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响应曲面法优化罗伊氏乳杆菌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罗伊氏乳杆菌发酵培养基,提高该菌发酵活菌数。[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以及响应曲面法对罗伊氏乳杆菌发酵培养基进行研究,确定罗伊氏乳杆菌发酵培养基中显著影响发酵活菌数的因素,并通过响应曲面法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优发酵培养基组分。[结果]试验表明,所得二次回归模型达到极显著水平,无失拟因素存在。优化后的罗伊氏乳杆菌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9%、酵母粉4.19%、果蔬汁10.03%,在此条件下发酵液活菌数可以达到8.25×109CFU/m L。[结论]研究证实了响应曲面法可用于优化提高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活菌数,为其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淮山粘液质酸奶发酵工艺。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考察了不同粘液质粉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淮山粘液质酸奶发酵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粘液质粉添加量1.6%、蔗糖添加量7.1%、发酵剂接种量4.9%、发酵时间5.9 h,此时产品感官评分为91.53。  相似文献   

3.
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葡萄糖酸-δ-内酯(GDL)、葡萄糖(GLC)、接种量以及发酵温度等环境因子对干酪乳杆菌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葡萄糖酸-δ-内酯的添加量为0.848 647%、葡萄糖的添加量为0.366 162%、接种量为8.063 693%和发酵温度31.595 266℃时,干酪乳杆菌产酸量最大,pH值为4.232 400。  相似文献   

4.
贾素中  杭晓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2):172-174,188
[目的]优化益生菌发酵桑葚汁饮料的加工工艺。[方法]以桑葚汁为主要原料,以植物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为发酵菌种,对桑葚汁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发酵时间、接种量4个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所制得的发酵桑葚汁饮料进行感官评价,得到发酵工艺的最佳组合,同时对其货架期进行预测。[结果]优化出的最佳发酵工艺:桑葚汁添加量为50%,蔗糖添加量为5%,发酵时间为24 h,接种量为3‰,由此所得的发酵桑葚汁呈红棕色,具有果香及发酵风味,口感酸甜。在0~4℃冷藏条件下贮藏28 d后,活菌数仍有2.1×10~8CFU/m L。[结论]复合益生菌发酵的桑葚汁饮料可作为一款营养保健活菌饮料,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响应面法对植物乳杆菌的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选取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和底物添加量作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并依据回归分析确定了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子,同时以亚油酸转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分析了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植物乳杆菌产亚油酸异构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为30.21 h、发酵温度为36.23 ℃、接种量为1.99%、底物添加量为9.62%.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实际亚油酸转化率为20.46%.  相似文献   

6.
核桃蛋白发酵乳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除油核桃粕为原料,经磨浆处理制成核桃蛋白乳液,再经乳酸菌发酵制备核桃蛋白发酵乳。在研究过程中,以酸度、色泽、滋味和气味以及组织状态等作为检测指标,首先进行菌种选择与驯化,选得嗜热链球菌和植物乳杆菌作为最适发酵菌种。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装料量、接种量、接种比例、蔗糖添加量、发酵初始p H值、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等做正交试验,最终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装料量90%,接种量1%,接种比例1∶1,蔗糖添加量8%,发酵初始p H值6.8,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10.5 h。研究结果可为核桃蛋白发酵乳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研究用传统发酵乳生产菌和耐酸性乳酸菌结合,发酵含动植物双蛋白的风味发酵乳。结果表明:使用浓度11%的豆浆,以1∶1与牛奶混合,用最适菌种即新型乳酸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以1∶4混合作为发酵剂,在最佳温度42℃恒温培养7 h,发酵出的新型双蛋白乳酸菌制品的口味最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用复合发酵剂生产发酵鸭的工艺条件,以产品的pH值、氨基酸态氮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试验确定的最佳腌制条件为食盐添加量5.0%,蔗糖添加量3.0%,复合香辛料添加量4.0%,腌制时间16h;最佳发酵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戊糖乳杆菌、变异微球菌与汉逊德巴利氏酵母菌之间的菌种比例1∶2∶1∶2,接种量3.0%,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23h.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发酵鸭产品pH值为5.12,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72%,感官特性良好,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纤维杆菌x3-14周态降解花生秸秆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以花生秸秆粉为底物,利用摇瓶液体发酵的方式考察易利用的碳源(蔗糖)和氮源(尿素与硫酸铵)对纤维杆菌x3-14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蔗糖和硫酸铵能显著地促进各纤维素酶系(葡萄糖内切酶、葡聚糖外切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生成.为提高纤维杆菌x3-14固态降解花生秸秆的效果,选取蔗糖添加量、硫酸铵添加量以及含水量和接种量4个影响因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干重为10 g的花生秸秆中添加2 g的蔗糖和0.5 g的硫酸铵、接入1mL的菌悬液、物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时,花生秸秆降解率可达41.27%.  相似文献   

10.
以鲜牛乳、山药浆、香蕉粉、蔗糖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产品工艺参数,研制一种风味发酵酸奶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山药浆添加量7.5%,香蕉粉添加量0.4%,蔗糖添加量8%,发酵剂接种量0.2%,发酵时间7h,以此条件制作的山药香蕉风味酸奶,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1.
短乳杆菌发酵鲢鱼块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鲢鱼为主要原料,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X14为发酵剂,根据对发酵液pH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适发酵参数范围(食盐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和发酵温度)。在此基础上通过L16(45)正交试验,以食盐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为因素,以鱼肉pH和AN为指标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鱼肉制品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食盐添加量2%、蔗糖添加量2%、接种量1%(1×106CFU.mL-1)、发酵时间20 h、发酵温度为42℃;对此工艺参数下的发酵鲢鱼产品通过9级评分法进行感官评价,评分结果较高,可以作为最佳发酵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2.
将炒制碾磨后的青稞粉加入到牛奶中,探索制作青稞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经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制作青稞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青稞粉添加量为2%、菌添加量为2.5%、蔗糖添加量6%,42℃条件下发酵8h。用最佳配方研制的青稞酸奶,不仅有青稞粉及酸奶的独特风味,且兼具青稞粉和牛奶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3.
植物乳杆菌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分离自发酵糯玉米的植物乳杆菌,为了促进植物乳杆菌的增殖,对其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碳源、氮源、磷源分别为蔗糖、酵母膏、KH2PO4。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添加量是蔗糖2%、酵母膏2.5%、KH2PO40.2%,菌落总数为3.0×108cfu·mL-1。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将鲜牛奶和大米按一定的比例添加,经乳酸菌发酵制成一种富含膳食纤维和大米蛋白的酸奶。利用响应面对大米酸奶配方进行优化,最佳配方为:鲜奶量80%、蔗糖10%、米浆9.8%、接种量6.2%、发酵8.4小时。研制的大米酸奶具有柔和的大米清香,凝乳质地致密,色泽乳白。  相似文献   

15.
以植物乳杆菌为实验菌种并进行冻干处理,将冻干菌粉加入玉米秸秆中进行青贮发酵,以粗蛋白为指标对发酵结果进行判定。以单因素实验结果发酵时间10 d,发酵温度30℃,接种量1%为基础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发酵条件,通过实验测得优化后的粗蛋白含量为11.71%,与预测值11.85%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6.
在培养基单因子筛选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地衣芽孢杆菌W10菌株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g·L-1)为黄豆饼粉10.13、玉米淀粉16.89、蛋白胨1.13、葡萄糖2.41、硫酸铵7.96、硫酸镁0.45、磷酸氢二钾0.45、氯化钠4.50。用优化培养基对W10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发酵液对灰葡萄孢的抑菌率为90.37%,比优化前抑菌率(73.90%)提高22.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罗伊氏乳杆菌在冷冻干燥过程中的存活率。[方法]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罗伊氏乳杆菌冻干保护剂中低聚果糖、脱脂乳粉和海藻糖这3种主要成分进行了研究,探讨罗伊氏乳杆菌最优化的冻干保护剂配方。[结果]建立的回归模型达到极显著水平,无失拟因素存在。优化的保护剂配方为:低聚果糖2.66%、脱脂乳粉10.11%、海藻糖5.90%,冻干存活率达到89.43%,较优化前提高了13.76%。[结论]响应曲面法可用于罗伊氏乳杆菌冷冻干燥保护剂的工艺参数配比优化,为其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将乳清浓缩蛋白80为培养基,对TGEV-BC重组干酪乳杆菌进行发酵生产,优化其生产工艺参数,制备有利于TGEV-BC重组干酪乳杆菌存活的液体制剂。将TGEV-BC重组干酪乳杆菌(p LA-TGEV-BC/L.casei)接种于MRS培养基,转种WPC培养基,收集菌液,通过对通过乳清蛋白浓度、发酵时间、培养方式和半连续培养等生产工艺参数的优化,利用平板计数法检测其对活菌数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的生产工艺参数为乳清蛋白培养基的浓度为4%、发酵时间16 h、转速80 r·min-1震荡培养、半连续培养。乳清蛋白是重组菌的良好发酵载体,优化的工艺可以保障活菌数达到109,减少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以白酒糟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初始p H值、接种量、菌龄、发酵时间等对纳豆芽孢杆菌SD固体发酵产芽孢数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白酒糟93%、豆饼粉7%、葡萄糖2.0%、KH2PO40.4%、Mg SO4·7H2O 0.2%、Mn SO4·H2O 0.05%、固水比1.0∶0.7;适宜的发酵条件为初始p H值7.28、接种量10.18%、种龄23.85 h、发酵时间84 h、培养温度35℃。在此发酵条件下,纳豆芽孢杆菌芽孢数量可达1.75×1010cfu/g。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木薯粉液化滤液高效率发酵产柠檬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木薯粉液化滤液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响应曲面法设计试验和分析,研究硝酸铵、甲醇和温度对柠檬酸摇瓶发酵的影响,以柠檬酸产量为响应值,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NH4 NO3添加量为2.3 g/L、甲醇添加量为1.4 g/L、发酵温度35℃的条件下,柠檬酸浓度为107.6 g/L.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