜心桃蚜的菜蚜茧蜂后代雌性比最大,为82.81%,取食芥蓝桃蚜的菜蚜茧蜂后代雌性比最小,为45.29%。[结论]菜蚜茧蜂的世代发育历期、寄生率、羽化率、后代性比等因桃蚜寄主植物的不同而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采集桃树和油菜上的桃蚜,分别接于桃树、油菜、烟草、白菜、莴笋、甘蓝和菠菜上单体饲养,观察不同寄主植物对来自桃树和油菜上的桃蚜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来自不同寄主桃蚜的存活率、发育历期、成蚜寿命、生殖力及种群干扰效应等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烟草和油菜上采回各自的红色型、绿色型、黄绿色型、褐色型 4种体色生物型 ,再分别接到烟草、油菜和萝卜上 ,连续 1~ 4代观察记载其体色生物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桃蚜体色生物型的稳定性随寄主不同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代别其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差异 ,在不同体色生物型中 ,以黄绿色生物型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13.
桃蚜体色生物型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3-1995年连续3a对桃蚜在7种主要寄生植物-桃树,烟草,油菜,杏树,甘蓝,白菜和萝卜上不同时期4种体色生物型(红色型,绿色型,黄绿色型和褐色型)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优势生物型的优势度与优势集中性时间变化格局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青花菜上桃蚜种群数量及其天敌动态。[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调查青花菜和其他寄主上有翅桃蚜、无翅桃蚜和天敌数量并加以分析。[结果]桃蚜可以在小白菜、菊花、萝卜和青花菜等作物上互相转移为害。在11月中旬以前桃蚜保持较低密度,11月中旬以后随着温度的降低,其数量显著增多,至12月上旬其数量达到高峰;天敌共有6科11种,其中六斑月瓢虫、菜小脉茧蜂为优势种;随着桃蚜种群的增加,天敌数量逐渐增加,具有明显的跟随效应;将桃蚜数量与天敌数量进行回归分析,桃蚜数量与天敌数量显著正相关。[结论]佛山青花菜种植区桃蚜发生高峰期为11月至12月间。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以无毒菜缢管蚜(Lipaphis erysimi)和桃蚜(Myzus persicae)包含有唾腺的头胸部分别与感染芜菁花叶1号病毒的白菜叶制成匀浆,用针刺法接种到无毒白菜苗上;另用无蚜虫的有毒白菜叶匀浆作对照。结果表明,这两种蚜虫的唾液均有增强芜菁花叶病毒致病力的作用,而且菜缢管蚜的作用更大于桃蚜。  相似文献   

16.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小菜蛾3龄幼虫对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敏感性发生了变化。其中,以取食萝卜的小菜蛾3龄幼虫最为敏感,其次是甘蓝、菜心、白菜和西洋菜,取食花椰菜的最不敏感。但用不同寄主植物饲养小莱蛾1个完整的世代,再用菜心统一饲养至3龄,用上述药剂生测的结果是,其敏感性差异不明显。本文还对因不同寄主植物诱导的小菜蛾药剂敏感性变化的实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新蚜虫疠霉对云南省不同地区烟蚜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孢子浴”法将人工培养的新蚜虫疠霉对云南4个不同地区的烟蚜接种进行定量生物测定(25℃,光周期为L:D12:12,RH85%),每组包括8个剂量(0.32-51.77个分生孢子/mm^2),每剂量处理烟蚜60头,逐日观察记录死亡数至第8d。结果表明,无论从剂量效应还是时间效应看,新蚜虫疠霉均具有强毒杀蚜特性。接种的前3d为新蚜虫疠霉的潜伏期,第4~6d是对烟蚜的致死高峰期。新蚜虫疠霉引发不同地区烟蚜死亡的起始时间差别不大,经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分析表明,4地区烟蚜处理的LD50值差异不大,随时间变化趋势线在斜率和截距上也没有明显区别。说明供试菌种对来自不同地区烟蚜种群的毒力无明显差异,目前尚不存在抗性烟蚜种群。  相似文献   

18.
橡胶叶水浸提液对3种蔬菜作物的化感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不同浓度橡胶叶水浸提液对番茄、生菜和萝卜3种蔬菜作物的化感潜力,以进一步理解橡胶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低浓度(≤50 g/L)下,橡胶叶水浸提液对3种作物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表现为促进作用或者较弱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开始减弱,而抑制作用不断增强.特别是在高浓度(200 g/L)下,橡胶叶水浸提液对3种蔬菜作物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增加,番茄、生菜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不断延长,而萝卜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先是缩短,而后延长;随着浓度的增加,橡胶叶水浸提液对番茄、生菜、萝卜幼苗根长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当橡胶叶水浸提液为0~100 g/L时,对番茄、生菜、萝卜幼苗苗高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但在200 g/L时,对番茄、生菜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而对萝卜幼苗苗高表现为抑制作用.当橡胶叶水浸提液为200 g/L时,番茄、生菜、萝卜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125、0.081、-0.304,据此推断,3种蔬菜作物对橡胶叶水浸提液的化感敏感性大小依次为萝卜>番茄>生菜.  相似文献   

19.
烟蚜茧蜂控制工厂化蔬菜桃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烟蚜茧蜂控制工厂化蔬菜挑蚜,进行了放蜂量、放蜂时期、放蜂次数以及控蚜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烟蚜茧蜂控制温室桃蚜放蜂量(蜂蚜比)在桃蚜发生初期以1:200为宜,连续多次放蜂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温室黄瓜桃蚜发生初期,每隔5d释放1次,连续7次释放烟蚜茧蜂,有效控制期可达5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