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志贺氏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分子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鸡志贺氏菌分离株和诱导株所产ESBLs的基因型,探讨其产酶耐药的分子进化机制。【方法】对1株诱导和5株临床分离产ESBLs细菌分别用TEM、SHV、CTX-M 3种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基因克隆及测序分析,确定鸡福氏志贺氏菌ESBLs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结果】5株临床福氏志贺氏菌质粒上具有相同的TEM序列和相同的SHV序列,TEM型序列与AY903309(TEM-116)序列相比发生了2个位点基因突变即G157A、C409T,其中409位点碱基突变为沉默突变,157位点碱基突变导致相应氨基酸序列53位发生突变Gly53Ser,此氨基酸突变为新的突变位点,所以该TEM型ESBLs是一种新的TEM亚型,暂命名为TEM-1V型;SHV型与AY826418(SHV-12)序列完全相同,为SHV-12型。头孢噻呋诱导标准福氏志贺氏菌,诱导10代时产生了TEM-1型β-内酰胺酶,诱导50代时产生了TEM-1V型ESBLs。【结论】临床分离鸡福氏志贺氏菌ESBLs的基因型为TEM-1V型和SHV-12型,鸡福氏志贺氏菌TEM-1V型ESBLs是由 TEM-1型β内酰胺酶直接进化而来。  相似文献   

2.
鸡大肠杆菌TEM和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鸡大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了解河南省产酶鸡大肠杆菌ESBLs基因型分布。【方法】 对河南省7个地区不同鸡场临床分离28株产ESBLs鸡大肠杆菌分别用TEM、SHV和CTX-M等3种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析,确定其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结果】 21株鸡大肠杆菌检出TEM型基因,2株检出CTX-M型基因,5株检出TEM型和CTX-M型两种基因,未检出SHV型。TEM基因亚型以TEM-1变异型为主,与AY293072(TEM-1)相比同源性为98%—99%,核苷酸序列除发生18T→C沉默突变外,尚有3株分别有另一处碱基发生变化:783G→A(C3菌,序列号为FJ405207)、21T→A(X2菌,序列号为FJ405208)和269G→A(F4菌,序列号为FJ405211),其中前两处为沉默突变,F4菌的碱基突变引起92甘氨酸变为天冬氨酸,为TEM-57型。CTX-M基因亚型包括两种:CTX-M-65亚型4株(C2、C3、C4和K1,序列号分别为FJ405191,FJ405192,FJ405212和FJ405214)和CTX-M-14亚型3株(F2、X3和B5,其中F2菌的相关序列已上传至GenBank,获序列号为FJ405213)。【结论】 目前河南省产ESBL鸡大肠杆菌基因亚型以TEM-1变异型为主,CTX-M-65和CTX-M-14型次之。  相似文献   

3.
前文已报导了大肠杆菌的生长速率常数和激活能[1],本文报导以微量热的方法研究福氏志贺氏菌的生长,并解析生长热谱,获得了有价值的生长信息。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菌种福氏志贺氏菌(Shigelaflexneri):由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检验科提供。12仪...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部分地区鸡志贺氏菌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对河南省部分地区鸡志贺氏菌病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调查,对河南省6个地区的鸡腹泻病病料进行了细菌学检查,经细菌分离培养、形态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共分离鉴定出12株鸡源志贺氏菌。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存在种和型的差异,其中8株为福氏志贺氏菌,3株为鲍氏多价志贺氏菌,1株为痢疾Ⅱ型志贺氏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12株鸡志贺氏菌均具有致病性,且毒力不同,其中,从三门峡分离的菌株有很强的毒力,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多数鸡志贺氏菌对氨苄/舒巴坦和阿米卡星较为敏感,对其他药物具有严重的耐药性,且不同地区分离的鸡志贺氏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β-lactamase,ESBLs)的基因型,指导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产生ESBL的5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设计并合成TEM-1和SHV-1两对引物,用PCR方法进行了ESBLs耐药质粒的DNA扩增、测序和基因型分析【结果】以产生ESBLs细菌的ESBLs耐药质粒为模板均扩增出了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的TEM型ESBL产物,但都没有扩出SHV型ESBL产物。【结论】结果提示国内畜禽产生ESBLs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未通过质粒进行细菌间耐药基因的交换;ESBLs的产生与动物种属没有关系;为克服细菌的该类耐药性问题,应该进行头孢噻呋复方制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四川地区兔源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产ESBLs菌株的耐药特征及ESBLs流行基因型和基因亚型进行研究,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产ESBLs菌株的感染和流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97株兔源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CLSI推荐方法进行ESBLs表型检测,同时采用PCR方法及序列分析,确定其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结果】兔源大肠杆菌产ESBLs菌的检出率为71.13%(69/97);产ESBLs菌对12种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菌株,其中对头孢西丁、头孢唑啉、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在产ESBLs菌和非产ESBLs菌中差异显著(P0.05);产ESBLs菌多重耐药程度极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P0.01),其多重耐药率分别为100%和85.71%。TEM、CTX-M和OXA型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62.32%,63.77%和23.19%,未检测到SHV型基因;产酶菌分属于10个基因亚型,其中TEM-1、CTX-M-14和OXA-1亚型分别是各基因型的优势基因亚型。【结论】四川地区兔源产ESBLs菌多重耐药程度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产ESBLs大肠杆菌中的流行基因型与国内其他地区一致,为TEM型和CTX-M型,但基因亚型存在差异,TEM-1、CTX-M-14和OXA-1亚型分别是各基因型的优势基因亚型。  相似文献   

7.
对5株鸡福氏志贺菌产SHV-12型ESBLs基因进行重组表达并优化表达条件,观察了表达蛋白的底物水解特性和抑制剂的抑酶特性。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经EcoRI和XholI双酶切后,可切下目的条带。重组质粒转化BL21后所表达的重组蛋白有超广谱β-内酰胺酶活性。SHV-12原核表达的最佳条件是IPTG浓度为0.5mmol/L、温度37℃、诱导时间5h;SHV-12型ESBLs亲和力最强的底物是头孢噻呋钠,Km值为1.29/μmol,较难水解的底物是头孢曲松钠,Km值为24.13μmol它唑巴坦、舒巴坦对头孢曲松钠的抑酶保护率分别为21.01%、25.51%,对头孢噻呋钠的抑酶保护率分别为34.99%、35.49%。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初步研究β-内酰胺酶抑制剂(BLI)-他唑巴坦的抑酶保护作用。【方法】对产生ESBLs的5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设计并合成TEM-1和是SHV-12对引物,用PCR方法进行了ESBLs的DNA扩增、测序和基因型分析;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噻呋与BLI-他唑巴坦钠以不同配比对产生ESBLs大肠埃希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从产生ESBLs细菌中均扩增出了TEM型ESBLs产物,但未扩增出SHV型ESBLs产物;头孢噻呋与BLI-他唑巴坦钠(质量比1∶1~8∶1)联合使用,对产生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较头孢噻呋单独使用基本降低,最高可降低16倍。【结论】国内畜禽产生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未通过质粒进行细菌间耐药基因的交换,ESBLs的产生与生物种属没有关系,BLI-他唑巴坦有较强的抑制ESBLs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耐药情况,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从辽宁地区分离到的65株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s检测及耐药性分析,并用PCR方法对确证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进行TEM、CTX-M、OXA和SHV基因型检测。结果发现,在65株大肠埃希菌中,20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阳性率为30.77%;在20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9株为TEM型,1株为CTX-M型,8株为同时携带TEM型和CTX-M型,1株为同时携带TEM型和OXA型,1株为同时携带TEM型、CTX-M型和OXA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且产ESBLs菌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可见,辽宁地区产ESBLs猪源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较高,流行的主要基因型为TEM型和TEM+CTX-M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试验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和基因型检测试验,了解青岛地区肉鸡养殖场产ESBLs大肠杆菌菌株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分析ESBLs流行基因型和基因亚型,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产ESBLs菌株的感染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49株大肠杆菌菌株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试验,采用CLSI推荐方法进行ESBLs表型检测和确证实验,采用PCR方法、序列测定以及生物学分析软件进行ESBLs耐药质粒的DNA扩展和基因型分析,利用SPSS19.0软件对产ESBLs菌株与非产ESBLs菌株的耐药情况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83.13%(207/249)的鸡源大肠杆菌菌株产ESBLs;产ESBLs菌株对7种抗菌药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其中对庆大霉素、大观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呋等5种药物差异显著(P<0.05),而产ESBLs菌株对四环素和氟苯尼考2种抗菌药的耐药率显著低于非产ESBLs菌株;产ESBLs菌株多重耐药程度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其多重耐药率分别为99.03%和92.86%(P=0.035);CTX-M型、TEM型和OXA型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99.52%和47.83%,未检测出SHV型ESBLs菌株;产酶菌株分属于10个基因亚型,TEM-1型、CTX-M-65型和CTX-M-55型、OXA-1型是优势基因亚型,并首次从健康家禽中检测到基因重组嵌合体CTX-M-123和CTX-M-64。【结论】产ESBLs鸡源大肠杆菌菌株在青岛地区广泛流行和传播;产ESBLs菌株耐药相对非产ESBLs菌株严重;相比国内其它地区,CTX-M型和TEM型同样成为青岛地区产ESBLs鸡源大肠杆菌菌株的流行基因型,但基因亚型存在差异,TEM-1型、CTX-M-65型和CTX-M-55型、OXA-1型分别是各基因型的优势基因亚型。  相似文献   

11.
对5株鸡福氏志贺菌产SHV-12型ESBLs基因进行重组表达并优化表达条件,观察了表达蛋白的底物水解特性和抑制剂的抑酶特性.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经EcoR I和Xhol I双酶切后,可切下目的条带.重组质粒转化BL21后所表达的重组蛋白有超广谱β-内酰胺酶活性.SHV-12原核表达的最佳条件是IPTG浓度为0.5 mmol/L、温度37℃、诱导时间5 h;SHV-12型ESBLs亲和力最强的底物是头孢噻呋钠,Km值为1.29μmol,较难水解的底物是头孢曲松钠,Km值为24.13 μmol;它唑巴坦、舒巴坦对头孢曲松钠的抑酶保护率分别为21.01%、25.51%,对头孢噻呋钠的抑酶保护率分别为34.99%、35.49%.  相似文献   

12.
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32)鉴定了禽分离致病菌,分别进行了β-内酰胺酶(BLA)、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的检测,并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了各种抗生素对非产酶菌、产ESBLs菌及产AmpC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鉴定分离的20株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15株、阴沟肠杆菌1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法氏柠檬酸杆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及鹑鸡肠球菌1株,其中法氏柠檬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鹑鸡肠球菌系兽医上首次检出。报道所分离的20株致病菌均产β-内酰胺酶,其中产ESBLs 9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1株。产酶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严重,而抗生素/抑制剂联用能降低药物对细菌的MICs。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猪场周边水和土壤环境中大肠杆菌耐药性及其中产ESBLs菌的耐药基因特征,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了从福建省龙岩市5个规模化猪场周边水和土壤中分离的55株大肠杆菌对12种抗菌药的耐药性,并对其中产ESBLs菌进行了表型筛选;在此基础上,用CTX-M、TEM、SHV及OXA等4种ESBLs基因引物进行PCR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猪场环境分离的大肠杆菌对青霉素类、环丙沙星、四环素等耐药率较高,其中水源菌耐药率较高。55株大肠杆菌中,19株检出ESBLs基因,ESBLs检出率为34.5%。ESBLs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CTX-M、SHV及TEM的检出率分别为23.6%(13/55),1.8%(1/55)和9.1%(5/55),未检出OXA基因。本试验结果表明,龙岩市猪场环境大肠杆菌对选用抗菌素耐药率较高,其产ESBLs菌的主要ESBLs基因型为CTX-M。  相似文献   

14.
杜军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771-2774
为了了解银川市部分医院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CTX-M型ESBLs基因分布情况,采用微量肉汤法测定分离自宁夏地区两家医院的45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及克隆测序分析其所产ESBLs的基因型。结果显示45株菌株对美罗培南全部敏感,对头孢噻肟、奈替米星、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曲松、磺胺甲噁唑、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均在64%以上。45株产ESBLs菌株有41株产CTX-M型,其中CTX-M-14最多见,其次为CTX-M-28。  相似文献   

15.
利用鸡鲍氏志贺氏菌和鸡痢疾志贺氏菌制备多价凝集抗原,确定其最佳反应浓度及比例.选择合适的试验鸡只,用2种鸡志贺氏菌灭活疫苗定期肌肉注射免疫和抗体效价测定,适时采血分离血清.结果显示,鸡鲍氏抗原与痢疾抗原的最佳混合浓度为6×10~9mL~(-1),最佳比例为1:1.制备的鸡鲍氏和鸡痢疾志贺氏菌多价阳性血清,经抗体效价测定均达6log2,阴性血清与鸡志贺氏菌多价凝集抗原作用无凝集现象出现.研制的多价凝集抗原及其标准血清经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保存方法试验,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易保存等特点,且可省去单价凝集抗原繁琐的检测程序和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弄清人源志贺氏菌是否可以传播给鸡,从而为志贺氏菌在人-禽传播中的可能性提供科学依据,用不同剂量的鸡源鲍氏志贺氏菌、人源鲍氏志贺氏菌和人源福氏志贺氏菌通过腹腔注射人工感染雏鸡。结果发现,各试验组雏鸡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发生,甚至出现死亡病例,且从雏鸡体内分别回收到原接种的3株细菌。这说明了鸡源志贺氏菌的可能来源及有发生人鸡互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为制备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的抗福氏志贺氏菌2a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用于检测生鲜食品中的福氏志贺氏菌2a。本研究利用自制的福氏志贺氏菌2a抗原免疫BALB/c小鼠,并用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经筛选克隆后,获得3株分泌抗福氏志贺氏菌2a单克隆抗体稳定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5C12、1B5和6A11。3株杂交瘤细胞注射进小鼠腹腔后,诱导产生的腹水中抗体的效价为1∶2.048×10~5~1∶1.024×10~5,免疫球蛋白亚型均为IgG。3株抗体识别抗原表位的最佳配对为5C12和6A11,由此建立双抗夹心ELISA体系,测得其灵敏度为1 000 CFU/g,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鸡鲍氏志贺氏菌脂多糖的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提取和纯化鸡鲍氏志贺氏菌脂多糖(LPS),利用1%葡萄糖肉汤培养基大量培养已分离鉴定的鸡鲍氏志贺氏菌,并应用酚水法提取鸡鲍氏志贺氏菌脂多糖。经聚乙二醇20000浓缩,DNA酶及RNA酶酶解,离心分离,冷冻干燥等制得纯化的LPS。对提取物分别进行糖、蛋白质及核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所提取纯化的LPS糖含量为27.06 mg/L,蛋白质含量为0.25 g/L,核酸含量为40.20 mg/L,鲎试剂检测具有凝集活性。上述结果表明:该试验方法能有效提取鸡鲍氏志贺氏菌LPS,提取物纯度较高,核酸及蛋白质含量较低,是提取脂多糖的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规模化猪场ESBLs大肠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目的是了解河南省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中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及耐药基因型分布情况,为猪场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提供科学指导。从豫东、豫西、豫南和豫北10个规模化养猪场采样861份,对采样采用麦康凯平板初筛、ECC平板和16S rRNA测序鉴定相结合分离大肠杆菌。采用水煮法提取细菌基因组,PCR检测ESBLs耐药基因包括TEM、OXA、SHV和CTX-M。结果表明:861份样共分离出704株大肠杆菌,704株大肠杆菌中产ESBLs基因的检出580株,检出率为82.39%;ESBLs基因型以CTX-M、TEM和OXA为主,检出率分别为78.41%、32.81%和24.57%;SHV基因型检测率最低,检出率为2.56%;携带1种耐药基因ESBLs菌284株,占总检测菌株的40.34%;同时携带2种及以上耐药基因的ESBLs菌296株,占总检测菌株的42.05%;3种ESBLs基因共存菌株有88株。河南省规模化猪场广泛存在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目的是了解河南省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中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及耐药基因型分布情况,为猪场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提供科学指导。从豫东、豫西、豫南和豫北10个规模化养猪场采样861份,对采样采用麦康凯平板初筛、ECC平板和16S rRNA测序鉴定相结合分离大肠杆菌。采用水煮法提取细菌基因组,PCR检测ESBLs耐药基因包括TEM、OXA、SHV和CTX-M。结果表明:861份样共分离出704株大肠杆菌,704株大肠杆菌中产ESBLs基因的检出580株,检出率为82.39%;ESBLs基因型以CTX-M、TEM和OXA为主,检出率分别为78.41%、32.81%和24.57%;SHV基因型检测率最低,检出率为2.56%;携带1种耐药基因ESBLs菌284株,占总检测菌株的40.34%;同时携带2种及以上耐药基因的ESBLs菌296株,占总检测菌株的42.05%;3种ESBLs基因共存菌株有88株。河南省规模化猪场广泛存在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