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扶贫开发对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的宏观经济社会效应,并不能代表和反映直接利益相关者——贫困人口的实际受益情况。村民获益性感知会直接影响旅游扶贫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从微观的视角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民感知的综合效益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民族地区动态检验和监控旅游扶贫工作的成效提供借鉴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优化为核心,总结概括了女儿城现有的旅游扶贫模式,并揭示了女儿城在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参与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方面存在着旅游扶贫动力不足、资金、制度及文化保护机制不健全、贫困人口参与机制差、利益分配机制不公平等问题,并提出开拓客源市场、利用各种可能动员的资源、完善规范性机制、突出贫困人口的参与性、利益分配适当向贫困人口倾斜等优化路径,最终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增值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四川曾家山旅游风景区的旅游扶贫开发为例,分析贫困人口在旅游开发中的获益情况,发现存在旅游扶贫目标瞄准偏离现象,并提出贫困人口之所以未能在旅游扶贫中有效获益主要源于自身生计资本的缺乏,特别是物质、金融和社会资本不足,同时,外部政策干预时忽视贫困人口的参与也是影响其获益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了保证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中真正获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贫困人口能力和权利缺失已成为影响旅游扶贫效应的重要因素,探究能人带户旅游扶贫模式下贫困地区农户社区增权效应对当地旅游扶贫项目精准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区域实现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以河北省易县狼牙山地区为例,运用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方法,分析能人带户旅游扶贫模式下社区增权效应,剖析其内在逻辑。结果表明,狼牙山地区在能人带户旅游扶贫模式下基本实现了社区旅游经济、心理、社会增权,主要得益于村庄能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能人带户示范带动效应,也契合了村民、政府和村庄能人的利益诉求。同时依托于全民参与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了旅游扶贫社区增权,提升了贫困农户的可行能力和获得感。面对村庄公共事务村民仍然存在话语权和决策权缺失、利益分配不均衡导致的政治失权。因此,提出强化村庄能人培养,加大对能人带户旅游扶贫模式政策扶持和引入社会组织机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丽军 《湖北农业科学》2016,(16):4330-4334
依托大别山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产业化扶贫开发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国内外旅游扶贫开发实践,提出"以政府为主导,搭建旅游产业发展的平台;以社区参与为主线,构建旅游扶贫的利益共享机制;以当地居民为主体,提高社区居民从事旅游业的专业化水平;以大旅游为主业,提升旅游扶贫的整体效益"的大别山旅游扶贫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6.
社区参与旅游扶贫能够较好地满足贫困社区的旅游发展需求,使贫困人口真正得到旅游发展的利益,从而提升社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对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实地调研发现,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水平偏低,方式单一,社区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方面存在"飞地效应"、生活成本上升、用地紧张等问题。因此,建议在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过程中,构建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赋权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保护机制、精准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旅游扶贫的核心是让贫困人口有所受益和发展,这有赖于制度设计的精准化和扶贫政策的供给创新。【方法/过程】通过对原中央苏区县旅游扶贫模式的调查,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及文献调查法对农户(贫困户)的受益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结论】从旅游扶贫的基础、关键与保障等三个层面提出旅游扶贫应强调产业的成功开发、农户的参与及能力提升,以及对生态环境和文化的保护,这对现有旅游扶贫方式方法的转变创新及旅游扶贫效率的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化旅游开发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推动文化旅游扶贫实践层面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与发展困境:如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薄弱,文化旅游资源产权评估不完善,文化旅游扶贫项目带动作用不明显、产业利益联结不紧密,贫困人口旅游参与度低、旅游受益有限等问题。为深入推进文化旅游扶贫工作,文章提出文化旅游扶贫的对策建议:完善文化旅游与精准扶贫协调机制,推进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建立文化旅游产业链帮扶供给体系,创新贫困群体文化旅游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9.
以花垣县新科村旅游扶贫开发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对该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并针对贫困山区旅游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旅游扶贫成功致富的相关案例,从政府、旅游企业、非营利组织、贫困人口四个方面提出关于贫困山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策略,为切实提升农民利益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0.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国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821-5824
通过对近10年的旅游扶贫研究文献的梳理,认为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扶贫的效应、特定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旅游扶贫模式和战略、贫困人口受益等方面,在此基础上评述了目前学术界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今后旅游扶贫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陕西沿黄公路沿线乡村旅游发展活力,提高乡村旅游扶贫效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实地调研对陕西沿黄公路旅游带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优势条件进行分析的基本上,提出要从政府、市场、农户3个方面实现机制创新,即建立政府主导的组织机制、社会工商资本参与机制、乡村旅游农户参与及利益分享机制,进而提升陕西沿黄公路旅游带乡村旅游扶贫效能。要从科学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特色小镇建设、加强乡村旅游智能化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时间、研究内容两个层面梳理出国内外关于旅游扶贫研究的发展脉络,发现国外主要从旅游业发展对贫困人口的影响.贫困人口参与旅游的程度、类型、受益情况以及旅游扶贫的核心理念展开研究。而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扶贫模式、效应、政府作用、社区参与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旅游扶贫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评述,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需要努力的方面。  相似文献   

13.
十九大提出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大力推进精细化扶贫,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将成为未来中国扶贫开发的主要趋势。精准扶贫中社会组织的参与强化了政府的治理能力和社会组织专业能力,最终促成一个整合各方利益制衡格局的新型精准扶贫模式的形成。分析了当前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包括加强法律政策保障、构建协同共扶机制、强化制度建设等在内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试图通过参与式干预方式弥补政府主导型扶贫的不足,但实际仍然存在贫困人口被动参与和精英俘获等扶贫"内卷化"问题。这与政府压力型体制下的选择偏好、精英利益驱使下的共谋、贫困文化影响下的农户有限参与和参与式扶贫本身遭到结构性抵制有关。对此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观念,提升贫困人口内源动力,实现精准扶贫共享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简称:PPT)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旅游减贫理念,旅游精准扶贫是我国现阶段最为主要的旅游扶贫方式,两者在目标诉求、参与主体、实施方式等方面具有相当一致性。PPT以贫困人口获得净收益为目标,对各参与主体(政府、私营部门、贫困人口、社会团体等)的角色进行了清晰定位,针对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面临的障碍(缺乏市场进入能力、缺少人力资本和资金、缺乏产品开发能力等)提出了一系列帮扶措施,契合了旅游精准扶贫"扶真贫""真扶贫"目标和贵在精准的核心理念,为我国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社区参与的大别山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大别山旅游扶贫的现状,评价其旅游扶贫效应,并结合大别山区域资源特色提出了农家乐、旅游名村、生态休闲农业、景区带动和文化创意产业园等5种社区参与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提出必须构建社区参与赋权机制、培育社区参与意识、加强知识技能培训和完善评价反馈体制来保证社区可持续参与旅游扶贫。  相似文献   

17.
《安徽农业科学》2020,(5):250-253
经济发展落后的民族地区一直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国云南省连片特困民族地区,近年来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一村一品""协会+基地+农户""生态旅游""现代化产业园区"等产业扶贫模式,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制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水平低下、产业主体发展能力弱、贫困户产业扶贫参与度低、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产业扶贫收益未能完全流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必须加大产业扶贫支持力度、做好扶贫产业定位、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才能切实提升产业扶贫实效,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云南深度贫困区域多集中在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云南农业大学在对深度贫困区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农业科技作为扶贫攻坚的基本方法,根据贫困区域的资源禀赋及贫困人口状况,在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农业产业发展动力、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农业产业生产组织形式、贫困人口受益机制等方面,创新工作方法,构建了契合当地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扶贫体系;进一步完善了精准扶贫的区域政策、农业产业发展政策以及扶贫的内在传导机制等,增强农业科技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实现了脱贫致富从短期效益到长期效益、从"输血"到"造血"的质的转变,为科技扶贫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历来重视教育,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一直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从人权保障角 度来看,我国当前实施的以“教育脱贫”作为主要路径之一的精准扶贫开发事业,不仅促进并保障了 贫困人口的受教育权,在实现贫困人口的生存权、发展权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教育扶贫工 作中,仍然存在相关立法缺位、教育贫困人口的主体地位未得到保障等问题.可通过树立教育精准 扶贫法治理念,建立健全教育精准扶贫对象识别、多元主体参与、成果评估考核工作机制,充分发挥 教育对精准扶贫开发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民族地区扶贫面临着新任务和新挑战,旅游精准扶贫成为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重要路径。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引证,为试验奠定逻辑推理与理论分析的文献支持。选取重庆市渝东南民族地区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归纳提炼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与成功经验;理论构建基于贫困居民受益的4种典型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即政府部门+贫困居民参与模式、旅游企业+贫困居民参与模式、村寨农户+贫困居民参与模式、扶贫共同体+贫困居民参与模式,并阐释其模式特征与实施内容;综合比较4种民族地区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在模式特征、适用范围、优点缺点、参与方式、受益领域、实施要点的区别,为民族地区选择合适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