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农技服务》2016,(12):14-15
[目的 ]研究密集烤房烟叶烘烤定色后期湿球温度高低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为优化密集烤房烟叶烘烤提供参考。[方法 ]调整定色后期湿球温度和稳温度时间,对云烟87品种中部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经济性状、评吸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中部烟叶综合表现以湿球温度控制40℃的T3处理较好,随着定色后期湿球的提高,颜色加深,油份、色度较好,干物质消耗有所增大,T3处理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经济性状都好于T1和T2处理,但评吸质量无明显的差异。[结论 ]定色后期湿球温度适当提高有利于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经济性状,随着湿球温度的提高,颜色逐渐加深,油分、色度趋好,有利于提高均价、中上等烟比例以及桔黄烟叶比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密集烤房烟叶烘烤变黄中期湿球高低及稳温时间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为优化密集烤房烟叶烘烤提供参考。[方法]在变黄期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只调整38和42℃湿球温度和稳温时间,对粤烟97品种中部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评吸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中部烟叶变黄中期湿球温度控制在35.5℃、稳温25 h,42℃湿球控制35.5℃、稳温13 h的T2处理,变黄期失水协调性较好,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颜色橘黄鲜亮,色度、油分较好,总糖、还原糖、糖碱比较高,烟碱、含氮量较低,评吸得分最高,有利于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烟叶的评吸质量。[结论]变黄期的湿球温度高低及稳温时间长短对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以及评吸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以中温、中湿,38℃稳温时间较长的T2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曲靖烤烟叶质重与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关系,为曲靖烤烟的种植与生产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南曲靖9个烤烟主产县(市)的C3F烟叶为材料,对比分析中部叶不同叶质重样品主要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曲靖9个主产县(市)间的烤烟中部叶叶质重差异较明显,以沾益烤烟的叶质重最大,为102.47 g/m2;叶质重、主要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评吸得分在不同样品间存在广泛变异;对叶质重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低、中、高3个类群间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感官质量评吸得分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低叶质重类群和中叶质重类群烟叶的内在品质优于高叶质重类群烟叶;在叶质重75.00~80.00 g/m2范围内,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感官质量评吸得分较高.[结论]叶质重75.00~80.00 g/m2是曲靖烤烟中部叶内在品质的敏感范围,在此范围内,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总体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4.
对贵州中烟工业公司在湖南、河南、云南、福建、贵州、四川6省8个基地72个C3F烟样的化学成分、营养元素和感官评吸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烟叶化学成分差异显著,清香型、中偏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浓香型烟叶,而浓香型烟叶两糖比显著高于清香型、中偏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烟叶,但总氮、氮碱比和糖碱比均低于清香型、中偏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烟叶。不同生态区烟叶营养元素差异显著,贵州威宁烟叶铁含量异常高,湖南郴州和福建三明烟叶锌含量异常高,河南平顶山烟叶锰及氯含量异常高,云南保山烟叶铜及氯偏高,使这些产地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下降。采用感官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表明,与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指标关联较大的化学指标是两糖比、氮碱比、烟碱,其次为糖碱比和氯离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微带青烟叶可用性,缓解烟叶原料资源较为紧张的局面.[方法]将微带青烟叶通过合理的陈化技术,对不同陈化阶段的烟叶进行评吸,然后测定其相应的常规学成分与协调性指标,探究陈化过程中微带青烟叶质量变化及常规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评吸结果与常规化学成分的回归方程为Y=12.413 294 98-0.174 865 31X1(X1为总糖),评吸结果与协调性指标的回归方程为Y=3.077 836+4.378 74X5(X5为两糖比),糖含量的高低对微带青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较大.[结论]研究表明,随着陈化过程的深入,微带青烟叶的评吸质量不断提高,最终保持在比较稳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获得重庆市彭水县烟叶品质质量的时间变异特征。[方法]对重庆市彭水县2007~2010年连续4年的烤烟上部叶(B2F)、中部叶(C3F)、下部叶(X2F)的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连续4年的烟叶生产中,彭水县烟叶氯含量的变异系数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均大于30%,其他化学成分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在表征化学成分协调性的各项指标中,钾氯比的变异系数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均大于30%,两糖比、钾氯比、糖碱比基本稳定。[结论]重庆市彭水县烟叶除氯含量及钾氯比指标外,其他指标基本稳定,应通过肥水管理调整烟叶氯含量,使烟叶化学组分更为稳定和协调。  相似文献   

7.
同部位不同等级烤烟的色泽和化学成分及其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同部位不同等级烤烟的色泽和化学成分差异及其相关关系,以中部三级柠檬黄(C3L)和桔黄(C3F)烤烟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了它们的色泽指标、常规化学成分和主要色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烟叶的色度和光泽存在本质差异,其化学成分也存在差异.柠檬黄烟叶中总糖和叶黄素含量高于桔黄烟叶,但其总碱、总氮和β-胡萝卜素含量低于桔黄烟叶.色度和光泽部分指标与烟叶化学成分有一定相关性,甚至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赣州烟叶主要化学成分适宜范围,为指导烟叶栽培及采收烘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2020年赣州8个产烟县79个C3F和B2F烟叶样品的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及各感官质量评价指标、可用于卷烟类型评吸结果数据,建立相关分析,采用隶属度函数评价法,使化学成分与各评吸质量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化,采用加权和法得到综合评价值。[结果]综合赣州烟叶C3F和B2F最优适宜范围为植物碱2.23%~3.20%、总氮1.70%~2.30%、还原糖19.20%~27.50%、总糖20.00%~30.00%、钾≥2.40%、氯0.16%~0.60%、淀粉2.50%~5.63%、糖碱比4.30~14.00、钾氯比≥12.00、氮碱比0.48~0.82、二糖比0.88~0.96。K326品种感官评吸质量明显优于云烟87。赣州烟叶可用性由总糖、钾、氮碱比、二糖比、氯、糖碱比、总氮、淀粉、还原糖、植物碱10个主要化学成分决定。赣州烟叶存在部分淀粉、糖碱比、氯、氮碱比、二糖比偏高,钾、钾氯比偏低。[结论]赣州烟叶主要化学最优适宜范围基本在云南优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适宜范围内。针对2020年赣州烟叶主要化学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明确磷肥用量与烤烟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烤烟经济性状、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低磷肥处理的经济性状在0.05水平显著高于高磷肥处理。施磷肥的处理下部烟叶X2F、上部烟叶B2F的总糖、还原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总氮、烟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中部烟叶C2F烟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钾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磷肥用量对C2F烟叶有较大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施磷处理余味增加,杂气、刺激性减弱,评吸总分提高0.14%~2.26%。磷肥用量与评吸质量指标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评吸总分呈弱相关,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烤烟施肥与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肥施用方式对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2种基肥施用方式(条施和塘施+环施)对烟叶化学成分、感官风格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烟叶糖分、淀粉含量及糖碱比更为适宜,烟叶蜜甜香和焦甜香香韵更为凸显,烟叶评吸品质明显提高;与塘施+环施处理相比,条施处理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增加1.1%~11.5%和3.0%~10.0%,上部叶和中部叶两糖差分别降低4.9%和7.7%,化学成分整体协调性更好,烟叶清甜香、蜜甜香和坚果香香韵更为凸显,烟叶清香型风格指数和评吸品质均有所提高。【结论】施肥显著提高了烟叶化学品质和感官质量;与基肥塘施+环施相比,基肥条施方式下烟叶化学品质和感官质量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1.
我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Q型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探讨我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类别特征及不同产区烤烟样品的类别分布情况。[方法]于2003~2005年对全国2074个烤烟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分上、中、下3个部位进行Q型聚类分析,对17个产烟省的不同类别烟叶的样品分布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个部位各类别样品的平均分布频率为:1类(化学成分协调)烟叶样品占样品总数30.7%,2类(化学成分基本协调)烟叶样品占样品总数30.7%,3类和4类(化学成分欠协调,包括"高糖低碱"和"低糖高碱"两类)烟叶样品共占样品总数36.9%,5类(化学成分不协调)烟叶样品仅占1.7%。协调和基本协调样品在2003至2005年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论]我国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以中部烟叶最好,下部烟叶次之,上部烟叶稍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云南文山不同烟区的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差异情况。[方法]利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采集7个县(市)的烤烟样品,采用指数和法对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赋值评分,并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系统聚类。[结果]文山烟区烤烟常规化学成分之间有明显差异,在7个县(市)中以广南主要化学成分总得分最高,且与其他县(市)呈显著差异;基于烤烟常规化学成分的聚类分析,7个县(市)烤烟样品分为3类,第一梯队为西畴、丘北、文山、广南、麻栗坡县,第二梯队为马关县,第三梯队为砚山县。[结论]为烟草主要化学成分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分析皖南各区域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为掌握皖南烟叶质量特点及烟叶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皖南地区6个种植区域所取的70个中上部烟叶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与感官质量评吸。[结果]从化学成分来看,皖南烟叶糖含量普遍偏高,钾含量偏低,部分区域氯含量偏低,其余指标基本在优质烟叶化学成分的适宜范围之内。从感官质量来看,总体烟叶口感较舒适,以黄渡区域最好。[结论]皖南烟叶大部分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浓香型风格突出,具备达到全国优质烟叶的潜力,生产中可通过适当降低糖含量、提高钾离子含量,控制杂气和刺激性来优化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数据分析大理不同产区年度间烟叶化学成分的特性。[方法]以红塔集团2010—2016年大理南涧、弥渡、巍山产区上中下部位上等烟叶样品为试验对象,其烤烟品种为红大,共计3个产区、7个年度、3个部位的63类样品扫描其近红外光谱6 439条;应用德国BRUKER公司开发的OPUS软件建立化学成分定量模型对样品光谱进行预测,对不同产区烟叶样品的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氧化钾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63类烟叶样品从化学成分数据来看部位特征比较明显,3个产区的区域特征差异不大;相同产区不同年度间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部位间的差异大于该试验取样的烟叶样品产区和年度间的差异。[结论]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建模得到的烟叶样品化学成分数据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大理红大3个产区不同年度间烟叶品质的差异,可以作为烟叶产区种植规划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主产烟区烤烟品质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中国主产烟区烤烟品质的差异性。[方法]根据全国范围内的取样分析结果,全面比较云南、福建、湖南、贵州、河南、山东6大主产烟区烤烟糖类物质、含氮类物质、无机成分和烟气成分含量以及吸食品质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烟叶品质差异显著,但不同品质要素、不同等级间差异并不一致。具体表现为:糖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其中,不同地区同等级间总糖含量差异大于还原糖含量差异;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但总氮、烟碱、挥发碱含量差异不显著;钾、氯、钙和镁等无机物质含量差异显著,且钾和钙含量的差异大于镁和氯;烟气成分,如烟气烟碱、香气质、杂气和刺激性等有极显著差异,但香气量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各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品质要素表现,各主产烟区烟叶品质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6.
云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云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因子分析对2009年云南省8个植烟县市所产24种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因子分析,并与烟叶的感官质量评价得分进行对比验证和综合评价。[结果]SPSS软件分析表明,云南烟叶多种化学成分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因子分析得出3个主因子即碳氮因子、燃烧性因子和淀粉因子,3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9.555%,其中碳氮因子对总变量方差的贡献率最高达到48.547%,说明碳氮化合物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最大,烤烟的品质主要由烟叶中碳氮化合物的协调程度决定。各样品因子得分排名与感官评吸得分排名基本一致。[结论]用因子分析对烟叶化学成分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云南中烟基地单元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质量状况,[方法]采集76个在滇原料基地的C3F烟叶样品并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采用基于云南中烟卷烟品牌H1、H2的隶属函数及层次聚类分析进行评价。[结果]结果表明:①76个基地单元主要化学成分总体协调。②H1品牌烤烟原料总氮比优质烟叶高12.08%;H2、H3品牌烤烟原料符合云南优质烟叶范围;H4品牌烤烟原料总糖、还原糖分别高出优质烟叶0.76%、10.3%。③烟叶总糖、还原糖、钾,G1集团基地分别比G2集团基地高38.1%、2.27%、7.34%;总氮、氯分别低4.69%和11.11%;烟碱相近。④H2与H3主要化学成分差异不显著;H3与H4主要化学成分除总氮差异显著差异外,其余差异均不显著;H4与H2无显著性差异。[结论]G2和G1集团基地单元烟叶较优,可为基地单元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分析川渝库存烟叶的化学成分。[方法]以川渝中烟库存的2000~2006年的705份烤烟为材料,系统检测5个产烟区各烟叶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并运用描述统计对所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长江中上游烟草种植区川渝烟叶下部叶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波动最小,变异系数分别为6.99%和7.75%;北方烟草种植区川渝烟叶下部叶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26.74%和25.89%;东南烟草种植区和黄淮区川渝烟叶中部叶的总氮含量波动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3.67%和12.48%;东南区川渝烟叶下部叶钾含量最高,平均为3.62%;北方区川渝烟叶上部叶钾含量最低,为1.26%;各烤烟产区烟叶不同部位的氯含量均低于1%;蛋白质含量波动最小的为长江中上游区烟叶下部叶,变异系数为4.33%。[结论]该研究为卷烟配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玉溪红花大金元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水平及其协调性指标和烟叶质量的情况。[方法]对2009~2012年种植的红大烟叶1 685个样品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指标以及烟叶外观和感官质量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试验表明,玉溪市红大烟叶烟碱、总糖、氯、氧化钾含量水平基本在红塔集团要求的适宜范围,两糖差、非烟碱氮/总氮与红塔集团对烟叶质量目标要求的符合性较低,两糖差偏小,非烟碱氮/总氮偏大。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指标年度间和部位间存在差异,年度间下部烟叶变化较大,上部烟叶较稳定;部位间烟碱、氯、总氮从下部到上部逐渐升高;氧化钾、非烟碱氮/总氮、钾氯比、糖碱比、氮碱比从下部到上部逐渐降低。烟叶外观质量总体较好,年度间波动较小。感官质量以清甜香为主,总体以2009年略好,2012年略差。[结论]研究可为红塔集团卷烟工业主要原料红大烟叶的种植、烟叶配方及卷烟生产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邵阳主烟区初烤烟化学成分部位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邵阳不同产地烟叶化学成分的部位特征。[方法]烟叶样品采自邵阳县、隆回县和新宁县,通过试验测定和计算研究了其化学成分的部位特征。[结果] 同一产地不同部位烟叶的还原糖含量差异显著。3产地烟叶总氮、钾和石油醚提物含量的部位特征分别为: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和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新宁和隆回上部叶与中部叶的烟碱含量分别相差2.12%和1.28%。3产区下部叶烟碱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在0.25以上,上部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0.17。3产区烟叶的氯含量均未超标,且相对偏低。3产区下部叶的挥发碱含量稳定性低于中上部。3产区烟叶的糖/碱值和氮/碱值的部位特征均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结论]邵阳市各烟区烟叶的化学成分具有比较明显的部位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