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促进贫困山区农户有效获取农业科技信息提供政策参考,对重庆秦巴山区8个区县1520名农户的农业科技信息需求调研数据,分析农户的农业科技信息需求状况,并构建农户的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农户对种植技术信息和优良品种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农户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涉及种植技术、养殖技术、优良品种、农产品市场供求、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气象与灾害预报防治7类信息,集中于种植、养殖技术信息。不同特征农户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存在差异,但总体需求程度较高。农户的种植技术信息需求受个人文化水平、家庭规模、务农收入的影响,而农户对优良品种信息的需求受到信息交流、技术共享、总收入、生产规模等的影响;二者均受到农户个人文化水平、农产品价格、政策优惠和政府务农补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户的技术需求行为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农户科技需求视角出发,以行为需求理论为基础,应用需求弹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风险规避理论和信息有限性理论,分析了造成此现状的经济机理,主要在于农业比较利益低、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边际收益不确定性等因素共同造成了农户科技需求动力不足,进而影响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从农业经营基础出发,提高农业预期收益是提高农户科技需求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都市设施农业科技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津市8个设施蔬菜种植县(区)的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都市设施农业农户的科技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天津市设施农业农户对良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优质化肥和农药、新机械和设施的需求较大;设施农业生产特征、信息特征、家庭年收入、主要收入来源、科技信任程度、农业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都对设施农业农户科技需求意愿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户信息需求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对农户信息需求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户信息搜寻成本过高、农业信息市场不完善、农户自身素质偏低是现阶段农户信息需求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农户的组织化水平,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经纪人制度,开发针对基层农户的农业信息市场模式,加强对农户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措施以提高农户的信息需求水平。  相似文献   

5.
问题解决型农业科技知识服务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需求研究是面向农户进行农业科技知识服务的基础。回顾了我国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和知识需求研究历史。着眼于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的区别,提出了以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问题为出发点,研究农业科技知识服务需求的思路,并分析了传统小农户、专业种养殖户和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的组织化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类型。拓展了农业科技知识服务需求的研究思路,为基于需求的问题解决型农业科技知识服务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科技信息的泛滥,而农户又得不到其想要的农业信息,面对广大农户对农业科技信息的迫切需求,如何解决农户所需信息的精准性问题成了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农户所需农业信息的特点,对传统特征项加权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更适合农业特征项加权的算法,结合改进的算法设计一个基于精准农户信息的农业文本数据信息的自动挖掘模型。  相似文献   

7.
农户信息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文章利用河北省237户农户的信息需求调查数据,对农户信息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农户信息需求日益广泛和多样化,但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组织机构建设滞后,信息资源缺乏、可靠性差,信息传输渠道不畅,农户的实际收入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了农户获取信息的障碍,政府对农业信息服务的引导和扶持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服务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及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来自全国111个行政村、1 033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描述统计方法和有序Logistic模型,对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评价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在1%显著性水平下,农户参加过科技培训、家中有电脑、东部地区变量、村里有科技服务组织、村里有科技宣传这五个变量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评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5%显著性水平下,村里有科技服务人员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评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从提高农业科技服务供给水平和改善农户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方式这两个方面给出了提高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评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福建省农户、企业、政府的调查数据,分析福建省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农户与企业的共享意愿、共享途径、共享信息种类、共享障碍等现状,论述福建省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政府推进模式、市场推进模式与农户需求驱动模式,在对福建省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综合评价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多元主体协作推进共享模式,并从强化政府管理作用、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培育社会辅助作用多角度提出该模式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农民需求的农业科技服务供给研究——以余姚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省余姚市黄家埠镇农户及农业科技服务供给主体的实地调查,揭示当地农民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与供给现状。目前,存在着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强烈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农民对农业科技需求内容多样化与供给单一的矛盾,农民对农业科技需求方式与供给不一致的矛盾。分析了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即缺乏农民需求表达机制,政府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单薄,基层农技人员考核制度不完善,农业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率不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壮大政府农业科技服务队伍,改革基层农技人员考核制度,加强非政府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农民科技需求意愿调查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决定着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方向.文章利用对天津市蔬菜种植户对科技需求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农民科技需求的特点和获得科技信息的渠道,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实证研究农民采用农业科技成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十分旺盛;信息渠道、家庭年收入、技术效果信任度、参加农业科技活动和风险偏好是影...  相似文献   

12.
构建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农民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绍兴市在构建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农民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提出了开发语音咨询系统和手机上网平台,解决农民上网难;开设网上农技专家课堂,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构建培训平台,提高农民素质;开通手机短信,及时预防农业灾害;举办网上农展,推介农业产品及农业科技成果;构筑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组建村级农业信息站,实现农业信息互动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之一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综合性农业呼叫中心,为农业主管部门、科研单位、科技人员与农民之间架起信息连接的桥梁,对提高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科技信息服务三农的能力,以及推进农村信息化有着重要意义。它可实现农村科技信息快捷、有效的扩散,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缺信息、缺技术、缺服务的问题,提供农业信息满足农民获取农业知识的需求,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主要介绍呼叫中心技术概况,并简要探讨呼叫中心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疫情之后,各地经济复苏,本文主研究解决农村电商资源信息封闭、供需关系混乱、产品流通 阻滞、销售渠道单一、产品安全追溯等系列问题,帮助农户打造一款多元化、科学、有效的一体化综合 服务平台,促进农村农业发展,使农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和信 息保障。  相似文献   

15.
翟国芳  唐磊 《北京农业》2012,(21):184-185
调查分析了昔阳县秋季连阴雨天气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强调了气象部门及时做好天气预报和灾害性气象信息预警发布的重要性,指导农民科学利用天气信息搞好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110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110作为全国三大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之一,被广大农民誉为传送科技信息的“及时雨”、帮助农民致富的“好帮手”、实现产供销结合的“好桥梁”,本文就有关农业科技110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黄天柱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82-2583
农业大学参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大学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的客观需求。参与模式主要有自主开设培训班、与企业或协会联合培训、专家深入农村举办科技讲座和参与相关培训机构的培训活动等。实施大学参与培训,政府的导向、大学的办学定位和科技人员的培训思路需有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Rice, wheat and maize are the main staple food crops to ensure the food security in China with diversified climate condition, cropping system and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across provinces. Spatial variation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farmers' field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farmers' yield given the inputs level and reduce the yield gap. The study is based on a large-scale farm household survey which covered 1 218 rice farmers, 3 566 wheat farmers and 2 111 maize farmers in the main producing area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ice farmers are with very high technical efficiency level, nearly 0.9 on average, with little room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inputs. Similar results have been found in wheat and maize farmers' fields, although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levels are lower than that of rice farmers while still at a high level with obvious variation across regions. Farmers with higher yield level also achieve better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most locations. Both local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significantly affect farmers'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the context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roved and new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need to be prioritized and facilitated to improve cereal yield at farm level.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四川农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抽样调查,分析个人特征因素及科研特征因素对科研人员参与四川省统筹城乡信息服务平台服务"三农"热线意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科研人员的技术职称、工作年限、与农民进行直接交流的频繁程度、科研项目类别及科研是否获奖等因素显著影响着农业科研人员参与热线平台的意愿。  相似文献   

20.
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流转土地、入股下乡、投资创办农业园、构筑"科研单位+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服务平台,并以基地为载体,发掘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并开展了专项研究,且让创新成果直接转化为富民成果,为当地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和智力支撑。围绕果蔬设施栽培、畜禽规模养殖和发展乡村旅游三大主攻方向,经过院区双方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了盐都区现代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的规模与层次,也提高了当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得到了从国家到地方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服务对象满意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