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黄鱼(Pseudosciaina pclyactis Bleeker)分布于朝鲜半岛两岸和渤、黄、东海等海域,是以东、黄海为作业渔场的日本以西底拖网渔业所捕捞的重要鱼种之一。小黄鱼获量在1960年达到9.3万吨历史最高记录,占该年总渔获量的30%,但此后资源趋向恶化,加上从60年代后半期起由于狭鳕鱼糜制品制品进入市场,以及以西底拖网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由石首鱼类、蛇鲻类、带鱼和海鳗等鱼种转向鱼价高的鲷类和比目鱼类,致使小黄鱼渔获量  相似文献   

2.
小黄河资源状况及合理利用意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林龙山  凌建忠 《海洋渔业》2000,22(3):120-122
作为“四大渔业”之一的小黄鱼,一直是我国捕捞业中的重要捕捞对象,其渔获量和渔获质量变化对我国渔业生产总值变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单鱼种产值直接影响着渔民的收入。随着捕捞设备的更新换代、捕捞技术的不断提高及捕捞强度的加大,渔业资源的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主要经济鱼种特别是小黄鱼的渔获质量的变化也越来越受到生产者和渔业管理者的关注。本文就小黄鱼资源历年渔获量变化及渔获物各龄鱼组成变化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述如何保护小黄鱼幼鱼资源  相似文献   

3.
毛里塔尼亚渔场捕捞头足类渔具改进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远洋渔业发展较快,特别是西非拖网渔业,已成为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非拖网渔业主要以章鱼、鱿鱼等头足类为捕捞对象,但是海域辽阔的西非各国,渔场环境和渔获主要品种比重不尽相同。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地设计、调整、改进渔具,提高渔获量,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毛里塔尼亚海区的生产实际,结合渔场环境特点,主捕头足类,对应用渔具的改进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总结经验,以促进西非远洋渔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小黄鱼资源状况及合理利用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作为“四大渔业”之一的小黄鱼,一直是我国捕捞业中的重要捕捞对象,其渔获量和渔获质量变化对我国渔业生产总值变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单鱼种产值直接影响着渔民的收入。随着捕捞设备的更新换代、捕捞技术的不断提高及捕捞强度的加大,渔业资源的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主要经济鱼种特别是小黄鱼的渔获质量的变化也越来越受到生产者和渔业管理者的关注。本文就小黄鱼资源历年渔获量变化及渔获物各龄鱼组成变化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述如何保护小黄鱼幼鱼资源  相似文献   

5.
绿鳍马面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是外海暖水性的近底层鱼类。广泛地分布在我国东、黄海,是近年来渔业捕捞的一个新鱼种,能形成规模较大的渔汛,年产量在整个海洋捕捞总产量中占有较大比重,仅次于带鱼。因此,进一步摸清绿鳍马面鲀的生活习性及其生物学特性,对于探索它的资源数量变动规律,合理利用其渔业资源具有一定的意义。为此,我们根据几年来的试捕调查和机轮生产,对其繁殖习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韩保平 《海洋渔业》1999,21(2):90-91
<正> 巴基斯坦海岸线长1150km,大陆架面积约5万km~2,其海域是印度洋地区渔业资源较为丰富的海域。海洋渔业产量占其渔业总产量的75%以上,海水鱼类产量主要来自天然捕捞。但其海洋捕捞业并不发达,没有先进的助渔导航设备,作业范围只能在20~30海里内。 1.经济鱼种与渔获量 巴基斯坦海域较有捕捞价值的鱼类有百余种,而目前主要捕捞对象有长头小沙丁鱼(Sardinella longiceps)、鲱亚目、海鲇科、石首鱼科、鲻科、鲹科、鳀科、康氏马鲛(Scomberomorus commersoni)、金枪鱼、真鲨科鱼类和对虾属等。90年代以来,这些鱼种年产  相似文献   

7.
正30年前,中国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的13艘渔船从福州马尾出发前往西非海域,开启了中国远洋渔业的序幕。30年后,位于马尾保税区的福州宏东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也将渔业开发重心放在了非洲。近日,记者走近这家集远洋捕捞、远洋渔业基地运营、冷链物流服务、水  相似文献   

8.
摩洛哥海域沙丁鱼生产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摩洛哥沙丁鱼的捕捞量约占世界沙丁鱼总捕捞量的50%以上,是目前世界第一大沙丁鱼生产大国。而在整个250余艘的沙丁鱼生产船队规模中,沿海手工业小型围网船却有230余艘,占了整个船队的近95%,大型工业捕捞船只占极少数。而随着摩洛哥政府"渔业大产业链"振兴计划的推出,跻身该国沙丁鱼生产和加工领域,不仅有助于改变上海远洋乃至我国远洋渔业在西非以底层头足类为主的单一生产模式,而且将为我国今后扩大利用国际海洋资源,加速远洋渔业的发展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1985年3月以来,随着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一批国产渔轮被陆续派往西非,东非,海湾地区等许多国家。由此,历来被使用于本国沿海的中国渔轮开始进入远洋渔业的生产行列。两年生产实践证明,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渔轮适渔适航性能较好,不但能从事万里远洋航行,也能在不同国家的海域进行有效的捕捞生产。一些国际渔业界的朋友还对中国渔轮表示了很大兴趣,向我有关部门提出了购买或援建要求。但是,实践也表明,我国渔轮确实存在着某些薄弱环节,需要在今后的设计建造中加以改进。本文试图以我国首批西非船队的实际使用情况为依据,探讨上述问题,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布于日本周边水域的牙鲆是为沿岸、定栖性鱼种,是沿岸渔业的捕捞对象,也是海水养殖的对象。日本牙鲆的年产量不高为1.4万t左右,但在日本市场上与金枪鱼、鲑鳟鱼一样是为畅销鱼。  相似文献   

11.
绿鳍马面纯(Navodon septentrionalis)是外海暖水性的近底层鱼类。广泛地分布在我国东、黄海,是近年来渔业捕捞的一个新鱼种,能形成规模较大的渔汛,年产量在整个海洋捕捞总产量中占有较大比重,仅次于带鱼。因此,进一步摸清绿鳍马面纯的生活习性及其生物学特性,对于探索它的资源数量变动规律,合理利用其渔业资源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麻哈鱼系冷水性溯河产卵鱼类,共有六个种:细鳞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gorbuscha)、大麻哈鱼(O.kete)、红大麻哈鱼(O.nerka)、银大麻哈鱼(O.kisutch)、大鳞大麻哈鱼(O.tschawytscha)和马苏大麻哈鱼(O.masu)。这六个种在北太平洋均有分布。大麻哈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以及日本等国都很重视捕捞这种鱼类。它在这些国家的渔业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介绍了北太平洋大麻哈鱼渔业的一些有关国家为保护其资源而自1907年以来直至1992年2月11日所签订的一些渔业协定的主要过程、主要内容以及四个主要渔业国家的逐年对比渔获量等,北太平洋也是我国渔业船队经常性的作业水域,因而本文刊登对我国的渔业来说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阳春三月,闽江下游,12艘新造和改装的600马力渔轮和一艘“海丰”冷藏运输船停靠在马尾渔港.她们肩负着发展我国远洋渔业,进行国际间渔业合作的光荣使命,即将远涉重洋,开赴西非了. 记者月初来到了这个远洋渔业船队的启航地. 起点由中国水产联合总公司组织的我国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于3月3日,顺利汇合于历史名港马尾,这里是船队远航西非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Forskal)为底层鱼类,是我区延绳钓渔业主要的捕捞对象之一。为了摸清海鳗资源,进一步发展海鳗渔业生产,我们对海鳗资源状况和延绳钓渔业进行了调查。一、海鳗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15.
秘鲁鳀是秘鲁最为重要的捕捞对象,也是用于鱼粉加工的重要鱼种,在秘鲁的渔业总产量中秘鲁鳀的渔获量占90%左右。  相似文献   

16.
王荣耀 《海洋渔业》1987,9(3):134-135
我国的海洋渔业,在注意保护和合理利用沿海资源方针引导下,经过几年来的作业调整,取得了新的进展,捕捞生产重点逐渐由内海推向外海,远洋渔业自1985年起步向西非,北美派出两支队船,通过国际渔业合作,利用公海和别国的渔业资源,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站稳了脚跟,“七、五”期间将同东非、南亚、海湾及中太平洋地区的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合作,扩大渔业经济贸易关系,我国的远洋渔业船队将会进一步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姜在洋 《海洋渔业》1987,9(4):151-153
<正> 海洋捕捞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科学。其范畴包括捕捞对象、渔场、渔具和渔法以及技术管理。广义而言,尚包括渔船、渔业机械和探鱼仪器,以及捕捞作业中进行渔具性能测试的有关仪器。然而,其核心应是研究渔具和渔法对捕捞对象习性行动和渔场环境条件变动的适应性问题。亦即以渔法  相似文献   

18.
951972 越南的海洋鱼类捕捞=Marine fishharvesting in Vietnam[刊,英]//AS-FAI..-1995,25(1),-331 越南的海洋渔业资源估计约有300万吨,其中包括100多种商业鱼种,捕获的主要鱼种是:够、鲱、鲭、鳀、蛇鲻、牙鲷、石鲈、红笛鲷、金枪鱼、墨吉对虾、班节对虾和鱿鱼。文章叙述了鱼类的分布和行为以及越南捕捞船队的简况。(杨吝)951973鱼类行动与捕捞作业的关系=Fishbehaviour in relation to fishing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19.
利用西非渔业资源开发冷冻鱼糜生产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非大陆架具有丰富的海水鱼类资源,中国水产总公司远洋渔业公司在国际渔业协作下已有一支200多艘渔船组成的船队在西非沿海作业。作者从提高水产品的经济价值出发,以塞内加尔为例,分析了当地的鱼类资源组成,原料的加工利用价值,以及成本因素等,认为就地设厂,开发冷冻鱼糜生产,不仅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为进一步拓展外向型渔业、完善国际合作渔业企业的产业结构、提高我国的水产品加工质量、参与鱼糜制品国际市场竞争,均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远渔业有限公司,开发贝劳海域钓捕金枪鱼渔业,自1986年3月考察至今已历时六年。1988年6月,第一批船队到达贝劳捕捞生产已有三年。船队走过的历程,是我国金枪鱼渔业摸索、探求、尝试、发展的过程。由于种种原因,虽然“贝劳项目”付出了相当的经挤代价,但它为我国远洋金枪鱼渔业开创了先河,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